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中期“微物”工艺史的中兴——以“曼生壶”作为文化样本的讨论
1
作者 鲍相志 周学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3-192,共10页
清中期以前的紫砂工艺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既缺少新的紫砂壶造型,审美上又缺少古雅气质,屡屡受到时人的批评。陈鸿寿所创制的曼生壶,从工艺和审美的角度改造了紫砂壶,破除繁冗媚俗,复归古法古意,扭转了时风,得到了后世“壶艺中兴”... 清中期以前的紫砂工艺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既缺少新的紫砂壶造型,审美上又缺少古雅气质,屡屡受到时人的批评。陈鸿寿所创制的曼生壶,从工艺和审美的角度改造了紫砂壶,破除繁冗媚俗,复归古法古意,扭转了时风,得到了后世“壶艺中兴”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砂壶确属微物,是日常生活之最为寻常者。当人们谈论文化浸润日常生活时,多注意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行为,而对器物较为忽略。其实器物之名与实、形与用,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它是文化的产物,又对文化传统的承续与建构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鸿寿 曼生壶 工艺史 中兴
下载PDF
中国工艺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许衍灼及其《中国工艺沿革史略》考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7,共6页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工艺类著作中,早期留日归国的许衍灼撰著出版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是中国工艺史著作的开山之作。许衍灼留学日本时看到和刻本《天工开物》并摘抄了一些史料,但《工艺史略》本身为专著而非“编译”性质。该书借鉴西方...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工艺类著作中,早期留日归国的许衍灼撰著出版的《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是中国工艺史著作的开山之作。许衍灼留学日本时看到和刻本《天工开物》并摘抄了一些史料,但《工艺史略》本身为专著而非“编译”性质。该书借鉴西方同类著作,采用专题史的现代学术形态,在工艺史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意义。书中所记载的技术工艺及名家事迹,至今仍被相关著作征引,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衍灼 《中国工艺沿革略》 工艺史
下载PDF
地方志中民间手工艺史料的发掘与利用——以明代织绣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熊瑛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34-241,共8页
实物和文献是古代工艺美术史研究的基本资料,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实物总有缺失,从而造成研究的诸多困难,(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这在易腐难存的织绣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以文献补充实物不足则是进行该研究行之有效的弥补方法。地方志是不可缺少的... 实物和文献是古代工艺美术史研究的基本资料,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实物总有缺失,从而造成研究的诸多困难,(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这在易腐难存的织绣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以文献补充实物不足则是进行该研究行之有效的弥补方法。地方志是不可缺少的一类文献,其中包含的织绣史料简要而确凿,是对彼时造作的真切呈现。在资源丰富的地方志中寻找资源、充实论据,这对工艺美术史的学术发展无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艺术史领域对地方志的作用与价值还未能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地方志中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并未被充分发掘,造成莫大的遗憾。地方志对手工业造作的正面记录并不算多,但在地域物产、风俗民情、税课贡赋等内容中时常包含相关的信息。经过梳理和比对,这些信息便能够串连出手工业发展的线索,为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手工艺史料主要分布在明清各类地方志的物产、风俗、贡赋等卷中,其中,关于织绣物的则直接或间接记录了其色彩、图案、材质、工艺,是研究明清民间织绣的原始资料。地方志中的手工艺史料有清晰的地域和时间信息,依照时间顺序纵向对比,可以总结出其审美风气之变迁;依照地域线索横向对比,则可归纳出其生产分布之格局,具有其他类史料难以比拟的优势。由于地方志编纂水平并不整齐,史料价值高下悬殊,利用地方志须有甄别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明清 地方志 工艺 织绣
下载PDF
唐代金银平脱在漆工艺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1997年第4期72-74,共3页
我国史帙典籍浩如烟海,但其中针对工艺部门的专著却很少。历代以来,对金石、玉器、瓷器等都有一些重要记载,唯独对漆工艺的著述却流传极少。除明代的漆工张成、杨茂合著的《髹饰录》外,现存的有关漆工艺著作很少,这或许是来自于士大夫... 我国史帙典籍浩如烟海,但其中针对工艺部门的专著却很少。历代以来,对金石、玉器、瓷器等都有一些重要记载,唯独对漆工艺的著述却流传极少。除明代的漆工张成、杨茂合著的《髹饰录》外,现存的有关漆工艺著作很少,这或许是来自于士大夫传统观念的结果,重政教而轻造作。漆器是上层社会所宠爱之物,历来为上层阶层所独享。特别是在唐代,由于金银平脱这种漆器物的极度盛行,上流社会穷奢极欲,纸醉金迷,以致唐肃宗和代宗两次下令禁造一些奢侈品,金银平脱即其中之一。一些历史学家常把金银平脱这一现象作为唐朝没落的文化佐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人们如何认识这种工艺在漆工艺史上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易使人们忽略这门传统漆工艺在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史 镶嵌漆器 纹样 工艺研究 上层社会 两晋南北朝 负面影响 装饰风格 殷商时期 再创造
下载PDF
扬州漆器工艺史话 被引量:1
5
作者 钱辰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漆器是我国的特种工艺美术之一。它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璀璨的明珠,历史很悠久,誉满全球,称之为东方文化。相传最早的漆器是用漆写的竹书,《禹贡》上说,舜的时候用漆制作食器,禹的时候用漆器作为祭典的用具。
关键词 漆器 扬州 清代中期 工艺史 镶嵌工艺 汉代 明代后期 制作艺术 东方文化 制作技艺
下载PDF
乌龙茶工艺史考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倪郑重 何融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5年第3期92-96,共5页
该文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文献,论述了半发酵乌龙茶的历史源流和工艺特点,认为明末清初的武夷岩茶已经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是乌龙茶的始祖;“工夫”和“小种”等历来就是武夷岩茶固有品名;而全发酵红茶工艺是由武夷岩茶演变而来,... 该文通过分析大量历史文献,论述了半发酵乌龙茶的历史源流和工艺特点,认为明末清初的武夷岩茶已经创造发明了“做青”工艺,是乌龙茶的始祖;“工夫”和“小种”等历来就是武夷岩茶固有品名;而全发酵红茶工艺是由武夷岩茶演变而来,其形成时期约在五口通商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工艺史 考证 制茶工艺
下载PDF
呼吁重视网印工艺史的研究
7
作者 关树贤 《丝网印刷》 2010年第11期5-5,共1页
协会成立至今,弹指已30年,人事更替经历了三代,而我国的印刷技术也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出现了光学照排机,后又引进了DC300电分机和CP341大版面拼版电分机,印刷废除了铅与火,胶印几乎包揽了全部的纸张印刷。
关键词 工艺史 网印 印刷技术 纸张印刷 电分机 照排机 拼版 胶印
下载PDF
中国传统工艺史简略
8
《中华手工》 2017年第6期8-9,共2页
五千年历史文明,留下了无数的造物智慧。不同的时代,传统手工艺都有不同的风貌特征。工与美的结合,形成了工艺美术,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中国的传统工艺就像一条不曾干涸的河流... 五千年历史文明,留下了无数的造物智慧。不同的时代,传统手工艺都有不同的风貌特征。工与美的结合,形成了工艺美术,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中国的传统工艺就像一条不曾干涸的河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让我们通过极其简略的资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史 装饰题材 传统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艺术风格 工艺
下载PDF
传统蓝染的植物和染法及其工艺简史
9
作者 郑巨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蓝染是一种传统工艺,适用于不同社会阶层与各种纤维染色,也是世界许多民族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蓼蓝、木蓝、菘蓝、马蓝(板蓝)是其常用染材,而别名吴蓝、苋蓝则为此四类所涵括。植物虽有差别,却皆含有靛苷成分,故可以直接染色法、水煮... 蓝染是一种传统工艺,适用于不同社会阶层与各种纤维染色,也是世界许多民族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蓼蓝、木蓝、菘蓝、马蓝(板蓝)是其常用染材,而别名吴蓝、苋蓝则为此四类所涵括。植物虽有差别,却皆含有靛苷成分,故可以直接染色法、水煮染色法、发酵还原染色法等,将靛蓝附着在织物纤维上。千百年来,人们就地取材不断积累经验,更是在融入社会生活、习俗与政治、经济因素的同时,通过广泛地交流形成独具特色的蓝染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草 传统染色 染织工艺史 染色方法 蓝染文化圈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工艺美术史”课程为例
10
作者 郭娟 《天工》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工艺美术史”课程为案例,通过对线下面授和线上虚拟学习环境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分析,发现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提出了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议,力求提供技术... 以“工艺美术史”课程为案例,通过对线下面授和线上虚拟学习环境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分析,发现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提出了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建议,力求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思政建设 美育 工艺美术
下载PDF
反思中国设计史研究的时代特色
11
作者 何振纪 陈晶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随着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公布,“设计学”被调整至“交叉学科”之中,“艺术学”门类内则保留“设计”专业,并且将“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归入新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之内。新的“专业目录”对原“艺术学... 随着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的公布,“设计学”被调整至“交叉学科”之中,“艺术学”门类内则保留“设计”专业,并且将“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归入新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之内。新的“专业目录”对原“艺术学”内四大一级学科的调整,体现了迈入新时代以来进一步对艺术类专业学位发展的导向作用,而“设计学”另纳入到新设置的学科门类之内,则反映出当前中国设计研究发展的新变化与要求。然而,保留在“艺术学”内的设计史论研究与设计专业则展现出中国“设计”发展至今,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领域都有着与“艺术”密不可分的特征。在中国设计学日益彰显其“主体性”的研究发展促动下,对“中国设计史”的研究又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此过程中,来自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如影随形,甚可谓中国设计史论研究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设计 工艺史 时代 特色
下载PDF
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2
作者 敬威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9-72,共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践行课程思政是教学的应有之义。中国工艺美术的存在方式与表现方式彰显了“隐性教育”的特质。以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为基础,采用隐喻、象征的方式把教育意图渗透给受教育者,从而引导他们感知、...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践行课程思政是教学的应有之义。中国工艺美术的存在方式与表现方式彰显了“隐性教育”的特质。以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为基础,采用隐喻、象征的方式把教育意图渗透给受教育者,从而引导他们感知、体验理想信仰。根据课程内容,中国工艺美术史能在“以民为本”的伦理观、中华传统美德、职业理想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 课程思政 隐性教育 设计学
下载PDF
设计史论课程中家国情怀的挖掘方法与教学应用探讨——以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为例
13
作者 秦安建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是中国人的生命自觉和文化基因,具有文化认同感、群体归属感和责任使命感的重要内涵。文章以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为例,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探讨设计史论课程中家国情怀的挖掘方法,提出家国情... 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是中国人的生命自觉和文化基因,具有文化认同感、群体归属感和责任使命感的重要内涵。文章以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为例,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探讨设计史论课程中家国情怀的挖掘方法,提出家国情怀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评价,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 设计论课程 中国工艺美术
下载PDF
工艺史与工艺史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巨欣 《装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0-61,共2页
自从今年4月9日在杭州碰到应邀来参加中国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的杭间君,就一直记挂在我们晤面时提起的话题并应允撰文的事,话题是回顾 20世纪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5月21日我出差进京,顺便拜访杭间君,又是旧话重提并接到尚刚君已经抛出... 自从今年4月9日在杭州碰到应邀来参加中国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的杭间君,就一直记挂在我们晤面时提起的话题并应允撰文的事,话题是回顾 20世纪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5月21日我出差进京,顺便拜访杭间君,又是旧话重提并接到尚刚君已经抛出的“玉”,即后来刊登在《装饰》1998年第3期上面的文章“工艺史与傅斯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窗口谈谈中国工艺美术史(以下简称工艺史)本身的问题,我想是一件有意义和令人愉快的事。因为这样的论题放在临近世纪末的今天来谈特别合适,就从事工艺史工作的人来说,针对近些年来的境况发表一些看法,谈一些心得,引起一些争鸣和社会关注,至少可以促进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有益于学科的建设。我自1988年起学习工艺史正式涉足此行,以后便一直从事教学及研究没有间断过,至今已整整10年却无什出息。我自以为该是属于尚刚君所言的那种“只剩下行为”的那一类人,这是因为10年间对自己安身立命的学科出现目前“逡巡不前,岐路彷徨”的境况深有同感而愿引咎自检。好在行为还在,便可实话实说地讲上几句。但是不想徒锐偏解,且繁例难载,故结合自己心得略举三要,供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史 工艺史研究 工艺美术
原文传递
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问题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杭间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的写作有着与世界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视野,这些不同是中国特殊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例如传统技艺在中国长期农耕社会中所产生的造物思想;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展开而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 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的写作有着与世界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视野,这些不同是中国特殊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例如传统技艺在中国长期农耕社会中所产生的造物思想;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展开而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设计发展观;因希望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传统工艺的半机械化的"沦落"和朴素设计的形成等等。因此,重视它们并对中国的设计史研究做出相应的回答,是将中国设计史纳入世界设计史描述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形态 变迁 工艺史 设计
原文传递
文化三级跳:人工智能的工艺史定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方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从物质性工艺史视角看,作为智能生产工具的人脑神经元系统,是自然工艺史不断进化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化的第一跳;文字系统是人在自身生物性身体之外创造出的智能生产工具,标志着人类文化的第二跳;而作为人脑、文字系统与现代机器系统交... 从物质性工艺史视角看,作为智能生产工具的人脑神经元系统,是自然工艺史不断进化的产物,标志着人类文化的第一跳;文字系统是人在自身生物性身体之外创造出的智能生产工具,标志着人类文化的第二跳;而作为人脑、文字系统与现代机器系统交汇发展的产物,当今人工智能机器系统正在把人的体能和智能从非自由劳动中解放出来,启动人类迈向自由王国三级跳的最后一跃。物质性工艺史研究克服了有关人类文化史研究的孤立的精神性观念史倾向,有助于科学揭示人工智能发展未来大势及其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艺史 人脑系统 文字系统 机器系统
原文传递
关于中外工艺美术史融入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7
作者 张梦瑶 《河北画报》 2023年第16期221-223,共3页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趋势,本文将中外工艺美术史为课程教学数字化改革案例,通过分析该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所呈现出的不利因素,再通过搭建线上课程平台、导入精品课程与线上测试、设置线上学生反馈机制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融... 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的趋势,本文将中外工艺美术史为课程教学数字化改革案例,通过分析该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所呈现出的不利因素,再通过搭建线上课程平台、导入精品课程与线上测试、设置线上学生反馈机制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融入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教学环境有了更高的标准,需要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中外工艺美术 教学实践
下载PDF
高校改革背景下的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方法之思
18
作者 王辉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2期136-138,共3页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是国内职业院校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大批高职院校的转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该文基于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在中国的开展现状,讨论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在当下高校改革背景下的主要原则和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是国内职业院校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大批高职院校的转型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该文基于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在中国的开展现状,讨论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在当下高校改革背景下的主要原则和现阶段高校外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工艺美术 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文化传承下《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融合的策略
19
作者 张雅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7期0084-0087,共4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政课程则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将两者有机结合,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这两门...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政课程则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将两者有机结合,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这两门课程的融合程度不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本文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分析《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结合必要性,并针对当前融合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来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中国工艺美术》课程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陈璋圆壶——中国金属工艺史的颠峰之作——《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五十五
20
作者 谭德睿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5-686,共2页
陈璋圆壶(见下页)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中期 青铜,错金银,嵌宝石 江苏盱眙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全器由7个部分、19个构件组成一件内有壶身、外部套有上下两截铜龙网络、中部由错金银铜箍构成的极其华丽复杂的青铜艺术品。
关键词 艺术铸造 工艺史 中国 十五 图说 古代 金属 构件组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