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扁平角膜家族的临床和分子学特征
1
作者 Neil D. Ebenezer Chetankumar B. Patel Seenu M. Hariprasad Li L. Chen Reshma J. Patel Alison J. Hardcastle Richard C.Allen 扬帆(译) 雷嘉启(校)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6年第3期192-192,共1页
背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扁平角膜特点是角膜表面扁平,伴远视和各种前节异常。突变定位在角膜基因(KERA),是一个小的富亮氨酸蛋白聚糖家族中的一员。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角膜表面 分子学特征 扁平 家族 临床 前节异 蛋白聚糖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辉 杨伟炎 管敏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关键词 线粒体DNA突变 药物性聋 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氨基糖甙类药物 听力下降 环境因素 先天性疾病 线粒体遗传 X连锁遗传 单基因突变 多基因突变 围产期感染 听力异 遗传易感 遗传基础 耳聋患者 遗传方式 听觉器官
下载PDF
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纪健 苏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5-1176,共2页
先天性角化不良( D 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病,遗传方式可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网状色素沉着、甲床萎缩和黏膜白斑,同时可以累及多脏器、多系统。临床罕见,近期我科收治... 先天性角化不良( D 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病,遗传方式可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网状色素沉着、甲床萎缩和黏膜白斑,同时可以累及多脏器、多系统。临床罕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先天性角化不良患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角化不良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染色体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先天性遗传 临床表现 遗传方式
下载PDF
原发性小头畸形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仁凯 唐晓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2066-2070,共5页
原发性小头畸形(Congenital Microcephaly)又称为真性小头畸形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小头畸形(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MCPH),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头围减小伴随一定程度非进行性智力退... 原发性小头畸形(Congenital Microcephaly)又称为真性小头畸形或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小头畸形(Autosomal Recessive Primary Microcephaly,MCPH),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头围减小伴随一定程度非进行性智力退化。小头畸形的病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畸形 临床特征 原发性 相关基因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环境因素 感染因素
下载PDF
以氯离子清除试验临床诊断Gitelman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君 寿成珉 +4 位作者 刘颖慧 任昉 邹晓慧 牟利军 牟新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86-187,189,共3页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的肾小管性疾病,于1966年由Gitelman首先报道,由编码远端肾小管噻嗪敏感的Na、Cl共同转运子(Na-Clcotransportor,NCCT)的SLC12A3基因突变导致。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临床诊断 清除试验 氯离子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远端肾小管 肾小管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1家系报告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建文 常乐 +3 位作者 谷涛 李东初 王珍珍 陈桂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1-3]),由位于13q14.3编码ATP7B基因突变所致^([4])。HLD的全球患病率为1/30000~1/10000。但近期英国一项研究发现,HLD的患病率为1/7026。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1-3]),由位于13q14.3编码ATP7B基因突变所致^([4])。HLD的全球患病率为1/30000~1/10000。但近期英国一项研究发现,HLD的患病率为1/7026。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降低致残率。但由于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不典型性以及基因的不完全外显性,往往导致误诊甚至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家系报告 不典型性 早期诊断及治疗 基因突变分析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HLD 患病率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一家3例报告
7
作者 丁桂荣 刘廷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铜代谢缺陷病 家系调查
下载PDF
Joubert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涓 邵银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59-560,共2页
1 病历资料 患儿女,4岁4个月,因“发现脑瘫3年余”入院。患儿系孕3产3,孕34周顺产,无宫内窘迫及出生窒息史,出生体重2450g,黄疸史不详,生后大运动发育落后,8~9月仍竖头不稳,双上肢不能主动抓握,1岁时仍不能翻身、独坐,未... 1 病历资料 患儿女,4岁4个月,因“发现脑瘫3年余”入院。患儿系孕3产3,孕34周顺产,无宫内窘迫及出生窒息史,出生体重2450g,黄疸史不详,生后大运动发育落后,8~9月仍竖头不稳,双上肢不能主动抓握,1岁时仍不能翻身、独坐,未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小脑发育畸形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原文传递
完全内脏反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景哥 陈法智 +2 位作者 艾尔夏提·依布拉音 唐荣华 买买提吐尔逊·吐尔迪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导致的先天性异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大概为0.005%~0.02%,包括部分反位(situs inversus partialis,SIP)和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1]。SIT患者行减重手术很少见[2-4]... 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导致的先天性异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大概为0.005%~0.02%,包括部分反位(situs inversus partialis,SIP)和全内脏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1]。SIT患者行减重手术很少见[2-4],在中国未见报告。我们于2019年5月2日为1例SIT的肥胖症患者进行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先天性异 肥胖症患者 内脏反位 减重手术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