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耳炎表现为首诊的巨细胞动脉炎2例
1
作者 张旭 关兵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GCA,LV-GCA)两类患者。在C-GCA中,主要累及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颞动脉),主要表现为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LV-GCA主要累及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分支,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症状、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肢体跛行等血管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中耳炎 炎症标志物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
作者 陈思 曾小莉 +3 位作者 聂睿 廖华 潘丽丽 袁慧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177-1182,1188,共7页
目的探索巨细胞动脉炎(GCA)与类风湿关节炎(RA)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GCA和R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集来自FinnGen数据库,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探讨GCA与RA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通过验证数据集和荟萃分析进行进... 目的探索巨细胞动脉炎(GCA)与类风湿关节炎(RA)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GCA和R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集来自FinnGen数据库,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探讨GCA与RA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通过验证数据集和荟萃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采用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MR Egger回归、简单和加权模型进行双向MR分析,并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训练阶段结果表明RA会增加GCA的患病风险(IVW:OR=1.44;95%CI 1.25~1.65,P=2.20×10^(-7)),且这种因果关系在4个验证集(所有IVW:P<0.001)及荟萃分析(IVW:OR=1.37,95%CI 1.29~1.45,P<0.0001)中得到了验证。此外,反向MR分析3个验证集(所有IVW:P<0.001)及荟萃分析(IVW:OR=1.05,95%CI 1.03~1.08,P<0.0001)的结果表明GCA会增加RA的患病风险。结论GCA与RA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联,这对疾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巨细胞动脉炎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下载PDF
^(18)F-FDG-PET/CT辅助诊断疑似风湿性多肌痛的巨细胞动脉炎1例
3
作者 贺倩 罗静 +1 位作者 郑玉民 陶庆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7-118,F0002,共3页
患者女,65岁,2019年冬季游泳后出现双侧肩颈带肌、骨盆带肌、膝部肌肉酸痛,休息可缓解,后食欲下降、乏力。半年后右侧偏头痛,颞动脉搏动明显,晨起枕部麻木,汗出,右侧颞下颌关节间断颌跛行,无明显视觉障碍。C反应蛋白3.13mg/dl,红细胞沉... 患者女,65岁,2019年冬季游泳后出现双侧肩颈带肌、骨盆带肌、膝部肌肉酸痛,休息可缓解,后食欲下降、乏力。半年后右侧偏头痛,颞动脉搏动明显,晨起枕部麻木,汗出,右侧颞下颌关节间断颌跛行,无明显视觉障碍。C反应蛋白3.13mg/dl,红细胞沉降率(ESR)66mm/h,IgG 1690mg/dl,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体谱阴性;颅脑核磁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风湿性多肌痛 抗核抗体谱 巨细胞动脉炎 肩颈 颞下颌关节 PET/CT 枕部
下载PDF
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1例报道
4
作者 符书昊 肖以钦 +1 位作者 韩翔 杨仕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系统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以新近出现头痛、视觉症状和下颌运动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巨细胞动脉炎可对视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是神经眼科急症,激素冲击疗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本文介绍了1例罕见的表现为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提示对于严重视力下降伴有疼痛的老年患者,视神经无水肿、萎缩表现的,应考虑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头痛 视觉症状 下颌运动障碍
下载PDF
以眩晕及耳聋为首诊的巨细胞动脉炎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明峰 周其友 +4 位作者 任丽丽 冀飞 陈艾婷 韩莹 韩明昱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84,共3页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常累及颞动脉及眼动脉、枕动脉和椎动脉近端。典型表现为颞侧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三联征,其他临床症状还包括不...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常累及颞动脉及眼动脉、枕动脉和椎动脉近端。典型表现为颞侧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三联征,其他临床症状还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关节强直、盗汗、厌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突发性耳聋 眩晕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6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玉 黄晓明 +2 位作者 黄程锦 沙悦 曾学军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根据ACR分类标准诊断为GCA的住院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国外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岁...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giantcellarteritis,GCA)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根据ACR分类标准诊断为GCA的住院患者1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国外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岁。其中,头痛12例(75%),咀嚼困难4例(25%),视力下降5例(31.25%),颞动脉异常8例(50%),发热11例(68.75%),风湿性多肌痛9例(56.25%),血沉50~150mm/h,平均98.3mm/h。10例患者行颞浅动脉活检,其中5例病理证实为GCA。结论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血沉明显加快,眼睛受累较少。颞动脉活检是明确诊断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动脉活检 临床特点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巨细胞动脉炎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治平 杨期东 +3 位作者 李景和 曾珊 吴晓英 郑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研究巨细胞动脉炎 (GCA)颞动脉活检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例GCA和 7例非GCA患者进行一侧颞动脉活检 ,根据光镜观察的结果 ,将GCA患者分为跳跃区域组 (14例 )和活跃期血管炎组 (6例 ) ;电镜观察 3组患者的... 目的 研究巨细胞动脉炎 (GCA)颞动脉活检跳跃区域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对 2 0例GCA和 7例非GCA患者进行一侧颞动脉活检 ,根据光镜观察的结果 ,将GCA患者分为跳跃区域组 (14例 )和活跃期血管炎组 (6例 ) ;电镜观察 3组患者的血管超微结构 ,病理改变按 0~ 3分 4级评分。结果 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得分为 :GCA跳跃区域组 0分 1例 ,2~ 6分 9例 ,8~ 9分 4例 ;GCA活跃期血管炎组 7~ 15分 6例 ;非GCA组 0~ 1分 6例 ,5分 1例。经H检验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GCA跳跃区域组得分明显高于非GCA组 ,但低于GCA活跃期血管炎组得分。GCA跳跃区域组 ,其内膜超微结构变化突出 ,与GCA活跃期血管炎组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CA颞动脉跳跃区域内有明显的病理改变 ,尤其是内膜。提示GCA跳跃区域超微结构的研究有助于GCA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跳跃区域 超微结构 电镜 动脉活检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附2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治平 谷绍娟 +3 位作者 候荣耀 张洁 杨期东 李景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58-359,365,共3页
目的:研究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年间诊治的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的2例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颞动脉活检的病理改变及头颅MRI扫描。结果:2例均表现为一侧头痛、复视和上睑下垂,1例伴眼球内收和... 目的:研究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年间诊治的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的2例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颞动脉活检的病理改变及头颅MRI扫描。结果:2例均表现为一侧头痛、复视和上睑下垂,1例伴眼球内收和上下运动受限;血沉和MRI正常;颞动脉活检显示动脉壁炎性细胞浸润;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结论:了解巨细胞动脉炎并发眼肌瘫痪的临床特点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Tolosa-Hunt综合征、动脉瘤等疾病相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眼肌瘫痪 并发症 鉴别诊断 病理学 MRI
下载PDF
31例巨细胞动脉炎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 朱剑 +1 位作者 金京玉 黄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以达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分类标准诊断为巨细胞动脉炎(GCA)的解放军总医院的住院患者31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并... 目的总结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认识,以达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分类标准诊断为巨细胞动脉炎(GCA)的解放军总医院的住院患者31例,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国外文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47-92岁,平均67.1岁。急性起病者20例。有头痛者29例、乏力者27例、发热者25例、风湿性多肌痛17例、体质量下降者15例、咀嚼困难12例、视力改变8例。颞动脉形态异常15例,搏动异常者16例。脑部CT可见梗死灶(包括腔隙性脑梗死)21例;颞动脉超声异常22例。初诊红细胞沉降率50~150mm/h,平均(81±26)mm/h;治疗2周后红细胞沉降率2~43mrn/h,平均(19±12)mm/h。综合国内文献,中国人GCA不同于国外,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且发热、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较突出。结论本组患者及国人GCA不同于国外文献报道,男性多发;常见表现也多为发热、头痛、风湿性多肌痛,对激素治疗反应较好。超声检查是明确诊断、评判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临床特点 流行病学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超声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先东 刘永红 李春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有超声确诊病例均进行颞动脉活检,CT强化扫描检查并行颞动脉血管三维重建,双功能彩色超声的高频线阵探头对双侧颞动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颞浅动脉在形态学上的特征性改变,巨细胞动脉炎的超声形态学特征性改变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时颞动脉血管腔周围有一低回声' 晕',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样改变,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血管内膜呈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类似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结果: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阳性病例为15例,临床病理活检证实12例,3例为假阳性,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高分辨力彩色双功能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替代颞动脉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浅动脉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素芬 张美辰 +1 位作者 董钊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病人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头痛或多肌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 目的:探讨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病人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1例因头痛或多肌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人中,男28例,女13例,发病年龄47~92岁。首发症状中,头痛21例(51.22%)、发热9例(21.95%)、多肌痛3例(7.32%)、乏力2例(4.88%)、视力障碍1例(2.44%)、左上肢麻木1例(2.44%)。起病时即有发热并头痛者3例(7.32%)、肌痛并头痛1例(2.44%)。21例(51.22%)病人体检发现颞浅动脉异常。急性期,血沉>50 mm/h者30例(73.17%),CRP>5 mg/L者24例(58.54%),27例病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23例(85.19%)发现颞浅动脉病变。40例病人使用激素三天后症状均有明显减轻,随访出院后两年的情况,完全缓解无再发者17例,症状反复或出现相关新发症状者23例。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急性期血沉与巨细胞动脉炎的预后相关。结论:本组因疼痛就诊的巨细胞动脉炎病人男性多发,多以头痛、发热、多肌痛、乏力为首发症状,26.83%的病人急性期血沉小于50 mm/h,激素治疗均有效。尽早完善颞浅动脉彩超、血沉、C-反应蛋白有利于早期诊断。急性期血沉越高可能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临床特点 头痛 血沉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风湿性多肌痛合并巨细胞动脉炎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景景 邓丽影 涂江龙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3,共1页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自身免疫所致的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可合并巨细胞动脉炎(GCA);临床易漏诊。本院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PMR合并GCA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风湿性多肌痛 临床综合征 自身免疫 激素治疗 PMR 糖皮质 小剂量
下载PDF
老年人头痛的重要原因:巨细胞动脉炎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社卿 乔德丽 郑惠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3-884,共2页
头痛是老年人常见主诉。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质性头痛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其中臣细胞动脉炎、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和癌性脑膜病变等是最为严重的疾病,若不能早期识别常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报道巨细胞动脉炎1例,并对本病的基础和... 头痛是老年人常见主诉。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质性头痛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其中臣细胞动脉炎、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和癌性脑膜病变等是最为严重的疾病,若不能早期识别常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报道巨细胞动脉炎1例,并对本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器质性头痛 老年人 硬膜下血肿 脑膜病变 颅内肿瘤 早期识别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与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梅英 张源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3期54-55,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巨细胞动脉炎(GCA)和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9例GCA和38例TA患者的特征。结果与TA相比,GCA患者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偏晚(P<0.01、P<0.05),且临床上较多出现搏动性头痛、颞动脉异常、风湿... 目的进一步提高巨细胞动脉炎(GCA)和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比分析19例GCA和38例TA患者的特征。结果与TA相比,GCA患者以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偏晚(P<0.01、P<0.05),且临床上较多出现搏动性头痛、颞动脉异常、风湿性多肌痛(P均<0.05),但颈部血管杂音、肢体无力、两侧肢体血压不对称发生率低于TA患者(P均<0.05);GCA主要累及颞动脉,TA较多出现主动脉弓起始部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GCA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TA患者。结论GCA患者有明显的男性发病优势,发病年龄晚于TA,颞动脉累及所致症状相对较多,对激素治疗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临床特征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华 姚长江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0期1508-1510,共3页
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多影响50岁以上女性,病因不清。其临床表现与血管损伤或全身性炎性引起的组织缺血相关。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新发生的头痛,部分患者伴发风湿性多肌痛。本病可导致失明,故当出现临床表现、红细胞沉... 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多影响50岁以上女性,病因不清。其临床表现与血管损伤或全身性炎性引起的组织缺血相关。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新发生的头痛,部分患者伴发风湿性多肌痛。本病可导致失明,故当出现临床表现、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增高时,应尽早大剂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颞动脉活检是诊断GCA的金标准,所有疑诊患者都要进行活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磁共振、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多普勒超声也被用来诊断G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下载PDF
血管超声在巨细胞动脉炎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娜 许珂 +2 位作者 张莉芸 张改连 梁美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724-1726,共3页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 GCA)又称颞动脉炎(TA)、肉芽肿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大动脉为主、并以血管内层弹性蛋白为中心的坏死性动脉炎,主要侵犯从主动脉弓发出的大中型动脉,以累及颞浅动脉多见。临床典型症...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 GCA)又称颞动脉炎(TA)、肉芽肿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侵犯大动脉为主、并以血管内层弹性蛋白为中心的坏死性动脉炎,主要侵犯从主动脉弓发出的大中型动脉,以累及颞浅动脉多见。临床典型症状呈颞部疼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间歇性下颌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伴发风湿性多肌痛。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血管超声 诊断水平 下颌功能障碍 风湿性多肌痛 动脉炎 影像学检查 CELL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本孝 黄自丽 许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浅动脉 动脉活检
下载PDF
病理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 张昀 +3 位作者 王冬梅 张可悦 尹月 曾学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5期731-734,共4页
目的总结颞动脉活检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阳性病理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颞动脉活检的巨细胞动脉炎(GCA)住院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两... 目的总结颞动脉活检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阳性病理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颞动脉活检的巨细胞动脉炎(GCA)住院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两组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病理阳性组的年龄明显高于阴性组,而病程则明显比阴性组短。临床表现中,阳性组的头皮触痛、肌痛和非特异性症状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而听力下降则低于阴性组(P<0.05)。既往史中,病理阳性组有吸烟史和肿瘤家族史的明显少于阴性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病理阳性组的淋巴细胞数和血色素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淋巴细胞数为阳性病理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颞动脉活检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病程、头皮触痛、肌痛、非特异性症状和听力下降、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等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淋巴细胞数为病理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动脉活检
下载PDF
1例巨细胞动脉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淑杰 朱红梅 刘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巨细胞动脉炎(GCA)又称颞动脉炎,是血管内非特异性炎症。1890年Hutchison首次描述了本病,于19世纪30年代Horton进一步阐述了本病并命名为颞动脉炎,但本病并不局限于颞动脉,可以广泛性累及很多动脉,而一旦病变累及颅内动脉,会造... 巨细胞动脉炎(GCA)又称颞动脉炎,是血管内非特异性炎症。1890年Hutchison首次描述了本病,于19世纪30年代Horton进一步阐述了本病并命名为颞动脉炎,但本病并不局限于颞动脉,可以广泛性累及很多动脉,而一旦病变累及颅内动脉,会造成其狭窄或闭塞,可出现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我国有关本病的报道不多,可能与漏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脑梗死患者 护理 并发 动脉炎 非特异性炎症 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6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向明 陈颖 宋水江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59-361,共3页
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动脉与大动脉血管炎,病变主要局限于血管的中层及内膜层[1],常累及一个或多个颈动脉分支,于1937年被Horton 等[2]首次描述.由于早年发现的病例几乎均为颞动脉受累,故又称为颞动脉炎.典型表现为颞... 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动脉与大动脉血管炎,病变主要局限于血管的中层及内膜层[1],常累及一个或多个颈动脉分支,于1937年被Horton 等[2]首次描述.由于早年发现的病例几乎均为颞动脉受累,故又称为颞动脉炎.典型表现为颞侧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三联征[3].GC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血管炎,几乎均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在西方国家多见,在我国曾被认为罕见,但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发现此病并非罕见.现对本院近4年来收治的6例GC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期提高对GCA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下颌运动障碍 动脉炎 血管炎 动脉分支 免疫介导 视力障碍 地域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