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7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席夫碱配体和两种苯甲酸盐构筑的两例Dy_(4)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单分子磁体性质
1
作者 李大伟 胡瑞 +5 位作者 师素云 涉叶叶 张夏梅 李亚红 张义权 姚金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15,共9页
使用Dy(NO_(3))_(3)·6H_(2)O与席夫碱配体2-(((2-羟基-3-甲氧基苄基)亚氨基)甲基)-4-甲氧基苯酚(H_(2)L)和2个辅助配体PhCO_(2)H和2-NO_(2)-PhCO_(2)H在乙醇中反应,得到2例Dy_(4)配合物[Dy_(4)(L)_(4)(PhCO_(2))_(2)(NO_(3))_(2)(E... 使用Dy(NO_(3))_(3)·6H_(2)O与席夫碱配体2-(((2-羟基-3-甲氧基苄基)亚氨基)甲基)-4-甲氧基苯酚(H_(2)L)和2个辅助配体PhCO_(2)H和2-NO_(2)-PhCO_(2)H在乙醇中反应,得到2例Dy_(4)配合物[Dy_(4)(L)_(4)(PhCO_(2))_(2)(NO_(3))_(2)(EtOH)_(2)](1)和[Dy_(4)(L)_(4)(2-NO_(2)-PhCO_(2))_(2)(NO_(3))_(2)(EtOH)2](2)。单晶X射线衍射解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由Dy_(2)基本单元构建,形成中心对称的四核线性链状结构。配合物1和2中Dy_(2)单元中的一个Dy(Ⅲ)离子呈现七配位几何构型,另一个Dy(Ⅲ)离子呈现八配位几何构型。2例配合物均为单分子磁体,其能垒分别为110和108 K。通过理论计算对1和2的磁性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单分子磁体 四核 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
下载PDF
基于发光材料构筑的大学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创新——以席夫碱铂配合物的合成为例
2
作者 李慧杨 丁姣 程杏安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41-143,148,共4页
分子发光材料的研发是材料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将发光配合物的合成、纯化及性质表征环节引入到大学化学综合实验,能够促进本科教学与前沿科研方向结合,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因此,基于磷光材料这一研究热点,本实验选择四齿... 分子发光材料的研发是材料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将发光配合物的合成、纯化及性质表征环节引入到大学化学综合实验,能够促进本科教学与前沿科研方向结合,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因此,基于磷光材料这一研究热点,本实验选择四齿配体的席夫碱发光铂配合物为目标分子,结合基础化学原理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理解合成化学在分子功能材料构建中的关键作用,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和光谱法表征分子结构与性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铂配合物 席夫碱 缩合反应 配位
下载PDF
香草醛衍生含磷席夫碱阻燃剂的合成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睿 任彬 +2 位作者 陈禹全 蔡私佳 李秀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通过苯基磷酰二氯、香草醛和4-氨基苯酚制备一种含磷席夫碱阻燃剂PH-VAN-A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磷谱表征PH-VAN-AP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分析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利用热失重和差热扫描... 通过苯基磷酰二氯、香草醛和4-氨基苯酚制备一种含磷席夫碱阻燃剂PH-VAN-AP。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磷谱表征PH-VAN-AP的结构。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测试分析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利用热失重和差热扫描量热分析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过程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结果表明,制备的PH-VAN-AP为预期结构。PH-VAN-AP能抑制环氧树脂的燃烧滴落与烟雾产生,在气相和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当阻燃剂PH-VAN-AP的质量分数为5%时,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值从24.7%提高到35.4%,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总热释放(THR)及总烟雾释放(TSP)分别降低了165kW/m^(2)、5MJ/m^(2)和1.2m^(2),使其残留量提高9.6%。PH-VAN-AP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Tg,含5%PH-VAN-AP的环氧树脂的Tg从156.9℃提高到1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席夫碱 含磷阻燃剂
原文传递
赖氨酸席夫碱合成及缓蚀性能的创新实验设计
4
作者 田会娟 孟君 +1 位作者 吕燕 洪岩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77-180,200,共5页
设计了环保型赖氨酸席夫碱的无溶剂合成及缓蚀性能测试的创新实验。以赖氨酸和香草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赖氨酸席夫碱,并通过外红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赖氨酸席夫碱缓蚀剂在30℃、0.5 mol·... 设计了环保型赖氨酸席夫碱的无溶剂合成及缓蚀性能测试的创新实验。以赖氨酸和香草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赖氨酸席夫碱,并通过外红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赖氨酸席夫碱缓蚀剂在30℃、0.5 mol·L^(-1)的H_(2)SO_(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探讨了缓蚀机理,并对赖氨酸席夫碱进行了吸附热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赖氨酸相比,相同添加量时,赖氨酸席夫碱的缓蚀率更高。当赖氨酸席夫碱添加量为500 mg·L^(-1)时,缓蚀率可达到86.09%。赖氨酸席夫碱分子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通过同时降低阳极金属溶解和阴极析氢反应,从而降低腐蚀反应速率,由此判断其为混合型缓蚀剂。通过该实验,可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拓展学生的实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赖氨酸席夫碱 失重法 电化学方法
下载PDF
新型席夫碱对金属的缓蚀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子熙 王秀梅 《材料科学》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共同评价了两种新型席夫碱缓蚀剂(记作OWES,OWEE)在Fe (100)表面的吸附行为,并对其缓蚀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量子化学计算参数表明,OWES和OWEE在抑制铁的腐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分子活性,容易吸附在铁的...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共同评价了两种新型席夫碱缓蚀剂(记作OWES,OWEE)在Fe (100)表面的吸附行为,并对其缓蚀作用机理进行研究。量子化学计算参数表明,OWES和OWEE在抑制铁的腐蚀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分子活性,容易吸附在铁的表面。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OWES和OWEE都能很好地吸附在Fe (100)表面,缓蚀剂分子的N原子、双键以及五元环结构会先吸附在铁表面,在其吸附后,其余支链才会逐渐吸附到铁表面,计算得到的吸附能表明OWES的缓蚀效果更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分子动力学模拟 席夫碱缓蚀剂
下载PDF
席夫碱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颜帅 夏益青 +3 位作者 朱俊龙 曾云涛 张仁飞 盛玉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为主的复合材料、结构胶黏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及用量增加,但未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熔融温度与固化温度较高以及脆性大等缺点。本文合成了具有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席夫碱... 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飞速发展促使以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为主的复合材料、结构胶黏剂及其相关材料的应用范围扩大及用量增加,但未改性的BMI树脂存在熔融温度与固化温度较高以及脆性大等缺点。本文合成了具有两种不同化学结构的席夫碱化合物,并通过与BMI共混来对BMI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共混体系的聚合反应行为,通过热重分析(TG)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表征了共混体系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席夫碱的加入不仅降低了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同时还可以降低BMI的固化温度,使得固化反应更加容易进行;席夫碱的加入还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席夫碱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对其与BMI的反应性以及对应聚合物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 席夫碱 固化温度 耐热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液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世波 李怡娴 +4 位作者 李恩娅 肖琼 段元堂 郭自龙 程晓红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介绍了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液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α-氰基二苯乙烯、胆甾醇、偶氮苯及手性基团的棒状或弓形的席夫碱液晶,介绍了他们液晶性质以及他们作为聚集发光材料、光响应材料、手性以及铁电材料等的潜在应用。指出:通... 介绍了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液晶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α-氰基二苯乙烯、胆甾醇、偶氮苯及手性基团的棒状或弓形的席夫碱液晶,介绍了他们液晶性质以及他们作为聚集发光材料、光响应材料、手性以及铁电材料等的潜在应用。指出:通过灵活的化学分子结构的设计,将赋予席夫碱液晶更加丰富和复杂的液晶自组装结构和性质,将会给席夫碱液晶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亚胺 液晶
下载PDF
O-P-O桥联锰-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
8
作者 徐艳 刘照文 崔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8-1636,共9页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例由O-P-O单元桥联的锰-席夫碱(SB)新型三核配合物,即[Mn_(3)(salen)_(3)(L)]ClO_(4)·H_(2)O (1)和[Mn_(3)(salpn)_(3)(L)]ClO_(4)(2),其中salen2-=N,N′-乙二胺缩双水杨醛,salpn^(2-)=N,N′-丙二胺缩双水杨醛,H2...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2例由O-P-O单元桥联的锰-席夫碱(SB)新型三核配合物,即[Mn_(3)(salen)_(3)(L)]ClO_(4)·H_(2)O (1)和[Mn_(3)(salpn)_(3)(L)]ClO_(4)(2),其中salen2-=N,N′-乙二胺缩双水杨醛,salpn^(2-)=N,N′-丙二胺缩双水杨醛,H2L=(5-(乙氧基羰基)萘-1-基)膦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是同构的,均是由膦酸酯配体中的O-P-O桥联3个[Mn(SB)]+构成一个三核结构单元[Mn3(SB)3(L)]+,一个无序的ClO_(4)^(-)作为平衡阴离子存在。这些[Mn_(3)(SB)_(3)(L)]+三聚体通过π-π相互作用和相邻的分子形成超分子一维波形链。配合物1和2的磁性研究表明,不对称结构中的3个Mn离子分别是2个高自旋和1个低自旋,而Mn离子之间主要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席夫碱 萘膦酸酯配体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Mn(Ⅲ)α-甲基水杨醛缩-己二胺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的探究
9
作者 唐洁 邹碧群 莫绪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以2-羟基苯乙酮与乙二胺反应合成了α-甲基水杨醛缩-己二胺席夫碱配体(H2L)及其Mn(Ⅲ)配合物(MnL),利用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遵循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水溶液作为反... 本文以2-羟基苯乙酮与乙二胺反应合成了α-甲基水杨醛缩-己二胺席夫碱配体(H2L)及其Mn(Ⅲ)配合物(MnL),利用元素分析、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遵循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水溶液作为反应溶剂,探究了配合物(MnL)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手性助剂条件下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的反应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溶液pH值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开展底物普适性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 手性亚砜 席夫碱配合物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三核铜(Ⅱ)-稀土(Ⅲ)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结构和性质
10
作者 刘一夫 马方伟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3年第4期18-25,共8页
通过四齿铜(Ⅱ)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与硝酸镧(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3d-4f异金属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_(2)Ln(H_(2)O)(NO_(3))_(3)(Ln=镧(1),铈(2),镨(3),钕(4),钐(5)),其中Saltn为1,3-丙二胺缩双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对配体和配合物... 通过四齿铜(Ⅱ)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与硝酸镧(Ⅲ)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3d-4f异金属席夫碱配合物(CuSaltn)_(2)Ln(H_(2)O)(NO_(3))_(3)(Ln=镧(1),铈(2),镨(3),钕(4),钐(5)),其中Saltn为1,3-丙二胺缩双水杨醛席夫碱配体。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热失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分析表征。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钐(Ⅲ)离子与两个双齿铜配合物、两个双齿硝酸盐离子和一个水分子形成九配位构型。形成三核铜(Ⅱ)-稀土(Ⅲ)配合物后,配合物的荧光显著降低。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为其他类似的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会被应用于荧光性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稀土(Ⅲ)配合物 席夫碱 晶体结构
下载PDF
Cu(Ⅱ)席夫碱配合物催化硫醚不对称氧化反应研究
11
作者 唐洁 莫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5期7-9,共3页
席夫碱(Schiff base)配合物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是获得手性亚砜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利用2,4-二羟基苯乙酮缩-乙二胺席夫碱配体(H2L)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u(Ⅱ)配合物(CuL);利用质谱、元素分析以及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利用... 席夫碱(Schiff base)配合物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是获得手性亚砜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利用2,4-二羟基苯乙酮缩-乙二胺席夫碱配体(H2L)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u(Ⅱ)配合物(CuL);利用质谱、元素分析以及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Cu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探究了在存在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情况下,CuL在水溶液中对硫醚不对称氧化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pH值为5的条件下,CuL催化甲基苄基硫醚获得了的较高的转化率(91.79%)和完美的化学选择性(100%),而对映体选择性较低(26.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亚砜 席夫碱配合物 硫醚不对称催化氧化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含二茂铁的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辉 舒荣禄 +4 位作者 王伟 马宇坤 郭颖敏 张存社 王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60,共6页
以邻联甲苯胺和均苯三甲醛为反应单体,通过一种简单的席夫碱反应一步合成了席夫碱导电聚合物(TBOT),同时在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摩尔比的二茂铁,制备了席夫碱-二茂铁复合电极材料(TBOT-Fc),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 以邻联甲苯胺和均苯三甲醛为反应单体,通过一种简单的席夫碱反应一步合成了席夫碱导电聚合物(TBOT),同时在席夫碱导电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掺杂不同摩尔比的二茂铁,制备了席夫碱-二茂铁复合电极材料(TBOT-Fc),采用循环伏安法(CV)、恒流充放电法(GCD)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测试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BOT-Fc_(0.5)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TBOT,特别是在0.5 A/g电流密度时,比电容达到153.1 mAh/g,此外所构建的非对称超级电池设备TBOFc_(0.5)//AC,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功率密度为334.8 W/kg,能量密度达到了优异的46.5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池 席夫碱 导电聚合物 电极材料
下载PDF
N-乙基咔唑-3-甲醛席夫碱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检测Cu^(2+)性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智云 郭昌晟 +3 位作者 高琳 顼兴宇 刘成琪 席福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866,共8页
以咔唑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得到N-乙基咔唑-3-甲醛,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再以N-乙基咔唑-3-甲醛与1,3-二氨-2-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席夫碱荧光探针分子CMP。借助荧光光谱在体积比... 以咔唑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制备得到N-乙基咔唑-3-甲醛,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再以N-乙基咔唑-3-甲醛与1,3-二氨-2-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席夫碱荧光探针分子CMP。借助荧光光谱在体积比为6∶4的DMSO/H_(2)O缓冲溶液(Tris-HCl,pH=7.0)中研究了探针CMP对Cu^(2+)的选择性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探针CMP与Cu^(2+)以1∶2的比例配位,结合常数为1.52×10^(5) L·mol^(-1),检出限为0.205μmol·L^(-1)。回收实验表明,探针分子CMP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Cu^(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基咔唑-3-甲醛 席夫碱 荧光探针 Cu^(2+) 荧光猝灭
下载PDF
聚乙二醇/葡聚糖席夫碱型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14
作者 孙晓亮 崔彦君 +2 位作者 屠鹏 胡冰 边红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8,共8页
葡聚糖(Dex)是一种微生物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纯Dex难以成膜,因此不适于包装材料。在本研究中,通过化学改性得到具有醛基的氧化葡聚糖(ODex)和端氨基聚乙二醇(NH_(2)-PEG-NH_(2)),利用醛基... 葡聚糖(Dex)是一种微生物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纯Dex难以成膜,因此不适于包装材料。在本研究中,通过化学改性得到具有醛基的氧化葡聚糖(ODex)和端氨基聚乙二醇(NH_(2)-PEG-NH_(2)),利用醛基和氨基的席夫碱反应,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乙二醇/葡聚糖席夫碱型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同步热分析(DSC-TG)等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氨基聚乙二醇加入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透水率均有所增大;且最大拉伸强度可达48.89 MPa;在波长为350 nm以下,透光率基本为零,有很强的抗紫外性。本研究为葡聚糖基薄膜的制备与改性提供了全新思路,为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聚乙二醇 席夫碱反应 抗紫外 复合薄膜
下载PDF
席夫碱式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15
作者 刘强 李中诚 +5 位作者 史春欣 雷雅铄 范明飞 任亮 张明耀 张会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3,共6页
采用一步法将对苯二甲醛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生成聚席夫碱,再通过加成反应在席夫碱分子链中加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制备了两种新型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ED和PDD,并对两种阻燃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一步法将对苯二甲醛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生成聚席夫碱,再通过加成反应在席夫碱分子链中加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制备了两种新型的磷氮膨胀型阻燃剂PED和PDD,并对两种阻燃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发现这两种阻燃剂与尼龙6(PA6)有很好的相容性。当这两种阻燃剂与PA6熔融共混时,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15%时,PA6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分别为27.2%和27.6%,600℃时的残炭量分别为2.3%和5.3%,PDD体系表现出更好的阻燃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炭渣表面致密,致密的结构很好地阻止了热量传递,保护了基体内部。动力学分析表明,阻燃剂的加入并没有牺牲PA6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PDD阻燃复合体系表现出了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磷氮膨胀型阻燃剂 席夫碱 阻燃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16
作者 郭颖敏 赵辉 +3 位作者 马雪冬 王伟 马宇坤 张存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以邻联甲苯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席夫碱OTTP,并在席夫碱中掺杂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合成了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Cu(Phen)Cl2]X-OTTP(X为席夫碱与菲咯啉铜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1、0.8、0.6、0.4、0.2)。通过扫描... 以邻联甲苯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制备席夫碱OTTP,并在席夫碱中掺杂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合成了菲咯啉铜配位席夫碱基导电聚合物[Cu(Phen)Cl2]X-OTTP(X为席夫碱与菲咯啉铜配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X=1、0.8、0.6、0.4、0.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对产物的形貌结构等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Cu(Phen)Cl_(2)]_(X)-OTTP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席夫碱聚合物被不同比例的菲咯啉铜配合物掺杂后,形貌产生变化,片状的席夫碱表面产生很多孔隙,片状结构被破坏,基本单元结构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受影响,为电荷储存与电子交换提供丰富电活性位点。在6 mol·L^(-1) KOH电解质的三电极系统下,[Cu(Phen)Cl2]0.4-OTTP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具有278 mAh·g^(-1)的高比容量。混合装置超级电容电池[Cu(Phen)Cl_(2)]_(0.4)-OTTP//AC(AC为活性炭)在能量密度为26.16 Wh·kg^(-1)时的功率密度为276.99 W·kg^(-1)。尤其是在10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混合装置经过10000次恒流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留原始的9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基聚合物 超级电容电池 电极材料 Π-Π堆积
下载PDF
含席夫碱结构碳点缓蚀剂的简易可扩展制备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李雪琪 何闯 +2 位作者 于坷坷 罗启灵 龙武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9-240,258,共13页
目的克服目前制备碳点(Carbon dots,CDs)缓蚀剂存在的耗时、耗能等缺点,在室温下一步制备含席夫碱结构的CDs缓蚀剂,并研究其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制备方法,以邻苯二胺和对苯醌为前驱体,无需高温加热便可... 目的克服目前制备碳点(Carbon dots,CDs)缓蚀剂存在的耗时、耗能等缺点,在室温下一步制备含席夫碱结构的CDs缓蚀剂,并研究其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能。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可扩展的制备方法,以邻苯二胺和对苯醌为前驱体,无需高温加热便可在室温下反应2 h,从而获得含席夫碱结构的CDs。利用T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UV和PL光谱评估其在HCl溶液中的长期分散稳定性。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Ds对Q235碳钢在1mol/LHCl溶中的缓蚀性能。通过SEM和三维轮廓测量仪分析腐蚀后碳钢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提出CDs的缓蚀机理。结果CDs含C=N键,具有多种含氧、含氮基团,有利于其在钢表面的吸附。CDs在HCl溶液中具有长期分散稳定性。当添加浓度为200 mg/L时,其对碳钢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5.05%。CDs为混合型缓蚀剂,能够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反应。CDs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方式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缓蚀机理为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方式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抑制碳钢的腐蚀。结论成功为CDs缓蚀剂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易、可扩展、高效、省时的方法,而且证明了具有席夫碱结构的CDs对碳钢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具有显著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缓蚀剂 席夫碱 吸附 可扩展制备
下载PDF
含1,2,4-三唑双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分子对接
18
作者 李谋翠 董洋铭 +2 位作者 任莹辉 马海霞 齐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与取代苯甲醛为原料成功合成了5种1,2,4-三唑双席夫碱衍生物(D1-D5)。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除化合物D3外,其余4种化合物的活性均优于对照药...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与取代苯甲醛为原料成功合成了5种1,2,4-三唑双席夫碱衍生物(D1-D5)。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除化合物D3外,其余4种化合物的活性均优于对照药物氟康唑,其中化合物D1的抑制效果约为对照药物的1.8倍,可作为抗小麦赤霉病菌的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生物活性一致,即对接结合能越小,抗小麦赤霉病菌的活性越强,且氢键是维持药物分子与受体蛋白稳定结合的关键因素。为克服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研究了活性最强的化合物D1和D2与氟康唑复配体系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m(D1)∶m(氟康唑)=1∶2、m(D2)∶m(氟康唑)=1∶1、1∶2、1∶4和4∶1时,共毒系数(CTC)值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故化合物D2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复配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唑 席夫碱 抗真菌活性 复配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席夫碱配体的锰羰基配合物可见光诱导释放一氧化碳性能
19
作者 王雪梅 张俊蝶 +5 位作者 金晶 李卓芹 马明慧 汪慧云 姜秀娟 刘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0-688,共9页
利用五羰基溴化锰和2-吡啶甲醛以及卤代苯胺通过一步法合成得到了3个含席夫碱配体的锰羰基配合物[Mn(CO)3(py(CH=N)ph-X)Br],其中X=Cl (1)、Br (2)、I (3),并采用核磁、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利用五羰基溴化锰和2-吡啶甲醛以及卤代苯胺通过一步法合成得到了3个含席夫碱配体的锰羰基配合物[Mn(CO)3(py(CH=N)ph-X)Br],其中X=Cl (1)、Br (2)、I (3),并采用核磁、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这类配合物在非光照下稳定,在可见光(LED蓝光、绿光和红光)作用下分解释放CO,可以作为光诱导的一氧化碳释放剂(photoCORMs)。研究表明蓝光是促进配合物分解释放CO的最有效光源。此外,CO释放动力学分析显示配合物分解释放CO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配合物3的释放研究表明脱氧肌红蛋白能够捕捉所释放的CO。尽管这些配合物本身的细胞毒性(IC50)达到微摩尔级,但光照下的细胞兼容性有显著改善,上升为接近100微摩尔级。这些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在450 nm激发波长下在500~700 nm范围内发射一定强度的荧光,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用以监测细胞或生物体内释放剂分布及CO释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释放剂 锰羰基配合物 光诱导 席夫碱配体 生物兼容性
下载PDF
星状多席夫碱的设计及多途径合成及表征——介绍一个化学科学训练综合实验
20
作者 李一鸣 王本花 +3 位作者 魏保生 宋相志 罗一鸣 喻桂朋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61-66,共6页
科学训练综合实验是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科学训练课程中一个星状多席夫碱制备及表征的综合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席夫碱化学的研究前沿与进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目标产物合成路线... 科学训练综合实验是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有机化学科学训练课程中一个星状多席夫碱制备及表征的综合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席夫碱化学的研究前沿与进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目标产物合成路线,在实验中加深学习重氮化反应、席夫碱反应、铃木偶联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薄层色谱监测反应以及柱色谱分离产物的方法,学会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来表征和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本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研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科研动手技能。而且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拔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铃木偶联反应 综合创新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