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和抗生素对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基因表达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
1
作者 高丽娇 刘佳霖 +6 位作者 陈恒 罗文华 杨金龙 姬聪慧 任勤 曹兰 王瑞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0-497,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中华蜜蜂糖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抗生素,评价二者对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基因表达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为其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0日龄的中华蜜蜂工蜂54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中华蜜蜂糖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和抗生素,评价二者对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基因表达及工蜂存活率的影响,为其在蜜蜂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0日龄的中华蜜蜂工蜂54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蜜蜂。对照组饲喂50%(质量分数,下同)蔗糖溶液,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108 CFU/mL植物乳杆菌的50%蔗糖溶液(乳酸菌组)和添加450μg/mL四环素的50%蔗糖溶液(抗生素组)。于15日龄,测定中肠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量;于30日龄,测算工蜂存活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中华蜜蜂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中肠Abaecin、Tol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中肠Cactu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工蜂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2.75 d(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中华蜜蜂中肠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中肠防御素-1(Defensin-1)、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和Cactu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工蜂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缩短2.39 d(P<0.05)。由此可知,饲喂乳酸菌可提高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提高工蜂存活率;饲喂抗生素可降低中华蜜蜂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工蜂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乳酸菌 抗生素 肠道消化酶 肠道免疫基因 工蜂存活率
下载PDF
外源供给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胡希怡 王颖 +2 位作者 李馥霞 宋美英 胥保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6-1856,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合成的影响,为高品质蜂王浆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群势相近的浙江浆蜂10群,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硬脂酸组,每个组5群。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硬脂酸组在基础饲...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合成的影响,为高品质蜂王浆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群势相近的浙江浆蜂10群,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硬脂酸组,每个组5群。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硬脂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硬脂酸。整个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降低了工蜂的总采食量和粉料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第24天蜂群群势(P<0.05),但对各时间点(第12天、第24天和第36天)蜂群封盖子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P<0.05),但对蜂王浆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增加了9和18日龄工蜂头部10⁃HDA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18日龄工蜂上颚腺中10⁃HDA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细胞色素P4506AS8(CYP6AS8)、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酰基辅酶A氧化酶3(ACOX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电子转移黄素蛋白β肽(ETF⁃β)和蜂王浆主蛋白1(mrjp1)的表达(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18日龄工蜂血淋巴和9日龄工蜂中肠中三酰甘油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外源供给硬脂酸有助于促进工蜂上颚腺对10⁃HDA的生物合成,提高蜂王浆中10⁃H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 上颚腺 10-羟基-2-癸烯酸 硬脂酸 蜂王浆
下载PDF
西方蜜蜂羽化出房蜂王与工蜂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梦杰 李震 +3 位作者 刘建辉 胡俊彦 杨晨 曾志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0-1229,共10页
【目的】蜜蜂蜂王和工蜂由相同遗传背景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但由于食物营养和发育空间的差异,使两者不仅在体型外貌上差异巨大,而且在生殖能力、寿命和行为等方面迥然不同。本研究旨在比较研究蜂王与工蜂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为蜜蜂... 【目的】蜜蜂蜂王和工蜂由相同遗传背景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但由于食物营养和发育空间的差异,使两者不仅在体型外貌上差异巨大,而且在生殖能力、寿命和行为等方面迥然不同。本研究旨在比较研究蜂王与工蜂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为蜜蜂育种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以羽化出房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与工蜂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微小采集技术对蜂王与工蜂翅膀、后足、背板、腹板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ELISA技术对蜂王与工蜂血淋巴卵黄原蛋白(Vg)与保幼激素3(JH3)含量进行测定;并检测分析蜂王与工蜂血淋巴中蛋白、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代谢等生化指标。【结果】在翅膀指标中:蜂王前翅长(FL)、前翅宽(FB)、肘脉a(a)、肘脉b(b)、肘脉指数(Ci)、前翅翅脉角A4(A4)、前翅翅脉角G18(G18)、后翅勾数(HWH)等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工蜂;在后足指标中:蜂王后足胫节长(Ti)、后足股节长(Fe)、后足基跗节长(ML)等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工蜂;在背板指标中:蜂王第3背板长(T3)、第4背板长(T4)、第5背板绒毛长(5 h)等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工蜂;在腹板指标中:蜂王第6腹板长(L6)、第6腹板宽(T6)形态指标显著高于工蜂;在生理指标中:蜂王血淋巴卵黄原蛋白(Vg)含量显著高于工蜂;在生化指标中:蜂王血淋巴中总蛋白(TP)、谷草转氨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肌酐(CRE)、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含量显著高于工蜂;工蜂血淋巴中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显著高于蜂王。【结论】西方蜜蜂羽化出房蜂王与工蜂在翅膀、后足、背板、腹板等形态指标和血淋巴中蛋白、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代谢等生理生化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理解蜜蜂级型分化,同时有望为优质蜂王培育和蜜蜂资源保护提供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蜂王 工蜂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牛磺酸对高温胁迫下7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生理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攀攀 王颖 +4 位作者 郭得政 郗学鹏 王红芳 胥保华 刘振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4-597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高温胁迫下7日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寿命、体重、采食量、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中肠发育的影响。选取意大利蜜蜂1日龄工蜂15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高温胁迫下7日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寿命、体重、采食量、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中肠发育的影响。选取意大利蜜蜂1日龄工蜂150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3组工蜂分别饲喂牛磺酸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2%、0.4%的试验饲粮,在恒温恒湿箱(34℃,相对湿度为70%)中饲养至7日龄。对7日龄工蜂进行高温胁迫(42℃,相对湿度为70%),高温胁迫后记录各组工蜂的存活天数,测定高温胁迫24 h工蜂的体成分、血淋巴生化指标、蜂体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并观察中肠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和0.4%的牛磺酸均显著提高了1~7日龄工蜂的采食量和高温胁迫下工蜂的平均寿命(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的牛磺酸显著提高了工蜂的7日龄体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4%的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24 h下7日龄工蜂的粗蛋白质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0.2%的牛磺酸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24 h下7日龄工蜂的粗脂肪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和0.4%的牛磺酸均显著降低了高温胁迫24 h下7日龄工蜂血淋巴中总胆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血淋巴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和0.4%的牛磺酸均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24 h下7日龄工蜂蜂体的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并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24 h下7日龄工蜂的中肠肠壁厚度(P<0.05)。综上可知,饲粮中适量添加牛磺酸对高温胁迫下7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的生长发育、寿命、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工蜂 牛磺酸 高温胁迫 生长发育 免疫和抗氧化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研究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宪兵 苏松坤 +2 位作者 郑云林 吴小波 曾志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16-182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群内的工蜂繁殖现象,探讨蜂群的工蜂监督效果。【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蜂王自然交尾的蜂群作为对照。蜂王成功繁殖后7周,利用蜜蜂微卫星... 【目的】研究不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群内的工蜂繁殖现象,探讨蜂群的工蜂监督效果。【方法】以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蜂王自然交尾的蜂群作为对照。蜂王成功繁殖后7周,利用蜜蜂微卫星DNA技术检测蜂群内的雄蜂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还是由工蜂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果】所有蜂群中的雄蜂都是由蜂王产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结论】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工蜂繁殖 工蜂监督 微卫星DNA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如何规避工蜂的排斥行为
6
作者 张河勇 《中国蜂业》 2023年第5期21-21,共1页
蜜蜂对其他蜂群的工蜂怀有高度戒备心和攻击性,即使是相邻摆放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误入它群,也会遭受守卫工蜂的驱逐甚至围攻致死。尤其是高温缺蜜时期,排斥显得更为强烈。就是工蜂的排斥行为,给日常蜂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像抽调... 蜜蜂对其他蜂群的工蜂怀有高度戒备心和攻击性,即使是相邻摆放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误入它群,也会遭受守卫工蜂的驱逐甚至围攻致死。尤其是高温缺蜜时期,排斥显得更为强烈。就是工蜂的排斥行为,给日常蜂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像抽调幼虫子脾、弱群合并、介台换王等,操作上稍有不慎,会引起啃弃幼虫、围死蜂王和工蜂互斗,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平时蜂群管理上应认真观察蜜蜂的排斥现象,充分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在养蜂生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排斥行为,在不同的季节、气象、蜜源的情况下强弱不一,甚至在管理操作程序上的恰当与否、动作的轻重缓急,都会影响到蜜蜂的情绪,造成强弱不同的排斥行为。我们应该避实就虚,巧妙地利用蜜蜂排斥性最弱的时机,进行蜂群合并、调补子脾、介入王台、调换老劣蜂王等,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群管理 养蜂生产 子脾 王台 蜜蜂 蜂王 工蜂 避实就虚
下载PDF
中蜂分蜂群的群体大小和工蜂体重
7
作者 秦裕本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1期28-28,42,共2页
中蜂群体大小和工蜂重量是我们了解自然蜂群基本状况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也是中蜂科学管理最有效、最可靠的依据。2022年春在分蜂旺期,我采用电吹风对蜂柜内壁吹风涂蜡技术并反复利用中蜂最受欢迎的营巢地点,在自家院子很小范围内收到1... 中蜂群体大小和工蜂重量是我们了解自然蜂群基本状况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也是中蜂科学管理最有效、最可靠的依据。2022年春在分蜂旺期,我采用电吹风对蜂柜内壁吹风涂蜡技术并反复利用中蜂最受欢迎的营巢地点,在自家院子很小范围内收到13群野生中蜂,并通过测定分蜂群重量和工蜂个体平均重量来确定中蜂野外分蜂群的大小,即分蜂群工蜂的个体数量。2023年春季分蜂旺期对收捕到12群野生中蜂分蜂群中的11群进行了重量测定,并对工蜂个体重量进行抽样测定和数量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大小 分蜂 中蜂 涂蜡 个体数量 数量统计 工蜂 蜂群
下载PDF
意大利蜜蜂工蜂监督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小波 颜伟玉 +1 位作者 黄康 曾志将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在许多膜翅目中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群体里,亲属辨认、监督与优惠对昆虫个体和群体繁衍都非常重要。作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蜂群中工蜂监督产生的理论依据、监督现象、监督效率、监督机理等研究进展进... 在许多膜翅目中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群体里,亲属辨认、监督与优惠对昆虫个体和群体繁衍都非常重要。作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蜂群中工蜂监督产生的理论依据、监督现象、监督效率、监督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监督 工蜂繁殖 冲突 无主导状态
下载PDF
解开进化之谜:熊蜂工蜂也能“变”蜂王
9
作者 李继莲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1期9-9,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昆虫繁殖与授粉应用创新团队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联合研究发现熊蜂工蜂并非终生不交配。该研究挑战了“超有机体工蜂羽化前决定的终身不能交配”的定律,揭开了超有机体熊蜂级型进化的一个千古之谜,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传粉昆虫繁殖与授粉应用创新团队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联合研究发现熊蜂工蜂并非终生不交配。该研究挑战了“超有机体工蜂羽化前决定的终身不能交配”的定律,揭开了超有机体熊蜂级型进化的一个千古之谜,这是理解超有机体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蜜蜂研究所 熊蜂 工蜂 创新团队 传粉昆虫 千古之谜 交配
下载PDF
西方蜜蜂无王群中的工蜂监督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小波 《养蜂科技》 2006年第2期41-42,共2页
在西方蜜蜂的有王群中,工蜂监督排除了工蜂产卵,阻止了工蜂繁殖。但在一个未培育出新王的无王群中,工蜂繁殖就很正常,也就破坏了工蜂监督,许多工蜂就会有活跃的卵巢并产卵,这群蜂在培育最后一批雄蜂后灭亡。本论文报道一个未停止工蜂监... 在西方蜜蜂的有王群中,工蜂监督排除了工蜂产卵,阻止了工蜂繁殖。但在一个未培育出新王的无王群中,工蜂繁殖就很正常,也就破坏了工蜂监督,许多工蜂就会有活跃的卵巢并产卵,这群蜂在培育最后一批雄蜂后灭亡。本论文报道一个未停止工蜂监督的无王群,尽管大部分工蜂有成熟卵巢。所有的这些工蜂产的卵以及从其他群移入的卵均被监督,八个星期后,重新从原始有王群中组织无王群进行实验,其实验结果一致,结果似乎说明了基因决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监督 无王群 工蜂繁殖 西方蜜蜂 蜜蜂
下载PDF
科学养蜂问答(八)怎样处理工蜂产卵和工蜂咬脾
11
作者 匡邦郁 《云南农业》 2001年第8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蜜蜂 工蜂产卵 工蜂咬脾 防止方法
下载PDF
中华蜜蜂群内工蜂监督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宪兵 薛运波 +2 位作者 吴小波 黄康 曾志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820,826,共4页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为实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自然交尾作为多雄交配对照。然后用标准的方法检测各蜂群对蜂王产的未受精卵(QUG)和工蜂产的未受精卵(WUG)的监督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交尾、双雄... 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为实验材料,对处女蜂王分别进行单雄和双雄人工授精,并以自然交尾作为多雄交配对照。然后用标准的方法检测各蜂群对蜂王产的未受精卵(QUG)和工蜂产的未受精卵(WUG)的监督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交尾、双雄授精或单雄授精3种蜂群中,都明显存在工蜂监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监督 中华蜜蜂 蜂王 人工授精
下载PDF
幼虫信息素中三种酯类对中华蜜蜂工蜂发育和采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含 曾志将 +2 位作者 颜伟玉 吴小波 郑云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信息素中的3种酯类成分(甲基棕榈酸酯、乙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对其工蜂发育和采集行为的影响,取1日龄工蜂喂食不同食物,把喂食食物(炼糖)中添加0.1%或1%(w/w)某种酯类的工蜂组作为处理组,以喂...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幼虫信息素中的3种酯类成分(甲基棕榈酸酯、乙基棕榈酸酯和乙基油酸酯)对其工蜂发育和采集行为的影响,取1日龄工蜂喂食不同食物,把喂食食物(炼糖)中添加0.1%或1%(w/w)某种酯类的工蜂组作为处理组,以喂食食物(炼糖)中不添加酯类(0%)的工蜂组作为对照组,然后测定7日龄、14日龄工蜂的卵巢发育和3,5,7,12,18和21日龄工蜂王浆腺的宽度,以及工蜂首次参加采集的日龄。结果表明:(1)在无王群中,甲基棕榈酸酯两处理组(1%,0.1%)的7日龄和14日龄工蜂卵巢发育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无王群中,0.1%乙基棕榈酸酯处理组的14日龄工蜂卵巢发育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有王群中,1%甲基棕榈酸酯处理组和乙基油酸酯两处理组的14日龄工蜂卵巢发育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在有王群中,甲基棕榈酸酯两处理组的5日龄和7日龄工蜂王浆腺宽度显著大于对照组,12,18,21日龄工蜂王浆腺宽度极显著小于对照组;乙基油酸酯两处理组的7~21日龄工蜂王浆腺宽度显著小于对照组;(3)3种酯类,只有甲基棕榈酸酯处理组的工蜂首次采集日龄显著大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说明,不同蜜蜂幼虫信息素对中华蜜蜂工蜂发育和采集行为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工蜂 幼虫信息素 发育 采集行为
原文传递
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繁殖期意大利蜜蜂蜂群群势及工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荣国 曹兰 +7 位作者 王瑞生 程尚 高丽娇 罗文华 任勤 姬聪慧 谢华 刘佳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8,共9页
【目的】评价日粮中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繁殖期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群群势及工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荣昌本地繁殖期意大利蜜蜂21群,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添加0,15.30,17.50,26.25,35.00,43.75和52.5 g/kg亮氨... 【目的】评价日粮中不同水平亮氨酸对繁殖期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群群势及工蜂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荣昌本地繁殖期意大利蜜蜂21群,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喂添加0,15.30,17.50,26.25,35.00,43.75和52.5 g/kg亮氨酸的试验日粮,每12 d测定各组蜂群群势、封盖子量、蜂群取食量和营造王台情况,24 d后测定蜂群采集行为、工蜂初生重、工蜂虫体蛋白质含量及工蜂寿命。【结果】当亮氨酸添加水平为43.75和52.50 g/kg时能够显著提高繁殖期意大利蜜蜂的蜂群群势、封盖子量、蜂群取食量及采集行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组及各亮氨酸添加组的新出房蜂和6日龄幼虫体蛋白质含量较高(P<0.05);各亮氨酸添加组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不同亮氨酸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寿命影响较小。此外,亮氨酸添加水平26.25,35.00和43.75 g/kg能够在饲喂0-24 d时促进蜂群营造自然王台,刺激蜂群分蜂。【结论】配方日粮中43.75和52.5 g/kg的亮氨酸能够显著促进繁殖期意大利蜜蜂蜂群发展,其中43.75 g/kg的亮氨酸饲喂量还能刺激蜂群营造自然王台,激发蜂群分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亮氨酸 蜂群 工蜂 营养需要 营造王台
原文传递
意蜂工蜂酸性磷酸酶的纯化及其酶学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江琰 刘克武 +1 位作者 雷远成 宋贤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从意蜂Apismellifera工蜂体内分离提纯酸性磷酸酶 (ACPase,EC3 1 3 2 ) ,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将工蜂酸性磷酸酶的初提物经分段盐析、DEAE 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G 2 0 0凝胶过滤等纯化步骤 ,得到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 从意蜂Apismellifera工蜂体内分离提纯酸性磷酸酶 (ACPase,EC3 1 3 2 ) ,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将工蜂酸性磷酸酶的初提物经分段盐析、DEAE 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G 2 0 0凝胶过滤等纯化步骤 ,得到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单一蛋白区带的酶液。提纯倍数为 77 2 4 ,酶液比活力为 16 2 2U mg(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作底物 )。利用凝胶过滤法测定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35kD ,SDS PAGE测定酶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 6 3 1kD。酶的等电点为 4 4 6和 4 79。非还原 还原 (NR R)单向、双向SDS PAGE显示酶分子含有链内二硫键。对二级结构圆二色谱分析显示 ,酶分子中α 螺旋占 13 84 % ,β 折叠占2 5 6 8% ,无规则卷曲占 5 6 34%。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酸性磷酸酶约含有 5 0 7个氨基酸残基 ,富含门冬氨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蜂工蜂 酸性磷酸酶 分离纯化 性质
下载PDF
不同蜂花粉对意大利蜜蜂蜂群繁殖和工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丽娇 刘佳霖 +5 位作者 罗文华 杨金龙 曹兰 姬聪慧 王瑞生 任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630-463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蜂花粉对意大利蜜蜂蜂群繁殖和工蜂发育的影响,为蜂农选择蜜蜂饲粮提供参考。选用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15群,随机分为5组(每组3群),其中4组为不同蜂花粉试验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4个蜂花粉试验组蜜蜂分别持续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蜂花粉对意大利蜜蜂蜂群繁殖和工蜂发育的影响,为蜂农选择蜜蜂饲粮提供参考。选用群势相当的本地意大利蜜蜂15群,随机分为5组(每组3群),其中4组为不同蜂花粉试验组,1组为空白对照组。4个蜂花粉试验组蜜蜂分别持续饲喂荷花粉、玉米花粉、茶花粉、油菜花粉36 d,空白对照组蜜蜂不进行饲喂。结果表明:第36天,与荷花粉和玉米花粉相比,茶花粉和油菜花粉对蜂群群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第36天,茶花粉组的封盖子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蜂花粉试验组(P<0.05),且油菜花粉组显著高于荷花粉组(P<0.05)。在饲喂的36 d期间,油菜花粉组和茶花粉组蜂群的采食量均显著高于荷花粉组(P<0.05)。在12:00—12:05和14:00—14:05时间段,茶花粉和油菜花粉组工蜂的采集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蜂花粉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茶花粉组、油菜花粉组的6日龄工蜂幼虫虫体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玉米花粉相比,油菜花粉、荷花粉及茶花粉均可显著提高意大利蜜蜂工蜂的寿命(P<0.05)。结果显示,不同蜂花粉对意大利蜜蜂蜂群繁殖和工蜂发育有很大影响,在春繁期间,补饲茶花粉和油菜花粉较有利于促进意大利蜜蜂蜂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意大利蜜蜂 蜂群繁殖 工蜂发育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小峰熊蜂工蜂群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杰 黄家兴 +1 位作者 安建东 胡福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5-1121,共7页
糖和花粉对熊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和分析了2种糖源(白砂糖、蜂蜜)和5种花粉(杏花粉、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玉米花粉、茶花粉)的饲料组合对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的无王工蜂群寿命、产卵前期时间、产卵量、幼... 糖和花粉对熊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测定和分析了2种糖源(白砂糖、蜂蜜)和5种花粉(杏花粉、油菜花粉、向日葵花粉、玉米花粉、茶花粉)的饲料组合对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的无王工蜂群寿命、产卵前期时间、产卵量、幼虫拖出数、卵杯数、雄蜂出房时间和子代雄蜂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饲喂糖类食物时,工蜂寿命显著短于有花粉的饲料组,而且工蜂不产卵。含有花粉的各饲料组之间工蜂寿命存在显著差异,饲喂玉米花粉的工蜂寿命小于其他4种花粉组。在工蜂产卵前期时间和卵杯数量方面,10种含有花粉的饲料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产卵量、幼虫拖出数、雄蜂出房时间和子代雄蜂数量等方面,各饲料组之间差异较大。白砂糖和杏花粉组的产卵量最高;杏花粉组和茶花粉组的幼虫拖出数量显著低于其他花粉组;油菜花粉组和杏花粉组的雄蜂出房时间显著短于其他花粉组;杏花粉组的子代雄蜂数量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合对小峰熊蜂工蜂群的发育影响很大。因此建议在熊蜂的人工繁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应给予不同的饲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峰熊蜂 工蜂 食物 花粉 蜂群发育
原文传递
中华蜜蜂急造王台的工蜂亲属优惠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宪兵 孙亮先 +1 位作者 黄康 曾志将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5-700,共6页
人为使3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失王而出现急造王台后,应用3个蜜蜂微卫星位点A14、A107和B124对蜂群、急造王台中的幼虫及其哺育蜂的亚家庭进行鉴别,以此来研究中华蜜蜂急造王台的工蜂亲属优惠。结果显示:在3个实验蜂群Ⅰ、Ⅱ... 人为使3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失王而出现急造王台后,应用3个蜜蜂微卫星位点A14、A107和B124对蜂群、急造王台中的幼虫及其哺育蜂的亚家庭进行鉴别,以此来研究中华蜜蜂急造王台的工蜂亲属优惠。结果显示:在3个实验蜂群Ⅰ、Ⅱ、Ⅲ中分别检测到11、13和14个亚家庭,各蜂群各亚家庭之间的工蜂分布差异不显著。然而各蜂群中急造王台却分别只出现在少数的3、4和5个亚家庭中,各亚家庭之间在王台出现率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另外,各急造王台的所有哺育蜂并非只来自幼虫所在的亚家庭,而是分布在更多的亚家庭里,并且各亚家庭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证明:中华蜜蜂急造王台时,在蜂王幼虫的选择过程中存在工蜂亲属优惠行为,但蜂王幼虫与它们的哺育工蜂之间并不存在工蜂亲属优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工蜂亲属优惠 微卫星DNA
下载PDF
工蜂蛹及其提取物对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福良 朱威 +2 位作者 陈民利 郑火青 李明尧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2,共6页
通过工蜂蛹及其水提物和醚提物对小鼠肉芽肿模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和对肾上腺中VC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工蜂蛹对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发现,工蜂蛹及其中、高剂量的水提物均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显... 通过工蜂蛹及其水提物和醚提物对小鼠肉芽肿模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和对肾上腺中VC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实验,研究工蜂蛹对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发现,工蜂蛹及其中、高剂量的水提物均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的原发性病变和继发性病变具良好的对抗作用,能抑制细胞因子IL-6及炎症介质PGE2的生成,明显改变肾上腺中的胆固醇和VC含量,并能有效地防止造模期间体重的减轻,且对肾上腺和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但中高剂量的醚提物对模型的影响效果不明显.表明工蜂蛹发挥抗炎及免疫作用的大部分活性物质可能存在于其水提物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发挥抗炎作用.抑制单核巨嗜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是工蜂蛹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蜂 慢性炎症 免疫性炎症 PGE2 IL-6 肾上腺皮质系统
下载PDF
意大利蜂工蜂咽下腺细胞超微结构与分泌活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福良 陈盛禄 +2 位作者 林雪珍 苏松坤 杜芝兰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5-80,共6页
对浙农大1号(Ea)、本意(Eb)和原意(Ee)不同日龄工蜂咽下腺细胞进行了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比较,发现Ea蜂群许多日龄的咽下腺细胞存在非常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泌颗粒和分泌块,并且细胞核面积大,核仁数目多... 对浙农大1号(Ea)、本意(Eb)和原意(Ee)不同日龄工蜂咽下腺细胞进行了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比较,发现Ea蜂群许多日龄的咽下腺细胞存在非常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分泌颗粒和分泌块,并且细胞核面积大,核仁数目多.这不仅说明分泌活性的特征,而且也显示了细胞能量供应、运行机制和分泌活性都处于旺盛阶段;而Eb、Ee均不及Ea.3个类型的意蜂工蜂在21日龄时咽下腺细胞均出现解体现象.观察结果初步揭示了Ea王浆高产性能和咽下腺细胞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蜂 工蜂 咽下腺 超微结构 分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