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7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谢晓辉 朱燕 +2 位作者 赵婷 滕威 阿曼古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8-551,562,共5页
目的探究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原发性癫痫患儿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 目的探究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原发性癫痫患儿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及左乙拉西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拉考沙胺片,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关指标(MBP、S-100β、HMGB1、GFAP、PGP)及癫痫发作情况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33%vs.90.00%,χ^(2)/P=4.184/0.041),平均癫痫发作次数及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P=13.288/<0.001,2.956/0.002),但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血清MBP、S-100β、HMGB1、GFAP及PGP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高于对照组(t/P=2.858/0.005,4.672/<0.001,2.142/0.034,3.521/<0.001,5.054/<0.001,10.310/<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后癫痫患儿癫痫发作次数与血清PGP水平呈正相关,与BDNF水平呈负相关(r/P=0.577/<0.001,-0.338/<0.001)。结论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的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癫痫患儿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进而降低癫痫患儿癫痫发作频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临床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拉考沙胺 左乙拉西坦 神经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68例脑电图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唐宇晖 杨银升 景晓伟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门诊诊断BECTS患儿资料,根据抗癫痫发作药物,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服用奥卡西平(OXC),研究组服用...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门诊诊断BECTS患儿资料,根据抗癫痫发作药物,分为对照组36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服用奥卡西平(OXC),研究组服用左乙拉西坦(LEV)。比较2组癫痫发作控制效果、脑电图痫样放电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结果 研究组BECTS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Z=2.596,P<0.05)。研究组脑电图痫样放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Z=2.045,P<0.05)。研究组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和脑电图痫样放电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EV可有效控制患儿脑电图痫样放电频率和癫痫发作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左乙拉西坦 脑电图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高畅 倪斌 +2 位作者 陈芳辉 郭春钰 魏桂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左乙拉西坦(LEV)是第二代广谱抗癫痫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为提高LEV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予以治疗药物监测(TDM)。临... 左乙拉西坦(LEV)是第二代广谱抗癫痫药物,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等优点。为提高LEV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对儿童、妊娠期妇女、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予以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上LEV监测样本常选择血浆或血清,监测方法多选择免疫分析法或色谱分析法。LEV的有效浓度范围目前尚无统一意见,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也不明确。影响LEV血药浓度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妊娠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等。如何解读TDM结果并根据结果调整给药剂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治疗药物监测 合理用药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及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蓉蓉 蔡乐 +2 位作者 李荣艳 陈孟莉 王天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结果,为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8月左乙拉西坦TDM数据和病历资料,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案及谷浓度、峰浓度达标情况,探讨左乙拉西...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结果,为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8月左乙拉西坦TDM数据和病历资料,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案及谷浓度、峰浓度达标情况,探讨左乙拉西坦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64例次左乙拉西坦TDM数据,包括36例谷浓度和28例峰浓度,仅有36.1%患者的谷浓度达标。进行左乙拉西坦TDM的重症患者占52.8%,其中76.9%的重症患者存在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现象。1.5每12 h 1次未达标组的重症患者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ARC。结论左乙拉西坦的临床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对于重症患者,应注意识别ARC,并根据TDM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适当调整左乙拉西坦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治疗药物监测 重症 肾功能亢进
下载PDF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比较的真实世界研究
5
作者 冯英楠 董宪喆 +5 位作者 彭静 王可 王之舟 栾家杰 张兰 岳小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原研药组)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使用仿制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仿制药组),比较2组在预防和治疗癫痫方面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 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治疗用药的患者分别纳入18,17例,有效率为50.00%和58.82%,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55.00(255.00,51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预防用药的患者各76例,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100.00%(P> 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0.00(170.00,17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在预防癫痫方面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安全性相当,经济性优于原研药;治疗癫痫时,两药的有效率相近,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仿制药 原研药 疗效 安全性 经济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微量血浆中甲氨蝶呤、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6
作者 秦亚彬 张古英 赵德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34-39,共6页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测定微量血浆中甲氨蝶呤、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的浓度,同时应用于儿童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取含药血浆10μl,用蛋白沉淀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C18(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 目的 建立HPLC-MS/MS法测定微量血浆中甲氨蝶呤、左乙拉西坦和拉莫三嗪的浓度,同时应用于儿童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取含药血浆10μl,用蛋白沉淀法对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C18(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和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监测甲氨蝶呤m/z 455.1→308.2,甲氨蝶呤-D3 m/z 458.1→311.1(内标);左乙拉西坦m/z 171.1.4→126.2,左乙拉西坦-D6 m/z177.2→132.2(内标);拉莫三嗪m/z 256.1→211,拉莫三嗪-13C3-D3 m/z 262.1→217.1(内标)。结果 甲氨蝶呤在25~1 5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Y=0.251 6X+0.003 4(r=0.998 9),定量下限为25 ng/ml;左乙拉西坦在1~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Y=16.687 6X+0.000 2(r=0.991 1),定量下限为1μg/ml;拉莫三嗪在0.5~2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Y=46.369 5X-0.059 9(r=0.999 1),定量下限为0.5μg/ml。样本批内、批间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基质效应符合规定。本方法验证后成功用于1 348例临床患儿样本的检测。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人血浆中甲氨蝶呤、左乙拉西坦及拉莫三嗪的分析,适用于儿童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左乙拉西坦 拉莫三嗪 HPLC-MS/MS 治药物监测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安全性比较
7
作者 颜颖慧 王凤娇 +1 位作者 王文娟 朱增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62-65,70,共5页
目的:研究住院环境下儿童癫痫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以及在两者之间切换使用的临床结果,探讨门诊环境下左乙拉西坦片原研药的转换与回切。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左乙拉西坦片250 mg治疗的125例儿童... 目的:研究住院环境下儿童癫痫患者使用左乙拉西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以及在两者之间切换使用的临床结果,探讨门诊环境下左乙拉西坦片原研药的转换与回切。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住院并接受左乙拉西坦片250 mg治疗的125例儿童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使用仿制药及原研药患者的发作频率减少率,汇总并分析在两个品种间切换的患者的特征,并进一步随访原研药在门诊的转换与回切率。结果:125例癫痫患者中,原研药组患者的癫痫控制率为87.50%(63/72),仿制药组为83.02%(44/53),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联合用药数量增加将降低癫痫控制率(OR=0.333,95%CI=0.114~0.969,P=0.044)。报告的4例不良反应均来自原研药组单药治疗的患者,分别为情绪不稳(2例)、皮疹(2例)。入组患者中,14例存在原研及仿制药品种间切换的情况,在控制性别、年龄及治疗特征时,患者入院次数(OR=2.7,95%CI=1.506~4.791,P=0.001)、癫痫控制情况(OR=0.07,95%CI=0.009~0.555,P=0.012)与品种切换相关。门诊随访过程中,原研药的累积转换率为50.05%,校正累积回切率为20.29%。结论:本研究队列中,原研与仿制左乙拉西坦片对癫痫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药物品种的切换更多出现在入院次数增加和癫痫未控制的情况下。尽管仿制药物已在门诊普及,原研药物仍存在固定的使用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研药 仿制药 左乙拉西坦 儿童癫痫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局灶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曹志伟 张淑敏 +2 位作者 董琰 张文娟 李婷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49-752,共4页
目的:探究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局灶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 目的:探究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局灶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考沙胺联治疗。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血清神经损伤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认知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复杂部分发作及简单部分发作次数、MBP、GFAP、NSE、S-100β水平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复杂部分发作及简单部分发作次数、MBP、GFAP、NSE、S-100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E、DA、5-H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0%与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局灶性癫痫患儿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减轻神经损伤,对认知功能无较大影响,且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癫痫 左乙拉西坦 拉考沙胺 认知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对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合并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儿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田增春 张淼 梁璐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对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BECT合并ESE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对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合并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BECT合并ESE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改善情况及脑电活动情况,并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4.00%)高于对照组(46.00%,P<0.05)。两种治疗方案均可影响患儿的脑电波活动,特别是在α、β、θ、δ波段,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这些波段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在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言语智商方面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治疗方案比较,左乙拉西坦联合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治疗儿童BECT合并ESES的疗效更优,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犬癫痫引发皮疹的不良反应报告
10
作者 杨晓愉 林毓暐 林珈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1只5岁雌性未绝育金毛犬因癫痫频繁发作至上海顽皮家族动物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犬特发性癫痫。因苯巴比妥治疗效果不佳,加用左乙拉西坦22 mg/(kg·bw)辅助治疗,次日患犬出现眼周皮肤红肿症状,用药第4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皮疹并伴瘙痒,遵... 1只5岁雌性未绝育金毛犬因癫痫频繁发作至上海顽皮家族动物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犬特发性癫痫。因苯巴比妥治疗效果不佳,加用左乙拉西坦22 mg/(kg·bw)辅助治疗,次日患犬出现眼周皮肤红肿症状,用药第4天出现全身弥漫性皮疹并伴瘙痒,遵医嘱停药后次日皮肤症状完全消失,未见复发,被认定为由左乙拉西坦引发的罕见皮肤不良反应,该反应在国内未见报道。建议临床兽医在使用左乙拉西坦时,尤其在用药初期应警惕该药可能存在引发皮肤不良反应的风险,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不良反应 皮疹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陈凡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惊厥性癫痫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为研究组。... 目的:观察并分析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惊厥性癫痫为诊断的患者总计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接受常规治疗为对照组,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水平,治疗效果指标,判断治疗效果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MDA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OD研究组较治疗前提升,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MPO、MBP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更低,CAT、BDNF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更高,两组组间及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症状控制时间、应用药物至发作终止的时间、用药24h复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惊厥性癫痫疾病的治疗上,以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可改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指标,缩短症状控制、应用药物至发作终止、用药24h复发时间,改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辅助治疗 惊厥性癫痫 持续状态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马新 王雅萍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 探讨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顽固性偏头痛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 目的 探讨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顽固性偏头痛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β内啡肽(β-EP)水平,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36(SF-36)评分。完成治疗后评估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5-HT及β-EP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高;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马曲坦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相较于单纯左乙拉西坦治疗,患者血清标志物改善效果更佳,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效果更优,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更适合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偏头痛 舒马曲 左乙拉西坦 血清标志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药用辅料聚乙二醇6000与抗癫痫原料药左乙拉西坦的相容性研究
13
作者 蒋贇 周颖 +2 位作者 赵勇 郑金凤 刘雁鸣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考察抗癫痫原料药左乙拉西坦与粘合剂聚乙二醇6000之间的相容性,为评估与保障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左乙拉西坦和不同企业生产的聚乙二醇6000按一定比例混合,依据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方法放样,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HPLC... 目的考察抗癫痫原料药左乙拉西坦与粘合剂聚乙二醇6000之间的相容性,为评估与保障药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左乙拉西坦和不同企业生产的聚乙二醇6000按一定比例混合,依据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方法放样,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HPLC法对左乙拉西坦与聚乙二醇6000的原辅料相容性进行分析,考察热变化、左乙拉西坦性状及有关物质前后的变化。结果在高湿(相对湿度90%)和光照(4500Lx)条件下放置10 d,原辅料相容性较好;在高温50℃和60℃条件下,聚乙二醇6000与左乙拉西坦发生了相互作用,左乙拉西坦杂质A、杂质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产生了两个未知杂质。不同企业、不同批次的聚乙二醇6000对左乙拉西坦有关物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左乙拉西坦与聚乙二醇6000在高温条件下存在相容性风险,建议制剂企业优化产品处方,提高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聚乙二醇6000 相容性
原文传递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彩云 徐成 +1 位作者 许青国 黄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予以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联合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癫痫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予以奥卡西平单独治疗,观察组联合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 M、Ig G、CD3^(+)、CD4^(+)]水平、认知功能指标[总智商(FIQ)、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改善指标(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癫痫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次数)。结果 (1)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3.33%(χ^(2)=4.320,P=0.038<0.05)。(2)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A、Ig M、Ig G、CD3^(+)、CD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Ig A、Ig M、Ig G、CD3^(+)、CD4^(+)水平分别为(1.26±0.12)g/L、(1.34±0.29)g/L、(14.48±1.22)g/L、(72.02±9.36)%、(50.30±7.12)%,高于对照组的(1.08±0.16)g/L、(1.03±0.30)g/L、(12.32±1.60)g/L、(64.26±9.08)%、(45.23±7.52)%,差异显著(P<0.05)。(3)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IQ、PIQ、VIQ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FIQ、PIQ、VIQ水平分别为(99.26±1.04)、(98.25±1.18)、(98.39±1.9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8.05±1.13)、(96.29±1.29)、(96.32±1.78)分,差异显著(P<0.05)。(4)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6.59±1.75)d、癫痫持续时间(1.33±0.1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10.71±1.99)d、(4.26±1.66)min/次,癫痫发作次数(1.33±0.22)次/d少于对照组的(2.75±1.69)次/d,差异显著(P<0.05)。结论 癫痫患儿联合应用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能够发挥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而且可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利于患儿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陈元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神经内科收治的BECT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神经内科收治的BECT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癫痫样放电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儿童BECT的临床效果均较为理想,均能改善患儿癫痫样放电情况,但左乙西坦在提高患儿认知功能及用药安全性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良性癫痫 中央颞区棘波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16
作者 段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癫痫患者展开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独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癫痫患者展开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独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肾指标及药物副作用表现。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肝肾指标及药物副作用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是两种不同机制的癫痫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抑制癫痫发作的水平,且药物对肝肾指标影响不大,安全性高,具有临床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癫痫 安全性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王东勤 张高利 刘雪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55-157,170,共4页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上蔡重阳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左乙拉西...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上蔡重阳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脑损伤指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生命质量[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PedsQL4.0)]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率及血清IGF-1、GFAP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edsQL4.0评分高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癫痫发作频率,缩短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减轻神经损伤,改善生命质量,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丙戊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18
作者 安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5-0037,共3页
论证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5月,将84例癫痫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丙戊酸钠药物处置,研究组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 论证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群体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1年9月-2023年5月,将84例癫痫患者分两组,各42例,参照组丙戊酸钠药物处置,研究组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药物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癫痫疾病患者群体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药物处置,效能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患者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研讨
19
作者 刘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9-0032,共4页
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实施左乙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奇偶数分组,有普通组、实践组,均有43例,普通组予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实践组增加依达拉奉治疗,样本统一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入选,观... 分析脑梗死继发癫痫实施左乙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奇偶数分组,有普通组、实践组,均有43例,普通组予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实践组增加依达拉奉治疗,样本统一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入选,观察癫痫康复情况,检测神经损伤标志物,比较临床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检测癫痫样放电数并统计癫痫发作次数,结果在实践组、普通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检测癫痫样放电数并统计癫痫发作次数,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检测癫痫样放电数并统计癫痫发作次数,结果在实践组均低于普通组,P<0.05。治疗前检测神经烯醇化酶以及各患者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结果在实践组、普通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检测神经烯醇化酶以及各患者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检测神经烯醇化酶以及各患者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结果在实践组均低于普通组,P<0.05。有效率结果在实践组高于普通组,P<0.05。不良反应率在实践组、普通组中无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左乙拉西坦的方案有效率高,能降低癫痫频率,改善癫痫放电状态,还能降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少,能提升脑梗死继发癫痫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癫痫 不良反应 左乙拉西坦 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 康复情况 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