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基于我国12省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贡生 陈奎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8,共6页
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差异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份工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规模、生产... 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差异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12省份工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规模、生产绩效、生产技术创新和可持续性是影响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的三个主因子;省级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水平参差不齐,差距依然较大;大部分省级区域在三个主因子方面的工业竞争力存在自身的不均衡。最后,提出着力实现产业规模化生产、努力提高生产绩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和生产可持续性能力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综合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安徽省工业综合竞争力的势分析
2
作者 江海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借助于势效系数和C-D生产函数,以安徽省2003年工业数据为对象,分析安徽省17个地市工业综合竞争力,给出了它们的排名与分类情况。
关键词 安徽省 工业综合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区域为例
3
作者 丁玉龙 黄锶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0-63,109,共5页
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区域均是相应省份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这两大区域的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运用数据比较以及实证方法比较了两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水平。从总体上来看,苏南区域工业综合竞... 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区域均是相应省份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这两大区域的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运用数据比较以及实证方法比较了两大区域的工业竞争力水平。从总体上来看,苏南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要明显强于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可承接苏南以及周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进一步优化区域工业结构,加速工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工业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经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江城市带 苏南区域 工业综合竞争力
下载PDF
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白云兰 杨波 《统计与咨询》 2003年第5期10-11,共2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提出了工业强市、富市、立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地区和城市整体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无疑为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理论研究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在确定正确方...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提出了工业强市、富市、立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地区和城市整体工业经济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无疑为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理论研究更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在确定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强化与操作实践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决策力 营销力 运营力 成长力 影响力 稳定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