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电发电技术回收工业余热分析
1
作者 王振波 吴子华 +2 位作者 柏胜强 俞晓晓 谢华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工业余热资源形式多样且总量巨大,节能潜力可观。利用热电发电技术将工业余热资源转化为电能,既能提升能源利用率又可以降低热污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介绍了工业中不同类型余热的分布占比情况和热电发电的基本原理,重点对... 工业余热资源形式多样且总量巨大,节能潜力可观。利用热电发电技术将工业余热资源转化为电能,既能提升能源利用率又可以降低热污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介绍了工业中不同类型余热的分布占比情况和热电发电的基本原理,重点对热电发电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热电发电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热电发电技术 节能
下载PDF
基于工业余热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的赤峰市低碳供热研究
2
作者 方豪 黄伟 +1 位作者 江亿 朱旭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
以赤峰市大温差供热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赤峰市低碳供热方案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步骤。从赤峰市供热热源紧缺,城区周边电厂乏汽余热、工业余热和弃风电力转化热量潜力估算,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必要性,大温差供热推进和分阶段实施过程,各阶... 以赤峰市大温差供热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赤峰市低碳供热方案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步骤。从赤峰市供热热源紧缺,城区周边电厂乏汽余热、工业余热和弃风电力转化热量潜力估算,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必要性,大温差供热推进和分阶段实施过程,各阶段热平衡等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规划,至2035年赤峰市中心城区供热热量来源于非供暖季储存弃风电力转化热量和工业余热,以及供暖季工业余热和燃煤调峰电厂热量,单位供热面积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现状的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供热 零碳热源 工业余热 弃风电力 大温差供热 跨季节储热 回水温度
下载PDF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优化策略应用(上)
3
作者 殷永亮 应琪 +3 位作者 劳咏昶 苏鹏斌 田书欣 杨喜军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对于有机朗肯循环,首先进行工质筛选,从几种纯工质中筛选出最适合热源条件的两种作为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并通过对比和优化选出了最佳工质混合比与蒸发压力。基于案例分析,整合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策略研究。使用VIKOR评价方... 对于有机朗肯循环,首先进行工质筛选,从几种纯工质中筛选出最适合热源条件的两种作为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并通过对比和优化选出了最佳工质混合比与蒸发压力。基于案例分析,整合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策略研究。使用VIKOR评价方法对使用不同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进行综合评估,证明优化方案能更好地综合权衡各项指标,取得满意的整体效果。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对烟气余热进一步优化回收,后接一个余热制冷系统组成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对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潜力。通过测算,可以看出采用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可以产生7698kW的电能以及24077kW的制冷量,系统投资可在4.89年内得以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回收系统 优化策略 有机朗肯循环 吸收式制冷集成
下载PDF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优化策略原理
4
作者 殷永亮 应琪 +3 位作者 劳咏昶 苏鹏斌 田书欣 杨喜军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介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在工业余热回收上的应用,选取某燃煤电厂为例,介绍其回收装置及节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余热回收的优化策略分析。首先通过引入湿硫酸工艺,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并在特殊换热器中冷凝并回收... 介绍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在工业余热回收上的应用,选取某燃煤电厂为例,介绍其回收装置及节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余热回收的优化策略分析。首先通过引入湿硫酸工艺,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并在特殊换热器中冷凝并回收为硫酸副产品,以此打破烟气低品位余热深度利用的酸露点限制。然后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制冷集成的余热回收系统对烟气余热进行深度利用。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模型验证确保数值模拟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回收系统 优化策略 有机朗肯循环 吸收式制冷集成
下载PDF
工业余热回收系统优化策略应用(下)
5
作者 殷永亮 应琪 +3 位作者 劳咏昶 苏鹏斌 田书欣 杨喜军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对于有机朗肯循环,首先进行工质筛选,从几种纯工质中筛选出最适合热源条件的两种作为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并通过对比和优化选出了最佳工质混合比与蒸发压力。基于案例分析,整合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策略研究。使用VIKOR评价方... 对于有机朗肯循环,首先进行工质筛选,从几种纯工质中筛选出最适合热源条件的两种作为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并通过对比和优化选出了最佳工质混合比与蒸发压力。基于案例分析,整合工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策略研究。使用VIKOR评价方法对使用不同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进行综合评估,证明优化方案能更好地综合权衡各项指标,取得满意的整体效果。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对烟气余热进一步优化回收,后接一个余热制冷系统组成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对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潜力。通过测算,可以看出采用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可以产生7698kW的电能以及24077kW的制冷量,系统投资可在4.89年内得以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回收系统 优化策略 有机朗肯循环 吸收式制冷集成
下载PDF
关于北方城市工业余热供热的调研与探讨
6
作者 赵宇通 王春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城市工业余热供热及清洁取暖资源的调研内容进行论述,形成针对城市及周边低碳供热资源的调研思路。通过调研各类统计资料,形成了低碳供热资料,包括电厂余热、工业余热、风电资源、生物质资源、污水余热、城镇垃圾等热...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城市工业余热供热及清洁取暖资源的调研内容进行论述,形成针对城市及周边低碳供热资源的调研思路。通过调研各类统计资料,形成了低碳供热资料,包括电厂余热、工业余热、风电资源、生物质资源、污水余热、城镇垃圾等热源形式的北方城市低碳能源供热能力的调研清单。针对北方城市及周边的低碳及清洁能源资源,给出工业余热作为能源供热的调研方法和建议。为城市利用工业余热供热提供基础规划资料,从而探究北方低碳供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低碳供热 清洁能源 调研方法
下载PDF
工业余热两种利用方式的案例及分析
7
作者 方丽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本文围绕“双碳”背景下化石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目标,综合分析了工业余热动能利用、热能利用2种主流利用方式,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热能利用中对高品位余热进行工艺化利用、对低品位余热生活化利用的思路,并以某钢铁烧结工序、炼钢工序为例... 本文围绕“双碳”背景下化石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目标,综合分析了工业余热动能利用、热能利用2种主流利用方式,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热能利用中对高品位余热进行工艺化利用、对低品位余热生活化利用的思路,并以某钢铁烧结工序、炼钢工序为例,分享了钢铁行业余热2种热能利用的案例。以小切口,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业界人士关注工业余热利用,共同为能源资源节约出谋划策,共同为节能降碳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动能利用 热能利用
下载PDF
碳中和视阈下的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关键技术
8
作者 白璐 薛岩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节能环保的地位逐渐提升。余热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二次能源,大量产生于工业生产中,利用关键技术能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再利用,切实实现节能减排。基于碳中和视阈,对工业余热的自身特点进行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工业余...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节能环保的地位逐渐提升。余热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二次能源,大量产生于工业生产中,利用关键技术能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再利用,切实实现节能减排。基于碳中和视阈,对工业余热的自身特点进行概述,并详细探讨了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为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工业余热 热交换技术 热功转换技术 制冷制热技术
下载PDF
工业余热余压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9
作者 季瑞轩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22期76-78,共3页
在当下,工业化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余热和余压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工业余热余压发电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废弃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 在当下,工业化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大量的余热和余压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工业余热余压发电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废弃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基于此,将深入探讨工业余热余压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余压发电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243
10
作者 连红奎 李艳 +1 位作者 束光阳子 顾春伟 《节能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23-128,133,共7页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进一步推广余热锅炉及低温汽轮机余热发电技术,提高中高温余热的利用率,需要强化研究并掌握有机朗肯循环等300℃以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积极向工程应用推广,提高低品位余热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利用 热交换技术 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 余热制冷制热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
下载PDF
工业余热热泵及余热网络化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如竹 王丽伟 +5 位作者 蔡军 杜帅 胡斌 潘权稳 江龙 徐震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 当前工业能源消耗中所排放的低品位余热量大面广,若采用高效的余热利用技术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将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工业余热热泵技术可以实现余热品位的提升或容量的扩大,一方面可以将回收的热量应用到工业流程中,另一方面可以在区域供热及供冷方面发挥作用。本文分析了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与化学热泵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目前三种热泵技术都在工质、循环以及系统创新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容量、能效比、温升与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此外,工业余热根据种类以及温度品位的不同,适用场合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目前在余热回收利用的设备与系统方面,缺乏针对不同余热特点的指导性设计准则。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发展效率高、容量大、热适应性好、稳定可靠的热泵技术,形成各余热热泵互补利用的广谱化设计准则。同时需要通过对余热的热、电、冷、储、运的网络化利用进行余热系统高质化集成,实现工业余热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压缩式热泵 吸收/吸附式热泵 化学热泵 网络化利用
下载PDF
温差发电技术及工业余热温差发电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鲍亮亮 韩永辉 +1 位作者 张永忠 孟庆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工业余热存在形式多样、数量巨大的特点,设计工业余热温差发电系统,并测试不同温差下单元发电器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在260℃温差时,单个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可达155.85 W;当热端温度为260℃时,温差发电机转换效率可达4.389%。
关键词 热电材料 工业余热 温差发电系统 输出特性
原文传递
工业余热脉冲喷吹法拆卸废弃印刷电路板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俊冬 张明星 +4 位作者 王建波 陈梦君 赖小林 王可可 胡玫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4,共5页
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元器件的拆解是其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文章自行设计了WPCBs自动拆卸设备,利用热空气模拟工业余热作为热源与脉冲喷吹动力源,详细研究了预热温度、通气温度、拆卸时间对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拆卸率与损坏... 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元器件的拆解是其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文章自行设计了WPCBs自动拆卸设备,利用热空气模拟工业余热作为热源与脉冲喷吹动力源,详细研究了预热温度、通气温度、拆卸时间对废弃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拆卸率与损坏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元器件的损坏情况随预热温度和通气温度的升高以及拆卸时间的延长而加剧。电子元器件的总拆卸率随预热温度和通气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拆卸时间对拆卸率的影响不显著。当预热温度为140℃、通气温度240℃、拆卸时间为4 min时,元器件拆卸率达66.3%,并且此时所有电子元器件均无损坏。此方法在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拆卸WPCBs上电子元器件的同时,为工业余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缓解了工业余热的环境热污染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脉冲喷吹 废弃印刷电路板 电子元器件 自动拆卸
原文传递
利用LNG冷与工业余热的闭式 Brayton循环热力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娜 刘蔚蔚 蔡睿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3-177,182,共6页
LNG(液化天然气)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我国也已决定引进。由于LNG的供应状态温度很低,应该尽可能利用其冷火用出功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为此该文建议一种可能的热力循环:LNG在超临界状态作为闭式Brayton 循环的冷源,而以工业余热作为Bray... LNG(液化天然气)在世界上已广泛应用,我国也已决定引进。由于LNG的供应状态温度很低,应该尽可能利用其冷火用出功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为此该文建议一种可能的热力循环:LNG在超临界状态作为闭式Brayton 循环的冷源,而以工业余热作为Brayton 循环的热源,并对此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新情况(横跨 环境温度线上下的正热机循环)下,该循环的实用主要自变数与常用的Brayton 循环不同,比后者多了两个。并对不同自变数取为常数下的性能表达作了比较,最后建议应以循环最高温度与换热器节点温差为常数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得出较为明确且实用的性能表达。文中最后还指出了对此工作继续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LNG 工业余热 Brayton循环 热力分析 能源利用
下载PDF
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系统若干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豪 李叶茂 +1 位作者 夏建军 赵海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22,共8页
在开展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的实践过程中,需解决余热高效采集、整合、输配、调节等关键问题,应将热源、热网、末端用户三者视为整体,统筹优化,打破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的技术障碍。以分析法为理论基础,以温度-热流量(T... 在开展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的实践过程中,需解决余热高效采集、整合、输配、调节等关键问题,应将热源、热网、末端用户三者视为整体,统筹优化,打破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的技术障碍。以分析法为理论基础,以温度-热流量(T-Q)图为理论工具,针对上述关键问题进行了技术和方法层面的研究。结合在河北省迁西县实施的钢厂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工程实例进行了阐述,论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供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的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工业余热 炽分析法 集中供暖吸收式热泵 回水温度
下载PDF
中低温工业余热ORC回收装置的工质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晓艳 吴家正 +1 位作者 王海鹰 朱彤 《节能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34-38,44,共6页
工业余热领域热源类型多样,如何筛选安全、稳定、高效的循环工质,成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采用纯工质作为工作流体更有利于工程应用中对系统的维护。本文在综述近五年国内外适用于中低温工... 工业余热领域热源类型多样,如何筛选安全、稳定、高效的循环工质,成为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采用纯工质作为工作流体更有利于工程应用中对系统的维护。本文在综述近五年国内外适用于中低温工业余热有机朗肯循环纯工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亚临界循环和超临界循环ORC动力回收装置中循环工质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有机工质 有机朗肯循环 超临界 亚临界
下载PDF
工业余热用于集中供暖取热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祝侃 夏建军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6-60,共5页
分析了工业余热热源的特点及应用于城市集中供暖存在的问题,通过Q/T-T图表征工业余热热源以及取热流程。使用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工业余热取热过程中发生品位损失的情况,并提出了热源梯级利用、串联流量匹配和并联温度匹配的优化方法。实... 分析了工业余热热源的特点及应用于城市集中供暖存在的问题,通过Q/T-T图表征工业余热热源以及取热流程。使用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工业余热取热过程中发生品位损失的情况,并提出了热源梯级利用、串联流量匹配和并联温度匹配的优化方法。实际案例分析表明,优化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集中供暖 取热流程 优化
下载PDF
工业余热回收用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向 魏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哌嗪为反应单体,58号固体石蜡为芯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工业余热回收用石蜡相变微胶囊。用扫描电镜对微胶囊形貌进行表征,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和分布,通过红外光谱对微胶囊的化学成分进... 采用界面聚合法,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哌嗪为反应单体,58号固体石蜡为芯材,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工业余热回收用石蜡相变微胶囊。用扫描电镜对微胶囊形貌进行表征,用光学显微镜测定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和分布,通过红外光谱对微胶囊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微胶囊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石蜡相变微胶囊主要为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2.5μm,相变潜热可达153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相变材料微胶囊 石蜡 工业余热回收
原文传递
PVDF换热器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国春 孙金栋 +1 位作者 李丹丹 魏晨晨 《建筑节能》 CAS 2015年第9期123-125,共3页
简要介绍了塑料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对PTFE换热器和PVDF换热器性能进行了分析,PVDF比PTFE具有更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着重分析了PVDF换热器在工业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相比金属换热器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分析了PVDF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影响因素... 简要介绍了塑料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对PTFE换热器和PVDF换热器性能进行了分析,PVDF比PTFE具有更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着重分析了PVDF换热器在工业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相比金属换热器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分析了PVDF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影响因素,管壁热阻是主要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小管径薄壁管减少管壁热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换热器 工业余热 传热系数
下载PDF
工业余热——新型建筑替代能源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祝侃 许超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分析工业余热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替代能源的适用性。结合工业余热特点,详细阐述工业余热建筑应用的特殊性;从相关数据及品位匹配性的角度,指出我国工业余热建筑应用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建筑节能、工业节水等方面的显著效益;从工业余热利用... 分析工业余热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替代能源的适用性。结合工业余热特点,详细阐述工业余热建筑应用的特殊性;从相关数据及品位匹配性的角度,指出我国工业余热建筑应用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建筑节能、工业节水等方面的显著效益;从工业余热利用效果、建设运行成本、政策法规支撑、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探讨目前工业余热建筑应用存在的关键难点,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建筑应用 替代能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