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重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逐渐应用于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中,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动态不明。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近20年...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重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逐渐应用于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中,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动态不明。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近20年来国内外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方法:使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2004-2024年发表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文献进行高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时间轴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与结论: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各纳入了2961和1171篇文献,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领域的发文量存在波动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知网该领域的发文量每年相差不大。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该领域引用前10的文献大多为综述型文章。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组织工程学材料包括丝素蛋白、胶原蛋白、壳聚糖、聚己内酯、聚乳酸、石墨烯等,研究较多材料中的生化线索包括嗅鞘细胞、施万细胞、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等,引入外部物理因子使用最多的是在材料中施加电刺激,神经组织工程学技术研究较多的是静电纺丝技术和3D打印技术。展开更多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领域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目的:以铁死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葛根素、白藜芦醇、川芎嗪、黄芪甲苷Ⅳ等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方法:以“铁死亡,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通路,中药单体,黄酮,多酚类,生物碱,萜类,醌类”为中文检索词,以“Iron death,myocardial injury,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signaling pathway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flavonoids,polyphenols,alkaloids,terpenes,quinon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单体调控机制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相关性不高、重复及过时的文献。共检索出1524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量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中药单体如黄芩苷、白藜芦醇、川芎嗪等可调节铁代谢,减少铁沉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牡荆素、槲皮素及红景天苷等可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中药单体可通过调节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二氢乳酸脱氢酶/辅酶Q10、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等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重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逐渐应用于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中,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动态不明。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近20年来国内外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方法:使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2004-2024年发表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文献进行高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时间轴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与结论: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各纳入了2961和1171篇文献,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领域的发文量存在波动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知网该领域的发文量每年相差不大。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该领域引用前10的文献大多为综述型文章。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组织工程学材料包括丝素蛋白、胶原蛋白、壳聚糖、聚己内酯、聚乳酸、石墨烯等,研究较多材料中的生化线索包括嗅鞘细胞、施万细胞、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等,引入外部物理因子使用最多的是在材料中施加电刺激,神经组织工程学技术研究较多的是静电纺丝技术和3D打印技术。
文摘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领域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目的:以铁死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葛根素、白藜芦醇、川芎嗪、黄芪甲苷Ⅳ等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方法:以“铁死亡,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通路,中药单体,黄酮,多酚类,生物碱,萜类,醌类”为中文检索词,以“Iron death,myocardial injury,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signaling pathway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flavonoids,polyphenols,alkaloids,terpenes,quinon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单体调控机制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相关性不高、重复及过时的文献。共检索出1524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量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中药单体如黄芩苷、白藜芦醇、川芎嗪等可调节铁代谢,减少铁沉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牡荆素、槲皮素及红景天苷等可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中药单体可通过调节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二氢乳酸脱氢酶/辅酶Q10、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等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