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谈“一馆两业”与图书馆企业化
1
作者 杜宝兰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近日党中央召开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六中全会,主要讨论了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特别强调了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加大对图书馆投入的目的。
关键词 图书馆 一馆两业 十四届六中全会 市场企业化 图书馆事业 社会效益 图书馆经费 教育职能 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制度创新 被引量:20
2
作者 温思美 罗必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TO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 ,并对实现... TO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 ,并对实现其目标模式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应在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构建起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企业化的管理为运行机制、多元主体参与、高度组织化的现代市场体系。为此 ,必须创新农产品的市场组织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产品市场 流通体制 组织制度创新 批发市场 市场企业化
下载PDF
“把市场作为产业开发”
3
作者 王洪昌 《中外管理》 CSSCI 1994年第1期10-10,共1页
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创建三年来,采取"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民办公司"、"生产社会化,经营企业化"、"成片开发,连片作业,倾斜投入,滚动开发,综合发展"、"市场企业化,企业... 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创建三年来,采取"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农民办公司"、"生产社会化,经营企业化"、"成片开发,连片作业,倾斜投入,滚动开发,综合发展"、"市场企业化,企业建市场"等开发体制。在做法上,重点在于建立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为推进农业资源产业化,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现已办厂70个。试验区企业发展很快,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发育市场 试验区 成片开发 海南省 市场企业化 农产品加工业 经营企业化 资源产业化 滚动开发
下载PDF
试论专业市场的功能、生成和发展
4
作者 尹国英 《管理观察》 1999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可行性分析 不正当竞争行为 专业市场建设 市场企业化 认识误区 产业化 演变和发展 生成和发展 总体规划
下载PDF
师范类高校学报良性发展之路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韬 张转 《石家庄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88-94,共7页
师范类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学报中的一员,面临着共同的困难和问题。这不能不逼迫我们更进一步认识逐步调整办刊宗旨、走联合发展之路,办特色刊物、走内涵发展之路,主动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特点、走两个效益的发展之路的合理性和需要性。师... 师范类高校学报作为高校学报中的一员,面临着共同的困难和问题。这不能不逼迫我们更进一步认识逐步调整办刊宗旨、走联合发展之路,办特色刊物、走内涵发展之路,主动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特点、走两个效益的发展之路的合理性和需要性。师范类高校学报充分利用目前自己的有利条件,进行系统化(或社会化)、特色化、市场化(或企业化)的探索,就有可能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高校学报 良性发展之路 学报系统化与社会化 办刊特色化 刊社企业化市场
下载PDF
新公共管理与文官制度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竺乾威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7,共7页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特点。但其以市场化和企业化为取向的改革举措在顺应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问题。文官制度未来还会不断调适,为适应管理模式创新,... 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特点。但其以市场化和企业化为取向的改革举措在顺应新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的问题。文官制度未来还会不断调适,为适应管理模式创新,它必须关注结构和行政价值层面的改革,完成从传统行政文化到新的行政文化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行政模式 新公共管理 市场企业化取向 行政价值与文化
原文传递
新中国金融业70年——基于制度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2
7
作者 巫云仙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87,共27页
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 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体现了70年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既是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70年后金融业再出发的起点。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和软硬制度建设,是金融业从大到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业的制度变迁,具有方法论和战略意义,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70年 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