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8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机械类大学生工程素质模型研究
1
作者 李国超 周宏根 +2 位作者 钟伟 管小燕 卜赫男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3期16-19,共4页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复合交叉”与“协同创新”,即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工程素质模型是推动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机械学科,研究新工科教育对机械类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新工... 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复合交叉”与“协同创新”,即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工程素质模型是推动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机械学科,研究新工科教育对机械类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新工科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成要素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机械类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具体内涵以及核心能力要素,构建机械类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模型,形成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学科 工程素质模型 人才培养 能力需求
下载PDF
多维融合工程素质教育下的电工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华显 倪艳凤 +1 位作者 李蒙蒙 胡同礼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17期150-153,共4页
电工实训作为工科类院校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电工实训课程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方式深度融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出一套以应用为驱动的多维... 电工实训作为工科类院校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电工实训课程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方式深度融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出一套以应用为驱动的多维融合工程素质教育模式并进行了实施。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表明,新的实训教学模式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获得更加立体全面的实践认知途径,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感,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实训 多维融合教学模式 工程素质
下载PDF
改革力学课程 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晚林 《理工高教研究》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阐述力学学科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提出力学教改要与工程素质教育相结合,并介绍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工程素质训练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工程素质训练 力学课程 改革 学生 工程素质教育 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教学 教改 学科
下载PDF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46
4
作者 苏玉波 梁莉 朱正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5-77,80,共4页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工程意识、工程素质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文章阐述了...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工程意识、工程素质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文章阐述了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存在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不利于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改善师资结构和实行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结合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意识 工程素质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学科竞赛牵引下的工程素质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岚岚 张海光 胡庆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155,共5页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是促进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充分分析工训大赛与工程素质培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带课''以课带...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是促进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文章在充分分析工训大赛与工程素质培养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赛带课''以课带学''以学助赛'的三位一体的'干中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推动这一培养模式,通过多年指导竞赛的经验总结,构建由基础工程实训、专业基础及选修课和创新类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课程结合工训大赛进行的改革和建设。最后论述了该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经过对该培养模式的践行取得的成效,工训大赛实践表明: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显著,可作为其他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训大赛 工程素质 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加强实践教育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能力 被引量:20
6
作者 蔡晓君 刘湘晨 窦艳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7,148,共3页
结合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定位要求,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建立了符合高本校发展方向与特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实践与创新,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工程素质和工程技能的、社会认可的... 结合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定位要求,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改革,建立了符合高本校发展方向与特点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实践与创新,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工程素质和工程技能的、社会认可的专业人才,为首都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与创新 工程素质 工科教育
下载PDF
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33
7
作者 樊庆文 刘胜青 马济永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阐述了工程素质的内涵,从工程训练的教学设备、训练环境、教学形式、教师队伍方面说明了工程素质培养对工程训练基础建设的基本要求。并给出培养工程素质的方法和措施如:实际教学产品制造过程全周期的训练,产学研合作教育等。
关键词 工程素质 工程训练 世界银行贷款 高校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工程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俊 李荣斌 +1 位作者 汪烨 王廷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54,共3页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人才 培养模式 工程素质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中工程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8
9
作者 叶长燊 邱挺 +3 位作者 李玲 施小芳 杨臣 林述英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3期57-63,共7页
工程素质与能力是工程实践工作对化工工程师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项目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化... 工程素质与能力是工程实践工作对化工工程师和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项目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知识的积累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侧重工程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工程技能的训练,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强调工程经验的应用与工程设计能力的提高。此举对学生工程意识的树立、工程知识的积累、工程方法的掌握、工程经验的形成和工程研究与设计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工程经验 工程素质
下载PDF
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8
10
作者 蒋永生 邱洪兴 陈以一 《高等建筑教育》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按新专业目录设置的的土建类专业 ,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我们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 ,经申报获得了世行贷款并列入国家级《2 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 按新专业目录设置的的土建类专业 ,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我们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 ,经申报获得了世行贷款并列入国家级《2 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革思路 ,介绍了所取得的六项阶段性成果 ,阐述了几个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质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环节 功能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炎锋 薛素铎 杜修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79,共3页
本文在讨论影响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的各种因素基础上,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从制度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研究表明,教师工程素质是... 本文在讨论影响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的各种因素基础上,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从制度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研究表明,教师工程素质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可持续推进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应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及采取相应的配套激励措施来加强青年教师工程素质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素质 青年教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下载PDF
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洪升 张小鹏 刘增利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77,共2页
对基础力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增设工程模拟实验和转化工程课题为实验项目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概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综合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 工程素质 综合培养 动手能力 解决问题 课题 效果 知识 措施
下载PDF
校企共建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 被引量:5
13
作者 隋金玲 吴波 +4 位作者 闫笑非 刘红琳 王保山 张建国 杨永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112,共4页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第一批"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程教育中心以该基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第一批"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工程教育中心以该基地为基础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介绍了该基地建设的思路与理念、特色与亮点、取得的成果以及产生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共建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工程素质
下载PDF
论毕业设计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嘉谟 丁一刚 +2 位作者 陈金芳 周玉新 吴高安 《化工高等教育》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基于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得不到有效训练的事实,我们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新型模式突破了固有模式,突出了创新,极大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 基于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得不到有效训练的事实,我们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新型模式突破了固有模式,突出了创新,极大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高等工科院校 培养模式 教学质量 工程素质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工程素质贯穿式培养的化工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晓 林诚 +4 位作者 邱挺 赵素英 叶钊 阮奇 郑辉东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3期18-20,75,共4页
我系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通过探索与实践,把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工程素质贯穿式培养的化工工程教育模式,使学生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工程素质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原理实验工程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17
16
作者 戴益民 李浔 +3 位作者 张跃飞 黄灵芝 申雄军 魏超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本文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系统地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工程观念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的改革举措。结果表明,化工原理实验过程中的改革措施能有效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化工原理实验 工程素质 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改革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素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粟桂娇 杨洋 +3 位作者 阎欲晓 朱萍 莫柏立 韦小英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z1期110-111,共2页
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是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因此要求既要懂得上游技术和实验室技术,又要有丰富的工程素养。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培养生物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通过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实验... 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的任务是实现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因此要求既要懂得上游技术和实验室技术,又要有丰富的工程素养。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培养生物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通过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可培养具有工程素质的生物高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 工程素质 综合设计性实验
下载PDF
提升本科生工程素质及能力培养水平的若干新举措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均 李永梅 +2 位作者 张建伟 田杰 马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62-64,共3页
首先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提出了对本科生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任务定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些新举措,其中包括,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持续改革,实行课程设计与理... 首先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提出了对本科生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任务定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些新举措,其中包括,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持续改革,实行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尝试,加强高年级本科生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教育教学改革 工程素质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永生 邱洪兴 陈以一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1期22-23,共2页
由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确立了“以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改革目标,现已... 由东南大学、同济大学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确立了“以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改革目标,现已完成任务,取得了七个方面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工程素质 实践能力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知识结构 实践教学 导师制
下载PDF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未来工程师的素质——兼谈工科大学生大工程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章豹 石芳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68,共6页
工程哲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工程师素质不佳现状以及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和谐型未来工程师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工程知识、工程创新、工程实践、工程伦理... 工程哲学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工程实践和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我国工程师素质不佳现状以及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和谐型未来工程师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工程知识、工程创新、工程实践、工程伦理和工程国际化等几个工程哲学的研究范畴出发,分析了未来合格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从工程哲学视角提出了加强工科大学生大工程素质培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哲学 未来工程 工程素质 工科大学生 工程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