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分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阳 宋红玲 沈丽华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3期3169-3172,共4页
目的:验证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分量表(PD-CRS)的信效度,探索区分帕金森病(PD)病人认知正常(PD-NC)、轻度认知障碍(PD-MCI)和痴呆(PDD)的筛查界值,评价PD-CRS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病人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70例PD病人中进行问... 目的:验证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分量表(PD-CRS)的信效度,探索区分帕金森病(PD)病人认知正常(PD-NC)、轻度认知障碍(PD-MCI)和痴呆(PDD)的筛查界值,评价PD-CRS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PD-CI)病人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70例PD病人中进行问卷调查,检验PD-CRS的信效度,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界值。结果:PD-CRS共有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68.718%。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8,重测信度为0.98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76分作为PD-MCI的最佳界值;以<68分作为PDD的最佳临界值。结论:PD-CRS用于评估PD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有效的特异性筛查工具,对PD-CI各阶段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分量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帕金森病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核素显像与综合评分量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志强 牛小媛 高瑾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多巴胺转运体核素显像(DAT-SPE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DAT-SPECT与UPDRS评分相结合对30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及10例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DAT特异性摄取于纹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多巴胺转运体核素显像(DAT-SPE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脑DAT-SPECT与UPDRS评分相结合对30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及10例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DAT特异性摄取于纹状体区浓集;PD患者纹状体区脑DAT特异性摄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脑DAT特异性摄取与UPDRS相关因素分析可见:PD患者纹状体区DAT特异性摄取率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呈可疑负相关(P=0·0895)。结论PD患者DAT-SPECT为诊断PD提供依据,并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脑多巴胺转运体核素显像 帕金森病综合分量
下载PDF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金煜婷 韩新生 +3 位作者 张洪阳 韩苗 徐建可 刘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医院收治的145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73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片治疗,均连... 目的探讨恩他卡朋双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医院收治的145例PD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和研究组(73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恩他卡朋双多巴片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神经递质指标[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UPDR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DA水平高于对照组,NSE、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双多巴片治疗PD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神经递质水平,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总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恩他卡朋双多巴片 统一帕金森分量 神经递质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221、微小RNA-214在帕金森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帕金森综合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梅 余丹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221)和血清微小RNA-214(micro RNA-214,miR-214)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的表达及其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221)和血清微小RNA-214(micro RNA-214,miR-214)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的表达及其与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PD患者和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miR-221和miR-214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分析血清miR-221和miR-214表达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和Hoehn-Yahr(H-Y)分期相关性,并研究两者对PD诊断的价值。结果PD患者血清miR-221和miR-21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H-Y分期增加,血清miR-221和miR-214水平明显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miR-221和miR-214表达水平与UPDRS评分和H-Y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miR-221和miR-214用于PD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96和0.910(P>0.05),且miR-221表达水平>28.61和miR-214表达水平>29.17时灵敏度分别为80.52%和68.83%,特异度分别为85.83%和97.50%,两者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1%和93.33%,AUC为0.967,较单独诊断明显升高(P<0.05)。结论PD患者血清miR-221和miR-214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与患者UPDRS评分和H-Y分期具有明显相关性,两者对PD诊断均具有较高价值,且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血清微小RNA-221 血清微小RNA-214 帕金森综合分量 相关性 诊断
下载PDF
金刚烷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牛明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金刚烷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刚烷胺...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金刚烷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刚烷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 m。分析比较两组治疗6 m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 m的帕金森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总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 m,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UPDRS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 m,两组UPDRS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UPDR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刚烷胺联合多奈哌齐可增强帕金森患者临床疗效,减轻帕金森病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金刚烷胺 多奈哌齐 帕金森评分量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二联疗法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GSH、CAT、T-SOD、UPDR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媛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二联疗法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以及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二联疗法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以及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3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1例VP患者纳入研究,将其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联组45例和常规组46例。常规组开展多巴丝肼片治疗,二联组则实施多巴丝肼片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SH、CAT、T-SOD水平,治疗前后UPD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二联组血清GSH、CAT、T-SOD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二联组各项UPD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嗜睡、体位性低血压、视幻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与盐酸普拉克索二联疗法治疗VP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多巴丝肼片 盐酸普拉克索 帕金森综合分量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沛珊 郭纪锋 +2 位作者 夏欢 谭智慧 杨新玲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伴发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D患者96例,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伴发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D患者96例,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将PD患者分为非嗜睡组(ESS≤7分)和嗜睡组(ESS>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量表评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PD伴E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96例PD患者中并发EDS者为53例(55.2%);(2)嗜睡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UPDRSⅢ、帕金森疲劳量表(Parkinson fatigue scale,PF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39-item 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L-39)评分均高于非嗜睡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低于非嗜睡组,Hoehn-Yahr(HY)分期Ⅱ期和Ⅲ期患者比例大于非嗜睡组(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以及HY分期中的Ⅱ期和Ⅲ期是影响PD患者发生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伴EDS的发生率较高,PFS、HAMD评分以及HY分期对于评估PD发生EDS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日间过度嗜睡 帕金森疲劳量 统一帕金森分量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史靖 胡军 +5 位作者 罗开亮 贾绍环 沈鹤 胡泽凯 刘欣昊 刘婷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ApoA-1水平,采用UPDR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采用MMSE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认知障碍水平,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两组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情况,使用Person相关性分析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区域部分FA值的关系。结果PD患者ApoA-1水平、MMSE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UPDR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脑白质不同区域FA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MMSE量表评分、脑白质不同区域FA值相关(P<0.05)。结论PD表现为ApoA-1水平下降,该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临床检测ApoA-1水平对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载脂蛋白A-1 统一帕金森氏病分量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 脑白质微结构
下载PDF
美多巴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帕金森病3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洪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63-565,共3页
目的观察美多巴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统一接受美多巴治疗,而治疗组在美多巴治疗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观察美多巴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统一接受美多巴治疗,而治疗组在美多巴治疗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对2组使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第Ⅲ、Ⅳ部分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UPDRSⅢ、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UPDRSⅢ、Ⅳ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其疗效与治疗时程有关,应该坚持规范足程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 帕金森 美多巴 帕金森评分量表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患者PDQ-39、UPDRS及HAMD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子强 宁晓明 +1 位作者 陈锐进 高庆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4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PD)患者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DQ-39)、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90例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吡贝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和吡贝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HAMD、PDQ-39和UPDRS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运动检查、日常生活活动、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PDQ-39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PDQ-39评分(24.81±3.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2±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12.24±1.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3±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艾司西酞普兰 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 帕金森病综合分量 汉密尔顿抑郁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3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洪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统一接受美多芭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65岁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统一接受美多芭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使用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第Ⅲ、Ⅳ部分评分进行比较,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UPDRSⅢ、Ⅳ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UPDRSⅢ、Ⅳ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但其疗效与治疗时程有关,应该坚持规范足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帕金森 美多芭 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丹丹 张勋 +6 位作者 符益纲 陈松洁 孙鼎明 周笑 朱明明 常永和 何国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34-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原发性帕金森病(PD)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症状的原发性PD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4周(0.125 g,每日3次)。分别...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原发性帕金森病(PD)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症状的原发性PD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4周(0.125 g,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并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来评估患者运动症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豆状核、苍白球、丘脑、黑质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酐(Cr)、Cho/Cr比值的变化及UPDRS-Ⅲ评分变化,使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患者UPDRS-Ⅲ评分与1H-MRS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左右两侧豆状核、苍白球、丘脑及黑质中的NAA/Cho、NAA/Cr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ho/Cr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NAA/Cho、NAA/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因素后,治疗前后的NAA/Cho、NAA/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仍呈显著负相关(P<0.05);Cho/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1H-MRS可用于PD的病情评估及药物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赵虹 李文伟 +9 位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吕磊 汪涛 顾喜喜 范越 陆振宇 唐宇平 周洋 蔡定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0-78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养肝方药...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养肝方药,连续服用12个月,试验终点时间为第12个月。在治疗前、入组后每间隔3个月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医主要与次要症状的评分,治疗前与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用量和Hoehn&Yahr评级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UPDRS评分上升明显减慢,在治疗后第9、12个月时,两组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终点时治疗组患者平均每日左旋多巴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Hoehn&Yahr评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养肝方药可以减慢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的上升速度,改善肝肾阴虚症状,同时减少每日左旋多巴用量,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补肾养肝方药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Hoehn&Yahr 左旋多巴剂量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冼文彪 裴中 +1 位作者 周旭毓 陈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临床研究(纳入900例患者)。对随访1年病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单纯STNDBS治疗与术前单纯服药治疗两种方案对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TN-DBS治疗对UP-DRSⅡ、步态、运动迟缓改善不如术前服药(P<0.01);术后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对UPDRSⅡ、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姿势稳定性的改善比术前服药治疗好(P<0.05),对运动迟缓、步态,联合治疗与术前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TN-DBS副作用方面,手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3.7%)及死亡率(0.7%)等风险较低;较常见的为刺激导致的短暂的副作用:体重增加(18.8%)、构音障碍(14.9%)、睁眼困难(5.7%)、抑郁(8.2%)及智能减退(4.0%),大部分可经调节刺激参数后改善。结论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并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以及药物所致的副作用;STN-DBS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帕金森 META分析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进展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晓 刘卫国 +6 位作者 华平 于翠玉 杨华 赵燕燕 刘佳佳 李二凤 孙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进展特点。方法 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912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与病程〈1年的患者比较,除病程1-2年的患者外,其他病程患者的UPDRSⅢ评分、强直分、姿势或步态异常分、轴性症状总分、...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进展特点。方法 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912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与病程〈1年的患者比较,除病程1-2年的患者外,其他病程患者的UPDRSⅢ评分、强直分、姿势或步态异常分、轴性症状总分、言语分、步态分显著升高(均P〈0.05),病程5-6年及〉14年患者的震颤分,病程5-6年、7-8年、9-13年、〉14年患者的运动迟缓分、姿势分显著升高(P〈0.05-0.01)。轴性症状进展速度高于UPDRSⅢ评分。结论 PD患者病程早期UPDRSⅢ评分进展快,震颤症状进展独立于其他症状,轴性症状评分较UPDRSⅢ更敏感地反映疾病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帕金森统一分量 运动症状 震颤 轴性症状
下载PDF
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锦辉 陈玲 +4 位作者 裴中 刘焯霖 黎锦如 周鸿雁 钱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与Ⅲ评分,观察其副作用,记录每剂复方多巴制剂的起效时间及药效维持时间。结果UPDRSⅡ与Ⅲ评分在服药前分别为15.1±5.1、22.2±8.1,服药1个月后(10.9±2.8;16.4±4.5)、服药3个月后(12.2±3.5;18.8±5.2)均降低(P<0.01)。服药后每剂药物起效时间不变,药效维持时间延长(1.3±0.6)h(P<0.05)。结论恩他卡朋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副作用少,服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恩他卡朋 统一帕金森分量(UPDRS) 运动波动 副作用
下载PDF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葛晶 何建成 袁灿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70-3072,共3页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国内脑深部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柳 贺曦 +1 位作者 张敏 王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049-1051,1054,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关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PD的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26例,其中"...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关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PD的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26例,其中"药物关"状态下对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进行评分者226例,对UPDRSⅡ进行评分者159例。"药物开"状态下对UPDRSⅢ进行评分者156例,对UPDRSⅡ进行评分者102例。4种情况下STN-DBS前后合并指标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分别为25.85(16.82~34.88)、17.28(12.37~22.18)、4.29(2.56~6.02)、3.03(0.57~5.48)。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药物开"和"药物关"状态下,STN-DBS手术后UPDRSⅢ评分和UPDRSⅡ评分均比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N-DBS用于治疗PD,能有效改善运动不能、肌肉僵直、步态不稳、姿势平衡性和肌张力障碍、异动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晓 刘卫国 闫福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对140例男性PD患者进行评估,所有PD患者完成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的换算。结果:140例PD患者中,58例存在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43%。PD患者性功能障碍组和无性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间年龄、受教育程度、起病时间、病程、UPDRSⅢ、H&Y分期和LED没有差异;性功能障碍组HAMD得分(14.95±9.12)分,无性功能障碍组为(10.96±9.8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和PD患者HAMD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功能障碍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PD患者抑郁程度和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性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 统一帕金森分量 HoenhnYahr分期 汉密尔顿抑郁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