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交通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猛 牟凤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21-226,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出现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的现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交通因素对区域经济影响尤为明显。为探究其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为例,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结合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出现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的现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交通因素对区域经济影响尤为明显。为探究其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为例,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结合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定性分析和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整体与局部两个方面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探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县至市经济中心距离模型,分析区域路网建设对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路网建设导致区县经济空间存在扩散与溢出效应,致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ESDA模型全局探索分析得出,重庆经济发展呈现中间强边缘弱的非均衡格局;局部差异分析得出,市内属于"高-高"类型区县共8个,"低-低"类型达10个区县,仅巴南区呈空间负相关现象("低-高"类型)。(2)路网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而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性特征,却对区域发展存在着阻碍现象。研究区地势较高区域,其公路网密度相对较低;而人口密度较高区域,路网空间聚集程度高,且各区县路网绝对密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ESDA模型 区域经济发展 差异性探测 重庆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