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工业排放物无害化处理项目采用EPC模式的探讨
1
作者 王双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126-0129,共4页
随着半导体行业在国内急速扩张,下游的电镀线路板产业也加快了布局,但随之而来产生的废水及废气急需配套处理装置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向外排放。电镀板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污染废气,处理技术较为复杂,且工期往往较紧张... 随着半导体行业在国内急速扩张,下游的电镀线路板产业也加快了布局,但随之而来产生的废水及废气急需配套处理装置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向外排放。电镀板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及污染废气,处理技术较为复杂,且工期往往较紧张,该类工业排放物处理项目建造适合采用EPC管理模式[4]。本文将结合相关项目案例,对工业排放物无害化处理项目采用EPC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工业排放 废水 废气 EPC管理 项目管理
下载PDF
工业排放气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熊波 陈健 +2 位作者 李克兵 张崇海 金显杭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开发与应用碳捕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主流碳捕集技术的原理、路线、应用场景,估算了不同捕集... 开发与应用碳捕集技术是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了工业排放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分析了物理溶剂吸收法、化学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主流碳捕集技术的原理、路线、应用场景,估算了不同捕集技术在特定气源下的碳捕集成本,介绍了捕集后二氧化碳的主要利用途径;其中列举了不同压力和二氧化碳浓度(10%~90%,体积分数)的多种工况下,碳捕集技术的选择及其优势;将多个碳捕集技术有效组合,可从不同气源获得符合要求的二氧化碳产品,投资与能耗是考量其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主流碳捕集技术与液化精馏法可构成“捕集+纯化”耦合工艺,是生产工业级、食品级以及电子级液体二氧化碳的常用工艺路线;最后对碳捕集技术与二氧化碳利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工作可为不同场景下碳捕集技术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 碳捕集 液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利用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划下的新型生态补偿措施:工业排放配额制 被引量:4
3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陈向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116,152,共6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生态补偿 工业排放配额制 期权
原文传递
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大军 金鑫 +1 位作者 孙世珍 成雪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38-440,共3页
在简介我国工业排放气资源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排放气利用的技术途径,重点阐述了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排放 资源 利用 开发
下载PDF
基于数学分析的工业排放控制优化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傅媛 曾京京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由于工业排放对城市造成大气灰霾复合型污染,需要进行工业排放控制。对工业排放进行控制时,需要根据记录的实时工业排放量不断调整控制策略,但传统极大似然法是根据当前工业排放量进行控制,不能对实时工业排放量进行跟踪,存在工业排放... 由于工业排放对城市造成大气灰霾复合型污染,需要进行工业排放控制。对工业排放进行控制时,需要根据记录的实时工业排放量不断调整控制策略,但传统极大似然法是根据当前工业排放量进行控制,不能对实时工业排放量进行跟踪,存在工业排放控制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分析的工业排放控制优化方法。先利用数学分析方法以工业排放控制过程中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组建工业排放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于流量数据的预测控制算法实时跟踪工业排放量,并协调控制的工业排放量,依据工业排放量动态变化适时调整控制目标,促使工业排放系统避免了由于污染物溢出造成大气灰霾,实现了对工业排放控制优化。仿真结果证明,采用数学分析的工业排放控制优化方法对工业排放污染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分析 工业排放 控制
下载PDF
珠江流域:逆地理梯度效应、环发矛盾与工业排放局域配额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代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3期195-200,共6页
广东珠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逆地理梯度效应,上下游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原因之一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通过加速工业发展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当地数千万人民的殷切企盼。但山区大规模推进工... 广东珠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逆地理梯度效应,上下游之间的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原因之一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通过加速工业发展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当地数千万人民的殷切企盼。但山区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努力与水系上游限制工业排放的环保要求直接矛盾。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兼顾发展与环保、效率与公平、能调动上下游双向积极性的制度安排或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也许就是建立"珠江流域工业排放局域配额制":通过一定区域内排放配额的分配和交易而让那些被迫放弃工业发展权的低环境承载力地区得到相应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理 珠江流域 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 区域均衡发展 工业排放配额制
下载PDF
PM_(2.5)工业排放源监管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7
作者 韩小铮 王博 王晴晴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15年第14期55-57,共3页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PM2.5工业排放源有关数据,得出秦皇岛PM2.5工业排放源具有支柱产业排污量大、排污企业分布不合理以及工业企业中高耗煤企业PM2.5排放量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严控排污总量,推行清...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PM2.5工业排放源有关数据,得出秦皇岛PM2.5工业排放源具有支柱产业排污量大、排污企业分布不合理以及工业企业中高耗煤企业PM2.5排放量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严控排污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强审制度等监管措施来促使企业减排PM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管 PM2.5 灰霾 工业排放 秦皇岛
下载PDF
烟台市典型工业排放PM2.5源成分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温杰 李博 +4 位作者 张秀丽 田瑛泽 黄渤 朱红霞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33-1339,共7页
鉴于烟台市本地化源成分谱研究缺乏的现状,以及颗粒物精细化来源解析及环境管理的需求,采用NK-ZXF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对6家烟台市典型工业下载灰源样品进行再悬浮采样,构建6类〔燃煤电厂、供热锅炉、生物质锅炉、钢铁(烧结)行业、玻璃... 鉴于烟台市本地化源成分谱研究缺乏的现状,以及颗粒物精细化来源解析及环境管理的需求,采用NK-ZXF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对6家烟台市典型工业下载灰源样品进行再悬浮采样,构建6类〔燃煤电厂、供热锅炉、生物质锅炉、钢铁(烧结)行业、玻璃行业和垃圾处理行业〕PM2.5源成分谱,并对PM2.5源成分谱特征及其排放颗粒物携带重金属特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燃煤电厂PM2.5源成分谱的标识组分包括Si、Cl^-和SO4^2-,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5.2%、9.3%和7.8%;与燃煤电厂相比,供热锅炉排放的PM2.5中w(OC)偏高、w(SO4^2-)偏低;生物质锅炉排放的主要组分有K、Cl^-和OC等,其质量分数分别为7.4%、13.3%和8.6%;钢铁(烧结)行业PM2.5源成分谱中w(Ca)、w(Fe)和w(Cl^-)较高;SO4^2-和Ca为玻璃行业PM2.5源成分谱的主要组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0.6%、8.2%;垃圾处理行业重金属质量分数最高,其主要组分为Cl^-和SO4^2-.②CD (coefficient of divergence,分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源成分谱有一定相异性(CD范围为0.53~0.70),其中生物质锅炉与垃圾处理行业PM2.5源成分谱差异(CD为0.70)最大.③各典型工业排放PM2.5所携带重金属特征显示,垃圾处理行业排放PM2.5中的重金属质量分数(2.3%)最高,燃煤电厂、供热锅炉、生物质锅炉和玻璃行业排放的重金属中Cr、Ni和Cu相对质量分数较高,钢铁行业和垃圾处理行业排放的重金属中Pb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研究显示,所构建的烟台市各典型工业排放PM2.5源成分谱特征鲜明,能够反映各行业PM2.5排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市 PM2.5 源成分谱 典型工业排放 重金属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排放变化对SO2和NOx及其二次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伟铿 王雪梅 张毅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4,共8页
在2000年珠江三角洲工业排放清单基础上,利用2003年工业能源消耗量,结合文献和实测排放系数,建立了珠江三角洲2003年工业排放清单.比较2个工业排放清单发现,2003年珠江三角洲SO2,NOx的工业总排放量比2000年分别增加60%与50%;排放增加主... 在2000年珠江三角洲工业排放清单基础上,利用2003年工业能源消耗量,结合文献和实测排放系数,建立了珠江三角洲2003年工业排放清单.比较2个工业排放清单发现,2003年珠江三角洲SO2,NOx的工业总排放量比2000年分别增加60%与50%;排放增加主要在东莞、佛山、广州和珠海.利用在线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分别对2个工业排放清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ρ(SO2),ρ(NOx)变化趋势与污染源排放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ρ(SO2)在东莞、广州和佛山增加最多,最大增值分别为180,150和150μg/m3;ρ(NOx)增加最多的地区也在东莞、广州和佛山,最大增值分别为60,30和30μg/m3.SO42-与NO3-和一次污染物的高值中心不对应且变化趋势有差异,表明二次污染物的分布不仅受排放影响,同时也受污染物输送与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 在线大气化学模式 硫酸盐和硝酸盐 SO2 NOx
下载PDF
工业排放对淮安雾霾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晨熙 郭嵩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1期72-73,共2页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根据淮安市空气质量数据和淮安市工业排放数据,研究淮安市工业排放对城市雾霾和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雾霾 工业排放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工程开发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健 王啸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工业排放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排放总量大、污染重、有用组分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文中对我国主要工业排放气的年排放量与有用组分量、净化过程、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工程开发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工业排放气资源化的最新技术成果,并提... 工业排放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排放总量大、污染重、有用组分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文中对我国主要工业排放气的年排放量与有用组分量、净化过程、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工程开发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工业排放气资源化的最新技术成果,并提出了高效资源化与能源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为解决工业排放气的回收利用、污染控制、节能减排和提能增效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 资源回收 减排 氢能 二氧化碳 合成气 工程开发
下载PDF
宣钢高炉渣处理利用工业排放水及余热回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55,共3页
高炉水力冲渣用水的循环量大、消耗量大,渣中余热被水吸收后全部转化为蒸汽排放,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污染了大气。冲渣水余热采暖的难点是冲渣水中的细渣对换热器的堵塞问题。宣钢高炉冲渣水系统经过改造,返渣不进人脱水器转鼓,而由螺旋... 高炉水力冲渣用水的循环量大、消耗量大,渣中余热被水吸收后全部转化为蒸汽排放,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污染了大气。冲渣水余热采暖的难点是冲渣水中的细渣对换热器的堵塞问题。宣钢高炉冲渣水系统经过改造,返渣不进人脱水器转鼓,而由螺旋分离机独立完成渣水分离,返渣较为彻底,效率高,净化后的水质得到很大改善,实现冲渣水中余热回收供暖面积150万m^2,冲渣水的水温平均降低15℃,冲渣水的蒸发量下降了 23%,一个采暖期可节约冲渣水补充量17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冲渣水 工业排放 余热回收
原文传递
工业排放分散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探索
13
作者 王祥生 戴建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第3期101-101,共1页
不改变原有SBR或A/O工艺,通过添加易于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碳源(如葡萄糖)来共同代谢染料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研究结果表明废水CODCr的去除率提高20%,处理出水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工业排放 分散染料废水 碳源 生物处理
下载PDF
海门企业 在工业排放物中淘金 减少金融危机影响
14
作者 谢文哲 张咏梅 《表面工程资讯》 2010年第2期28-28,共1页
2010年3月11日,在海门市骨干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上,不少企业家谈到如何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时,都提到了把内部挖潜、低碳发展作为新的突破口。这些企业成功地将工业排放物变废为宝,在综合利用中产生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 工业排放 金融危机 企业家 海门市 淘金 变废为宝 经济效益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制浆造纸工业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15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B期57-57,共1页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新排放标准将取代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
关键词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排放标准
下载PDF
环保总局公布制浆造纸工业排放标准意见征求稿
16
作者 文心 《造纸化学品》 CAS 2007年第6期63-63,共1页
近日,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新排放标准将取代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
关键词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 环保总局 国家排放标准
下载PDF
环保总局公布新修订制浆造纸工业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17
《轻工机械》 CAS 2008年第1期112-112,共1页
近日,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新排放标准将取代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近年来,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快速发展,生产... 近日,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新排放标准将取代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近年来,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产品消费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制浆造纸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 环保总局 修订 制浆造纸行业 国家排放标准 生产规模 发达国家
下载PDF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制浆造纸工业排放标准意见稿
18
《造纸信息》 2007年第11期34-34,共1页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新修订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新排放标准将取代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
关键词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浆造纸工业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排放标准
下载PDF
低碳试点城市工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因素研究
19
作者 黄元生 刘佳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9,54,共8页
基于工业碳排放测算,采用Tapio脱钩模型及LMDI模型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2020年的工业脱钩现状及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厦门、杭州、重庆、贵阳在2013—2020年已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及与工业经济发展间... 基于工业碳排放测算,采用Tapio脱钩模型及LMDI模型对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2020年的工业脱钩现状及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厦门、杭州、重庆、贵阳在2013—2020年已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及与工业经济发展间的绝对脱钩状态,南昌虽较2013年工业碳排放量有所增加,但当前已实现工业上的弱脱钩状态,天津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工业碳减排,但尚未实现脱钩,处在增长连接状态,深圳和保定则处于扩张负脱钩状态。能源强度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主要促进各地碳减排,产出规模效应则表现为主导性的工业碳排放促进因素。各地需加快工业产业优化,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工业产业劳动生产率,落实强化工业碳减排对工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城市 工业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 工业排放
原文传递
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协调分析
20
作者 王珂 宋夏云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通过熵值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分析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缓... 通过熵值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GM(1,1)预测模型分析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缓慢地上升至初级协调,同时省内三者间高级别耦合协调城市数量较少且存在断档;制约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工业科技创新和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不足;预测期内三者耦合协调有所提升,但仍有4个城市未达到良好协调水平,现有耦合协调发展路径需优化。据此提出浙江省工业科技创新、工业结构升级与工业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科技创新 工业结构升级 工业排放效率 耦合协调 灰色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