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神经损伤领域组织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变化
1
作者 赵晓璇 刘帅祎 +3 位作者 邢政 李庆雯 褚晓蕾 李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591-6600,共10页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重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逐渐应用于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中,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动态不明。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近20年...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重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学逐渐应用于长节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中,但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动态不明。目的:使用文献计量学软件分析近20年来国内外在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变化。方法:使用CiteSpace 6.2R6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2004-2024年发表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学文献进行高被引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其中关键词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时间轴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与结论: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各纳入了2961和1171篇文献,Web of Science数据库该领域的发文量存在波动但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中国知网该领域的发文量每年相差不大。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该领域引用前10的文献大多为综述型文章。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关键词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研究较多的神经组织工程学材料包括丝素蛋白、胶原蛋白、壳聚糖、聚己内酯、聚乳酸、石墨烯等,研究较多材料中的生化线索包括嗅鞘细胞、施万细胞、干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等,引入外部物理因子使用最多的是在材料中施加电刺激,神经组织工程学技术研究较多的是静电纺丝技术和3D打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可视化分析 组织工程 神经导管 神经支架 施万细胞 干细胞 3D打印技术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脾虚型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构建与评价
2
作者 陈丽娟 高心雪 +5 位作者 吴瑾 杜莹 吕美君 隋国媛 贾连群 潘国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237-6242,共6页
背景: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基础研究中的脾虚高脂血症造模动物主要有大鼠、猪等,这对只能应用小鼠模型的医学研究而言具有局限性,亟待建立并评价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支持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的基础研究。目的:建... 背景: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具有独特优势,基础研究中的脾虚高脂血症造模动物主要有大鼠、猪等,这对只能应用小鼠模型的医学研究而言具有局限性,亟待建立并评价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以支持中医药防治脾虚高脂血症的基础研究。目的:建立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和脾虚高脂组(n=12),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脾虚高脂组采用饮食失常+劳倦内伤+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制备脾虚高脂模型,前2周,单日游泳到耐力极限且仅喂食甘蓝,自由饮水,双日灌胃炼制猪油+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每天以高脂饲料喂养,持续至12周。高脂饲料喂养4,12周,检测小鼠体质量、饮食量、抓力、粪便含水量、小肠炭末推进率、血清D-木糖与胃泌素水平、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血脂水平、全身脂肪质量、体脂率、肝脏脂质沉积。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脾虚高脂组小鼠高脂饲料喂养4,12周的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全身脂肪质量、体脂率、三酰甘油与总胆固醇水平均升高(P<0.05),高脂饲料喂养4,12周的日饮食量、抓力、D-木糖水平均降低(P<0.05),高脂饲料喂养4周的脾脏指数升高(P<0.05),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小肠炭末推进率、胃泌素水平、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降低(P<0.05),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P<0.05);②肝脏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脾虚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的脂质沉积稍多于正常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的脂质沉积明显多于正常组;③结果表明,采用饮食失常+劳倦内伤+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可制备出稳定的脾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高脂血症 小鼠 动物模型 模型评价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717解毒合剂重塑细胞外基质稳态促进蝮蛇伤大鼠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
3
作者 王万春 易军 +3 位作者 严张仁 杨悦 董德刚 李玉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457-6465,共9页
背景:尽管抗蛇毒血清为蛇伤治疗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这种药物对由毒蛇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并不总是有效的。此外,抗蛇毒血清还存在超敏反应、“血清病”等免疫反应、部分地区难以获得等诸多局限性。因此,探寻蛇伤补充或替代疗法及治疗靶点... 背景:尽管抗蛇毒血清为蛇伤治疗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这种药物对由毒蛇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并不总是有效的。此外,抗蛇毒血清还存在超敏反应、“血清病”等免疫反应、部分地区难以获得等诸多局限性。因此,探寻蛇伤补充或替代疗法及治疗靶点已成为当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观察717解毒合剂对蝮蛇伤大鼠局部组织细胞外基质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抗蝮蛇毒血清组及717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左后肢腓肠肌注射蛇毒1.25 mL/kg进行造模,717解毒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在注射蛇毒前预防性灌胃1.98,3.96,7.92 g/kg 717解毒合剂,连续给药7 d,抗蛇毒血清组于注射蛇毒2 h后尾静脉注射0.6 mL抗蛇毒血清。注射蛇毒后24 h,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腓肠肌病理学变化,ELISA及qPCR检测血清及腓肠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腓肠肌中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局部出现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及出血,肌肉结构紊乱,肌细胞变性坏死;血清及腓肠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mRNA表达降低(P<0.01);腓肠肌中Ⅰ型胶原、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层粘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D31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而纤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717解毒合剂各剂量组及抗蝮蛇毒血清组肌细胞损伤减轻,炎细胞浸润及出血现象改善;血清及腓肠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717解毒合剂高剂量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蛋白表达升高(P<0.05);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纤连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717解毒合剂低剂量组CD3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果表明,717解毒合剂可通过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促进α-平滑肌肌动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使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大于降解,维持细胞外基质稳态,进而促进蝮蛇咬伤局部组织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717解毒合剂 细胞外基质 腓肠肌 基质金属蛋白酶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宝 杨欢 +2 位作者 周江一 田吉迅 邓雅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快速诱导血管新生,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总结了基于不同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 血管再生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及主要成分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5
作者 王瑞坤 高维娟 +5 位作者 张浩燃 刘一洁 卜佳欣 袁玟 秦雨欣 张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819-3825,共7页
背景:细胞焦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补阳还五汤是中医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方剂,细胞焦亡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作用靶点。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焦亡的影... 背景:细胞焦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病理机制,补阳还五汤是中医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方剂,细胞焦亡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作用靶点。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及补阳还五汤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2 h再灌注72 h处理,黄芪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均于缺血2 h再灌注后开始连续灌胃相应体积的药物至缺血再灌注72 h,早晚各1次。Zea Longa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脑组织Tunel和Cleaved Caspase-1共表达以及接头蛋白ASC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组和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体积占比下降(P<0.01);③模型组脑组织神经细胞胞核固缩深染或溶解消失,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脑组织病理损伤较轻;④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Tunel与Cleaved Caspase-1双染色阳性细胞数及ASC免疫荧光表达强度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1、NLRP3、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焦亡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及黄芪组Cleaved Caspase-1与Tunel双染色阳性细胞数、ASC免疫荧光表达强度及Cleaved Caspase-1、NLRP3、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焦亡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其君药黄芪可有效缓解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黄芪 中风 大脑中动脉阻塞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痛安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陈一鑫 陆延 +7 位作者 张璇 陈小莉 谭良源 徐张杰 陈望龙 苏少亭 梁基耀 周红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5621-5631,共11页
背景:国医大师韦贵康所创痛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痛安汤通过调控大鼠滑膜巨噬细胞极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与PCR分析正常大鼠与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 背景:国医大师韦贵康所创痛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痛安汤通过调控大鼠滑膜巨噬细胞极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与PCR分析正常大鼠与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差异miRNA表达,通过数据库预测miR-27a靶基因,采用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27a与靶基因结合情况。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模型组(n=16)、miR-27a过表达组(n=12)、痛安汤组(n=12)、痛安汤+miR-27a抑制组(n=12)。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通过膝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的方法建立右侧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2天,miR-27a过表达组、痛安汤+miR-27a抑制组右侧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miR-27a模拟物、miR-27a抑制物,1次/d,连续注射5 d;造模后第15天,痛安汤组、痛安汤+miR-27a抑制组给予痛安汤灌胃,其他3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14 d。灌胃干预结束后,分别进行行为学检测、X射线片检查、膝关节滑膜组织与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膝关节滑膜组织的免疫荧光染色、RT-PCR、Westernblot检测。结果与结论:①miRNA高通量测序显示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miR-27a低表达,miR-27a的靶基因为核因子κB,荧光素酶实验显示二者能够相互结合。②行为学检测显示,miR-27a过表达或痛安汤可缓解膝骨关节炎大鼠的关节功能障碍,miR-27a抑制可拮抗痛安汤的作用。X射线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miR-27a过表达或痛安汤可减轻膝骨关节炎程度,miR-27a抑制削弱了痛安汤的治疗作用。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0表达均降低(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表达均升高(P<0.05);miR-27a过表达或痛安汤可不同程度地逆转膝骨关节炎造模导致的上述指标变化,而miR-27a抑制会削弱痛安汤的作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CD86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206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iR-27a过表达组、痛安汤组CD86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CD206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痛安汤+miR-27a抑制组CD86高于痛安汤组(P<0.05),CD206蛋白表达低于痛安汤组(P<0.05)。③结果表明,痛安汤通过促进miR-27a表达、抑制核因子κB表达来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膝关节功能,进一步治疗膝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极化 滑膜炎 微小RNA 痛安汤 碘乙酸钠 核因子ΚB 高通量测序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机器学习联合生物信息学筛选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关键基因及实验验证
7
作者 巩月红 王梦君 +6 位作者 任航 郑辉 孙佳佳 刘军鹏 张飞 杨建华 胡君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5期7679-7689,共11页
背景: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开展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探索并发现能够有效应用于肺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纤维化过程中涉及的与自噬相关关键基因进行深... 背景: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是及时开展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基础,因此,探索并发现能够有效应用于肺纤维化早期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肺纤维化过程中涉及的与自噬相关关键基因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核心基因是否可以作为评估肺纤维化进展中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开发和维护的一个公共数据库,用于存储和共享生物信息学数据)下载肺纤维化GSE24206和GSE110147两个数据集,利用R软件中的“limma”包将两组基因表达矩阵归一化处理。从GeneCards数据库(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创建,该知识库自动整合了约200个Web来源的以基因为中心的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遗传、临床和功能信息)提取自噬相关基因集;对肺纤维化数据集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将差异基因与自噬基因集交叉对比提取共同基因,识别肺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的自噬基因。交集基因通过GO、KEGG进行功能富集和细胞免疫浸润分析。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机器学习筛选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核心基因,并对核心基因进行集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核心基因构建诊断模型,用校准曲线来评估线形图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外部数据集GSE21369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验证与自噬相关的肺纤维化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Coremine数据库预测与基因IL6、COL1A2相关的中药。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处理造模,利用qRT-PCR技术验证IL6、COL1A2在模型细胞中的相对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获得肺纤维化差异基因51个、与自噬基因交集基因25个,GO分析显示25个交集基因与细胞外基质组织、胶原代谢过程、胶原原纤维组织、生长因子结合等过程有关,KEGG分析显示25个交集基因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有关;②免疫浸润分析发现,肺纤维化组活化记忆性CD4+T细胞、M0巨噬细胞、静息树突状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0.05),呈强相关性;③共筛选出2个参与肺纤维化进展的自噬特征基因:COL1A2、IL6,列线图模型显示两核心基因预测肺纤维化的发病较为准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2个特征基因均具有诊断意义;COL1A2、IL6与细胞周期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相关;预测到与COL1A2、IL6相关的中药共20味,功效以清热解毒、活血行气为主;细胞实验验证了COL1A2、IL6在肺纤维化中高表达。结果表明:COL1A2、IL6可能是肺纤维化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但是它们与肺纤维化相关的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自噬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 基因富集分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8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4 位作者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枸杞多糖干预大负荷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和抗氧化酶的效应
9
作者 董谷雨 于杰 赵鲁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134-5139,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枸杞多糖能延缓小鼠骨骼肌肌纤维萎缩现象,但关于其对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肉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 背景:研究发现,枸杞多糖能延缓小鼠骨骼肌肌纤维萎缩现象,但关于其对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肉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大负荷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进行大负荷运动训练。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25,50,100 mg/kg枸杞多糖,在运动前30 min进行灌胃,连续2周。参照试剂盒说明检测各组大鼠血乳酸、肝糖原、肌糖原、睾酮水平以及骨骼肌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和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中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糖原、肌糖原、睾酮水平明显降低,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肝糖原、肌糖原、睾酮水平明显升高,血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和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枸杞多糖能改善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功能,提高大鼠血清和骨骼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可能与提高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功能 抗氧化酶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神经肌肉功能对落地动作生物力学损伤风险的影响
10
作者 王霞 薛博士 +2 位作者 杨辰 周志鹏 郑亮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5556-5562,共7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再损伤率居高不下,神经肌肉功能与生物力学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可能是再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单腿跳跃落地时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和神经肌肉功能特征,进一步探究前... 背景:前交叉韧带再损伤率居高不下,神经肌肉功能与生物力学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可能是再损伤预防及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目的: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单腿跳跃落地时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和神经肌肉功能特征,进一步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肌力、本体感觉和动态姿势控制能力对落地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指标的影响。方法:招募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26名,均为男性,年龄18-35周岁,随机进行本体感觉测试、Y平衡测试和等速肌力测试,同时通过红外动作捕捉系统和测力台采集受试者在单腿跳跃落地中的膝关节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结果与结论: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表现出较高的膝外翻角(P=0.021),较低的腘绳肌肌力(P<0.001)、股四头肌肌力(P<0.001)和Y平衡前向距离(P<0.001),较差的膝关节屈曲运动觉(P<0.001)和伸展运动觉(P=0.001);②膝伸展力矩的预测变量是股四头肌肌力和屈曲运动觉(R^(2)=0.298,P=0.007);膝内外翻角的预测变量是腘绳肌肌力(R^(2)=0.117,P=0.048);膝内外旋角的预测变量是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值力矩比值(R^(2)=0.134,P=0.037);③结果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仍存在膝关节额状面异常生物力学动作模式和神经肌肉功能缺陷,提高腘绳肌的肌肉力量、避免过大的股四头肌肌力及增强膝关节本体感觉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的生物力学模式及降低落地动作中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神经肌肉功能 肌肉力量 本体感觉 动态姿势控制能力 再损伤风险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茶多酚干预运动疲劳模型小鼠的中枢抗炎作用与机制
11
作者 张松江 李龙洋 +1 位作者 周春光 高剑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6474-6481,共8页
背景:研究显示,茶多酚有多器官的抗炎作用,但关于茶多酚对运动疲劳所致的神经中枢炎症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茶多酚在运动疲劳中的中枢抗炎作用和机制。方法:将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疲劳模型组和茶多酚组。让疲劳... 背景:研究显示,茶多酚有多器官的抗炎作用,但关于茶多酚对运动疲劳所致的神经中枢炎症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茶多酚在运动疲劳中的中枢抗炎作用和机制。方法:将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疲劳模型组和茶多酚组。让疲劳模型组小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茶多酚组小鼠在一次性力竭游泳前30 min腹腔注射1次茶多酚。记录疲劳模型组和茶多酚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各组小鼠在力竭游泳2 h后取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及STAT3/核因子κB p65炎症通路的激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疲劳模型组相比,茶多酚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②各组小鼠的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未发现异常;③与安静对照组相比,疲劳模型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蛋白、M1型活化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核因子κB p65蛋白和mRNA及p-STAT3蛋白和STAT3 mRNA表达明显增多,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蛋白、M2型小角质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与疲劳模型组相比,茶多酚组小鼠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类型及信号分子等相关指标呈相反的明显变化;④各组小鼠外周血浆和脑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一致;⑤结果表明,运动疲劳可以引发神经中枢炎症反应,茶多酚可以减轻这种炎症反应,继而增加小鼠的耐疲劳时间;运动疲劳和茶多酚对脑内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可能是通过STAT3/核因子κB p65通路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运动疲劳 中枢炎症 小胶质细胞 炎症通路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环状RNA SEC24A对骨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2
作者 周丽君 张克远 +7 位作者 徐飞虎 王茜 俞丽 董士铭 徐俊宇 郭宇沨 马海蓉 丁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086-5092,共7页
背景:滑膜炎症参与骨关节炎的所有阶段,是促进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circRNA SEC24A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 背景:滑膜炎症参与骨关节炎的所有阶段,是促进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RNA)在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观察circRNA SEC24A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滑膜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包括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组、空载体组、sh-circSEC24A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诱导24 h建立炎症细胞模型;空载体组、sh-circSEC24A组感染空载体病毒和敲低circSEC24A的慢病毒载体。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casepase3、cleaved-casepase3、casepase8和cleavedcasepase8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中circSEC24A表达显著上调;(2)CCK-8法检测sh-circSEC24A组细胞吸光度值显著高于白细胞介素1β组和空载体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sh-circSEC24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白细胞介素1β组和空载体组(P<0.05);(3)ELISA法检测sh-circSEC24A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白细胞介素1β组和空载体组(P<0.01,P<0.001);(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白细胞介素1β组和空载体组相比,sh-circSEC24A组促凋亡因子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抑凋亡因子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凋亡以及相关活化因子cleaved-casepase3和cleaved-casepase8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5)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白细胞介素1β组和空载体组相比,sh-circSEC24A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人滑膜成纤维细胞中circSEC24A表达异常增高,敲低circSEC24A表达可促进人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提示circSEC24A可能是早期骨关节炎的重要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ircRNA circSEC24A 炎症 滑膜成纤维细胞 凋亡:增殖 细胞外基质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个月时残疾的相关性
13
作者 杨博 潘新芳 +1 位作者 常留辉 倪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5期7544-7551,共8页
背景: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与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关于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功能残疾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 背景: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与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关于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功能残疾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时功能残疾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无残疾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n=207)和残疾组(1<改良Rankin量表评分≤5,n=9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变量组合建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根据左室射血分数与患者发病后功能残疾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获得最佳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左室射血分数组和低左室射血分数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预后不良率。结果与结论:①与无残疾组相比,残疾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11),两组间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脑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计划(OCSP)分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入院NIHSS评分、OCSP分型与脑卒中发病3个月时残疾独立相关(P<0.05);②将入院NIHSS评分、OCSP分型纳入模型1,模型1加入左室射血分数为模型2,将所有单因素显著差异变量纳入模型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三者预测脑卒中发病3个月时残疾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806,0.824;③根据左室射血分数与发病3个月时残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到左室射血分数的最佳切点为60.25%,将患者分为低左室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60.25%)和高左室射血分数组(左室射血分数>60.25%),低左室射血分数组患者发病3个月时残疾率显著高于高左室射血分数组(44%vs.26%,P=0.002)。结果表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个月功能残疾评估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时可将左室射血分数纳入常规评估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预后 残疾 左室射血分数 改良Rankin量表 受试者工作曲线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免疫细胞介导不同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欧洲个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作者 霍将 丁宇 原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34-3940,共7页
背景:观察性研究发现脂质与免疫细胞对于骨关节炎进展具有双重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是否受免疫细胞调控。方法:179种脂质来源于Linda Ottensman数据库,从Open GWAS上获取到了731种免疫... 背景:观察性研究发现脂质与免疫细胞对于骨关节炎进展具有双重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是否受免疫细胞调控。方法:179种脂质来源于Linda Ottensman数据库,从Open GWAS上获取到了731种免疫细胞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膝骨关节炎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来自于骨关节炎遗传学联盟。首先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分别探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免疫细胞与膝骨关节炎、脂质与免疫细胞的因果关系。另外采用贝叶斯加权孟德尔随机化验证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和Steiger方向性检验评估正向关系。随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包括Cochran’s Q检验消除异质性,MR-PRESSO全局检验和MR-Egger截距排除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评估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驱动因素对随机估计的影响。最后,通过两步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确定特定免疫细胞性状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与结论:①逆方差加权法和贝叶斯加权算法共同确定8种与膝骨关节炎存在因果关系的脂质种类;②Cochran’s Q、MR-PRESSO和MR-Egger截距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时共计算得出了3组中介关系,介导比例最低为11.85%,最高为45.48%;④提示免疫细胞水平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调节进程中发挥潜在作用,这一发现能为深入探索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膝骨关节炎 孟德尔随机化 免疫细胞 中介分析 因果关系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15
作者 张松江 李龙洋 周春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15-3924,共10页
背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大脑皮质和海马高度表达,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潜在靶点。目的:总结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背景: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大脑皮质和海马高度表达,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潜在靶点。目的:总结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激动剂,正变构调节剂,拮抗剂”;英文检索词为“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Alzheimer’s disease,beta amyloid protein,agonist,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antagonist”,文献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7月,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录用或排除,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8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通过与β-淀粉样蛋白的相互作用减轻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如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突触可塑性和胆碱能突触的快速传递、减轻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中枢炎症反应、抵抗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具有保护作用等。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标具有很大的潜能,但是又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比如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脱敏性、适度活性稳定性及基因多态性等问题。筛选高特异、安全性和以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为核心的多靶点结合作用的药物,将成为未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完全激动剂 部分激动剂 沉默激动剂 正变构调节剂 拮抗剂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蒜氨酸靶向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犬尿氨酸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16
作者 许良 古丽米拉•木合塔尔 +1 位作者 居博伟 李若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05-4214,共10页
背景:蒜氨酸作为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蒜氨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蒜氨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GSE45291和GS... 背景:蒜氨酸作为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但蒜氨酸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蒜氨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调控作用。方法:从GSE45291和GSE93777数据集中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两套数据中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蒜氨酸的靶向调控基因,并与差异表达基因行交集分析,计算差异表达靶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将人永生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接种于孔板内培养24 h后分5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阳性药组加入甲氨蝶呤,蒜氨酸低、中、高质量浓度组分别加入20,80,160μg/mL的蒜氨酸,处理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在GSE45291和GSE93777数据集中共鉴定出6 487个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获得了12个共表达模块,magenta模块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最高,模块基因主要富集于磷酯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2)通过数据库预测发现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蒜氨酸靶向调控,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GSE45291数据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最大,犬尿氨酸酶在GSE93777数据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最大。(3)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数量增加,活性氧、丙二醛、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均升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犬尿氨酸酶、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线粒体融合蛋白2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AKT、p-PI3K蛋白表达均升高。(4)结果表明,蒜氨酸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犬尿氨酸酶等靶基因发挥潜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蒜氨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犬尿氨酸酶 靶基因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运动防治胰岛素抵抗: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17
作者 刘璇 丁雨晴 +2 位作者 夏若寒 汪献旺 胡淑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5期7578-7588,共11页
背景:运动干预在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来防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Nrf2的运动治疗策略在缓解胰岛素抵抗中的... 背景:运动干预在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来防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关于靶向Nrf2的运动治疗策略在缓解胰岛素抵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目的:以Nrf2、胰岛素抵抗和运动三者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对Nrf2激活的机制及影响,阐明靶向Nrf2的运动治疗策略在缓解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糖尿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氧化应激,铁死亡,自噬,炎症反应,运动”为中文检索词;以“Diabetes mellitus,insulin resistance,Keap1/Nrf2,oxidative stress,ferroptosis,autophagy,Inflammatory response,exercise”为英文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Google Scholar和PubMed数据库中搜寻建库以来至2024年10月发表的所有研究文献,根据入选标准最终纳入核心相关文献127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Keap1/Nrf2信号通路作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在胰岛素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激活可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从而对胰岛素抵抗起到保护作用。②多种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运动等)均可有效激活Nrf2信号,提高抗氧化应激酶活性,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氧化应激损伤。③运动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能够上调血红素加氧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还可以调控铁死亡途径中的关键酶和蛋白质,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膜铁转运蛋白1、铁蛋白重链1等,抑制铁死亡途径,促进铁代谢平衡;增强自噬相关基因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自噬相关蛋白5/7的表达,提高脂质化形式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水平,从而调节自噬过程;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等促炎细胞因子活性,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这些综合效应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积极作用。④鉴于Keap1/Nrf2信号通路在胰岛素抵抗发病进程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Keap1/Nrf2信号通路的运动治疗策略将有助于推动胰岛素抵抗“运动+药物”精准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ap1/Nrf2 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铁代谢 自噬 炎症反应 运动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免疫诊断标志物的鉴定与药物筛选
18
作者 韩杰 潘成镇 +1 位作者 尚昱志 张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5期7690-7700,共11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深入了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及分子机制,寻找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诊断标志物对于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至关重要。目的: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免疫诊断标志物,并通过药物富集分析和分...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深入了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及分子机制,寻找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诊断标志物对于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至关重要。目的: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免疫诊断标志物,并通过药物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药物靶点。方法:采用GEO数据库(由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搭建的公共的基因表达数据存储库)的GSE123568和GSE74089表达谱数据,利用R软件进行数据归一化和差异基因筛选,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确定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特征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基因,并与差异基因和WGCNA基因集取交集,筛选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免疫相关基因。采用孟德尔随机化验证免疫相关基因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因果关系。利用GSEA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免疫相关基因参与的免疫相关通路,并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其功能关联性。通过药物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初步预测疫相关基因的潜在药物。结果与结论:研究确定了RNASEL、SECTM1和HSPA6三个关键免疫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高表达且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同时参与多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验证了免疫相关基因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潜在因果关系。通过药物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筛选出包括β-七叶素在内的9种潜在药物,显示了通过调控HSPA6蛋白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过程的可能性。这些发现不仅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标志物和药物靶点,还展示了生物信息学在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对国际数据在中国疾病研究中有借鉴和转化应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析 孟德尔随机化 免疫相关基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神经化肠黏膜组织工程模型的构建及体外评价
19
作者 王明琦 冯诗雅 +4 位作者 韩银河 于朋鑫 郭丽娜 贾子萱 王秀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6年第4期892-900,共9页
背景:组织工程化肠道模型的体外构建在肠道再生与肠道疾病研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肠道神经系统和肠上皮屏障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稳态,是组织工程化肠道仿生构建中的研究热点。目的:体外构建可模拟体内肠道神经系统的仿生模型。方法:以... 背景:组织工程化肠道模型的体外构建在肠道再生与肠道疾病研究中均扮演重要角色。肠道神经系统和肠上皮屏障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稳态,是组织工程化肠道仿生构建中的研究热点。目的:体外构建可模拟体内肠道神经系统的仿生模型。方法:以带有绒毛结构的丝素蛋白为支架,待人诱导神经干细胞与胶原固化后(培养7 d)加入肠上皮细胞(Caco-2细胞和HT29-MTX-E12细胞)培养3 d,构建肠道上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共培养体系(肠上皮细胞-人诱导神经干细胞共培养组),同时将单独培养的人诱导神经干细胞或肠上皮细胞接种于丝素蛋白支架设为对照。通过扫描电镜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Live/Dead细胞活性染色检测细胞活性,β-微管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人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微绒毛蛋白、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紧密连接蛋白1、E-钙黏蛋白及黏蛋白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肠上皮组织学特性与屏障功能,阿利新蓝染色检测肠上皮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肠上皮细胞的分化情况,同时进行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紧密连接蛋白1及碱性磷酸酶RT-qPCR检测。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带有绒毛结构的神经化肠黏膜共培养模型,丝素蛋白支架上的神经干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细胞活性。神经化后的肠上皮细胞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多,同时紧密连接蛋白1表达水平上调。结果表明,神经化的仿生肠上皮模型有利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成熟和屏障功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组织工程 肠道神经系统 肠上皮细胞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申晓秋 王振涛 +1 位作者 邱月清 宋成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333-4340,共8页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 背景: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涉及铁超载、脂质过氧化、内质网应激等多种过程。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的靶点与视点。中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领域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目的:以铁死亡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葛根素、白藜芦醇、川芎嗪、黄芪甲苷Ⅳ等中药单体调控铁死亡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和总结。方法:以“铁死亡,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信号通路,中药单体,黄酮,多酚类,生物碱,萜类,醌类”为中文检索词,以“Iron death,myocardial injury,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signaling pathway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flavonoids,polyphenols,alkaloids,terpenes,quinon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3年1月至2024年6月发表的有关铁死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药单体调控机制的文献,排除与研究相关性不高、重复及过时的文献。共检索出1524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7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量动物和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铁死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②中药单体如黄芩苷、白藜芦醇、川芎嗪等可调节铁代谢,减少铁沉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牡荆素、槲皮素及红景天苷等可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③中药单体可通过调节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二氢乳酸脱氢酶/辅酶Q10、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等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信号通路 中药单体 作用机制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