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伟 李玲 +2 位作者 杨鹏 杨崇敬 艾洪键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利用专...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选取场地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形排水条件、地质灾害及其他因素6个一级评价因子,构造活动、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等13个二级评价因子,利用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进行区内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了相应工程建设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日照市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适宜进行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占84.50%;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全区多数地区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适宜区,适宜性差及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付疃河两岸附近和海岸附近、大型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一带区域及城区;轨道交通建设适宜性良好,小部分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付疃河下游夹仓和小古镇一带及其沿海地区。评价结果可有效地服务于该地区规划布局、建设发展和工程选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专家-层次分析定权法 日照市 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技术的桂林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王新伟 张漓黎 +2 位作者 郭尚其 叶宗达 江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文章采用AHP方法赋权计算桂林市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桂林规划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区可视化评价。结果表明:桂林规划城区的... 文章采用AHP方法赋权计算桂林市规划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桂林规划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分区可视化评价。结果表明:桂林规划城区的工程建设适宜性整体较好,以适宜、较适宜为主,其中适宜区与较适宜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1%和48.3%,适宜性差区为11.4%,不适宜区为37.2%。建议桂林规划城区建设选址应在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避免适宜性差区,重大建设选址避开不适宜区;在适宜性差区应注意现有地质灾害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的防治;不适宜区建议规划为生态用地,作为桂林旅游城市的生态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桂林市规划城区 岩溶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亳州市涡阳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
3
作者 侯香梦 黄昕霞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113-114,147,共3页
针对安徽亳州市城市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制约地区城市经济长效发展的实际。基于基础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9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单元多指标分级加权指数法,对研究区6900个单元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和适宜性分... 针对安徽亳州市城市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制约地区城市经济长效发展的实际。基于基础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9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单元多指标分级加权指数法,对研究区6900个单元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结果可知:研究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分为适宜好区、较适宜性区和较不适宜区三个级别,无不适宜区。适宜性好级区面积为186.6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60%,该区域内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进行优先考虑和开发,作为首要工程建设用地的考虑范畴;适宜性较好级区面积为1253.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1.23%,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次级开发考虑范畴,工程建设前应做好前期勘查等准备;适宜性较差区面积为319.6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16%,该域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作为最后的开发考虑范畴,尽量避免重大型建筑设施的布局。评价结果对优化城市工程建设布局,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阳地区 工程地质 工程建设适宜性 适宜评价
下载PDF
雄安新区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 被引量:39
4
作者 郝爱兵 吴爱民 +8 位作者 马震 柳富田 夏雨波 谢海澜 林良俊 王涛 白耀楠 张竞 孟庆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为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2017年6月至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典型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雄安新区全区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雄安新区... 为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2017年6月至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典型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雄安新区全区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建设场地稳定性较好,稳定场地和基本稳定场地占89.5%;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好,全区均适宜或较适宜工程建设,平均深度15~20 m、35~45 m、55~70 m的3段地层土体承载力普遍较高,可优先作为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复合地基或桩基的桩端持力层;雄安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建议将70 m以浅地下空间分3层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利用30 m以浅的浅层地下空间,适度开发利用30~50 m次深层地下空间,超前规划利用50~70 m深层地下空间;建议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局部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软弱土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上地下空间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一体化评价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丘陵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以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绪钰 王东辉 +2 位作者 倪化勇 李明辉 田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207,共14页
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建立了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采用模糊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泸州市规划中心城... 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建立了包括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和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采用模糊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泸州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适宜性整体较好,以适宜、较适宜为主,其中适宜区、较适宜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16%、28.81%,此外适宜性差区、不适宜区各占20.96%、8.07%;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应在适宜区和较适宜区范围内,尽量避免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地区;在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应注意不同区段现有和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地基不均匀沉降、软土、坍岸等问题的防治。建立的评价方法在丘陵城市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上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城市规划 模糊赋权法 层次分析法 丘陵城市 泸州市
下载PDF
安徽芜湖地区工程地质特征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涛 杨潘 《地下水》 2021年第3期150-154,159,共6页
依托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为5个大区、10个亚区,分别为长江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Ⅰ1、Ⅰ2)、局部小流域冲积平原(青弋江)工程地质区(Ⅱ1)、局部小流域冲积平原(漳河、横山河)工程地质区(Ⅲ1、Ⅲ2)、岗地... 依托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工程地质分区划分为5个大区、10个亚区,分别为长江冲积平原工程地质区(Ⅰ1、Ⅰ2)、局部小流域冲积平原(青弋江)工程地质区(Ⅱ1)、局部小流域冲积平原(漳河、横山河)工程地质区(Ⅲ1、Ⅲ2)、岗地工程地质区(Ⅳ1)、和山地丘陵工程地质区(Ⅴ1、Ⅴ2、Ⅴ3、Ⅴ4)。同时采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长江两侧均为较不适宜工程建设的区域,面积约79.19 km2;较适宜工程建设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的北岸及小部分区域南岸,面积299.46 km2;适宜工程建设的区域主要位于长江南岸,面积约345.85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 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分区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关中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分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肖盼盼 卢全中 +2 位作者 卢杰 黄伟亮 卢智 《甘肃科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中的活动断裂场地提供工程评价标准。依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为基准,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稳... 为关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中的活动断裂场地提供工程评价标准。依据关中盆地活动断裂的分类和分级为基准,对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将活动断裂的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稳定性差、基本稳定和稳定4级;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场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亦定性为4级,依次是不适宜、适宜性差、较适宜和适宜;定量确定不同类型和级别活动断裂的安全避让距离,从而确立了与关中盆地26条活动断裂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分级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关中盆地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广州市某镇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古晓雯 邓钟尉 李志伟 《城市勘测》 2019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载体,综合分析各地质环境要素,判定工程建设适宜性,降低城市建设成本与风险,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城市设计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广州市某镇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计算,划分... 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载体,综合分析各地质环境要素,判定工程建设适宜性,降低城市建设成本与风险,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城市设计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广州市某镇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计算,划分工程建设适宜性亚区,提出针对性的城市用地建议,便于规划设计和决策人员全面认识和把握地质环境容量,为优化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决策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地质环境质量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广州地铁某采空区稳定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浅析
9
作者 游思琴 代志坤 詹坚鑫 《广东水利水电》 2022年第7期47-51,共5页
广州地铁某工程区分布有采空区,为查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通过收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综合物探、钻探验证等方法,对拟建工程区及周围场地的采空区进行勘察,相互验证,共同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和深度,并对采空区对工程场地... 广州地铁某工程区分布有采空区,为查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通过收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综合物探、钻探验证等方法,对拟建工程区及周围场地的采空区进行勘察,相互验证,共同确定采空区的范围和深度,并对采空区对工程场地稳定性进行及工程建设适宜性分析评价。工程区采空区稳定性差,工程建设适宜性差,但拟建场地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处理后的场地基本适宜地铁工程建设,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物探 钻探 稳定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波梅山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国强 金阳 +4 位作者 李云 姜月华 顾轩 梅世嘉 张鸿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宁波梅山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梅山岛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二级管控区划分为适宜性差区。评价结果表明:梅山岛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适宜-较适宜工程建设区面积占比达75.5%,可满足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需求;近深水岸线区均为适宜-较适宜,其中未开发利用长度6.1km,可有效支撑梅山岛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建设。该评价结果可为梅山岛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GIS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生态
下载PDF
基于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的工程建设经济性对比分析研究——以广州市某规划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容穗红 张庆华 《城市勘测》 201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选取广州市某规划核心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开展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综合确定各规划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和地质环境质量优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规划分区的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开展各类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选取广州市某规划核心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开展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综合确定各规划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和地质环境质量优劣,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规划分区的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开展各类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对比分析和研究,如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基坑工程等,根据各规划分区工程建设适宜性与经济性,合理调整规划布局,降低后期城市建设成本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工程建设适宜性 经济对比分析
下载PDF
江西省崇仁县钨产品深加工区建设适宜性评价
12
作者 沙珉 张成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22-26,共5页
通过分析江西省崇仁县钨产品深加工区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和粉质粘土的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危险性、活动断裂带以及场地抗震等特征,采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定量评价。经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Is... 通过分析江西省崇仁县钨产品深加工区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和粉质粘土的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危险性、活动断裂带以及场地抗震等特征,采用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进行定量评价。经计算,其工程建设适宜性指数(Is)为75.6,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建设适宜性 定量评价 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和法 钨产品深加工区 江西省崇仁县
下载PDF
某建筑物桩基础评价及边坡支护工程稳定性论证
13
作者 邓瑞传 《企业技术开发》 2017年第7期63-65,共3页
基于目前建设项目在桩基础、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采取勘察、野外检测、室内试验、测量等数据来分析论证,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提供场地建设适宜性依据。
关键词 桩基础 边坡工程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安庆西高铁新区工程地质评价及空间开发建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文二 严惠 苏学权 《安徽地质》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围绕安庆市区西部高铁新区建设紧迫需求,在充分收集整合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了场地稳定性、建设场地适宜性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度大小,提出不同深度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制约问题,从建筑布局、基础选型... 围绕安庆市区西部高铁新区建设紧迫需求,在充分收集整合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比例尺工程地质调查,评价了场地稳定性、建设场地适宜性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难度大小,提出不同深度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制约问题,从建筑布局、基础选型及基坑工程等3个方面提出了地学建议,为安庆高铁新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建设适宜性 地下空间开发难度
下载PDF
山区峡谷地带集中居民点场地选址中的环境工程地质影响因素探讨
15
作者 梁宇 程金晶 《水电站设计》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山区峡谷地带集中安置点场地选址必须把地质环境安全放在首位。在选址过程中,主要从区域构造、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多因素论证、多级逼近,优选出相对稳定地块进行工程建设。本文经验可供同行在山区峡谷地带集中居... 山区峡谷地带集中安置点场地选址必须把地质环境安全放在首位。在选址过程中,主要从区域构造、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多因素论证、多级逼近,优选出相对稳定地块进行工程建设。本文经验可供同行在山区峡谷地带集中居民点选址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 安全岛 稳定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陕西田市镇及周边地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16
作者 杨晓龙 许美 袁宗征 《中国水运》 2018年第9期75-76,共2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田市镇及周边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与工程建设适宜性的分析与分区。
关键词 工程地质环境 工程建设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规划用地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官善友 廖建生 +1 位作者 庞设典 杨育文 《城市勘测》 2011年第5期151-154,158,共5页
在充分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做出了全面分析,并采用规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规划用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适宜性分区,提出了各区规划工程建设的类型... 在充分搜集资料、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都市发展区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做出了全面分析,并采用规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规划用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适宜性分区,提出了各区规划工程建设的类型和不良工程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用地 工程建设适宜性 地质环境
下载PDF
乐山市五通桥区煤矿采空区调查及评价
18
作者 刁建钟 《采矿技术》 2019年第1期69-70,84,共3页
详细调查了乐山市五通桥区煤矿采空区的地质情况和煤层现状,查明了采空区的位置、采深、开采年限、开采方式等。基于现场调查,并结合在建和在生产煤矿对调查区未来的影响,对采空区的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场地稳定 工程建设适宜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