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问责的体系建构与机制探构
1
作者 胡洪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工程教育质量问责既是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破解我国工程教育发展难题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推进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问责实现有序展开和科学运行,必须对工程教育质量问责的介入主体、指向客体、基本情形... 工程教育质量问责既是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破解我国工程教育发展难题和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推进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问责实现有序展开和科学运行,必须对工程教育质量问责的介入主体、指向客体、基本情形以及运行程序与方式等基本要素作出界定。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工程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实力上均实现了巨大提升,但较之于国外,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问责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的制度规范体系。当前,在完善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进程中,应积极立足协同介入机制、全过程嵌入机制、规范操作机制、信息公开机制以及理念引导机制等层面,对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问责作出探索性建构,由此才能为加快建设世界工程教育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内在保障与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质量 问责机制 工程教育治理
下载PDF
国际科技竞争环境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大势:新工程教育十大革新理念
2
作者 陈向东 洪冠新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分析、总结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势之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思想与实践,以国际国内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十大类工程教育特别是卓越工程教育改革重要理念,并以工程教育的机制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3个部分分类... 分析、总结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势之下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思想与实践,以国际国内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十大类工程教育特别是卓越工程教育改革重要理念,并以工程教育的机制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3个部分分类归纳相应的工程人才培育理念,突出本土工程—社会问题导向和面向未知工程世界发展格局,强调多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如基础科学与解决工程“瓶颈”问题紧密结合、高效产学研构造、跨学科工程原型创造等重要机制和运行思想理念,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工程教育平台设施开发等方法理念。这些创新理念对我国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机构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提供政策和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理念 卓越工程 卓越工程教育
下载PDF
工程教育背景下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郃 孔祥鹏 +1 位作者 常西亮 牛宇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2期79-81,共3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建设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进行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担负着提供化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建设依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进行是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担负着提供化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业能力,发挥培养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应用型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春玲 陈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针对社会对卓越工程师需求的现状,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研究探索,对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 针对社会对卓越工程师需求的现状,实践教学改革应该促进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提升,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研究探索,对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进行架构,实施“课堂+实践+社会+网络”的“四维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理念和“一个定位、两个转变、三个层次、四个维度、五个结合、六个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为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实践教学理念和思路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模式 四维一体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粉体工程》课程质量评价探析
5
作者 王涛 鞠成 +2 位作者 张唯一 李成海 杨涵崧 《经济师》 2024年第3期204-206,共3页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需要,修订了《粉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粉体工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评价了《粉体工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文章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粉体工程》课程质量评价作了分析研究... 为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需要,修订了《粉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建立了《粉体工程》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评价了《粉体工程》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文章对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粉体工程》课程质量评价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粉体工程课程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6
作者 王宇 邓昀 +1 位作者 刘汉英 陈宫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4期172-177,共6页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分阶段、分层次螺旋上升的“融合—贯通—支撑”工程能力培养链模式,从构建基于目标导向、产学融合的“三级联动”网络工程专业... 针对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分阶段、分层次螺旋上升的“融合—贯通—支撑”工程能力培养链模式,从构建基于目标导向、产学融合的“三级联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运用基于CDIO的“项目贯通、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构支撑“课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介绍课程建设路径,旨在进一步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网络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模式探索——以食品专业创新实验课程为例
7
作者 陶志华 吴克刚 +6 位作者 于泓鹏 柴向华 刘晓丽 何东 段雪娟 孙建霞 姜燕 《高教学刊》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食品专业创新实验是本科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开设的创新性的综合专业实验课程,是在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完成所有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后,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食品加工类、食品营养方面、食品... 食品专业创新实验是本科院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开设的创新性的综合专业实验课程,是在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完成所有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后,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食品加工类、食品营养方面、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和食品分析检测等领域的相关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而开设的。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专业创新实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学科地位,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我组建实验兴趣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文献,探讨课题思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对食品专业创新实验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预期效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创新实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模式 教学探索 专业实践
下载PDF
工程教育视角下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建设的思考
8
作者 孟玉兰 肇启东 +1 位作者 曹晶晶 张文君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根据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层次化实验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水平。同时,结合教学经验,在课程预习及实验操作等方面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 根据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层次化实验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能力水平。同时,结合教学经验,在课程预习及实验操作等方面对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化工原理实验 层次化实验 课程实践
下载PDF
面向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非织造纤维基础”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封严 刘星 +1 位作者 钱晓明 康卫民 《教育进展》 2024年第2期1249-1252,共4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工程教育认证是提升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非织造纤维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探索与实践其思政素养与工...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而工程教育认证是提升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非织造纤维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探索与实践其思政素养与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以期为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非织造纤维基础 工程教育认证
下载PDF
工程教育通识课程智慧课堂设计与实践
10
作者 吴仁伦 侯运炳 杨胜利 《大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扩充,形成了该类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教育通识课程——能源开发概论课程组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总体框架下,设计了以“课内讲授”为基础空间、承载“习得”“交流”“资源”三个互动空间的基本联结模式,并将其内嵌到教学实践中加以扩充,形成了该类课程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与实操指导。该模式借鉴时空系统视角、学科交叉思维、教育教学原理、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最新信息,优先结合学科特色、师生特点、可应用场景,实现了教学方法、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教学要素的灵活组合及调整,有利于面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展工程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助力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校探索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通识课程 智慧课堂 教学设计 互动联结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的“卫星定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彭秀英 范士杰 臧建飞 《测绘工程》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传授工程知识、养成工程能力和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了“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框架体系,设计了课间实践教学方案和集中实践教学方... 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传授工程知识、养成工程能力和培养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了“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构建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框架体系,设计了课间实践教学方案和集中实践教学方案,实现了工程知识和工程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能力,达成了学生从知识到能力以及从能力到素质的两次飞跃,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卫星定位 工程知识 工程能力 复杂工程问题
下载PDF
工程教育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12
作者 彭圆 刘思雯 李玉坤 《大学教育》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要求。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理解人类多元的思维模式、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全球胜任外语人才,课程组引入SAGE模型,提高了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的要求。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差异、理解人类多元的思维模式、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全球胜任外语人才,课程组引入SAGE模型,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拓展了校内的跨学科联合教学,为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泛在语言学习环境。通过教学实验,新的教学方案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胜任力 大学英语教学 工程教育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中心何以推动科教融合——荷兰4TU工程教育中心的探索性单案例研究
13
作者 魏丽娜 张炜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工程教育中心作为建立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跨学科交叉合作平台,是连接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纽带,在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荷兰4TU工程教育中心利用4所顶尖理工大学在工程学科和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积极与研发单位、教... 工程教育中心作为建立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跨学科交叉合作平台,是连接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纽带,在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荷兰4TU工程教育中心利用4所顶尖理工大学在工程学科和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积极与研发单位、教育单位、企业部门合作,通过将前沿科学研究彻底融入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教融合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战略目标、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质量保障4个维度详实分析了4TU工程教育中心推动科教融合的内在机制,总结归纳其在主题项目设置、教育共同体形成、课程体系迭代、创新网络构建、内外部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核心特征,期望对我国科教融合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建设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4TU工程教育中心 组织架构 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专业实验为例
14
作者 刘洪博 黄志勇 +1 位作者 李青云 周瑜芳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58-160,117,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化工专业实验的构建过程、方案设计、实施方法和建设成效,对做法和经验进行...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化工专业实验的构建过程、方案设计、实施方法和建设成效,对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以期为化工相近专业开设化工专业实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教育 CDIO 化工专业实验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农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5
作者 刘少东 刘丹 +2 位作者 张琬抒 颜庭琦 张晨曦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3期120-122,126,共4页
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国家对各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评估依据。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梳理并对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规定,二... 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国家对各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评估依据。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梳理并对比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规定,二者在核心理念、总体要求、主体框架及细节要求等方面高度统一,有利于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标准 国标 比较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高志奇 李春明 +1 位作者 苏耘 曹琪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达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提升“信号与系统”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课程组在深入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达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提升“信号与系统”课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课程组在深入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课程目标,并进行总体教学设计,然后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并在过程中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结合课程思政实现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协调统一发展。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精神世界塑造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课程教学改革
17
作者 荣建华 吕优优 +1 位作者 刘友明 胡杨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工程教育全球化的新时代要求,也是规范工程教育和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良好契机。“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工程课程,结合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要求,拟针对“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的实践教...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工程教育全球化的新时代要求,也是规范工程教育和提升专业内涵建设的良好契机。“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工程课程,结合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要求,拟针对“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较为系统化的探讨,以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难题能力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在改革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工艺学综合实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8
作者 孙丹丹 王思齐 +1 位作者 史晓东 亓丽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保证毕业生质量,面向工程教育认证,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针对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课程分别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系统...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保证毕业生质量,面向工程教育认证,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针对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课程分别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系统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建立多元化、新时代的教学改革方案,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改革对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教学改革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 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
下载PDF
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促进工程教育中高阶认知参与的实证研究
19
作者 吴林静 马鑫倩 +2 位作者 李雨欣 高喻 王建虎 《数字教育》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认知参与是协作学习中小组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将项目式学习与多粒度协作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以提高工程教育中设计类课程的认知参与和学习绩效。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从一门工程设计类课程... 认知参与是协作学习中小组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将项目式学习与多粒度协作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以提高工程教育中设计类课程的认知参与和学习绩效。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从一门工程设计类课程中采集了学习者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的协作会话数据。数据分析显示,在基于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模型的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参与被不断提升。其中,反思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参与。此外,个体准备和同伴评估中的高阶认知参与可以极大地提高协作中的小组表现。这些发现对协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具有参考价值。项目式多粒度协作学习策略可以提升工程设计类课程中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参与和小组绩效。教师应重点关注个体准备和同伴评估活动,激发学习者在这两类活动中的高阶认知参与,这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小组协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认知参与 项目式学习 多粒度协作 协作学习 工程教育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金属腐蚀学”科研实验项目教学设计
20
作者 刘刚 王帅星 邬华康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2-76,共5页
为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学生的交流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专业技能,南昌航空大学“金属腐蚀学”教学小组依托航空企业铝合金高精密化学铣切加工的科研项目成果,初步探讨“金属腐蚀学”实验教学中科研实验项目的构... 为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学生的交流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专业技能,南昌航空大学“金属腐蚀学”教学小组依托航空企业铝合金高精密化学铣切加工的科研项目成果,初步探讨“金属腐蚀学”实验教学中科研实验项目的构建与实施。在教学中引入了科学实验设计方法——正交试验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利用绘图软件处理及分析实验数据。教学效果表明,学生有兴趣和热情去认知、实践及探究具有工程应用特性的科研实验,课程考核成绩逐年上升,实验教学改革初具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腐蚀学”课程 工程教育 创新创业 科研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