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几种公害物综合安全的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炜 兰芳 +2 位作者 尼满 早日克 买热木尼沙 《草原与草坪》 CAS 2009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随即抽样法采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样,对几种公害物六六六、敌敌畏、铅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数理统计安全指标法,分别计算了这几种公害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率指标,并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 通过随即抽样法采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样,对几种公害物六六六、敌敌畏、铅和砷的含量进行检测,采用数理统计安全指标法,分别计算了这几种公害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率指标,并参照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对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状态予以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六六六、敌敌畏、铅和砷的检测值均未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值,各公害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率均达100%,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地表水居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安全状态,并且该地区牧民地表生活饮用水的人均取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也居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 地表水 公害物 综合安全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可依 愚广灵 +3 位作者 陈末 买迪努尔·阿不来孜 胡洋 贾宏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2-340,349,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差异,为评价该区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等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开垦、弃耕还牧、放牧3种处理,以10 cm为一个梯度,采集0—40... [目的]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差异,为评价该区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等生态功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开垦、弃耕还牧、放牧3种处理,以10 cm为一个梯度,采集0—40 cm土层土壤,采用干筛和湿筛两种方法筛分土壤团聚体,测算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DA)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明确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差异。[结果]①3种利用方式下,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粒径)为主。亚表层(10—20 cm)土壤,弃耕还牧处理的PDA显著低于放牧处理(p<0.05),与开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而除亚表层(10—20 cm)外,弃耕还牧处理其余土层土壤PDA显著高于开垦处理和放牧处理(p<0.05)。表层(0—10 cm)土壤,开垦处理与放牧处理PDA无显著差异(p>0.05);而除表层(0—10 cm)外,开垦处理其余土层土壤PDA显著高于放牧处理。②弃耕还牧处理的SOC含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在表层(0—10 cm)土壤中,放牧处理≥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显著高于开垦处理(27.89 g/kg,6.34%)和弃耕还牧处理(36.96 g/kg,14.3%)。而亚表层(10—20 cm)、下层(20—30 cm)、深层(30—40 cm),弃耕还牧处理≥5 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显著低于开垦处理和放牧处理(p<0.05)。③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及其稳定性与SOC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2 mm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土壤团聚体MWD和GMD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5 m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2 mm土壤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S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1 mm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草地开垦活动会降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SOC含量,其中弃耕还牧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差,SOC含量最低。建议草地弃耕后应进行适度恢复(施肥、播种等),再进行放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新疆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