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2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无监督学习的差示扫描量热特征峰分析方法
1
作者 王晓东 许金鑫 +2 位作者 丁炯 王晓娜 叶树亮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 为解决传统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信号分析需要手动选点来构造基线,存在人为因素引入误差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DSC信号分析中,提出一种融合无监督学习的DSC自动基线构造及特征峰信号分析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将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与特征峰信号初步分离;其次对特征峰两侧的基线信号结合迭代多项式拟合进行基线重构;最后将原始信号减去重构的基线信号得到净特征峰信号,进行热力学分析。对多组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基于机器学习的DSC信号分析方法可自动实现良好的基线构造与峰信号分析,提高DSC信号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分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基线重构 峰识别 聚类 迭代拟合 信号分析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橡胶领域的应用
2
作者 贾雷 李新坪 +2 位作者 周秀杰 谢雯漪 常瑶 《橡胶科技》 2025年第4期185-189,共5页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橡胶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DSC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热容、结晶与熔融、硫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热重法(TG)-DSC联用热分析技术在橡胶领域的应用。DSC与其他试验方法联用技术将成...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在橡胶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DSC在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热容、结晶与熔融、硫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热重法(TG)-DSC联用热分析技术在橡胶领域的应用。DSC与其他试验方法联用技术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橡胶 分析
下载PDF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天然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杨秀清 黄存影 +1 位作者 马德龙 师利龙 《橡胶科技》 202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天然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及保温程序对天然橡胶的T_(g)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载气气氛、气体流速、试样质量均对天然橡胶的T_(g)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 研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天然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及保温程序对天然橡胶的T_(g)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载气气氛、气体流速、试样质量均对天然橡胶的T_(g)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本试验确定的天然橡胶T_(g)测试优选条件为:在氮气气氛下,升温速率为10℃·min^(-1),气体流速为50 mL·min^(-1),保温程序为在-80℃条件下保温10 min,试样质量为1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天然橡胶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费托蜡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4
作者 谢浩东 张帆 +1 位作者 张胜振 陈胜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 以滴熔点为113、104、92、83、78和73℃的6种窄馏分费托蜡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应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结晶动力学参数进行理论预测,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不同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过程相似,并且结晶过程依赖于冷却速率;所采用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Avrami指数n平均值在1~2之间,说明结晶过程为二次成核,成核后生长形成棒状或纤维状晶体;蜡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越小或冷却速率越快,越容易发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蜡 扫描 非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结晶活化能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石蜡熔点的研究
5
作者 李淑杰 王刚 +2 位作者 李奕睿 张立军 马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1,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模拟石蜡熔点(冷却曲线法)测试过程,测定石蜡的熔点。研究了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吹扫气(氮气)流量、升降温速率、试样质量、恒温时间、样品制备方式、升降温次数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DSC法测定石蜡熔点的适宜条件,考察了DSC法与标准方法(GB/T 2539—2008)的偏倚。结果表明,采用DSC法测定石蜡熔点时的升温速率宜为10℃/min,降温速率宜为5℃/min,试样在高于预估熔点20~30℃下熔融时间不应超过1 h。通过采用6台不同型号的DSC仪器对14个牌号石蜡样品进行测试,计算出DSC法与标准方法的偏倚为-1.14℃。DSC法操作简单、试样用量少、检测速率快、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分析手段,快速准确地测定石蜡的熔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熔点 石蜡 偏倚
下载PDF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聚乳酸的结晶过程
6
作者 雷雁洲 杨静晖 李岳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 本文分别采用了传统和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MDSC)研究了聚乳酸(PLA)的结晶过程,探索了MDSC中调制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DSC可以有效地分离PLA在受热过程中重叠的热效应,并将其分割为可逆曲线和不可逆曲线。MDSC模式下,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得到提高,PLA的冷结晶温度逐渐升高,并观察到在PLA的冷结晶峰伴随有α″晶型向α′晶型转变;而PLA熔融温度不随升温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较高的升温速率下观察到PLA α′向α的晶型转变和α晶型的熔融是同时进行的。较长的调制周期也会同时提高曲线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是不会对PLA的相变温度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扫描 聚乳酸 升温速率 调制周期 结晶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凝固成核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学习 王德尊 姚忠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2,共5页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增强相对铝合金成核过程的影响。对基体合金与复合材料凝固临界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增强相会抑制α-Al相的析出;增强相之间间隙尺寸越小,α-Al相析出的过冷度越大。α-Al不能在增强相表面非均质成核。与α-Al相不同...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增强相对铝合金成核过程的影响。对基体合金与复合材料凝固临界温度的测量结果表明,增强相会抑制α-Al相的析出;增强相之间间隙尺寸越小,α-Al相析出的过冷度越大。α-Al不能在增强相表面非均质成核。与α-Al相不同,初晶硅相析出的过冷度在增强相存在的情况下减小,表明增强相可以作为初晶硅相成核的衬底。DSC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研究复合材料的成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扫描(dsc) 增强相 成核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定豆粕产品质量初探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永明 徐子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2-84,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在评价饲用豆粕产品质量中的应用。通过对豆粕变性热焓(ΔH)的测定 ,反映了蛋白质的变化程度 ,可作为衡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灭活程度的指标 ,检测结果与脲酶法相吻合。
关键词 扫描 评价 饲用豆粕 产品质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TESPT50%比热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昉 蒋成安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633-635,636,共4页
通过大量实验,分析了DSC技术测定试样比热的准确度及影响因素。并通过DSC测定ThSPT50%的比热这一重要物理常数来评定其合成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加工温度范围,为配方筛选、材料的加工与应用提供另一方面的实验参考。
关键词 dsc TESPT 扫描 橡胶 硫化剂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定量测试阿德福韦酯晶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袁钻如 张爱明 方江邻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阿德福韦酯药物具有A、E 2种晶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阿德福韦酯药物的不同晶型进行了定量测试方法的研究,该方法的依据是药物的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熔点和熔融热焓,根据熔融热焓的量可... 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阿德福韦酯药物具有A、E 2种晶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阿德福韦酯药物的不同晶型进行了定量测试方法的研究,该方法的依据是药物的不同晶型具有不同的熔点和熔融热焓,根据熔融热焓的量可以定量测试药物中某种晶型的含量,为指导生产工艺研究和产品品质的判断提供快速准确及有效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晶型 扫描 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测试
下载PDF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艳 杨宗邃 马建中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17,共4页
采用皮粉及化学修饰皮粉,分别与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乙烯基类聚合物作用,并对鞣制前后的各种皮粉进行DSC测试。分析DSC谱图得知,鞣制后皮粉的收缩温度、协同单元、发生收缩反应时的反应级数以及活化能,均大于未鞣制皮粉... 采用皮粉及化学修饰皮粉,分别与乙烯基类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鞣剂、乙烯基类聚合物作用,并对鞣制前后的各种皮粉进行DSC测试。分析DSC谱图得知,鞣制后皮粉的收缩温度、协同单元、发生收缩反应时的反应级数以及活化能,均大于未鞣制皮粉,说明纳米复合鞣剂及乙烯基类聚合物具有一定的鞣制作用,且纳米复合鞣剂的鞣制作用大于乙烯基类聚合物,胶原中的氨基是与鞣剂结合的主要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制机理 纳米复合鞣剂 乙烯基类聚合物 扫描
原文传递
干酪根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廷芬 陆绍信 秦匡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6-83,共8页
作者以抚顺、茂名、黄县油页岩干酪根和黄县褐煤有机质为试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干酪根的热演化进行研究,并根据干酪根结构参数的变化,讨论其母质类型及油气生成潜力。
关键词 干酪根 扫描 dsc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DSC)图谱匹配识别法在鱼腥草产地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涛 陈宇迪 +6 位作者 莫单丹 赵瑾 和莉颖 郭姝 欧春丽 曾智强 缪剑华 《分析仪器》 CAS 2022年第1期93-99,共7页
中药材的道地性鉴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难点。本研究探究了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在鱼腥草产地鉴别中的应用。通过DSC测量方法的改进,测量参数的优化,得到了稳定、可重复、有辨识度的鱼腥草DSC谱图。研究发现鱼腥草样本在60℃~350℃区间... 中药材的道地性鉴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难点。本研究探究了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在鱼腥草产地鉴别中的应用。通过DSC测量方法的改进,测量参数的优化,得到了稳定、可重复、有辨识度的鱼腥草DSC谱图。研究发现鱼腥草样本在60℃~350℃区间内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放热峰。不同产地样本的特征反应峰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反应焓及DSC曲线的拓扑图形都有明显的差异,而且相同产地样本的DSC曲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16个不同产地的鱼腥草样本DSC数据建成数据库,引入相似度匹配算法计算得到鱼腥草DSC谱图之间的相似度。通过相似度匹配可以实现鱼腥草产地的高效、精准鉴别,可为中药材产地的鉴别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扫描 产地鉴别
下载PDF
聚合物改性沥青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梁乃兴 廉向东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0,44,共3页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法 ( DSC)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了研究分析 ,从而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 ,以揭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机理。
关键词 聚合物 改性沥青 扫描 道路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5
作者 王铟琳 王志军 郝定靖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39,共4页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 依据GB/T 19466.2—2004的方法,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及实验过程对该法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综合考察重复性测量、天平引入的误差、标准物质的标准值等因素,计算出ASA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通过本研究,明确了关键控制点。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充分反映出中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起到激励检测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树脂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不确定度评定 扫描
下载PDF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蜡滴熔点
16
作者 李淑杰 汲永钢 +1 位作者 关旭 李奕睿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蜡滴熔点,研究了升(降)温速率、升温次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DSC法测蜡滴熔点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再现性。结果表明:确定熔融曲线终止边的拐点温度为DSC法的滴熔点;DSC法测蜡滴熔点的最优...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测定蜡滴熔点,研究了升(降)温速率、升温次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考察了DSC法测蜡滴熔点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再现性。结果表明:确定熔融曲线终止边的拐点温度为DSC法的滴熔点;DSC法测蜡滴熔点的最优条件为:第1次升(降)温速率均为20℃/min,第2次升温速率为5℃/min;该方法的重复性在0~0.2℃,再现性在0~1.1℃,均满足GB/T 8026—2014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滴熔点 微晶蜡 费托蜡 聚乙烯蜡 棕榈蜡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全密度聚乙烯结晶度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薇 程志刚 +1 位作者 聂萍 罗舜皓 《中国建材科技》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自建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全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等指标参数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测定过程中热历史、样品制备、升温速率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对某乙烯厂的多批次全密度聚乙烯进行了测试,通过重复性试验,表... 本文自建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全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等指标参数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测定过程中热历史、样品制备、升温速率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对某乙烯厂的多批次全密度聚乙烯进行了测试,通过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简便、快速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dsc) 全密度聚乙烯 结晶度
下载PDF
用DSC差示扫描热量法测定纤维结晶度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世臻 杜莹华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34,共4页
运用DSC测定了冷拉四倍的PET纤维的结晶度。它是用该纤维与5l0K热处理5分种试样的DSC曲线进行比较,求算出低温结晶峰面积,并从其熔融热中把它扣除,求出结晶度。该方法被推广到涤纶短丝后纺各道工序纤维结晶度的测定上... 运用DSC测定了冷拉四倍的PET纤维的结晶度。它是用该纤维与5l0K热处理5分种试样的DSC曲线进行比较,求算出低温结晶峰面积,并从其熔融热中把它扣除,求出结晶度。该方法被推广到涤纶短丝后纺各道工序纤维结晶度的测定上,与密度法比较,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结晶度 聚酯纤维 测定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岩棉酸度系数研究
19
作者 白静国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4期141-1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岩棉酸度系数测定方法。通过测试计算氢氧化钠梯度浓度标准物样品、氢氧化钠空白样品、差热-热重图谱的积分热流值,绘制出浓度-积分热流差标准工作曲线。将岩棉待测样品、氢氧化钠、标准物混合制备加内... 提出了一种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岩棉酸度系数测定方法。通过测试计算氢氧化钠梯度浓度标准物样品、氢氧化钠空白样品、差热-热重图谱的积分热流值,绘制出浓度-积分热流差标准工作曲线。将岩棉待测样品、氢氧化钠、标准物混合制备加内标物待测岩棉样品,测试加内标物待测岩棉样品的差热-热重图谱,计算待测样品以及加内标物待测岩棉样品的积分热流差,可计算得到待测样品的酸度系数。与传统的容量分析法相比,差示扫描量热法具有误差小、成本低、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棉 酸度系数 扫描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丁艳 徐铮 +1 位作者 吴旭晴 高严庄 《浙江化工》 CAS 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
阐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分类,并针对DSC热分析技术在聚合物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DSC在熔融转化率、反应动力学和压力下热性能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扫描 分类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