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及其受体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开宇 王宇飞 +3 位作者 陆晓涛 杨克敏 孔维云 李勇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22-1226,共5页
[目的]通过与正常髋关节患者比较,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组织及外周血中炎性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2,CXCL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 [目的]通过与正常髋关节患者比较,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组织及外周血中炎性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2,CXCL2)及其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2,CXCR2)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无菌性松动间的关系。[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月2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作为试验组,20例因其他原因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抗凝外周血,以及髋关节翻修术时取假体(或)骨周围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ELISA法检测CXCL2、CXCR2基因mRNA、蛋白的表达程度及其浓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XCL2、CXCR2在组织中表达。[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示,试验组CXCL2基因mRNA在外周血及周围组织中相对表达量(2-ΔΔCt)分别为(18.39±1.11),(8.07±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18)(t=119.47,P〈0.01)及(1.00±0.02)(t=45.50,P〈0.01)。CXCR2基因mRNA在外周血及周围组织中相对表达量(2-ΔΔCt)分别为(18.51±1.45),(8.40±1.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09)(t=91.87,P〈0.01)及(1.00±0.02)(t=55.40,P〈0.01)。Western blot检测示,试验组CXCL2蛋白在外周血及周围组织中相对表达比分别为(0.41±0.13),(0.97±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7±0.07)(t=12.83,P〈0.01)及(0.37±0.09)(t=17.947,P〈0.01)。试验组CXCR2蛋白在外周血及周围组织中相对表达比分别为(0.96±0.30),(1.15±0.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20)(t=6.91,P〈0.01)及(0.52±0.10)(t=15.38,P〈0.01)。ELISA检测外周血CXCL2浓度示,试验组为(3.26±0.59)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0.40)ng/ml(t=17.11,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松动的假体周围组织中CXCL2、CXCR2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XCL2和CXCR2表达增高可能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假体 无菌松动 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CXC趋化因子受体2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小鼠B7-H3蛋白对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崔伟丽 陈旭勤 +3 位作者 王浙东 白艳辉 傅丰庆 李岩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小鼠模型中炎性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5~2.0个月健康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9g/L盐水组(Ns组)、B7-H3蛋白组(B7-H3组)、肺炎链... 目的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小鼠模型中炎性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5~2.0个月健康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9g/L盐水组(Ns组)、B7-H3蛋白组(B7-H3组)、肺炎链球菌组(SP组)、肺炎链球菌+B7-H3蛋白组(联合组),每组12只;经小鼠侧脑室穿刺分别注入9g/L盐水、B7-H3蛋白、肺炎链球菌3型、肺炎链球菌3型+B7-H3蛋白建立动物模型。注射后6、24h依据loeffler5分制评分方法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然后麻醉处死小鼠,取脑组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内MIP-2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脑室穿刺注射6、24h后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B7-H3组神经行为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评分较NS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sP组评分更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PCR方法检测结果:sP组在注射6h后MIP-2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NS组升高[(1.210±0.932)比(1.000±0.0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24h后sP组MIP-2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高于Ns组[(12.880±7.792)比(1.000±0.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sP组比较:6hMIP-2相对表达量增高[(1.240±0.804)比(1.210±0.93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38.760±6.061)比(12.880±7.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模型中,协同信号分子B7-H3使炎性趋化因子MIP-2mRNA的表达上调,促进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脑膜 链球菌 B7-H3蛋白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原文传递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髓过氧化物酶、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立芝 张紫娟 +3 位作者 谢文英 张良芝 常学辉 胡文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705-5708,共4页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变化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COPD作用的可能机制。...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变化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COPD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被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g·kg-1·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kg-1·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MIP-2的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和肺组织匀浆TNF-α、MIP-2和MPO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中剂量组TNF-α、MIP-2和MPO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MIP-2和MPO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蛋白-2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及髓过氧化物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红星 杨荣时 曾玉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2,共3页
目的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研究大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之间的关系,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采用单纯... 目的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研究大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之间的关系,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炎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采用单纯吸烟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用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MPO含量。结果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符合人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MPO及肺组织匀浆MIP-2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血清MPO与BALF中性粒细胞数,肺组织匀浆MIP-2质量浓度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76及r=0.739;均P<0.01)。结论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可能通过MIP-2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参与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过氧化物酶 细胞蛋白-2 支气管 吸烟
下载PDF
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MIP-1α及MIP-2的影响
5
作者 路艳林 李方琴 +6 位作者 周明 彭进 万昌武 梁静伟 陈灿 王杰 夏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DEL-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株至对数生长... 目的探讨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DEL-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株至对数生长期,分为佛波脂(PMA)组(PMA诱导为贴壁的巨噬细胞)、OX-LDL组(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si-NC组(50 nmol/L siRNA-NC的小干扰转染细胞)及小干扰RNA-DEL-1(siRNA-DEL-1)组(50 nmol/L siRNA-DEL-1转染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模型、并检测各组细胞中脂质积累,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DEL-1的表达,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DEL-1、MIP-1α、MIP-2及TNF-α信使RNA(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DEL-1蛋白表达与上述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靶向敲低DEL-1泡沫细胞胞质内脂质积累减少;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OX-LDL组、siRNA-NC组细胞中DEL-1及下游炎性因子MIP-1α、MIP-2及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PMA组上调(P<0.05),siRNADEL-1组细胞中上述因子表达较OX-LDL组及siRNANC组下调(P<0.05)。结论DEL-1介导了OX-LDL源性泡沫细胞分泌MIP-1α、MIP-2及TNF-α,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基因 细胞蛋白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下载PDF
香鱼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世会 史雨红 陈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149,共7页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从而消除炎症反应。从香鱼巨噬细胞转录组测序中获得MIP-2基因,阅读框序列长为318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10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1.6kD的前体蛋白。N...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从而消除炎症反应。从香鱼巨噬细胞转录组测序中获得MIP-2基因,阅读框序列长为318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105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1.6kD的前体蛋白。N端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香鱼MIP-2与白斑狗鱼MIP-2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54%。健康香鱼MIP-2基因mRNA主要在脾、肾、脑、鳃中表达,在肝、心、肌肉、肠中表达量次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鳗利斯顿氏菌侵染香鱼后,各组织中MIP-2基因mRNA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尤其以肾组织和肌肉组织中变化最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香鱼MIP-2基因表达与鳗利斯顿氏菌的侵染密切相关,揭示了MIP-2可能在香鱼抗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2香鱼 鳗利斯顿氏菌感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在吸烟诱导的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红星 杨荣时 曾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34-2236,共3页
目的: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单纯吸烟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制备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单纯吸烟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光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MIP-2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在各组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符合人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模型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强度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82及r=0.843;均P<0.01);肺组织匀浆MIP-2与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成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706及r=0.819;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强度明显增强(P<0.01);肺组织匀浆MIP-2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ICAM-1表达上调及MIP-2的特异性趋化作用可能参与了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气道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蛋白-2 吸烟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F-κB的调控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继峰 张紫琦 +4 位作者 雒晓甜 侯林义 姜琴 吕洁萍 张文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56-1561,共6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探究其机制可使广大急性肺损伤患者获益。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1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脓毒症...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探究其机制可使广大急性肺损伤患者获益。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13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后2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翻动盲肠,不结扎穿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术后经股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 L(1×109L-1),其他2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1 m L,6 h后测定3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水平,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2支气管肺泡灌洗法获取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所获肺泡巨噬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分为3组: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脓毒症模型组加入脓毒症大鼠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加入脓毒症大鼠血浆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干预,于37℃、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孵育1 h。留取肺泡巨噬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肺泡巨噬细胞NF-κB(P65)蛋白入核情况。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水平升高(P<0.05),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肺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肺内出血,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症状较脓毒症组有所减轻。2细胞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肺泡巨噬细胞的NF-κB(P65)蛋白入核明显升高(P<0.05),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明显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时可能调控肺泡巨噬细胞NF-κB(P65)蛋白入核,使其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表达,进而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起到肺保护作用,暂不能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白细胞介素10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移植 脓毒症 肺损伤 NF-ΚB 细胞蛋白质类 细胞 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下载PDF
机械牵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谱及其与脂多糖对MIP-2释放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丁宁 肖慧 +1 位作者 许立新 佘守章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M)的细胞因子表达谱,以及机械牵张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机械牵张诱导AM1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检测不同强度机械牵... 目的观察机械牵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M)的细胞因子表达谱,以及机械牵张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iquiChip液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机械牵张诱导AM1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检测不同强度机械牵张(5%、10%、15%和20%)和牵张刺激(20%)后不同时间点(0、1、3、6、12和24h)AM分泌MIP-2的水平,以及机械牵张(20%)与LPS(10ng/mL)共同刺激对AM分泌MIP-2的影响。结果牵张刺激后AM分泌IL-1β、IL-6、MI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FN-γ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水平明显升高(P均〈0.001)。机械牵张以强度和时间依赖方式诱导MIP-2的分泌,随着牵张强度的增加(10%、15%和20%),MIP-2的分泌水平也明显增加(P均〈0.001);在刺激后6~24h范围内MIP-2水平持续升高(P〈0.001)。以机械牵张和LPS共同刺激AM,MIP-2的生成量大大增加,二者存在协同效应(F=121.983,P〈0.001)。结论机械牵张可诱导AM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机械牵张诱导MIP-2的上调具有强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协同LPS诱导AM释放MIP-2,可能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张 肺泡细胞 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下载PDF
机械通气诱导大鼠肺损伤病理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春山 徐志新 +5 位作者 徐瑞好 陈雪鸿 陈蓉 姜涛 苗玉清 温浩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35-139,164,共6页
目的探索不同机械通气压力对肺损伤病理及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只):自主呼吸组、高容低频通气组(VT34mL/kg,RR30次/min)和低容高频通气组(VT8mL/kg,... 目的探索不同机械通气压力对肺损伤病理及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5只):自主呼吸组、高容低频通气组(VT34mL/kg,RR30次/min)和低容高频通气组(VT8mL/kg,RR60次/min)。高容低频通气组和低容高频通气组通气时间120min,通气期间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和血气分析。实验完成后抽取动脉血,处死大鼠取其肺叶组织,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提取,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肺湿/干重比值,分析动脉血细胞数、类型和细胞聚集反应,ELISA法检测动脉血和BALF中MIP-2和TNF-α浓度。结果通气组大鼠肺组织均出现病理性改变,高容低频通气组较低容高频通气组明显;高容低频通气组大鼠肺湿/干重比值大于其他两组(P均<0.05);三组细胞数、类型和细胞聚集反应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血液和BALF中MIP-2和TNF-α浓度有显著差异(P均<0.05),其中高容低频通气组动脉血和BALF中MIP-2和TNF-α浓度大于其他两组(P均<0.05),而低容高频通气组水平大于自主呼吸组(P均<0.05)。结论机械通气可诱导肺组织病理性损伤,其中大容量通气的肺组织损伤更为明显,血液和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OCS-3蛋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成骨细胞表达MIP-2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雅琼 尉鹏功 +3 位作者 李晓琳 曲柳 孙海燕 仇丽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依赖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发挥对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成骨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是否依赖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发挥对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成骨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 mRNA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5、10和20μmol/L)诱导MC3T3-El细胞和以2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0、10、30、60、120和180 min)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OCS-3蛋白的表达。SOCS-3的si RNA(si-SOCS-3)和对照si RNA(si-control)转染成骨细胞后,以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SOCS-3沉默效率;在有或无白藜芦醇预处理转染细胞1 h后,用20μg/mL P.e-LPS刺激MC3T3-E1细胞24 h,实时RT-PCR检测MIP-2 mRNA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诱导MC3T3-El表达SOCS-3蛋白具有剂量依赖性;在所观察的180 min内,2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成骨细胞60 min时,SOCS-3蛋白表达量最大。si-SOCS-3对SOCS-3 mRNA的沉默效率是63.7%,转染si-SOCS-3后,增加LPS诱导成骨细胞产生MIP-2 mRNA,并且削弱白藜芦醇对MIP-2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OCS-3蛋白,抑制P.e-LPS诱导成骨细胞表达的MIP-2 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脂多糖 成骨细胞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白藜芦醇
原文传递
趋化因子MCP-1及MIP-2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爱荣 许春芳 +1 位作者 陈卫昌 岑建农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2-1134,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淀粉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价,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作大鼠SAP模型,检测血清淀粉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价,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MCP-1mRNA、MIP-2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SAP大鼠血清淀粉酶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随时间延长,逐步升高。胰腺组织中MCP-1mRNA、MIP-2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且表达水平与胰腺病理严重程度正相关P分别<0.05,<0.01。结论MCP-1和MIP-2在SAP早期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褪黑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蛋白-2
下载PDF
MIP-2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米续 赵景良 +1 位作者 张志杰 陆东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0期7276-727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蛋白质2/分析 前列腺/诊断 细菌学技术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后的表达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法生 宋继昌 +4 位作者 高英堂 张文 张志尧 吕文岚 付丽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2 (MIP 2 )在大鼠同种原位肝移植后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将供肝用乳酸林格氏液保存 4h ,随机分为两组 ,即移植后 1h组和移植后 4h组 ,同时用假手术组作对照 ,对肝组织中的MIP 2m...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2 (MIP 2 )在大鼠同种原位肝移植后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将供肝用乳酸林格氏液保存 4h ,随机分为两组 ,即移植后 1h组和移植后 4h组 ,同时用假手术组作对照 ,对肝组织中的MIP 2mRNA的表达、血清MIP 2的表达、肝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做了测定。结果 移植组MIP 2mRNA的表达和血清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显著升高 ,4h组高于 1h组 (P <0 .0 1) ,并且它的mRNA表达和血清蛋白表达与肝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ALT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MIP 2在大鼠肝移植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的上调作用 ,成为肝移植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再灌注损伤 细胞蛋白-2 大鼠
原文传递
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静 梅冬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5期-,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MIP-2、IL-6及CRP水平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87例在我院接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合并肺部感染列为观察组,45例单纯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划为对照组。结果:观... 目的:探讨血清MIP-2、IL-6及CRP水平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87例在我院接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合并肺部感染列为观察组,45例单纯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划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MIP-2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中MIP-2、CRP水平随之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V级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II级和III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当MIP-2取值62.01pg/mL时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88.89%,诊断价值优于IL-6及CRP。结论:MIP-2、IL-6及CRP可作为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断指标,其中以MIP-2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2 心力衰竭 感染 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跃天 毛恩强 +2 位作者 吴璟奕 刘春艳 朱琤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neutrophilCD64,n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3所教学医院2014年10月...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neutrophilCD64,nCD64)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3所教学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疑似VAP患者127例。入组对象于气管插管当日及疑似VAP当日留取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标本,检测nCD64及MIP-2。以BALF细菌定量培养〉104/菌落形成单位(CFU)为VAP诊断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效价。结果:72例(56.7%)患者确诊为VAP。在气管插管日,确诊VAP患者血清及BALF中的nCD64、MIP-2表达与非VAP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疑诊VAP当日,最终确诊VAP患者BALF中n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为6.49[四分位间距(IQR)5.48~7.12],MIP-2为53.87(IQR 38.32~66.93)ng/L,均明显高于非VAP患者[2.38(IQR 2.09~3.37)ng/L和41.02(IQR 19.86~60.53)ng/L](均P〈0.05)。疑诊VAP当日BALF中nCD64的MFI最佳截断点为7.35,曲线下面积(AUC)0.892,灵敏度87.54%,特异度81.82%(P〈0.001)。BALF MIP-2最佳截断点为52.49 ng/L,AUC 0.924,灵敏度84.51%,特异度92.62%(P〈0.001)。结论 :nCD64、MIP-2在BALF中的表达对于VAP的诊断存在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CD64 细胞蛋白-2 呼吸机相关 诊断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下Ly294002对大鼠不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尚龙 王月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6-707,共2页
有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酪氨酸激酶激活、NF-кB,参与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1-4].但其对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内毒素(LPS)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观察PI3K抑制剂(Ly294... 有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影响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酪氨酸激酶激活、NF-кB,参与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1-4].但其对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内毒素(LPS)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观察PI3K抑制剂(Ly294002)对机械通气及气管内注入LPS时大鼠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的影响,探讨PI3K在机械通气中的作用及机械通气致肺损伤(VILI)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细胞蛋白-2 大鼠肺组织 机械通气 LY294002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PI3K 细胞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对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成骨细胞产生MIP-2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雅琼 李晓琳 +3 位作者 仇丽鸿 曲柳 杨谛 王慧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究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影响成骨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mRNA和蛋白分泌的作用,以及白藜芦醇对P.eLPS诱导分泌MIP-2产... 目的:研究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影响成骨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mRNA和蛋白分泌的作用,以及白藜芦醇对P.eLPS诱导分泌MIP-2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的P.e-LPS (0~50 mg/L)作用于MC3T3-El细胞,并以20 mg/L P.e-LPS作用MC3T3-El细胞不同时间(0~48 h),采用实时反转录PCR (real-time 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I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20 mg/L P.e-LPS刺激MC3T3-El细胞24 h后MIP-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当不同剂量P.e-LPS (0~50 mg/L)刺激MC3T3-El细胞时,MIP-2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随剂量的提高而升高;其中,蛋白表达从(41.86±2.49)ng/L升高到(3126.74±158.30)ng/L,差异显著(P<0.05)。在观察时间内(0~48 h),20 mg/L P.e-LPS刺激MC3T3-El细胞后,MIP-2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48 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为(2102.55±123.27)ng/L(P<0.01)。10 mol/L白藜芦醇预处理细胞1 h,可抑制P.e-LPS诱导的MIP-2蛋白的表达,蛋白水平从(1805.33±67.54)ng/L降低到(813.82±47.21)ng/L,差异显著(P<0.01)。结论:P.e-LPS可诱导成骨细胞表达和分泌MIP-2,白藜芦醇对P.e-LPS诱导的MIP-2蛋白分泌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成骨细胞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白藜芦醇
原文传递
FGF-21、MIP-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秀秀 谢甜 黄奕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80例,取患者肺纤维化组织为研究对象,取肺旁正常组织...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80例,取患者肺纤维化组织为研究对象,取肺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Western blotting检测FGF-21和MI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GF-21 mRNA和MIP-2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FGF-21和MIP-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因素,利用Cox回归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织FGF-21mRNA、MIP-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较正常组织升高(P<0.05);FGF-21 mRNA和MIP-2 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BMI和病程无关(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与FGF-21 mRNA、MIP-2 mRNA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GF-21 mRNA、MIP-2 mRNA的高表达是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GF-21 mRNA、MIP-2 mRNA的高表达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并与临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下载PDF
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郝冉 施丽婕 +4 位作者 笪如桥 杜丽明 张栋栋 刘旭 白洁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er大鼠随机取14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结合灌胃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 目的观察化瘀通阳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影响。方法将54只Wister大鼠随机取14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40只为模型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结合灌胃方法进行模型复制,将模型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美沙拉嗪灌肠液、化瘀通阳中药进行灌肠治疗,给药10天后剖取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用生物素标记各组黏膜组织的总蛋白,采用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分析各组的差异表达蛋白。对筛选出的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芯片分析筛选出模型组中MIP-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较模型组为低表达。免疫组化验证空白对照组未见或见少量棕色染色的MIP-2蛋白表达,模型组染色程度高于空白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组、化瘀通阳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染色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 UC大鼠活动期MIP-2表达明显升高;化瘀通阳方与美沙拉嗪皆能够降低MI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 化瘀通阳方 细胞蛋白-2 抗体芯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