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gO∶PPLN晶体差频产生的宽调谐中红外连续激光光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泽宇 朱国申 +6 位作者 汪伟 段弢 杨松 郝强 韩彪 谢小平 曾和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6,共6页
分别以1 083nm和1 550nm波段的窄线宽连续光源为泵浦光和信号光,搭建基于掺MgO周期铌酸锂晶体(MgO∶PPLN)准相位匹配原理的差频非线性效应产生中红外激光实验系统.根据系统温度和信号光波长调谐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泵浦光波长固定条... 分别以1 083nm和1 550nm波段的窄线宽连续光源为泵浦光和信号光,搭建基于掺MgO周期铌酸锂晶体(MgO∶PPLN)准相位匹配原理的差频非线性效应产生中红外激光实验系统.根据系统温度和信号光波长调谐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在泵浦光波长固定条件下改变信号光波长,实现了窄线宽宽调谐中红外连续闲频激光输出,波长覆盖范围为3 547.6~3 629.1nm.当波长为1 082.8nm的泵浦光和波长为1 549.7nm的信号光功率分别放大到2.8 W和3.5 W时,对波长为3 597.0nm的中红外闲频光输出进行长时间功率扫描监测,得到最大功率为3.2mW,功率抖动引起不稳定度小于±1.6%的高稳定的中红外窄线宽激光输出.该研究结果可为设计和研制多波长窄线宽中红外光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宽调谐中红外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原理 周期性极化晶体
下载PDF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源的大气痕量成分高灵敏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东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刘建国 阚瑞峰 王敏 陈玖英 崔益本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室温工作的连续可调谐相干光源在痕量气体检测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非线性差频产生方法是获得室温工作的中红外相干光源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激光光源的重要补充。研究了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差频产生基本原理和PPLN晶体的温度调谐特... 室温工作的连续可调谐相干光源在痕量气体检测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非线性差频产生方法是获得室温工作的中红外相干光源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激光光源的重要补充。研究了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差频产生基本原理和PPLN晶体的温度调谐特性;以甲醛为检测目标气体,研究了基于差频产生的大气甲醛中红外高灵敏探测系统组成,采用光通信波段半导体激光器和掺镱光纤激光器作为信号和泵浦激光,通过PPLN晶体的非线性差频过程实现3.53μm差频输出。系统具有室温工作、全光纤耦合、结构紧凑的特点,能够满足大气痕量气体实时在线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周期极化铌酸锂 甲醛
下载PDF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源及甲烷气体光谱检测 被引量:9
3
作者 戴峰 常建华 +1 位作者 房久龙 唐安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7-1452,共6页
连续波可调谐中红外光源在大气探测、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准相位匹配(QPM)差频产生(DFG)技术,以1060和1550nm波段窄线宽激光器作为基频光源,在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中获得了中红外激光输出。实验系统... 连续波可调谐中红外光源在大气探测、工业生产、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准相位匹配(QPM)差频产生(DFG)技术,以1060和1550nm波段窄线宽激光器作为基频光源,在周期极化铌酸锂(PPLN)晶体中获得了中红外激光输出。实验系统研究了该中红外DFG光源的转化效率、温度和波长调谐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所设计的中红外DFG光源构建了甲烷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扫描泵浦光波长获得了甲烷分子v3基频振动带2 999.01cm^(-1)处的吸收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气体检测
下载PDF
AgGaSe2晶体差频产生可调谐太赫兹波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世林 张会云 +1 位作者 张玉萍 王翠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53-2657,共5页
基于单轴晶体中三波互作用的共线相位匹配技术,采用CO2激光器泵浦非线性晶体AgGaSe2,数值计算出在oee类和oeo类相位匹配条件下,差频产生太赫兹波的相位匹配角、走离角、允许角和有效非线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类相位匹配太赫兹波可调... 基于单轴晶体中三波互作用的共线相位匹配技术,采用CO2激光器泵浦非线性晶体AgGaSe2,数值计算出在oee类和oeo类相位匹配条件下,差频产生太赫兹波的相位匹配角、走离角、允许角和有效非线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两类相位匹配太赫兹波可调谐的范围都非常宽,而且走离角都在1°以下,允许角足够大。在绝大部分太赫兹波区域,oee类匹配有效非线性系数远大于oeo类匹配,实验中适合采用oee类相位匹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AgGaSe2晶体 差频产生 相位匹配 可调谐
下载PDF
连续波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跃 常建华 +2 位作者 桂诗信 严娜 伍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3,共6页
连续波可调谐中红外相干光源在光谱分析、传感与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准相位匹配(QPM)的差频产生(DFG)技术是获取高效中红外激光输出的有效途径,其具有结构简单、调谐方便、室温运转和无阈值限制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连续... 连续波可调谐中红外相干光源在光谱分析、传感与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准相位匹配(QPM)的差频产生(DFG)技术是获取高效中红外激光输出的有效途径,其具有结构简单、调谐方便、室温运转和无阈值限制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连续波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的基本原理及在高转换效率、宽带调谐、多波长运转和系统小型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多种典型DFG激光系统的设计方案、技术特点和输出性能展开讨论,最后对连续波中红外DFG激光光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中红外激光 差频产生 周期性极化晶体 准相位匹配
原文传递
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光谱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小娟 刘文清 +6 位作者 陈东 张玉钧 阮俊 王敏 夏慧 何莹 阚瑞峰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报道了最近研制的一种基于差频方法实现的室温工作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光谱系统,使用波长范围分别为1490~1580nm和1058.1~1060.8nm的两台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分别作为信号和种子光源,采用PPLN晶体作为非线性混频器件,结合准相位匹配技术... 报道了最近研制的一种基于差频方法实现的室温工作宽调谐中红外激光光谱系统,使用波长范围分别为1490~1580nm和1058.1~1060.8nm的两台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分别作为信号和种子光源,采用PPLN晶体作为非线性混频器件,结合准相位匹配技术实现了3.2~3.7μm连续相干光输出。针对该系统的输出带宽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并与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带宽
下载PDF
GaP,GaAs和PPLN晶体级联差频产生太赫兹辐射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俊滔 饶志明 谢芳森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583,594,共9页
研究周期极化磷化镓晶体(GaP)、砷化镓晶体(GaAs)和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PPLN)准相位匹配级联差频产生太赫兹辐射,相较于差频过程,级联过程太赫兹辐射输出功率增大9.5倍。通过分析三波耦合方程,计算并比较晶体的波矢失配量、极化周期和... 研究周期极化磷化镓晶体(GaP)、砷化镓晶体(GaAs)和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PPLN)准相位匹配级联差频产生太赫兹辐射,相较于差频过程,级联过程太赫兹辐射输出功率增大9.5倍。通过分析三波耦合方程,计算并比较晶体的波矢失配量、极化周期和太赫兹功率,结果显示,基于GaP晶体产生的太赫兹功率略大于GaAs晶体输出的功率;GaAs晶体的极化周期最小;PPLN晶体的波矢失配量和极化周期取值范围最小,而输出的太赫兹功率和转换效率最高。建立基于周期极化掺氧化镁铌酸锂晶体(MgO:PPLN)准相位匹配原理的宽调谐激光系统,分析吸收因子对输出太赫兹功率的影响,计算级联差频峰值功率和转换效率。十五阶峰值功率3.72 MW,泵浦光总能量到太赫兹辐射能量的转换效率是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级联过程 差频产生 周期性极化晶体 准相位匹配
下载PDF
同步脉冲诱导的高功率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特邀) 被引量:1
8
作者 方迦南 郭政儒 +2 位作者 闫明 黄坤 曾和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91,共9页
提出并实验探究了基于同步脉冲诱导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利用高速光电探测器将泵浦光脉冲转换为超短电信号,使其驱动宽带的幅度调制器,作用于可调谐连续激光器上,从而实现双色脉冲的稳定时域同步。利用了同步脉冲诱导的非线性差频过程... 提出并实验探究了基于同步脉冲诱导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利用高速光电探测器将泵浦光脉冲转换为超短电信号,使其驱动宽带的幅度调制器,作用于可调谐连续激光器上,从而实现双色脉冲的稳定时域同步。利用了同步脉冲诱导的非线性差频过程,有效降低了光参量下转换的泵浦阈值,能够获得瓦量级的中红外超短脉冲输出,最大泵浦光转换效率达60%,且中心波长在3 000~3 175 nm范围内可调谐。得益于全保偏光纤架构,平均功率的不稳定度(STD/MEAN)在1 h内低至0.07%,展现了优异的长期稳定性。此外,该方案利用光-电-光高速调制实现高精度脉冲同步,免除了复杂的反馈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即插即用、鲁棒性强的特点,为拓展中红外光源在野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差频产生 脉冲同步 光纤激光器
原文传递
基于飞秒锁模光纤激光脉冲基频光的差频产生红外光梳 被引量:5
9
作者 马金栋 吴浩煜 +4 位作者 路桥 马挺 时雷 孙青 毛庆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8-155,共8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飞秒锁模光纤激光脉冲基频光的光纤型差频产生(DFG)红外光梳及其研制技术.基于自主研制的重频锁定200 MHz飞秒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经啁啾脉冲光纤放大与超连续谱产生技术,优化近零色散OFS光纤(型号:OFS-980-20)长度,结合... 报道了一种基于飞秒锁模光纤激光脉冲基频光的光纤型差频产生(DFG)红外光梳及其研制技术.基于自主研制的重频锁定200 MHz飞秒锁模掺铒光纤激光器,经啁啾脉冲光纤放大与超连续谱产生技术,优化近零色散OFS光纤(型号:OFS-980-20)长度,结合可调延时线,获得了精准同步的基频双色脉冲;以GaSe为非线性晶体,利用光整流技术,产生了可在6—10μm范围内宽带调谐的DFG红外光梳,光梳最大光谱宽度可达1.3μm.这种光纤型远红外光梳可望在分子光谱精密测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梳 差频产生 光纤激光器 中远红外
下载PDF
光纤型宽带可调连续波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器转换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建 李晓芹 +3 位作者 冯素娟 王执山 毛庆和 刘文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5-300,共6页
以掺镱光纤激光器为抽运源、掺铒光纤激光器后接掺铒光纤放大器为信号源,利用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研究了全光纤化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器的转换效率特性。结果表明,抽运光和信号光偏振态影响差频产生过程的转换效率,利用偏振控制... 以掺镱光纤激光器为抽运源、掺铒光纤激光器后接掺铒光纤放大器为信号源,利用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研究了全光纤化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器的转换效率特性。结果表明,抽运光和信号光偏振态影响差频产生过程的转换效率,利用偏振控制器,可将抽运光和信号光偏振方向调节到与晶体光轴方向平行,以获得高的转换效率。抽运光和信号光的光束质量既影响差频产生过程的转换效率,又决定晶体纵向位置的容限,当聚焦系统由自聚焦透镜和焦距100mm平凸透镜组成时,相对转换效率达0.717mW^-2,晶体纵向位置容限为44mm。此外,差频光在3126.36~3529.6nm范围内调谐时,转换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差频产生 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晶体 转换效率 光纤激光器 光纤放大器
原文传递
基于PPLN温度渐变控制的宽调谐中红外差频产生激光光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建华 黄秦 +2 位作者 顾久驭 王亚炜 尹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3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周期PPLN晶体渐变式温度控制的宽带中红外差频产生(DFG)激光光源的设计新方案。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固定抽运光波长条件下,闲频光/信号光的准相位匹配(QPM)波长接收带宽(Bw)随着晶体两端温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 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周期PPLN晶体渐变式温度控制的宽带中红外差频产生(DFG)激光光源的设计新方案。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在固定抽运光波长条件下,闲频光/信号光的准相位匹配(QPM)波长接收带宽(Bw)随着晶体两端温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差频转换效率却随之下降。当抽运光波长固定为1.08μm时,在均匀温度条件下中红外闲频光的QPMBW约为8nm。固定晶体初始端的温度为30℃,当晶体两端的温度梯度分别设定为20℃、40℃和60℃时,闲频光的QPMBW可分别拓宽至35nm、80nm和136nm。与此同时,QPM带内相对差频转换效率分别下降至0.2、0.095和0.06。当晶体初始端的温度设定为90℃,仍保持晶体两端的温度梯度为60℃时,该宽带的闲频光QPM带向短波长方向平移,其波长覆盖范围为3.288~3.46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宽调谐 中红外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原文传递
差频产生中红外光源的线宽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长水 韦俊雄 刘颂豪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7,共6页
差频法具有无需复杂腔型调整、输出激光调谐范围宽、效率较高等综合优点,是获得3~5μm中红外激光光源的重要手段。推导了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的输出光波长、线宽以及功率的公式,重点讨论了输出激光线宽与抽运光波长和线宽、信号光线宽... 差频法具有无需复杂腔型调整、输出激光调谐范围宽、效率较高等综合优点,是获得3~5μm中红外激光光源的重要手段。推导了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的输出光波长、线宽以及功率的公式,重点讨论了输出激光线宽与抽运光波长和线宽、信号光线宽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输出激光线宽主要由抽运光和信号光的线宽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中红外激光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输出光线宽
原文传递
周期结构GaAs晶体ps脉冲差频产生窄带THz辐射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卓 王与烨 +1 位作者 姚建铨 王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49-3254,共6页
计算模拟了在ps脉冲抽运周期结构GaAs晶体差频产生窄带THz波过程中,对于不同波长、不同脉宽的抽运光,周期结构GaAs晶体的走离长度和最佳周期长度的变化,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周期结构GaAs晶体的畴数对THz波光谱的影响.根据... 计算模拟了在ps脉冲抽运周期结构GaAs晶体差频产生窄带THz波过程中,对于不同波长、不同脉宽的抽运光,周期结构GaAs晶体的走离长度和最佳周期长度的变化,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周期结构GaAs晶体的畴数对THz波光谱的影响.根据GaAs晶体温度色散公式,计算并分析了晶体最佳周期长度的温度调谐特性,研究了温度变化对THz波光谱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温度调谐实现在周期结构GaAs晶体中产生宽调谐、窄带宽THz波的新方法,该计算结果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脉冲 差频产生窄带THz波 周期结构GaAs晶体 温度调谐
原文传递
OH1晶体中级联光学差频效应产生太赫兹波(英文)
14
作者 李忠洋 谭联 +1 位作者 邴丕彬 袁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理论分析了有机晶体2-[3-(4-hydroxystyryl)-5,5-dimethylcyclohex-2-enylidene]malononitrile(OH1)中基于共线相位匹配级联光学差频产生太赫兹波的物理过程。从耦合波方程出发分析了级联斯托克斯过程和级联反斯托克斯过程,计算了太赫... 理论分析了有机晶体2-[3-(4-hydroxystyryl)-5,5-dimethylcyclohex-2-enylidene]malononitrile(OH1)中基于共线相位匹配级联光学差频产生太赫兹波的物理过程。从耦合波方程出发分析了级联斯托克斯过程和级联反斯托克斯过程,计算了太赫兹波的强度和量子转换效率。相对于非级联光学差频过程,13阶级联光学差频产生的太赫兹波强度增大了15.96倍。13阶级联光学差频中太赫兹波的量子转换效率为1377%,超过了Manley-Rowe关系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级联光学过程 差频产生
原文传递
基于被动全光同步的高效率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明航 武佳美 +5 位作者 李博文 江云峰 郝强 杨康文 黄坤 曾和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5-198,共4页
实验探究了基于被动全光同步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采用主-从注入锁定实现了全保偏掺镱和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同步脉冲输出,并经过级联光纤放大在PPLN晶体中获得了中心波长为3071 nm的中红外皮秒脉冲,最大泵浦光转换效率为68.3%,峰值... 实验探究了基于被动全光同步的中红外差频产生技术,采用主-从注入锁定实现了全保偏掺镱和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同步脉冲输出,并经过级联光纤放大在PPLN晶体中获得了中心波长为3071 nm的中红外皮秒脉冲,最大泵浦光转换效率为68.3%,峰值平均功率达1.36 W。研究发现,所使用的同步脉冲诱导差频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中红外产生的泵浦阈值。此外,得益于脉冲产生、同步与放大全链路的保偏光纤架构,中红外超快光源表现出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平均功率的相对抖动低至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差频产生 同步激光 中红外激光
原文传递
基于全保偏光纤利用脉冲同步技术差频产生中红外皮秒激光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晓蕾 甘继伟 +5 位作者 杨占军 曾静 贡航 黄坤 郝强 曾和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8-211,共4页
搭建了主-从结构的全光被动同步激光器,将主激光器输出脉冲功率放大后注入从激光器,利用注入脉冲在从激光器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实现了1029.9 nm泵浦光与1585.5 nm信号光的脉冲同步。采用声光调制器进行选频并配合级联光纤放大,提高... 搭建了主-从结构的全光被动同步激光器,将主激光器输出脉冲功率放大后注入从激光器,利用注入脉冲在从激光器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实现了1029.9 nm泵浦光与1585.5 nm信号光的脉冲同步。采用声光调制器进行选频并配合级联光纤放大,提高了泵浦光脉冲的峰值功率,并通过优化光纤链路长度有效控制了泵浦光光谱展宽。该双色同步脉冲在PPLN晶体中进行非线性差频处理,当重复频率为100 kHz时,获得了3 dB光谱带宽为0.77 nm、中心波长为2940 nm的线偏振皮秒脉冲,最大单脉冲能量为1.8μJ,泵浦光转化效率为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激光器 全保偏 差频产生 中红外激光
原文传递
基于和频与差频级联的全光单光子波长变换(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万杰 朱畅华 +1 位作者 赵楠 裴昌幸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3-767,共5页
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提出了一种采用和频产生与差频产生级联的全光单光子波长变换方案.在海森堡绘景下,通过非线性变换过程的哈密顿量求解了目标单光子信号的湮灭算子,进而根据变换前后的光子数算符之比得到了单光子波长变换的效率... 基于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提出了一种采用和频产生与差频产生级联的全光单光子波长变换方案.在海森堡绘景下,通过非线性变换过程的哈密顿量求解了目标单光子信号的湮灭算子,进而根据变换前后的光子数算符之比得到了单光子波长变换的效率.分析了和频产生过程以及差频产生过程中单光子的转换效率与泵浦功率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存在最佳泵浦功率使得量子态能够完全转移.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上变换(和频产生)泵浦光功率为65mW、下变换(差频产生)泵浦光功率为150mW时,由1 550nm到1 530nm的单光子波长变换可达到61%的转换效率.给出了级联单光子波长变换的实验装置,包括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泵浦激光、准单光子信号源、滤波等光学元器件、单光子探测器和同步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单光子波长变换 产生 差频产生 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
下载PDF
基于光纤激光器的中红外差频多波长激光产生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建 常建华 +1 位作者 冯素娟 毛庆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892-7898,共7页
针对由YDFL和EDFL作为基频光源的QPM-DFG激光系统,利用PPMgLN晶体的色散关系及其温度特性,有效拓宽了QPM波长接受带宽.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1550和1060nm波段的EDFL和YDFL分别作为DFG的信号和抽运光源时,对于相同的中红外波段,满足QPM条... 针对由YDFL和EDFL作为基频光源的QPM-DFG激光系统,利用PPMgLN晶体的色散关系及其温度特性,有效拓宽了QPM波长接受带宽.模拟结果表明,当采用1550和1060nm波段的EDFL和YDFL分别作为DFG的信号和抽运光源时,对于相同的中红外波段,满足QPM条件所允许的抽运光波长变化范围远大于信号光波长变化范围.当固定信号光波长为1560nm时,对于给定的晶体温度,1060nm波段抽运光的QPM接受带宽超过17nm,对应于中红外差频光带宽可约180nm.采用多波长YDFL作为抽运源,单波长EDFL后接EDFA作为信号源,在保持PPMgLN晶体温度和极化周期73.5℃和30μm不变的前提下,实验获得了波长间隔为14nm的14个中红外激光波长的同时输出,并且,改变信号光波长,可实现对这种中红外多波长激光的同步调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频产生 准相位匹配 多波长中红外 光纤激光器
原文传递
近红外激光泵浦的可调谐中红外固体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
19
作者 陈锴 徐德刚 +4 位作者 贺奕焮 钟凯 李吉宁 王与烨 姚建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共28页
基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器在光电对抗、气体检测、生物医学等应用领域有着重要价值。近红外激光,尤其是1μm激光直接泵浦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调谐范围宽、稳定性高的优势。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 基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器在光电对抗、气体检测、生物医学等应用领域有着重要价值。近红外激光,尤其是1μm激光直接泵浦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调谐范围宽、稳定性高的优势。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核心器件——非线性晶体出发,综述新型非氧化型晶体在可调谐中红外激光产生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不同晶体的光学特性及实现中红外产生的方法。针对可调谐中红外激光源的调谐范围、单脉冲能量、重复频率等关键参数,分析了不同晶体的中红外产生性能及其适用的中红外产生方法。最后对近红外激光器泵浦的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器 非线性光学率变换 光学参量放大 光学参量振荡 差频产生
下载PDF
差频法产生太赫兹抽运源的光子集成芯片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梦蝶 谭少阳 +3 位作者 郭菲 刘松涛 陆丹 吉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171,共4页
为实现高效率、小型化、可调谐、室温下稳定运转的半导体太赫兹(THz)波源,提出了采用光子集成技术,将两个并联的分布反馈(DFB)激光器与无源多模干涉耦合器(MMI)集成,输出THz拍频抽运光束的方案。两DFB激光器的光栅布拉格波长... 为实现高效率、小型化、可调谐、室温下稳定运转的半导体太赫兹(THz)波源,提出了采用光子集成技术,将两个并联的分布反馈(DFB)激光器与无源多模干涉耦合器(MMI)集成,输出THz拍频抽运光束的方案。两DFB激光器的光栅布拉格波长设计偏调为4.8nm(0.6THz),通过改变集成器件中DFB激光器的注入电流进行波长调谐,每路DFB能够达到3.9nm的波长偏调。将拍频光束通过单模光纤耦合到频域分辨光学门(FROG)中对THz拍频光束空间拍频包络进行测量,在不同的DFB区注入电流下,证实了集成芯片在0.184~1.02THz频率调谐范围内可室温连续输出用于产生THz波的有效THz拍频光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太赫兹源 差频产生 域分辨光学门 分布反馈激光器 多模干涉耦合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