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李波 连颖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高等数学是诸多师范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大纲一刀切,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细化到每个学院的每... 高等数学是诸多师范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大纲一刀切,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应对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细化到每个学院的每个专业;改进教学方法,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代替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同时将翻转课堂引进高数课堂;建立以专业为导向的多元、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以更大程度上促进高等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方式
下载PDF
师范院校本科抽象代数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
作者 樊恽 刘宏伟 周远扬 《大学数学》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抽象代数是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代数结构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论文介绍了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数学系抽象代数课程的历史以及与中学数学的联系,阐述了目前的教学现状及面... 抽象代数是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代数结构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论文介绍了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数学系抽象代数课程的历史以及与中学数学的联系,阐述了目前的教学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了抽象代数课程的特点以及师范院校针对课程的材料的选取.最后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对于该课程教学所作的若干创新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抽象代数 教学研究 创新与实践
下载PDF
陶瓷工艺传承与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
3
作者 于洋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期18-19,共2页
陶瓷工艺传承与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这种融合还可以为地方经... 陶瓷工艺传承与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这种融合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应该积极推动陶瓷工艺传承与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融合,实现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工艺传承 师范院校 人才培养 融合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
4
作者 沈玉如 《海外英语》 2024年第6期118-122,125,共6页
文章以西部某地方师范学院2018届和2019届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研究语料,调查了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包括论文选题、摘要写作、提纲编制、文献标注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分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 文章以西部某地方师范学院2018届和2019届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为研究语料,调查了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包括论文选题、摘要写作、提纲编制、文献标注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部分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选题不新颖、摘要缺乏“自含性”、提纲逻辑不清、文献标注不规范以及各种语言错误等主要问题。文章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调查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依据、困境与路径
5
作者 杨航琳 陈中文 沈胜林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地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二者协同育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主动性与被动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守旧性与创新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等矛盾。对此,要多元互动,构建校园文化思政育人体系;守正创新... 地方师范院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二者协同育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主动性与被动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守旧性与创新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等矛盾。对此,要多元互动,构建校园文化思政育人体系;守正创新,凸显校园文化思政育人特色;融合发展,坚守校园文化思政育人根本;跟踪反馈,提升校园文化思政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思政教育 校园文化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浅议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6
作者 王婷 《学周刊》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早期教育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它是指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活动。目前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结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仍然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但随着教育事业逐步向多元化、专业... 早期教育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它是指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活动。目前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结构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但仍然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但随着教育事业逐步向多元化、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本文围绕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问题展开研究,以此探索、优化和改善早期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早期教育质量,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教育 课程体系 师范院校 育婴师
下载PDF
科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探索
7
作者 蒋鹏矫 《成才之路》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教育兴则国家兴,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国“强起来”的基础。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地方师范院校要加强实践性课程改革力度,基于科教融合背景,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的立体式... 教育兴则国家兴,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中国“强起来”的基础。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地方师范院校要加强实践性课程改革力度,基于科教融合背景,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的立体式发展格局,以此突出地方师范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积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中,地方师范院校要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整体性”规范,在课程实施中突出“资源配置”优化,在课程评价方面体现多元、融合、自我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科教融合 小学教育专业 实践性课程 设置 实施 评价
下载PDF
地方师范院校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8
作者 童兰 麻燕云 《品位·经典》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培育的摇篮,深悟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培育的摇篮,深悟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在地方师范院校的育人现状,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在地方师范院校育人中的应用途径,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在提高地方师范院校的育人成效、促进地方师范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师德文化 育人模式
下载PDF
职业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高辉 李孝更 +1 位作者 王思奇 尚冠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博产业学院为例,探索其产生的基本逻辑:幼儿教育快速发展对幼教师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提高幼教师资培养质量面临诸多问题;协同育人是提升幼教师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具备良... 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博产业学院为例,探索其产生的基本逻辑:幼儿教育快速发展对幼教师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全面提高幼教师资培养质量面临诸多问题;协同育人是提升幼教师资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开展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该模式在建设主线上坚持“四项改革”,在教学环境上坚持“三景交互”,在教学模式上坚持“三维一体”,在教师能力上坚持“双师型”以及在学生评价上坚持“数字赋能”,其具体实践思路与方法为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培养改革、开展评价改进、实行共建共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师范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产业学院 协同育人
下载PDF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10
作者 李德贺 张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0-53,共4页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推动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支...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推动地方师范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明确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优化教学内容,保障教学目标实现;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核心素养提升;完善考核评价,落实课程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高等数学 师范类专业认证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27份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11
作者 唐克军 康雪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在解决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紧迫性问题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军、为区域提供优质师资的生力军、改善师资供给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者。为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中小学思政课... 在解决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紧迫性问题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军、为区域提供优质师资的生力军、改善师资供给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推动者。为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培养时代所需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问题,课题组收集到26所高校的27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地方性不突出、“乡村性”不明显、师范性有待加强。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应立足地方需要、体现乡村特征、聚焦师范特质来优化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培养时代所需的优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地方师范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对策
下载PDF
身正为范:师范院校职教师资师德培育研究
12
作者 蔡娜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师德培育对于师范生而言,既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师资师德的培养和塑造,关系到将来职业教育的代际提升,对职业教育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通过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及职教师资师德培育的历程,发现目前我国职教师... 师德培育对于师范生而言,既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师资师德的培养和塑造,关系到将来职业教育的代际提升,对职业教育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通过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及职教师资师德培育的历程,发现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师德培育从“外构”到“内建”转型期中社会价值定位的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强职教师资师德理论体系创新研究、落实职教师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职教师资师德合理监督体系与完善在地职教师资道德培育规范保障的建议,以期为职教师资德育培养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职教师资 德育培育
下载PDF
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马工程教材课程化探索
13
作者 梁结玲 《教育评论》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学生课程,最后是开展对话式教学,将马工程教材内化为学生的师德、知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工程教材 课程化 师范院校
下载PDF
师范院校毕业典礼致辞的隐喻学分析
14
作者 侯晓玮 李立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文章在隐喻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2019—2021年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中隐喻的传递方式和运作模式。通过研究得出,毕业典礼致辞中主要使用了旅程类隐喻、自然类隐喻、比赛类隐喻、植物类隐喻四种隐喻类型,反映了... 文章在隐喻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2019—2021年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中隐喻的传递方式和运作模式。通过研究得出,毕业典礼致辞中主要使用了旅程类隐喻、自然类隐喻、比赛类隐喻、植物类隐喻四种隐喻类型,反映了师范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历程、理想信念、培养质量、培养方向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回应了新时代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毕业典礼致辞 隐喻学分析
下载PDF
求职心理视角下师范院校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创新探索
15
作者 刘圆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4期143-145,共3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本科院校师范生因就业而引发的焦虑越发明显。针对师范生就业焦虑,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创新探索与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成都师范学院以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建设为契机,从师范生求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本科院校师范生因就业而引发的焦虑越发明显。针对师范生就业焦虑,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创新探索与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成都师范学院以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的建设为契机,从师范生求职心理的视角出发,对职业生涯教育工作进行了实践探索。学校成立了“职道生涯工作室”,秉持“明德、悟道、规划、笃行”的宗旨,针对师范生重点群体(残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开展生涯辅导,旨在帮助重点群体学生明确就业目标、理性分析自我、调整就业预期、稳定就业心态,依据职业决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 师范院校 生涯辅导 求职心理 就业预期 本科院校 就业心态 残疾学生
下载PDF
新时代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
16
作者 卜方博 姬燏 +2 位作者 王安妮 郑舒瑛 时佳蕾 《教育进展》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近年来,师范院校对“三全育人”平台构建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宏观研究,围绕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取得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 近年来,师范院校对“三全育人”平台构建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宏观研究,围绕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取得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新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的育人目标和培养模式有了新的发展需求,要求师范院校积极探索“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为我国师范院校育人工作开辟新道路。因此,本文着眼于当前师范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师范院校“三全育人”平台构建的可行性实践策略,有效提升师范院校的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范院校 三全育人 平台构建
下载PDF
协同育人视域下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17
作者 孙章新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实践教学作为师范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为地方中小学历史学科输送优秀师资力量的师范院校,实践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地方师范... 实践教学作为师范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所需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为地方中小学历史学科输送优秀师资力量的师范院校,实践教学在其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重知识轻实践”等突出问题。因此,师范院校要不断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有效融合协同育人理念,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为培养更加全面、优秀的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师范院校 历史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师范院校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郭晓莹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师范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适合大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与未来职业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把家庭教育纳入师范院校教育范畴中,传承发展优秀的家庭教育成果,设置科学的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组织实践和评价体系。家校社协同创新家庭教育课... 师范院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适合大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与未来职业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把家庭教育纳入师范院校教育范畴中,传承发展优秀的家庭教育成果,设置科学的课程目标、内容框架、组织实践和评价体系。家校社协同创新家庭教育课程,循证实践完善家庭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应用性,构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课程,促进我国家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家庭教育课程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困境与进路——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
19
作者 孙兴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开放性、动态延续性、跨域关联性和真实可靠性为高校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认知观念、数据资源、人才队伍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 大数据技术的多源开放性、动态延续性、跨域关联性和真实可靠性为高校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但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在认知观念、数据资源、人才队伍和应用平台等方面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从地方师范院校的视角出发,提出深化数据思维认知、创新数据管理方式、革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出新应用平台成效等方面的创新途径,增强地方师范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地方师范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