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正猛
吴旭宁
+5 位作者
罗佳顺
张烈辉
李早元
曹成
吴林
陈前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在中低温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早已领先全球,但在深部地热能发电方面却发展缓慢。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渗透性降低,深部地热能开采需要建立工程型地热系统(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以获得具...
中国在中低温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早已领先全球,但在深部地热能发电方面却发展缓慢。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渗透性降低,深部地热能开采需要建立工程型地热系统(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以获得具有较高渗透性的人工地热储层。由于目前常用的深部地热能储层改造技术主要借鉴油气增产领域的水力压裂工艺,在热储改造效果、地震风险控制、高效取热等方面受到限制。首先总结深部地热能水力压裂的特点为:裂缝破坏主要以剪切机理为主;冷水回灌引起的温差效应产生拉应力会促使裂缝向更远处扩展;持续的注水使注入井井筒压力高于地层压力,有助于保持裂缝处于张开状态。因此,EGS水力压裂不需要使用支撑剂,与依靠支撑剂的油气井增产压裂完全不同。同时,系统剖析EGS面临的发电产能低、注采连通差、诱发破坏性地震以及无补贴难盈利4大难题与挑战。从创新压裂和循环利用层面提出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Regenerative 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REGS),通过数值模拟研究REGS的优点。结果表明,采用水平井非等距、非等面积、非等注水量分段压裂,可以提高注水井与生产井的连通能力。通过优化压裂工艺,采用多段压裂模式,每次压裂初始期间快速提高注水速率,而后期缓慢降低注水速率,避免井筒压力的突然波动,可以达到控制诱发地震震级的目的,避免产生实质性伤害地震。结合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下存储,既能实现多能互补,又能提高REGS项目生产寿命和盈利能力。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我国深部地热能热电联产和储能一体化技术的试点和标准化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型
地热
系统
热储改造
支撑剂
诱发地震
耦合储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增强型地热系统与防震减灾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
3
2
作者
庄庆祥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1期4-5,7,共3页
阐述中国干热岩分布特征,研究开发利用干热岩的途径、社会与经济效益;探索增强型地热系统工程结合防震减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践方案,以破解防震减灾这个世纪大难题。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工程
地震
防震减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和盆地干热岩特征及利用前景
被引量:
40
3
作者
严维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57,共4页
2011年以来,国家及青海省政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地区相继开展了一批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发现共和盆地基底由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岩体地温梯度异常明显,最高可达11.5℃/100 m,2200 m左右温度达到150℃,3000 m岩体温度接近...
2011年以来,国家及青海省政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地区相继开展了一批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发现共和盆地基底由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岩体地温梯度异常明显,最高可达11.5℃/100 m,2200 m左右温度达到150℃,3000 m岩体温度接近200℃,预计4000 m时温度可达260℃以上,表明盆地具有分布广泛、埋深相对浅的干热岩资源。利用此干热岩资源,不仅填补中国新能源利用的一项空白,而且对当地人居条件改善、工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共和盆地
工程地热系统
地温梯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
被引量:
2
1
作者
侯正猛
吴旭宁
罗佳顺
张烈辉
李早元
曹成
吴林
陈前均
机构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地下能源系统研究所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金
德国联邦能源与经济部重大项目(MAGS2,0325662F)。
文摘
中国在中低温地热能直接利用方面早已领先全球,但在深部地热能发电方面却发展缓慢。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渗透性降低,深部地热能开采需要建立工程型地热系统(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通过水力压裂对储层进行改造,以获得具有较高渗透性的人工地热储层。由于目前常用的深部地热能储层改造技术主要借鉴油气增产领域的水力压裂工艺,在热储改造效果、地震风险控制、高效取热等方面受到限制。首先总结深部地热能水力压裂的特点为:裂缝破坏主要以剪切机理为主;冷水回灌引起的温差效应产生拉应力会促使裂缝向更远处扩展;持续的注水使注入井井筒压力高于地层压力,有助于保持裂缝处于张开状态。因此,EGS水力压裂不需要使用支撑剂,与依靠支撑剂的油气井增产压裂完全不同。同时,系统剖析EGS面临的发电产能低、注采连通差、诱发破坏性地震以及无补贴难盈利4大难题与挑战。从创新压裂和循环利用层面提出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Regenerative 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REGS),通过数值模拟研究REGS的优点。结果表明,采用水平井非等距、非等面积、非等注水量分段压裂,可以提高注水井与生产井的连通能力。通过优化压裂工艺,采用多段压裂模式,每次压裂初始期间快速提高注水速率,而后期缓慢降低注水速率,避免井筒压力的突然波动,可以达到控制诱发地震震级的目的,避免产生实质性伤害地震。结合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下存储,既能实现多能互补,又能提高REGS项目生产寿命和盈利能力。研究成果有助于为我国深部地热能热电联产和储能一体化技术的试点和标准化推广奠定基础。
关键词
工程
型
地热
系统
热储改造
支撑剂
诱发地震
耦合储能
Keywords
Engineered Geothermal System(EGS)
geothermal reservoir stimulation
proppant
induced earthquake
integration with energy storage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强型地热系统与防震减灾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
3
2
作者
庄庆祥
机构
福建省能源研究会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1期4-5,7,共3页
文摘
阐述中国干热岩分布特征,研究开发利用干热岩的途径、社会与经济效益;探索增强型地热系统工程结合防震减灾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践方案,以破解防震减灾这个世纪大难题。
关键词
干热岩
增强型
地热
系统
工程
地震
防震减灾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和盆地干热岩特征及利用前景
被引量:
40
3
作者
严维德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青海省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57,共4页
基金
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青国土地矿(2013)137号)
文摘
2011年以来,国家及青海省政府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地区相继开展了一批地热资源勘察工作,发现共和盆地基底由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岩体地温梯度异常明显,最高可达11.5℃/100 m,2200 m左右温度达到150℃,3000 m岩体温度接近200℃,预计4000 m时温度可达260℃以上,表明盆地具有分布广泛、埋深相对浅的干热岩资源。利用此干热岩资源,不仅填补中国新能源利用的一项空白,而且对当地人居条件改善、工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干热岩
共和盆地
工程地热系统
地温梯度
Keywords
hot dry rock
Gonghe Basin
engineering geothermal system
geothermal gradient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部地热能系统主要挑战与耦合储能的增强型创新开发模式
侯正猛
吴旭宁
罗佳顺
张烈辉
李早元
曹成
吴林
陈前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增强型地热系统与防震减灾的研究与探索
庄庆祥
《能源与环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共和盆地干热岩特征及利用前景
严维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