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
1
作者 刘青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中共特别党员 常恩多 起义将领
下载PDF
起义提前举行——常恩多抗拒蒋介石秘密处决万毅令始末
2
作者 孙学仁 《党史纵横》 1993年第5期21-23,共3页
1940年9月,57军军长缪澂流与日军订立“互不侵犯,共同防共”协定,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和333旅旅长万毅,共同领导了“九·二二”锄奸运动.由于667团营长韩子嘉告密,除军长缪澂流逃跑外,其它有关通敌案犯及日本间谍等均被逮捕,后押送... 1940年9月,57军军长缪澂流与日军订立“互不侵犯,共同防共”协定,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和333旅旅长万毅,共同领导了“九·二二”锄奸运动.由于667团营长韩子嘉告密,除军长缪澂流逃跑外,其它有关通敌案犯及日本间谍等均被逮捕,后押送鲁苏战区总部,呈请于学忠总司令审讯法办.“九·二二”锄奸的正义行动,很快传遍鲁苏战区城乡,深得抗日民主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地方政府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到百十一师进行慰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恩多 抗日民主根据地 万毅 日本间谍 鲁苏 郭维城 韩子 工兵营 沈鸿烈 周复
原文传递
常恩多将军入党的前前后后
3
作者 刘卫东 李意根 《党史文汇》 2000年第8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常恩多 国民党 东北军 将军 西安事变 红军
原文传递
抗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记中共特别党员常恩多
4
作者 王丽文 《侨园》 2021年第8期22-24,共3页
一1895年9月3日,常恩多出生于海城西东三台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父母双亡。幸运的是担任塾师的族叔收养了他,并资助他入学读书,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常恩多在家乡的小学任教。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常恩多怀着朴素的爱国之情,... 一1895年9月3日,常恩多出生于海城西东三台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父母双亡。幸运的是担任塾师的族叔收养了他,并资助他入学读书,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常恩多在家乡的小学任教。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常恩多怀着朴素的爱国之情,投笔从戎,参加了奉军。1922年,他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因为成绩优异,深得张学良和郭松龄的赏识,卒业时被破格授予中尉排长军衔,后历任连长、营长,1930年3月又被破格晋升为上校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恩多 破格晋升 陆军讲武堂 奉军 郭松龄 张学良 贫苦农民 父母双亡
原文传递
第三次甲子山反顽战役
5
作者 武清禄 《百年潮》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甲子山区位于滨海区北部,日(照)莒(县)公路以南,是通往日莒公路以北地区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原东北军第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活动地区。一一一师在抗日爱国进步将领常恩多师长领导下,与我军关系较好,共同团结抗战。后由于国民党反共... 甲子山区位于滨海区北部,日(照)莒(县)公路以南,是通往日莒公路以北地区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原东北军第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活动地区。一一一师在抗日爱国进步将领常恩多师长领导下,与我军关系较好,共同团结抗战。后由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阴谋杀害该部三三三旅旅长万毅,迫害该师抗日官兵,常恩多于1942年8月初被迫举义,率大部官兵开赴八路军滨海抗日根据地继续与我军合作抗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常恩多 抗日爱国 顽固派 滨海区 战略地位 东北军 甲子山
原文传递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何以战略被动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瑶 《党史博览》 2019年第3期4-11,共8页
从电报和命令中看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和共产党同时连续发出几封电报和命令。从这些电报和命令中可以看出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先说国民党的。... 从电报和命令中看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和共产党同时连续发出几封电报和命令。从这些电报和命令中可以看出双方当时不同的战略态势。先说国民党的。8月10日,蒋介石致电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各战区应注意下列各项:(甲)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扰,应有应战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军 蒋介石 第二战区 韩德勤 常恩多 抗战胜利后 共产党人
原文传递
“八三”事变始末
7
作者 黄瑶 《纵横》 2003年第5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常恩多 国民党 郭维城 缪澄流
原文传递
血海国魂(下)——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
8
作者 蒋巍 里夫 叶文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第7期4-47,共44页
第七章保卫大武汉——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雄踞中国版图之中央,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 第七章保卫大武汉——抗日战争的重大转折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雄踞中国版图之中央,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延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发生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保卫大武汉"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战。为准备武汉大战,日军先后投入9个师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自忠 彭雪枫 巫恒通 日本侵略军 冯安邦 齐学启 李家钰 抗战以来 常恩多 武士敏
原文传递
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去向如何
9
作者 谢向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4年第12期32-32,共1页
本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面对蒋介石全面内战的例行逆施,夙具民族意识、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将军和素有民主思想、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忍骨肉相残,置个人的荣辱生死于不顾,挺... 本世纪30年代,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面对蒋介石全面内战的例行逆施,夙具民族意识、集国难家仇于一身的张学良将军和素有民主思想、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忍骨肉相残,置个人的荣辱生死于不顾,挺身而出。对蒋介石采取兵谏的非常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将军 十七路军 亡国灭种 民族大义 吴克仁 淞沪战场 刘威诚 吕正操 常恩多 战争爆发
原文传递
开国少将郭维城:从张学良机要秘书到新中国铁路事业先锋
10
作者 郭梅(口述) 叶松(整理) 《纵横》 2022年第5期12-18,共7页
郭维城,辽宁省义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34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1942年8月协同中共特别党员、东北军111师中将师长常恩多率部起义参加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 郭维城,辽宁省义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34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1942年8月协同中共特别党员、东北军111师中将师长常恩多率部起义参加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铁道部部长等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今年是郭维城同志诞辰110周年,我刊特别刊发由郭维城之女郭梅口述、原党史编辑叶松整理的文章,以为纪念。文中,首次披露有关郭维城同志革命生涯的大量一手资料,尤其是他对于新中国铁道事业所作的贡献,尤为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解放勋章 常恩多 机要秘书 独立自由勋章 张学良 中共党员 郭维城 少将军衔
原文传递
值得回顾的足迹——忆东北军57军111师抗日义勇宣传队
11
作者 华诚一 张苏平 王振乾 《党史纵横》 1991年第4期36-36,共1页
东北军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抗日义勇宣传队是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东北军一一一师不是国民党嫡系军队,它亡省亡家最早,与日本侵略者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它参加西安事变,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联共抗日”的八大主张,曾与红军。
关键词 革命组织 十七路军 联共 日本侵略者 政训 中共中央长江局 常恩多 军士训练 革命性质 干部训练
原文传递
我的人生导师——怀念罗荣桓元帅
12
作者 白刃 《党史纵横》 1993年第4期11-14,共4页
1962年,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看了话剧《兵临城下》后,要我回部队工作.我调回总政创作组,发给我的军官身份证上,有国防部办公厅主任肖向荣的签字,并盖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印章.我珍藏至今,以作纪念.1963年12月16日下午,罗荣桓... 1962年,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看了话剧《兵临城下》后,要我回部队工作.我调回总政创作组,发给我的军官身份证上,有国防部办公厅主任肖向荣的签字,并盖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的印章.我珍藏至今,以作纪念.1963年12月16日下午,罗荣桓元帅的心脏停止跳动,19日我和总政干部列队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灵堂吊唁,望着罗帅的遗像,想起他对我的培养教育,感到无限的悲痛,止不住泪如泉涌.罗帅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政治部主任 军委秘书长 甲子山 肖向荣 人生导师 梁山歼灭战 滨海军区 常恩多 午城井沟战斗 青口战役
原文传递
在播撒抗战火种的日子里——忆《烽火报》时光
13
作者 孙学仁 《党史纵横》 1991年第4期19-20,共2页
从《前哨》步入《烽火报》“七·七”事变后的这年年底,江苏省沭阳县爱国青年创办了一个以中学生和进步青年为对象的宣传抗日救亡的刊物《前哨》。当时,我在《前哨》社主管发行兼做部分编辑工作。翌年“七·七”事变一周年那天... 从《前哨》步入《烽火报》“七·七”事变后的这年年底,江苏省沭阳县爱国青年创办了一个以中学生和进步青年为对象的宣传抗日救亡的刊物《前哨》。当时,我在《前哨》社主管发行兼做部分编辑工作。翌年“七·七”事变一周年那天上午,我在沭阳东城门楼下,看到很多人围观贴在北墙上的一份报纸。我近前一看,是“扬开多”(东北军111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城门 编辑工作 常恩多 第二次反共高潮 武汉会战 国民党军队 陈翰章 抗战到底 抗日统一战线 国民党中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