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学技术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孝 李晓聪 +1 位作者 陈悦彤 丁海涛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布鲁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诊断一直是个难题。随着组学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布鲁菌病的组学研究。在基因组学方面,利用测序技术获得基因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从而对菌株... 布鲁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其诊断一直是个难题。随着组学研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布鲁菌病的组学研究。在基因组学方面,利用测序技术获得基因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从而对菌株进行分型,宏基因测序已经应用于布鲁菌病的诊断。在转录组学方面,通过测序技术获取病原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寻找对诊断布鲁菌病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在蛋白质组学方面,通过质谱技术分析蛋白质在生物学过程中的表达、互作和调控,为开发布鲁菌病的新型诊断方法提供支持。在代谢组学方面,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获得代谢物的代谢谱,基于代谢组数据可以鉴定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更好地了解布鲁菌菌株之间的代谢差异,为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多组学联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全面而准确的生物学信息,为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组学技术 分子诊断 多组学联合分析
下载PDF
1950-2015年中国布鲁菌病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2
作者 丁言稳 刘婷 +1 位作者 蔡奔 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趋势,包括地区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构建1950-2015年布病数据库,绘制60年间布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月平均发病例数趋势图作趋势分析。通过Arcgis 10.2软件空间统...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趋势,包括地区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构建1950-2015年布病数据库,绘制60年间布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月平均发病例数趋势图作趋势分析。通过Arcgis 10.2软件空间统计工具,对2000-2015年布病发病率作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950-2009年60年间,中国共报告布病发病927987例,死亡5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012(1/100000),年平均死亡率为0.0003(1/100000);布病发病率较高的为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新疆等省、自治区;2008-2013年中国布病发病情况的全局空间分布关系为离散模式(Moran′s I<0,P<0.05),2014-2015发病情况的全局空间分布关系为随机模式(P>0.05);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存在于山西、新疆和宁夏,高低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内蒙古和山西。结论:中国布病发病呈现全局空间负相关关系,高低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内蒙古,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山西、新疆和宁夏,应加大对这几个省和自治区布病的监控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中国 时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以尿频尿急及腰痛伴发热为表现的布鲁菌病1例报道
3
作者 罗云 谢范星 +4 位作者 杨俊 唐梅 杨伟 王云龙 赵涛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和牛等疫畜。在全球,布鲁菌病每年新发约50万例[2],我国布鲁菌病主要发生在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陕西等北方农业省份[3-4],以羊种布鲁菌病为主[4]...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和牛等疫畜。在全球,布鲁菌病每年新发约50万例[2],我国布鲁菌病主要发生在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陕西等北方农业省份[3-4],以羊种布鲁菌病为主[4]。布鲁菌病可累及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尿频尿急 发热 腰痛 重庆地区 传染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布鲁菌病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费爽 陈浩 +7 位作者 孙黎 黄正楷 王子杰 韩志坚 陶俊 居小兵 顾民 谭若芸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44,共3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按照宿主动物的不同可分为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犬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鼠布鲁氏杆菌6个种,约20个生物型,其中前4种均对人类有致病能力,但毒力不同[1...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按照宿主动物的不同可分为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犬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鼠布鲁氏杆菌6个种,约20个生物型,其中前4种均对人类有致病能力,但毒力不同[1]。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有潜伏周期长、传染性强、传染源广、危害性大、致死率高的特点。布鲁菌病主要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布鲁菌病 机会性感染 抗生素
原文传递
基于常规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布鲁菌病预测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杨芳 王亚辉 +3 位作者 程林 岳奇 杨萍 何玲玲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期9-12,18,共5页
目的 利用常规临床数据建立模型对布鲁菌病进行预测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321例布鲁菌病患者为布鲁菌病组,选取同期261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数据作为候选变量,对布鲁菌... 目的 利用常规临床数据建立模型对布鲁菌病进行预测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321例布鲁菌病患者为布鲁菌病组,选取同期261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数据作为候选变量,对布鲁菌病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测因素,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布鲁菌病预测模型和列线图,采用Bootstraping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进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 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性别、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为布鲁菌病的独立预测因素。逐步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变量CRP;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内部验证模型的AUC为0.93。结论 该研究利用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数据建立了布鲁菌病的预测诊断模型,为临床医师评估布鲁菌病风险和预测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预测模型 诊断 常规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在人布鲁菌病中的变化和作用
6
作者 贾斌 弋中涛 +2 位作者 伊帕尔古丽·亚森 梁思敏 高辉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检测布鲁菌病(布病)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和血清细胞因子IL-10和IFN-γ水平。分析布病患者不同病程中Bregs和细胞因子变化特点,评估机体免疫反应状态... 目的检测布鲁菌病(布病)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CD24^(hi)CD27^(+)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和血清细胞因子IL-10和IFN-γ水平。分析布病患者不同病程中Bregs和细胞因子变化特点,评估机体免疫反应状态。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诊治的急、慢性期布病患者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血标本,并设立健康对照组(20例),入组后抽取血标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regs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0和IFN-γ水平,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慢性期2组患者治疗前Bregs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水平均下降,但慢性期组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慢性期组IL-10均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水平均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慢性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急性期组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杆菌感染机体后,伴随着高水平的IFN-γ机体炎症反应,急性期和慢性期均会出现Bregs、IL-10水平升高。急性期组治疗前炎症因子IFN-γ水平升高伴Bregs明显增加,治疗后明显下降。慢性期患者治疗后Bregs和IL-10水平仍偏高,提示出现并发症或转为慢性化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调节性B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型及穿孔素蛋白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李宇璞 乔鹏飞 +3 位作者 其其格 赵海珍 刘瑞军 季晓磊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 通过本研究评估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型及穿孔素蛋白和颗粒酶表达差异。方法 对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按SAT结果分为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组SAT1:50(+~++)和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组SAT1:100(+~++++)两组,并将同期体检者RBPT(-)、SAT(-... 目的 通过本研究评估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型及穿孔素蛋白和颗粒酶表达差异。方法 对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按SAT结果分为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组SAT1:50(+~++)和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组SAT1:100(+~++++)两组,并将同期体检者RBPT(-)、SAT(-)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NK细胞的表型、NK细胞穿孔素蛋白、颗粒酶B表达量。结果 (1)布鲁菌病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兽医为主;主要接触羊为主;(2)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中CD56^(dim)CD16^(+)和CD56^(bright)NK细胞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急性布鲁菌病患者(SAT1:100+~++++)外周血NK细胞穿孔素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 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穿孔素蛋白分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NK细胞表型 穿孔素 颗粒酶B
下载PDF
儿童布鲁菌病130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雷铠睿 张玉凤 +4 位作者 刘美琪 宋鹤 闫乐 唐甜甜 刘瑞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130例儿童布鲁菌病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30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患儿中,男性75例(57.7... 目的分析130例儿童布鲁菌病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为儿童布鲁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130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患儿中,男性75例(57.7%),女性55例(42.3%),平均发病年龄(4.6±3.1)岁。4—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且2019年后发病明显增多。有84例(64.6%)有牛/羊接触史,74例(56.9%)有牛/羊奶饮用史,23例(17.7%)有布鲁菌病患者接触史。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5例,88.5%)、关节疼痛(53例,40.8%)、多汗(52例,40.0%)、淋巴结肿大(56例,43.1%)、肝肿大(42例,32.3%)、脾肿大(32例,24.6%)。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细胞计数异常(54例,41.5%),血小板计数异常(43例,33.1%),C反应蛋白升高(50例,38.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66例,50.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54例,41.5%)。患儿血培养阳性99例(76.2%),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96例(73.8%),脑脊液培养阳性7例(5.4%)。130例患儿经治疗无死亡发生。结论儿童布鲁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复杂多样,对于因发热或关节疼痛等就诊的患儿应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经常规实验室检查无法确定病因的患儿也需警惕布鲁菌病,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表现为弥漫性斑疹的布鲁菌病1例
9
作者 刘琳琳 高明阳 周梅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6-486,共1页
患者女,35岁。因发热7 d,全身斑疹1 d,于2021年5月11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0 d前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6 g及头孢哌酮2 g,每日1次,共7 d,未见疗效,7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加用炎琥宁0.4 g,静脉滴注,每... 患者女,35岁。因发热7 d,全身斑疹1 d,于2021年5月11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0 d前因颈部淋巴结肿大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6 g及头孢哌酮2 g,每日1次,共7 d,未见疗效,7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加用炎琥宁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3 d,未见疗效,1 d前患者全身出现红斑,不伴痛痒,体温39.8℃,伴全身多汗,无游走性关节痛,自行口服氯雷他定,未见疗效,收入院。患者既往9年前、4年前有类似高热伴红色斑疹发作,具体诊疗过程不详。白癜风病史9年,未治疗,多年来有间断饲养羊羔及生羊肉接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原文传递
布鲁菌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进展
10
作者 谷秀 周阳 +1 位作者 贠明慧 谢松松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2期1425-1430,共6页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又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人类布鲁氏菌病主要是由于接触了受布鲁氏菌污染的牛、羊、乳制品、排泄物等^([1])。有研究表明,近年来,间接...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又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人类布鲁氏菌病主要是由于接触了受布鲁氏菌污染的牛、羊、乳制品、排泄物等^([1])。有研究表明,近年来,间接接触,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途径牛羊经过区域导致布病的人数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布病在我国常见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畜牧业发达的地方。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多汗、乏力、肌肉疼痛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 布鲁菌病 肌肉疼痛 布鲁感染 间接接触 传染性疾 人畜共患
下载PDF
布鲁菌病致肾脓肿伴囊壁多发钙化1例报道
11
作者 边晓东 双卫兵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布鲁菌感染常累及骨、肝和脾等器官,但导致肾脓肿的情况罕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1例布鲁菌感染致肾脓肿伴囊壁多发钙化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8岁,8年前发现左肾占位,未特殊处理(具体情况不明)。来我院就... 布鲁菌感染常累及骨、肝和脾等器官,但导致肾脓肿的情况罕见。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治1例布鲁菌感染致肾脓肿伴囊壁多发钙化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8岁,8年前发现左肾占位,未特殊处理(具体情况不明)。来我院就诊前3个月,患者自感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且症状持续加重。查体:左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未触及肿块,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患者从事牧羊工作,否认结核和肝炎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肾脓肿 囊壁钙化 肾占位 慢性感染
下载PDF
布鲁菌病的防控研究进展
12
作者 辛雅明 白绥明 +7 位作者 白刚 韩彩霞 周伟 张文彦 高景鹏 樊翀宇 肖红 杨银凤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3年第5期37-40,共4页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最广泛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病之一,会导致家畜大规模感染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布鲁菌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擦伤、摄入或黏膜直接接触等多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是一种细胞内病原体...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最广泛的细菌性人畜共患病之一,会导致家畜大规模感染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布鲁菌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擦伤、摄入或黏膜直接接触等多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是一种细胞内病原体,可以逃避宿主免疫反应从而在细胞内增殖,引起持续感染。本文主要从布鲁菌病的病原体特征、临床症状、检测技术、疫苗研发及防治净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布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原特征 检测 疫苗 防控
下载PDF
2015-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13
作者 卢岱铭 姚丽君 庄凯贤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3期149-151,共3页
目的:了解2015—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的流行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机构、临床特征及感染途径等展开分析... 目的:了解2015—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1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的流行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聚集性疫情、报告病例机构、临床特征及感染途径等展开分析。结果:汕头市2015—2022年共报告布鲁氏菌病患者135例,平均每年发病率为0.135/10万,无病死患者,8年间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汕头市13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出汗、乏力、肌肉关节痛及淋巴结或肝脾肿大等症状,有80.00%患者存在明确动物接触史,且均未采取任何有效防护措施。结论:2015—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布鲁菌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春夏季、男性、中年及农民等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需积极落实布鲁菌病的监测任务,提高疫情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汕头市 布鲁菌病 流行特征
下载PDF
非疫区布鲁菌病性睾丸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莫淇舟 柳建军 +1 位作者 叶木石 田焕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42-1543,共2页
布鲁菌病仍是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则会危害男性生殖健康,甚至可引起不育和睾丸切除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非疫区临床医师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例布鲁菌病性... 布鲁菌病仍是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布鲁菌病合并附睾睾丸炎则会危害男性生殖健康,甚至可引起不育和睾丸切除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非疫区临床医师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例布鲁菌病性睾丸炎的诊疗经过及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睾丸炎 诊断 治疗 非疫区
下载PDF
宁夏78例儿童布鲁菌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5
作者 殷国民 王亮 +2 位作者 杨丹 顾常梅 刘文淼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34-183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布鲁菌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78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8例布鲁菌病患儿中,... 目的研究儿童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儿童布鲁菌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78例布鲁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78例布鲁菌病患儿中,55.13%的患儿为男性,87.18%的患儿来自农村,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71.79%)。60.26%的患儿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发热、关节疼痛,其次是肝和(或)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中,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正常,但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红细胞沉降率提高、转氨酶水平升高较常见。结论布鲁菌病患儿多来自农村,回族多见,男女比例无较大差异,流行病学史多为牛羊接触史。患儿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多以不明原因发热或关节疼痛就诊。治疗上多采用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患儿时,需要高度怀疑布鲁菌病,以期尽早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儿童 临床特征 流行 治疗
下载PDF
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16
作者 张燕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8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2021年濮阳县海通乡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92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药敏试验检测布鲁氏菌对抗菌药物的... 目的:分析2021年濮阳县海通乡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92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并采用药敏试验检测布鲁氏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192例患者中,男153例,占79.69%(153/192),女39例,占20.31%(39/192);发病年龄30~59岁占比最高,为71.88%(138/192);职业分布中,农牧民占比最高,为84.90%(163/192);4—8月为布鲁菌病高发时间,占75.00%(144/192),6月达到发病峰值,占23.44%(45/192);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八公桥镇、徐镇镇、王称堌镇、柳屯镇;SaTScan9.0软件时空扫描分析显示,濮阳县布鲁菌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探测到3个聚集区:5—8月八公桥镇地区(RR=21.37,LLR=76.18,P=0.000),4—7月徐镇镇地区(RR=9.42,LLR=37.51,P=0.000),9月柳屯镇地区(RR=2.46,LLR=11.45,P=0.0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布鲁氏菌对多西环素、利福平、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100.00%。结论:2021年濮阳县海通乡布鲁菌病发病人群分布特征明显,具有时空聚集性,临床治疗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布鲁 流行 特征 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颊针疗法治疗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白贺霞 高洁 +3 位作者 杨亮 盘晓芳 韩璇雪 左明明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通过评估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疼痛评分及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疼痛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IFN-γ、IL-17、PGE_(2)水平变化,进而探讨颊针疗法对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痛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布鲁菌病性骨关节... 目的:通过评估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疼痛评分及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疼痛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IFN-γ、IL-17、PGE_(2)水平变化,进而探讨颊针疗法对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痛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颊针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和利福平治疗,颊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颊针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RI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在疼痛状况(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α、IFN-γ、IL-17、PGE_(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0 d、30 d、60 d颊针治疗组PRI、VAS、PPI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30 d血清中IL-2、、IL-6、IL-10、TNF、IFN-γ、IL-17、PGE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IL-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颊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布鲁菌病性骨关节痛,并且可以提高改善抗生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骨关节痛 颊针疗法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布鲁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梁晨 魏伟 +1 位作者 梁秀文 德恩金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布鲁菌病疫苗的发展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减毒粗疫苗等阶段,临床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S19、Rev.1、S2和RB51,然而上述疫苗存在一定缺陷,如残留毒性和干扰常规血清学试验结... 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布鲁菌病疫苗的发展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减毒粗疫苗等阶段,临床常用的减毒活疫苗包括S19、Rev.1、S2和RB51,然而上述疫苗存在一定缺陷,如残留毒性和干扰常规血清学试验结果判定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界对布鲁菌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的基因工程疫苗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布鲁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减毒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新型疫苗
下载PDF
敦煌地区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9
作者 刘剑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分析敦煌地区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敦煌市医院收治的171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发病时间、接触史、临床表... 目的:分析敦煌地区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敦煌市医院收治的171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发病时间、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最终转归等信息,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71例布鲁菌病患者中,其性别多为男性(132例,占77.19%),其年龄主要集中在40~<65岁(120例,占70.18%),其居住地多为农村(152例,占88.89%),其职业多为农牧民(145例,占84.80%),有128例(占74.85%)存在明确的牛羊接触史,其疾病分期多为急性(157例,占91.81%);171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158例,占92.40%)和关节痛(120例,占70.18%),其次为多汗(77例,占45.03%)、疲劳(66例,占38.60%)和脾肿大(58例,占33.92%),并发症则主要表现为关节炎(24例,占14.04%)和脊柱炎(22例,占12.87%);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有不少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99例,占57.89%)、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升高(53例,占30.99%)、淋巴细胞增多(59例,占34.5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46例,占23.90%)、贫血(43例,占25.15%)等情况;后续随访显示,有132例患者完成了规范治疗,27例患者未完成规范治疗,有9例患者在治疗后6月内复发。结论:布鲁菌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环境、职业和牛羊接触史有着密切关系,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关节痛,临床在诊断时应注重对相关情况的了解,及早明确诊断,从而开展精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流行学特点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羊用布鲁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付湘云 马小菁 +3 位作者 易新萍 叶锋 谷文喜 钟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4,共4页
布鲁菌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疫苗免疫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动物布鲁菌病的措施之一,用于羊布鲁菌病防控有多种疫苗,如S19、RB51、Rev.1等,每种疫苗均各有利弊。现今,众多研究者也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积... 布鲁菌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疫苗免疫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动物布鲁菌病的措施之一,用于羊布鲁菌病防控有多种疫苗,如S19、RB51、Rev.1等,每种疫苗均各有利弊。现今,众多研究者也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积极研究DNA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论文就羊用布鲁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羊布鲁菌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疫苗 预防 家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