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冠状动脉主干急性闭塞致心肌梗死急诊PCI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捷 邱建平 +1 位作者 陆纪德 沈卫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价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5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确诊LMCA急性闭塞11例,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住院和随访期死... 目的:评价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5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确诊LMCA急性闭塞11例,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住院和随访期死亡率。结果:在11例LMCA急性心肌梗死中,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2例心动过缓患者予以临时起搏器治疗。PCI后即刻,4例发生无复流现象。3例院内死亡。平均随访(31±25)个月,其余8例患者均无死亡和再梗死。结论:无外科保护下对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能改善住院期和远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主干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主干急性闭塞急诊介入治疗1例
2
作者 徐宪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研究显示[1]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0.9%~5.2%,虽发生率低,但病死率极高,且大部分猝死于院外,能到达医院就诊者应给予全力抢救。传统认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2],随着经皮冠状动... 研究显示[1]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0.9%~5.2%,虽发生率低,但病死率极高,且大部分猝死于院外,能到达医院就诊者应给予全力抢救。传统认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是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2],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急诊PCI已逐渐成为治疗LMCA急性闭塞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报道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时给予急诊PCI并抢救成功的患者1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识别能力,掌握救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抢救成功率。1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塞 冠状动脉主干 介入治疗 急诊
原文传递
合并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复杂左主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初步探讨
3
作者 胡遵 胡湖 +7 位作者 龙宇博 李军山 荣晶晶 何晋 王长录 张宇 彭建强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观察组,n=30)及右冠未发生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对照组,n=60),对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术中情况、造影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男性58例(64.4%)。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P均>0.05)、左主干病变情况(P=1.000)、左主干钙化情况(P=0.249)、术前TIMI血流分级(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无复流发生率(3.3%vs.5.0%,P=1.000)、低血压发生率(10.0%vs.8.3%,P=1.000)、心包积液发生率(3.3%vs.0%,P=0.333)、血管内超声(IVUS)使用率(86.7%vs.90.0%,P=0.635)、术中使用循环辅助装置(P=0.699)、术中冠状动脉旋磨率(26.7%vs.21.7%,P=0.5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14.50(11.83,15.85)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心原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31.0%vs.32.1%,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的患者行PCI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主干病变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完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 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黎音亮 胡嘉禄 +1 位作者 颜彦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电话随访生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 214例急诊冠脉造影患者中LMCA急性完全闭塞25例(1.13%),其中入院时出现心源性休克13例(5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32%),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9例(76%),住院期间死亡8例(32%)。住院死亡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100%)、急性肺水肿(100%)、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3%)、术中心肺复苏(50%)、术后心功能衰竭(5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81/50 mmHg)显著低于生存组。心源性休克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32)。结论 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死亡率极高,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成功的PCI可能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状动脉主干(LMCA)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江乔 李贵华 +1 位作者 宋丽芬 赵晓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0期3179-3182,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北京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20例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此类病人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北京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20例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此类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将病人分为死亡组(住院期间死亡)和生存组(住院期间未死亡),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是否存在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入选的120例病人中,术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104例;死亡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生存组(P<0.001),KillipⅣ级、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新发室性心律失常、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均高于生存组(P<0.05或P<0.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是病人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心源性休克是独立危险因素(OR=12.491,P<0.05)。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完全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时常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急性肺水肿;可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力衰竭、再发生肌梗死是病人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其中心源性休克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完全闭塞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
6
作者 程钰滢 郭璐映 王亦凡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入的96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心电图改变分为ST-D组、ST-E组、N-ST组,各32例,... 目的分析心电图预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入的96例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心电图改变分为ST-D组、ST-E组、N-ST组,各32例,就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史、肌钙蛋白Ⅰ(TnⅠ)、肌酸激酶(CK)]、冠状造影结果、心肌梗死面积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相关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组患者TnⅠ、CK指标均高于ST-D组、N-ST组,其中以N-ST组指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组患者近端回旋支、远端回旋支低于ST-E组与ST-D组,且ST-D组远端回旋支低于ST-E组;N-ST组钝缘支、侧支循环均高于ST-E组与S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E组、ST-D组患者近端回旋支、钝缘支及侧支循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面积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ST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低于ST-D组与S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心电图特征,医务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 回旋支急性闭塞 预后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急性闭塞三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为民 李悦 +5 位作者 杨树森 周立军 刘丕栋 薛竟宜 李洪权 王晓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主干 急诊PCI 心源性休克 心室颤动 并发症 死亡率 患者
下载PDF
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和院内死亡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春伟 杨凡 +3 位作者 胡越成 张敬霞 丛洪良 李曦铭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55-761,共7页
目的探讨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差异,并对该类患者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94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完全闭塞组)和99例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次全闭塞组),比较其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和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并对... 目的探讨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的心电图特点差异,并对该类患者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94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完全闭塞组)和99例左主干次全闭塞患者(次全闭塞组),比较其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和其他临床资料差异,并对患者的院内死亡因素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电图特点对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心电图特点与休克和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与次全闭塞组比较,完全闭塞组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avR+avL导联ST段抬高,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升高,QRS时限延长,而avR导联ST段抬高和avR+V1导联ST段抬高比例降低(P<0.01)。avR+avL导联ST段抬高预测左主干完全闭塞特异度为0.97,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预测左主干完全闭塞特异度为1.00。完全闭塞组院内死亡率为46.8%(44/94),次全闭塞组院内死亡率为14.1%(14/99)。在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QRS时限,休克,无侧支循环,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休克对于院内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619、0.766、0.688、0.572、0.785;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休克诊断特异度为0.82,敏感度为0.75。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合并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预测完全闭塞患者院内死亡特异度为0.94。在急性左主干完全闭塞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左前分支+右束支阻滞和无侧支循环患者中休克比例较高(P<0.05)。完全闭塞患者中,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患者未建立侧支循环,avR导联(包含avR+V1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82.4%存在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供应前降支+回旋支范围。而在avR+avL导联ST段抬高患者中69.2%存在右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供应前降支+回旋支范围。结论左主干完全闭塞与次全闭塞具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左主干完全闭塞的心电图特征可预测院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心电描记术 休克 主干 完全闭塞 次全闭塞 院内死亡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介入治疗抢救成功1例
9
作者 何彦芳 江明宏 +3 位作者 罗军 黄雄 曹雪滨 张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84-384,共1页
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慕缥蘩┐螅穆?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 患者男性,62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h,伴晕厥1次入院。查体:血压105/73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四肢湿冷,右侧面颊部可见皮肤破损,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慕缥蘩┐螅穆?106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抢救 皮肤破损 肺呼吸音 异常体征 持续性
下载PDF
21例左主干闭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路航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33-335,349,共4页
目的:分析左主干闭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为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例,均行急诊PCI术,根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12例)和死亡组(9... 目的:分析左主干闭塞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证实为左主干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例,均行急诊PCI术,根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12例)和死亡组(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1例左主干闭塞患者病死率为42.85%。死亡组患者的肌酐和NT-proBNP水平高于存活组,发病至开通血管时间长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左主干植入支架率与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TIMI3级的比例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为目前治疗左主干闭塞的有效手段,但术后病死率仍较高,其预后影响因素多,该病最佳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闭塞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及左冠状动脉主干次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11
作者 张桂敏 刘曼 +4 位作者 段冰松 宋怡 陶杰 杨百晖 蔡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慢性闭塞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肌酶学检查 动脉球囊反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杰 程国杰 +1 位作者 李全瑞 唐学弘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左主干完全闭塞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3例,存活组1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32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可表现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avR导联段抬高及广泛ST段压低。18例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组患者心功能Ⅲ级、心源性休克的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无侧支循环、术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及术中心肺复苏的比例高于存活组,左主干置入支架的比例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24个月,存活组10例出现反复心力衰竭住院治疗,4例患者因出现心绞痛择期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论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根据心电图和临床特点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并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尽快行再灌注治疗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但成功存活者随访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致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玉喜 刘涧 黎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至201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疗效。方法回顾2000年至2016年因胸痛在大庆油田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结果 LMCA急性闭塞AMI患者15例,13例行PCI术,接受PCI术的患者住院期间6例死亡,死亡率为46.2%。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右冠状动脉优势型的比率更低(100%比16.7%,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CI术的13例患者中存活7例,存活率为53.8%;未行PCI术的2例患者中存活1例,存活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9例行直接PCI术,其中4例存活,存活率为44.4%;4例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后被送回CCU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行择期PCI术,其中3例存活,存活率为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13例行PCI术的患者中,有9例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Ⅰ~Ⅱ级,其中存活6例,存活率为66.7%(6/9);有4例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Ⅲ级,存活1例,存活率为25%(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0)。8例术后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存活4例,存活率为50.0%(4/8);5例术后服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其中存活3例,存活率为60.0%(3/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000)。对8例存活者随访1个月~13年,平均(66.8±66.0)个月。1例患者(12.5%)死亡,为入院时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2例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行保守治疗。1例患者行择期右冠状动脉PCI术。存活者无事件生存率为50%(4/8)。院内与长期随访的总体死亡率达到53.3%(8/15),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100%(5/5),住院期间死亡率80.0%(4/5),随访期间死亡率20%(1/5),非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死亡率30.0%(3/10)。结论 LMCA闭塞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成功的PCI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存活者长期随访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缺如 左冠状动脉双开口 回旋支近段闭塞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海平 江明宏 +1 位作者 黄雄 曹雪滨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冠状动脉畸形(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 CAA)是指冠状动脉的起源、走形、分布和结构的异常,占冠状动脉患者的1%,我们1年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了右冠状动脉缺如、左冠状动脉双开口1例畸形病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冠状动脉缺如 冠状动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近段闭塞 回旋支 冠状动脉畸形 ARTERY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PCI术中护理配合1例报道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尔清 张卓 +1 位作者 乔文芳 孟效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4期148-149,共2页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预后极差,特别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是临床较危急和难于处理的疾病之一。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预后极差,特别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或死亡,是临床较危急和难于处理的疾病之一。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功案例已有报道,做好充分的术前预见性护理,术中及时正确执行医嘱,迅速处理并发症,能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患者术中安全。现就我院1例左主干急性闭塞急诊行PCI术中护理配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主干 急性闭塞 急诊PCI 术中护理配合
下载PDF
长时间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抢救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成功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蕴琦 李彤 +3 位作者 袁龙金 元哲 张明 李占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球囊反搏 主干闭塞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持续性疼痛 抢救 置入 入院查体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伴左冠状动脉主干闭塞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查艳萍 穆瑞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冠状动脉主干闭塞 诊断 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左冠状动脉闭塞合并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昆 宋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2小时(19:30)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位于胸骨中下段,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逐渐加重,伴有大汗、恶心、呕吐,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发育异常 突发胸痛 骨中下段 肩背部 患者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
19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尹秋林 李林锋 赖珩莉 陆林祥 李彬 黄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0-551,共2页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者的最佳手段,但PCI对这类患者风险很高,要求术者需要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和熟练的技术。现将我们近年来成功完成的8例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药物保守治疗 CABG PCI 求术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