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风水布置方式对蒸发冷却盘管布水均匀性影响研究
1
作者 林勇军 徐鹏华 +2 位作者 张学伟 史亮 邓立生 《制冷》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本文采用模拟仿真探究三种不同的风水布置方式(顺流、横流、逆流)对蒸发冷布水均匀性的影响。通过蒸发冷却盘管表面指定液膜厚度(0.01 mm-1 mm)的占比以及整个盘管液膜的分布情况反应出蒸发冷布水的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水顺流的布... 本文采用模拟仿真探究三种不同的风水布置方式(顺流、横流、逆流)对蒸发冷布水均匀性的影响。通过蒸发冷却盘管表面指定液膜厚度(0.01 mm-1 mm)的占比以及整个盘管液膜的分布情况反应出蒸发冷布水的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水顺流的布置方式效果最佳,蒸发冷却盘管表面能够形成连续的膜层;经过4 s后,平均液膜厚度最大,液膜覆盖性最好;且指定液膜厚度范围的表面积占整个换热器表面65%;横流布置方式次之,达到52%。逆流仅为35%,液膜效果最差,成膜可观的膜层几乎仅分布于盘管上部1/4高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风水布置方式 布水均匀性 蒸发冷却盘管 液膜
下载PDF
斜管沉淀池布水均匀性模拟计算与工艺参数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廷林 李玉仙 +2 位作者 张志政 卢金锁 丛海兵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水量负荷的增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许多水厂不得不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池,然而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斜管布水均匀性问题一直没从理论上得以解决。通过建立包括长宽比、斜管管径、布水区高度等多个影响布水均匀性因素的水力学方... 水量负荷的增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许多水厂不得不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池,然而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斜管布水均匀性问题一直没从理论上得以解决。通过建立包括长宽比、斜管管径、布水区高度等多个影响布水均匀性因素的水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沉淀池长宽比(L/B)对均匀布水性影响最大,当L/B接近6时,布水渠末端的斜管流量极小,布水极不均匀;增大布水渠高度和沿池长方向上减小斜管管径有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据此在L/B较大的平流沉淀池改造工程中可采取由沿宽度方向布水改为沿长度方向,将沉淀池分格改造为多个斜管沉淀池以及斜管管径沿布水方向由小变大等技术措施提高布水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水均匀性 参数分析 模拟计算 沉淀地 斜管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 工艺 水质标准 改造过程 力学方程 影响规律 定量分析 计算结果 改造工程 技术措施 长宽比 管径 均匀 增大 高度 水渠 水厂 减小 分格
下载PDF
供水压力对穿孔管布水系统布水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沈明卫 郝飞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88,共4页
针对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穿孔管布水切线弹性模量系统,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技术,就供水压力对典型穿孔管系统布水均匀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三维稳态模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CFD技术可较精确... 针对工程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穿孔管布水切线弹性模量系统,以Navier-Stokes方程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求解技术,就供水压力对典型穿孔管系统布水均匀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三维稳态模拟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CFD技术可较精确地预测穿孔管系统各孔口的出流情况.供水压力对穿孔布水系统布水均匀性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距离进水主管较远的孔口,随着供水压力pu的增加,布水系统的布水均匀性变好,当少。在0.05~0.10MPa时,供水压力对孔口出流量偏差的影响最为剧烈,压力的提高可显著改善布水的均匀性;当pu为0.100~0.175MPa时,供水压力对孔口出流量偏差的影响很小,此时提高供水压力往往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当声。大于0.175MPa时,供水压力对孔口出流量偏差的影响重新开始显现,但对布水系统均匀性的影响效果不如其在0.05~0.10MPa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管布水系统 布水均匀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配水系统的布水均匀性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配水系统的布水均匀性对滤池反冲洗的效果影响很大 ,传统的研究多侧重于水流速度和开孔比α方面 ,对于滤池本身的构造考虑相对较少 ,依据传统方程系统的研究了开孔比α和滤池的长度 L、配水室宽度 B及高度 H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 ,揭示了... 配水系统的布水均匀性对滤池反冲洗的效果影响很大 ,传统的研究多侧重于水流速度和开孔比α方面 ,对于滤池本身的构造考虑相对较少 ,依据传统方程系统的研究了开孔比α和滤池的长度 L、配水室宽度 B及高度 H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 ,揭示了布水均匀性不受进水宽度的影响 ,明确提出了 L /H控制的范围 ,对滤池的设计、研究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工程 滤池 配水系统 布水均匀性 L/H控制
下载PDF
旋转布水器布水均匀性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金锥 王峰 +1 位作者 魏忠庆 谷尘勇 《中国环保产业》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建立布水横管水流微分方程,导出计算横管内压力线无量纲公式,分析常用经验公式的不足,提出计算布水孔间距的新方法,并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布水孔间距与经验公式计算的孔距存在一定差异,用本文中的方法可以达到布水均匀的目的。
关键词 水头 旋转布水 布水均匀性 设计
下载PDF
水浴灭菌器布水均匀性确认方法研究
6
作者 许文东 于鹏 +2 位作者 王长城 马秀娟 原江涛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确认水浴灭菌器布水均匀性的方法,对灭菌器布水均匀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水浴灭菌器布水结构的分析,采用在布水口安装螺翼式水表对布水口的水量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测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和相对标准偏差(RSD)... 目的建立一种确认水浴灭菌器布水均匀性的方法,对灭菌器布水均匀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对水浴灭菌器布水结构的分析,采用在布水口安装螺翼式水表对布水口的水量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测量,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析,确认布水是否均匀。结果通过对布水口单位时间的流量数据统计分析,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为15 min流量数据的P值为0.004(表示差异性极显著)、30 min流量数据的P值为0.963(表示差异性不显著)、60 min流量数据的P值为0.024(表示差异性显著);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在2.3%至2.9%之间。结论相对标准偏差对螺翼式水表获得的布水口水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评价为确认水浴灭菌器布水均匀性提供了简便和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浴灭菌器 布水均匀性 显著差异检验 相对标准偏差
下载PDF
过滤罐穿孔管反冲洗布水均匀性数值分析
7
作者 李小畅 陈忠喜 +2 位作者 陈成文 古文革 房永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4期27-32,共6页
针对油田目前常用的穿孔管配水均匀性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过滤罐穿孔管布水系统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以T型三通管模型实验为验证对象,明确了近壁面无量纲壁面高度y+对阻力计算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数值... 针对油田目前常用的穿孔管配水均匀性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过滤罐穿孔管布水系统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以T型三通管模型实验为验证对象,明确了近壁面无量纲壁面高度y+对阻力计算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数值求解方法。基于所验证的方法,对穿孔管布水系统进行了不同流量下的数值模拟,给出了布水特性,并从流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局部流量不均匀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RNGk-ε模型且y+在30左右时,可保证不同工况下的阻力计算结果均与实验吻合良好;穿孔管布水不均的孔眼主要出现在与配水干管两端相连的配水支管上,且主要由干管两端的大尺度漩涡及回流现象所引起;反冲洗流量对穿孔管系统本身的布水均匀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管 布水均匀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离子交换器中间排水装置布水均匀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冯彩凤 詹才华 《水利电力科技》 1993年第4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离子交换器 布水均匀性 排水装置
下载PDF
布水不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临界沉速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廷林 李玉仙 +2 位作者 何文杰 樊康平 顾军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31,35,共5页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 根据斜管沉淀池的姚氏特性参数,通过改变沉淀池的结构参数,分析了布水不均匀性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对确定原水条件下的斜管沉淀池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絮体的沉降效果和出水水质逐渐变差;且当q为10m3·m-2·h-1和20m3·m-2·h-1时,L/B分别大于5和3时,下滑絮体的受力F合几乎为0,固液分离效果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布水区高度h1的增大首管的临界沉速逐渐减小,适宜的布水区高度h1为1.2~1.6m;随着斜管管径d和表面负荷q的增大,首管临界沉速与沉淀池平均临界沉速差值(Δ(uF0-u0))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管沉淀池 布水均匀性 临界沉速 沉淀效率
下载PDF
供水压力对穿孔管布水系统布水均匀性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倩 《中国科技投资》 2012年第A07期86-86,共1页
穿孔管布水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切线弹性模拟系统,主要框架为Navier-Stokes方程,利用计算流体CFD进行技术求解,实验供水压对穿孔管布水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三维稳态试验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CFD技术对穿孔管系统中的各孔口出流... 穿孔管布水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切线弹性模拟系统,主要框架为Navier-Stokes方程,利用计算流体CFD进行技术求解,实验供水压对穿孔管布水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三维稳态试验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CFD技术对穿孔管系统中的各孔口出流情况进行准确预测,穿孔管布水系统受供水压力的作用,影响了均匀性,特别是离进水管较远孔口,供水压力在不断增加,布水系统均匀性也随之提高。本文对供水压力对穿孔管布水系统的布水均匀性影响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压力 穿孔管布水 系统 布水均匀性 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CFD方法的柱形高速混床布水装置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文华 杨玉 张长亮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94,共6页
为解决柱型高速混床布水装置偏流带来的周期制水量偏低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布水装置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能够准确模拟树脂层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参数,确定了以混床布水的速度均匀性指数作为混床性能评价的依... 为解决柱型高速混床布水装置偏流带来的周期制水量偏低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布水装置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能够准确模拟树脂层流动的多孔介质模型参数,确定了以混床布水的速度均匀性指数作为混床性能评价的依据。针对现有多孔板拧水帽式布水装置的缺点,提出了加强型两级和双层多孔板2种新型布水装置,经过进一步优化参数后,提高了混床布水均匀性指数,周期制水量达到了设计值的1.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混床 布水均匀性指数 周期制水量 CFD 两级布水装置 双层多孔板布水装置
下载PDF
DN3400mm中压柱形离子交换器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立忠 汪红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6,共6页
采用中压、特大直径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设备,可节约占地面积及投资,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田湾核电站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拟采用国产首台中压、大直径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设备,为确保使用安全,就该设备模拟运行工况下的布水均匀性、树... 采用中压、特大直径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设备,可节约占地面积及投资,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田湾核电站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拟采用国产首台中压、大直径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设备,为确保使用安全,就该设备模拟运行工况下的布水均匀性、树脂输出率和混合树脂分离率等3项指标,进行了出厂前的运行特性考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国产中压、大直径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设备各项指标满足机组设计要求。该设备的制造成功,为大容量、高参数核电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大直径离子交换器实现国产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3400 mm柱形离子交换床 中压 布水均匀性 树脂输出率 混合树脂分离率
下载PDF
基于多点布水的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宇 谭映宇 +7 位作者 王晓敏 陈泽军 马彬 王慧荣 沈浙萍 徐慧 包天欣 张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78-1584,共7页
印染废水处理普遍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针对现有水解酸化工艺布水不均、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多种布水工况下水解酸化反应器内固液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佳布水点数;通过现场中试对CFD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印染废水处理普遍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针对现有水解酸化工艺布水不均、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多种布水工况下水解酸化反应器内固液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佳布水点数;通过现场中试对CFD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考察了中试设备运行期间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多点布水有利于泥水混合均匀,提高传质效率,对于1.20 m(长)×1.20 m(宽)×3.35 m(高)的反应器,9点布水即可达到均匀布水效果。相比污水处理厂单点布水水解酸化池,中试设备的处理效率显著改善,其中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量、可生化性及脱色率分别提高至原来的2.7、1.1、2.2倍。随着中试设备稳定运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成为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布水均匀性
下载PDF
球形高速混床水垫层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陈明国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5期436-442,共7页
高速混床是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除盐设备,对提高热力系统水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高速混床水垫层内的流动规律和阐明流量及水垫层高度对高速混床布水均匀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Gambi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一台球形高速混... 高速混床是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除盐设备,对提高热力系统水汽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高速混床水垫层内的流动规律和阐明流量及水垫层高度对高速混床布水均匀性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Gambi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一台球形高速混床内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帽出口形成的射流区域在水垫层内逐渐收缩和衰减,在树脂层表面的上部向周围扩散,在混床壁面区域形成逆流区。高速混床内的流动阻力主要来自于布水板,额定工况下布水板的阻力约占混床总阻力的13.3%。随着流量从870 t/h降低到330 t/h,水垫层内的相对速度偏差略微增大,但区别不明显,最大差值为6.45%。随着水垫层的高度从992 mm降低到592 mm时,树脂层表面的相对速度偏差从0.236降低到了0.079,表明树脂层表面的速度分布变得更加均匀。研究结果可为高速混床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混床 水垫层 布水均匀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论介质过滤器上下布水效果及失败案例
15
作者 董金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0年第9期00312-00314,共3页
水污染日益严重和水资源的枯竭,人们对污水深度处理和循环再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处理过程中,介质过滤器应用相当广泛,但是过滤器上下布水在形式、大小、材质等多方面问题困扰水处理工作者。
关键词 介质过滤器 上下布水 布水均匀性 布水方向 布水器失败
下载PDF
改善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工程措施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龙武 付振强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介绍了布水及出水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影响 ,提出了选择最有利的集水方式的理论依据 ,得出了淹没孔口集水最有利于均匀出水的结论。并介绍了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改善沉淀效果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 斜管沉淀池 沉淀效果 布水均匀性 可调式孔口集水槽
下载PDF
改善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工程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龙武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4期299-300,共2页
 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工程设计经验,介绍了布水及出水均匀性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选择最有利的集水方式的理论依据,得出了淹没孔口集水最有利于均匀出水的结论,并介绍了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改善沉淀效果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 斜管沉淀池 沉淀 布水均匀性 可调式孔口集水槽
下载PDF
异形水槽蓄冷技术在商业建筑空调系统中的设计研究
18
作者 王凌飞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4-79,共6页
自然分层的水蓄冷技术在能耗梯级增长的商业建筑中具有重要的节能功效。对商业建筑项目中异形蓄水槽的布水均匀性、温度分层效果和防水保温进行了理论研究。在一个实际建筑项目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然分层的水蓄冷技术在能耗梯级增长的商业建筑中具有重要的节能功效。对商业建筑项目中异形蓄水槽的布水均匀性、温度分层效果和防水保温进行了理论研究。在一个实际建筑项目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该研究结果对水蓄冷系统设计,尤其是对区域形状不规则的商业建筑项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异形蓄水槽 布水均匀性 温度分层
下载PDF
Resistivity in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 Porous Medium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淑霞 夏晞冉 +2 位作者 玄建 刘亚平 李清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A new one-dimensional system for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for natural gas hydrate(NGH)exploitation is designed,which is used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NGH.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A new one-dimensional system for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for natural gas hydrate(NGH)exploitation is designed,which is used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processes of NGH.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method,especially in monitoring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e NGH. Isovolumetric formation experiment of NGH is performed at 2°C and 7.8 MPa.Before the NGH formation,the initial resistivity is measured to be 4-7Ω·m,which declines to the minimum value of 2-3Ω·m when NGH begins to nucleate after the pressure is reduced to 3.3 MPa.As the NGH grows,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to a great extent,and finally it keeps at 11-13Ω·m,indicating the completion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The NGH decomposition experiment is then performed.When the outlet pressure decreases,NGH begins to decompose,accordingly,the resistivity declines gradually,and is at 5-9Ω·m when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ends,whic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resistivity value before the formation of NGH.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of NGH are determined by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resistivity measured on an one-dimensional sand-packed model.This study tackles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NGH in porous medium,and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NGH exploit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VITY natural gas hydrate FORMATION decomposition by depressur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