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4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校企联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1
作者 徐奕奕 李威龙 +1 位作者 孙静 伍轶明 《微型计算机》 2025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基于本地大型软件开发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育一直以来是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实施中的特色和优势。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将工程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并把立德树人作为引领,贯穿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包括企业参与... 基于本地大型软件开发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育一直以来是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实施中的特色和优势。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将工程能力培养作为主线,并把立德树人作为引领,贯穿到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包括企业参与的全过程是当前校企联合教学中探索的重点问题。文章围绕软件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德育引领、工程靶向”的教学思路,围绕“项目驱动、能力为先”的教学目标,推进了近三轮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在不断迭代反思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新时期软件工程导论类课程的校企联合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软件工程导论 德育引领 工程靶向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进阶式工程能力训练体系构建
2
作者 杨玲玲 唐雄民 《科教导刊》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新工科和一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思维活跃的新工科人才,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分组调... 随着新工科和一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思维活跃的新工科人才,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分组调研和仿真实验教学,持续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能力训练。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力电子技术 工程能力训练
下载PDF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CDIO模式对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江凤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053-056,共4页
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基于CDIO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中CDIO模式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影响较为直接,但是... 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基于CDIO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中CDIO模式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影响较为直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教学目标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教学项目设计针对性有待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过程自主性不足、针对工程能力的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仍然存在。信息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基于CDIO模式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应当与课程教学定位相适应,做到优化目标设计凸显工程能力培养需求,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强化学生工程能力,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丰富学习体验,围绕工程能力培养目标优化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课程 CDIO模式 工程能力
下载PDF
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工程能力数字化培养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刘冠群 《福建茶叶》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高职质量型扩招对于缓解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矛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智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亟待强化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工程能力数字化... 高职质量型扩招对于缓解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矛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智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亟待强化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工程能力数字化培养。本文从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开展数字化教学的背景出发,分析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开展工程能力数字化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思想认识、教师数字素养、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着手,科学实施高职茶类专业农民大学生工程能力数字化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大学生 工程能力 数字化
下载PDF
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教育共同体的策略与实践
5
作者 沈海霞 顾学红 张静 《大学教育》 2025年第5期127-130,共4页
文章直面化工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同心圆”式教育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深度融合“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产学研创新链条,通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企业需求与地方产业规划,构建学校、... 文章直面化工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同心圆”式教育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深度融合“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成果产业化”产学研创新链条,通过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企业需求与地方产业规划,构建学校、政府与企业之间深度互动的“同心圆”式教育共同体,为研究生提供集教学、科研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化工学科 工程能力 教育共同体
下载PDF
“工程制图”课程与大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6
作者 林艳艳 郝飞 沈冬华 《科技风》 2025年第1期19-21,共3页
在大学的机械类、电力类、材料类等专业中,“工程制图”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首先,它作为工程设计的启蒙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其次,“工程制图”不仅包含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强调实践性。因此,“工程制图”对于培... 在大学的机械类、电力类、材料类等专业中,“工程制图”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首先,它作为工程设计的启蒙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其次,“工程制图”不仅包含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强调实践性。因此,“工程制图”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绘图技能和工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程制图”课程将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在培养准确性和标准意识、培养空间思维和设计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及专业素养等工程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制图 工程能力 大学生
下载PDF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索
7
作者 王静静 王洪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3期143-146,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加强对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高技术人才。本...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应加强对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高技术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效达到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能力培养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面向工程能力塑造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改革策略探索
8
作者 王文浩 卢钟岳 《教师》 202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仿真技术、控制技术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有课程的工程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机械和航天专业“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文章提出了“基于本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技能—工程实践融... 仿真技术、控制技术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有课程的工程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机械和航天专业“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文章提出了“基于本科知识体系的理论—技能—工程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基于复杂机械系统工程案例的课程实践内容,为新技术背景下“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教学模式 课程实践
下载PDF
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
作者 张琪 陈梦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随着工程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工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将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 随着工程领域对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适应工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将工程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的同时,能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本文重点研究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旨在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数据结构理论知识,更能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数据结构 课程教学 改革策略
下载PDF
基于工程能力目标导向的“化工设计”课程内容构建与教学实践
10
作者 丁明洁 刘凯 +2 位作者 刘丽华 殷甲楠 王要令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化工设计”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内容体系碎片化、教学活动与课程目标脱节、工程能力培养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秉承OBE理念,... “化工设计”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课程教学存在课程内容体系碎片化、教学活动与课程目标脱节、工程能力培养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秉承OBE理念,以工程能力目标为导向,以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为主线,系统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有效促进工程知识向工程能力的内化迁移,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设计” 工程能力 目标导向
下载PDF
双“三联”工程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化工原理教学模式探索
11
作者 樊丽华 陈红萍 +2 位作者 郭红霞 侯彩霞 朱靖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建立工程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整合化工原理课程内容,以煤化工案例为引导,构建“双三联”教学模式,即采用“生活案例→工程案例→拓展案例”...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建立工程观念、提升职业素养发挥重要作用。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整合化工原理课程内容,以煤化工案例为引导,构建“双三联”教学模式,即采用“生活案例→工程案例→拓展案例”三层次案例教学方法,采用“思政挖掘→思政浸润→思政反哺”三步走思政育人策略,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以满足新时代对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双“三联”教学模式 工程能力 职业素养
下载PDF
基于工程能力过程培养的固体废物填埋知识体系解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绪泉 赵小蓉 +4 位作者 王豪杰 高婷 李瑞萍 薛菲 肖尚斌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82-185,181,共5页
以课程中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为例,从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过程培养角度出发,开展知识体系构建和解析研究。开展固体废物填埋处理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构建、解析和溯源研究,分析所涉及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和对应掌握程度要求,并构建相应逻辑... 以课程中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为例,从强化学生工程能力过程培养角度出发,开展知识体系构建和解析研究。开展固体废物填埋处理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构建、解析和溯源研究,分析所涉及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和对应掌握程度要求,并构建相应逻辑关系。该成果明确了阶段(年级)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有助于学生过程学习认知水平和动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过程培养 固体废物 填埋 解构
下载PDF
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工程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宗艳 郭殿林 +2 位作者 崔崇信 王丽 唐巍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7期257-258,共2页
《信号与系统》是我校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工程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对学生提出的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通过甄选复杂工... 《信号与系统》是我校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工程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对学生提出的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通过甄选复杂工程问题、提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设计了对应的综合案例,进一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实现了教学中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工程认证 新工科 复杂工程问题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琦 曲强 +1 位作者 李应森 张立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9期72-74,共3页
以新技术、新产业对电子信息类本科毕业生的工程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行业对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实践环节,建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研究创新... 以新技术、新产业对电子信息类本科毕业生的工程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根据行业对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实践环节,建立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创业体验、评价机制、思政育人”六位一体教学体系,实施“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元主体评价反馈新机制,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新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类专业 工程能力培养
下载PDF
工程能力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杰 李跃 屈爱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7期75-77,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产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基于此,以工程能力导向为理论框架,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程产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基于此,以工程能力导向为理论框架,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措施。对工程能力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推动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人才培养 工程能力 新工科
下载PDF
项目式工程训练模式对学生工程能力达成研究
16
作者 王彬 朱华炳 杨雪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传统工程训练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开发符合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项目式工程训练课程,依托工程素质教育中心实训平台,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 传统工程训练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开发符合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项目式工程训练课程,依托工程素质教育中心实训平台,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培养目标,通过实际案例的项目设计与制作,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学生工程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程训练新模式相较于传统工程训练,对毕业要求达成度最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工程训练 工程教育认证 毕业要求 工程能力达成 评价机制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冠群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导致了工作方式与工作内涵的重大变化,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增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工程能力需求特征出发,对高职茶叶生产...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导致了工作方式与工作内涵的重大变化,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增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工程能力需求特征出发,对高职茶叶生产与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实习实训、师资建设、素质养成三个方面构建多维培养体系,以改进高职茶叶生产与技术专业学生工程能力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程能力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下载PDF
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教学中工程能力的培养
18
作者 于宗艳 郭殿林 +2 位作者 崔崇信 王丽 唐巍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7期183-186,共4页
“信号与系统”是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工程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认证的开展、新工科建设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工程认证和新工... “信号与系统”是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工程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工程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认证的开展、新工科建设以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工程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对学生工程能力提出的要求,设计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点,建立了知识单元与培养点之间的链接。通过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甄选,根据课程的工程能力培养目标、培养点、知识单元内容及学生当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贴近工程问题的实例,进一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解决,实现了“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能力 培养目标 培养点 复杂工程问题
下载PDF
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航空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9
作者 毛蒲 卢百平 +2 位作者 张磊 徐翩 杨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2期036-039,共4页
航空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很强且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当前航空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需求,以学生... 航空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很强且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当前航空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顺应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制造技术 工程能力 课程改革 教学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
20
作者 韩青 马玉真 +2 位作者 王晓慧 张金凯 孙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3期55-57,共3页
瞄准新工科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三个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协作能力。以工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建立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工... 瞄准新工科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三个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激发学生协作能力。以工科院校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为例,分析了如何建立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能力新工科培养模式,从强化师生信任度、问题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两方面探索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的具体措施,为高校积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程能力 问题化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