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中介效应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萍 刘怡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维护消费市场稳定,增强消费市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对于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支付数字化转型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 维护消费市场稳定,增强消费市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对于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支付数字化转型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会产生直接的正向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支付数字化对维护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稳定的作用更强。同时,支付数字化也会通过电子商务发展渠道间接影响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表明电子商务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正向赋能作用,且这种赋能效应在农村消费市场韧性中表现的更强。最后,本文从加快支付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视角,提出了维护我国城乡消费市场稳定,增强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数字化 消费市场 电子商务 市场韧性
下载PDF
有机认证提高了农户市场韧性吗?——基于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张丽 黄腾 刘天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3,共12页
在消费端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和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评估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韧性小农”的内涵,运用两期苹果销售价格数据构建表征农户市场韧性的指标,系统分析有机认证对农户市... 在消费端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和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评估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韧性小农”的内涵,运用两期苹果销售价格数据构建表征农户市场韧性的指标,系统分析有机认证对农户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并使用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681户苹果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和多维固定效应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有机认证有助于农户市场韧性的提升,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缓解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②基于成本-收益理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有机认证农户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农业收益稳定性提高:前者表现为有机肥、生物农药使用概率提升,而亩均肥料和农药成本投入不变;后者表现为有机认证提升了苹果品质,进而实现溢价能力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宽;③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状况好、加入合作社和位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地区的农户进行有机认证后其市场韧性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持续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以此增强农户抵御外部冲击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为“小农户”更好地接入“大市场”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认证 市场韧性 农户 销售价格 苹果产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邹青海 董宇 +1 位作者 卢再水 刘训聪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6-61,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赋能延伸体育产业链来实现模式重构。针对现实困囿提出发展路径,包括: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强数据链接,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采取反垄断举措,完善体育产业数字治理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数字鸿沟;协同培养数字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市场韧性 模式重构
下载PDF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韧性的评价和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海峰 宋肖肖 《深圳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5-14,68,共11页
2020年新冠疫情的区域传播对全球各个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基于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和调整力三个要素,提出了测度资本市场韧性的逻辑框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构建了资本市场抵抗力、恢复力和调整力指标,并进一步构建了资本... 2020年新冠疫情的区域传播对全球各个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基于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和调整力三个要素,提出了测度资本市场韧性的逻辑框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构建了资本市场抵抗力、恢复力和调整力指标,并进一步构建了资本市场韧性的综合指标。利用全球45个代表性资本市场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全球资本市场韧性在疫情期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于疫情前的状态,全球45个代表性股票市场恢复程度超过100%的有24个市场,占比约为53%,全球股票市场的恢复程度均超过80%,表明大多数资本市场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第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各自的资本市场内部之间的韧性都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抵抗力较强,有的恢复力较强等等,正是资本市场韧性的各个维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在应对新冠疫情时的表现差异。第三,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在疫情期间的抵抗力、恢复力和调整力更强,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韧性更强。第四,中国资本市场韧性总体韧性水平较高,表现为较强的抵抗力,但恢复力和调整力明显不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本市场的恢复力和调整力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资本市场发挥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必然要求,未来应该着重关注中国资本市场恢复力和调整力不足的原因,打造平衡的韧性资本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全球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韧性 韧性测度
下载PDF
中国金融市场韧性研究——基于风险冲击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共16页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韧性 风险冲击 关联网络 金融发展
下载PDF
股票市场韧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被引量:3
6
作者 温军 李凌霄 Zhou Xiaozhou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158,共22页
本文从金融市场视角出发,创新性地利用Log-ACD模型、EGARCH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对股票市场韧性进行度量,在得到可靠韧性指标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性地论证了股票市场韧性对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假说、影响效果... 本文从金融市场视角出发,创新性地利用Log-ACD模型、EGARCH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对股票市场韧性进行度量,在得到可靠韧性指标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系统性地论证了股票市场韧性对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假说、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韧性的增强可以显著提升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和效率,这一结果在更换技术创新度量指标、更换回归模型、控制随时间变化的解释变量因素、控制随和不随时间变化的行业或省份固定效应、面板交互固定效应以及工具变量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股票市场韧性的增强不仅可以缓解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增强大股东的风险承担水平,而且有助于机构投资者进入企业、显著优化企业的股权制衡,这些共同对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施加积极影响。(3)扩展检验表明,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境外上市企业相比,股票市场韧性对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境内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更为明显的正向激励作用。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提高中国股票市场韧性,更好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韧性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风险承担 股权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韧性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地方政府“话语权”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魏超 陈盛伟 +1 位作者 牛浩 李政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5,共17页
面对复杂的市场外部环境和内部扰动因素,如何提升市场韧性,实现“稳定、增长、转型”,是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抵抗-恢复-转型”的逻辑测算了农险市场韧性,并借助系... 面对复杂的市场外部环境和内部扰动因素,如何提升市场韧性,实现“稳定、增长、转型”,是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据“抵抗-恢复-转型”的逻辑测算了农险市场韧性,并借助系统GMM估计探讨了地方政府“话语权”对农险市场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我国农险市场韧性差异显著,粮食主产区要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全国农险市场韧性整体上波动上升,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地方政府“话语权”显著抑制了农险市场韧性水平的提升但影响存在明显的结构异质性,地方财政压力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效应。本文建议要明确地方政府干预的合理阈值区间,建立双轨监督机制;构建保费补贴绩效考核制度,灵活高效拨付资金;完善农业保险遴选机制,促进农险市场适度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市场韧性 地方政府“话语权” PSR模型 地方财政压力 市场竞争
原文传递
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海峰 宋肖肖 窦斌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3,共10页
在新形势下,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 在新形势下,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具有抵抗力、恢复力以及调整适应力三种要素。抵抗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恢复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核心要求,调整适应力是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关键环节。打造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要从深化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改变投资者结构,建立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风险识别、预警和处理的防控机制等方面切入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韧性 系统性金融风险 上市公司质量 资本市场透明度
下载PDF
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的影响——基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海峰 宋肖肖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1,共9页
基于收益-风险比方法构建资本市场韧性的测度指标,并利用2003—2018年全球具有代表性的49个股票市场数据,研究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在资本市场外部治理水平... 基于收益-风险比方法构建资本市场韧性的测度指标,并利用2003—2018年全球具有代表性的49个股票市场数据,研究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在资本市场外部治理水平更高和以民法为法律渊源的市场里表现得更为明显,且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资本市场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应着眼于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应对危机的韧性,从而为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韧性 投资者保护 资本市场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韧性资本市场的建设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宇辰 莫冬燕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当前的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外部冲击,降低了其抵御风险和灾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亟需建设韧性资本市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全面风险管控,建立跨时空的风险分摊机制,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出一种动态流量化... 当前的资本市场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外部冲击,降低了其抵御风险和灾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亟需建设韧性资本市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全面风险管控,建立跨时空的风险分摊机制,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出一种动态流量化的风险传递方式。本文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应对经济冲击的安排、满足融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诉求四个层面全面分析了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多维度需求,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客体、建设目标、建设层级及建设保障等维度系统性搭建了韧性资本市场的框架结构,并在此框架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深度发掘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流动性低下、定价泡沫化、风险管控不全面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与挑战,并最终从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效率性、合理化解资产定价泡沫化、完善资本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等层面提出韧性资本市场建设的可操作性路径安排,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高质量运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资本市场 建设框架 风险管控
下载PDF
浅谈制造企业运营能力柔性及提高途径
11
作者 倪彩梅 《中国经贸》 2018年第19期66-67,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临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只有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效的进行市场变化,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临着更高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只有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效的进行市场变化,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运营能力 企业收益 企业对市场的柔韧性
下载PDF
风险、信任与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以新发地疫情食品谣言事件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晓华 喻智健 郑适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8,共15页
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的食品谣言事件给国内三文鱼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本文根据北京市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消费者对三文鱼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官方媒体信任以及自媒体信任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的影响... 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的食品谣言事件给国内三文鱼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本文根据北京市实际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消费者对三文鱼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感知、官方媒体信任以及自媒体信任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剔除掉疫情大环境好转的潜在影响后,消费者三文鱼购买意愿的完全恢复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第25周,恢复周期与剔除前的22周相比小幅延后。第二,食品谣言冲击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恢复周期远远短于传统食品安全事件,市场对负面谣言具有很强的韧性。第三,消费者风险偏好程度与官方媒体的信任程度越强,越倾向于更快地恢复三文鱼购买意愿,恢复周期也就更短;消费者风险感知程度与自媒体信任程度越强,则越倾向于避免购买三文鱼相关食品,延长了购买意愿的恢复周期。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引导消费者购买检疫合格食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大进口冷链检测力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食品安全谣言 市场韧性 信心恢复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