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在单基因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若男 胡爽 +4 位作者 时盼来 段会坤 赵振华 白周现 孔祥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9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D)携带者筛查对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RD携带者筛查的345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病种的携带率、致病基因变异率及其性别差异进... 目的探讨9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D)携带者筛查对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RD携带者筛查的345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病种的携带率、致病基因变异率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71例单基因病致病变异携带者,携带率为20.58%。携带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苯丙酮尿症(5.80%)、OCA2型白化病(4.35%)、脊髓性肌萎缩(4.35%)和GJB2型耳聋(4.06%)。结论针对检出率较高且患儿有明显表现的9种ARD设计基因检测包,进行高效的携带者筛查,有利于减少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携带者筛查 基因变异 一级预防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
作者 赵倩 李照普 《煤炭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3期32-33,共2页
本文本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节课的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培养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教学设计 卫校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有关近亲婚配内容的教学实践
3
作者 张梅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5期99-101,共3页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近亲婚配发病风险的估算是重点中的难点,通过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亲属级别、系谱分析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近亲婚配 发病风险
下载PDF
新生儿恶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骨硬化症一例报道
4
作者 范佳英 朱雪萍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749-753,共5页
目的:通过1例以血小板减少、骨密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恶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骨硬化症(ARO)患儿的病例报告,以期加强对ARO临床表现及基因型特点的认识,从而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恶性ARO患儿临床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报道,对... 目的:通过1例以血小板减少、骨密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恶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骨硬化症(ARO)患儿的病例报告,以期加强对ARO临床表现及基因型特点的认识,从而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恶性ARO患儿临床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报道,对该病病因、临床表现、基因型特点及诊治进行讨论。结果:22日龄男婴因发热2 d、发现皮肤出血点1 d为主诉入院,查体颜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按压不褪色,查血小板23×10^(9 )L^(-1),X线胸片示肋骨骨质密度增高,CLCN7基因检测发现存在chr16:1506200 c.824_830delTCTTCGA移码突变复合杂合7-17号外显子重复突变,该类型基因突变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患儿移码突变源于其父亲,CNV重复突变遗传自其母亲,且其父母均未发病,根据基因型及患儿表型确诊为ARO。经对症及支持等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但出院后未至门诊复查,1个月后死亡。结论:对于新生儿不明原因的发热、血小板减少,除外常见原因,需警惕罕见病因,如新生儿恶性ARO,应积极完善相关基因检测,以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症 新生儿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载PDF
孕前及孕早期常见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5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筛查和诊断学组 刘俊涛 +2 位作者 蒋宇林 董旻岳 朱宝生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携带者筛查作为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生育高风险夫妻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床相关工作陆续开展。但相关医疗机构和检测实验室对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定位、目标人群、适宜筛查的疾病/基因和位点变异、数据... 携带者筛查作为筛查单基因遗传病生育高风险夫妻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出生缺陷预防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临床相关工作陆续开展。但相关医疗机构和检测实验室对携带者筛查的临床定位、目标人群、适宜筛查的疾病/基因和位点变异、数据分析及解读,以及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等方面尚缺乏共识,临床广泛实施携带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也有待评估。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产前筛查和诊断学组协同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初稿的撰写和讨论修订,并经过国内相关领域内专家的广泛研讨、审查及函审修改,形成了本专家共识。本共识提出了当前国内开展携带者筛查的适用人群,疾病纳入原则,筛查基因和变异位点的要求,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携带者筛查报告应包括的重要信息,以及检测前后咨询的相关要点,结合当前国内开展携带者筛查的发展阶段和临床定位等,形成推荐意见,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X连锁遗传病 实践指南
原文传递
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的病变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2q13 .3上250kb区域内(英文)
6
作者 袁宝强 Peter AJ Leegwater +2 位作者 Andrea AM Konst Jan C Pronk Marjo S van der Knaap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3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目的 :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 (MLC)是近来被证实的一种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该病的可能病变基因被确定在染色体 2 2qtel上的 3 cM区域内 ,通过研究将病变基因的可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方法 :收集 3 3个家庭中的 3 9例ML... 目的 :巨颅伴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 (MLC)是近来被证实的一种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该病的可能病变基因被确定在染色体 2 2qtel上的 3 cM区域内 ,通过研究将病变基因的可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方法 :收集 3 3个家庭中的 3 9例MLC病人 ,对其中能提供丰富遗传信息的 1 2例家庭成员 ,运用 7个微卫星标识和 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识进行连锁分析和单倍体型分析。结果 :在重组值为 0 0 2下微卫星标识 3 55c1 8的最大两点LOD值是6 65;采用单倍体型分析进一步将位于 2 2qtel上的MLC病变基因的关键位置缩小在 2 50kb内。结论 :MLC病变基因位于 2 2qtel上 2 50kb内 ,有 4个候选基因被考虑。另外 ,由于其中一个家庭成员存在遗传异质性 ,故考虑MLC可能存在第二个病变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颅 皮层下海绵样囊肿性脑白质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病变基因 微卫星标识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分析
7
作者 李莎莎 姚艳粉 +3 位作者 刘芳 张亚楠 孙文英 栾莹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总结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2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主要是不自主发笑、自言自语、易怒、恐... 目的总结晚发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对3例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晚发型MMA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信息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儿中,2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主要是不自主发笑、自言自语、易怒、恐惧;1例表现为行为异常,主要为重复语言、语速缓慢;2例表现为语言障碍,少语、缄默;2例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力下降,腱反射未引出,巴氏征阳性,其中1例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病变;2例头颅MRI提示脑萎缩,1例头颅MRI未见异常;3例患儿脑电图均提示背景节律慢化,伴慢波阵发。血尿代谢筛查结果显示,3例患儿尿液中甲基丙二酸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均升高。诊断为晚发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患儿均以左卡尼汀口服液、甜菜碱、亚叶酸片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3例患儿均存在MMACH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患儿1为c.394C>T(p.Arg132Ter)(来源于母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父亲),患儿2为c.482G>A(p.Arg161Gln)(来源于母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父亲),患儿3为c.482G>A(p.Arg161Gln)(来源于父亲)、c.609G>A(p.Trp203Ter)(来源于母亲)。结论部分晚发型MMA患儿可以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尿液中甲基丙二酸和血HCY均升高。MMACHC基因c.394C>T(p.Arg132Ter)、c.482G>A(p.Arg161Gln)、c.609G>A(p.Trp203Ter)的复合杂合突变为其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精神行为异 MMACHC基因
下载PDF
遗传病再发风险评估教学中的贝叶斯分析
8
作者 王弘 胡启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88-91,共4页
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评估中,贝叶斯分析早已成为业界通行的方法,然而贝叶斯分析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较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贝叶斯分析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已知信息,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在遗传... 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评估中,贝叶斯分析早已成为业界通行的方法,然而贝叶斯分析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较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贝叶斯分析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已知信息,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在遗传病再发风险评估教学中,加强对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具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意识与方法,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文章从简单的例子引入贝叶斯分析表格,探讨教学中加强对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比较贝叶斯分析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建立充分利用系谱信息的意识;通过例子让学生掌握整合基因检测结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分析 再发风险 遗传咨询 遗传病 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延迟显性 外显率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板层鱼鳞病1例及其家系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爱香 何学佳 +1 位作者 朱薇薇 毕玫荣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54-1156,共3页
本文报告1例TGM1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板层鱼鳞病,并对其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研究。该病出生时即发病并且终身受累,患病婴儿出生时皮肤上包裹一层紧而透明鞘状胶膜,形如火棉胶样物质,称“火棉胶样婴儿”[1]。
关键词 板层鱼鳞病 TGM1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原文传递
脊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郐艳荣 李晓红 左文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遗传学研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运动神经元变性 HOFFMANN 骨骼肌无力 分子 病情严重程度 腱反射消失 呼吸肌麻痹
下载PDF
中国5家系类脂蛋白沉积症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昌媛 周桂芝 +2 位作者 张福仁 刘殿昌 田洪青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类脂蛋白沉积症(LP)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描述了我院确诊的一LP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并综合20多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LP家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LP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2...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类脂蛋白沉积症(LP)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描述了我院确诊的一LP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并综合20多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LP家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LP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2)表型特点为患者多在2岁内发病,声音嘶哑、眼睑串珠状半透明丘疹,在每个患者均出现;一些少见的表现,如颅内钙化灶仅在家系1中出现,复发性腮腺炎或扁桃体炎仅在家系1和家系5中出现;6例患者健康状况不受该病影响,家系1中的先证者在18岁时曾出现呼吸困难;(3)多不伴发其他遗传病和系统疾病;(4)患者临床表现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既使在同一家系中也如此。结论:L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国人群中其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LP临床表型相似,但不同患者表现度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患者 LP 临床表型 脂蛋白 中国人群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复发性 声音嘶哑 系统疾病
下载PDF
脊肌萎缩症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丽丽 郭秀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流行病学 脊肌萎缩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运动神经元变性 骨骼肌无力 基因携带率 囊性纤维 致死性
下载PDF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继云 杨森 张学军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TGM1、ALOX12B和ALOXE3基因突变引起。近几年来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分子遗传学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TGM1、ALOX12B和ALOXE3基因定位、突变位点等作一阐述。
关键词 先天性非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分子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基因定位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遗传性血色病1例报告
14
作者 吴勤 李莉 +3 位作者 成军 陈国凤 邵清 张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9-829,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白血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肾脏病基因诊断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建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一、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1.遗传性疾病概述遗传性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但发生率低,大多是罕见病,大约7000多种,是由一个基因的序列异常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又可以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一、遗传性肾脏病的诊断1.遗传性疾病概述遗传性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种类多但发生率低,大多是罕见病,大约7000多种,是由一个基因的序列异常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又可以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性连锁遗传和线粒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肾脏病 基因诊断 测序技术 高通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性疾病
下载PDF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吴冬玲 陈珺 +2 位作者 孟令玮 刘桂 李文杰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名Papillon-Lefèvre综合征(PapillionLefèvre syndrome, PLS),本病罕见,以掌跖等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脱屑,快速性的早期牙周组织破坏为典型特征。牙周破坏发生较早,多表现...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名Papillon-Lefèvre综合征(PapillionLefèvre syndrome, PLS),本病罕见,以掌跖等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脱屑,快速性的早期牙周组织破坏为典型特征。牙周破坏发生较早,多表现牙龈出血、乳牙早失等症状,常致乳牙和恒牙过早脱落。本文就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牙周科发现的1例PLS进行报道,并进行相关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院 乳牙早失 皮肤过度角化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牙周组织破坏 牙龈出血 掌跖 文献回顾
下载PDF
脊肌萎缩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才明 张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组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第二位。近年来,在SMA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和P44基因的突变有关。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SM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子遗传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P44基因
下载PDF
21-羟化酶缺乏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18
作者 戈海延 王丹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乏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分子遗传 临床研究 肾上腺类固醇激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 负反馈调节
下载PDF
可行肝肾移植的遗传代谢病之一——甲基丙二酸尿症
19
作者 王洪 张玉琴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疾患,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76年被首次报道,2000年中国首次报道[1]。发病率中国大陆地区约为1/26 000,美国约1/48 000,德国...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ademia,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疾患,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976年被首次报道,2000年中国首次报道[1]。发病率中国大陆地区约为1/26 000,美国约1/48 000,德国约1/169 000,日本约1/50 000。1病因及发病机制根据酶缺陷类型分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ethylmalonyl CoA mutase apoenzyme)缺陷及钴胺素代谢缺陷两大类,共分为7个亚型。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陷分为完全缺陷(complete mutase deficiency,mut0)及变位酶部分缺陷(partial mutase deficiency,mut-),两者基因定位于6p12.3;两种腺苷钴胺素合成缺陷,即线粒体钴胺素还原酶(mitochondrial Cbl reductase,cblA)缺乏和线粒体钴胺素腺苷转移酶(mitochondrial cobalamin adenosyltransferase,cblB)缺乏,基因分别定位于4q31.1-q31.2和12q2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尿症 遗传代谢病 肝肾移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 有机酸代谢异 基因定位 酶缺陷
下载PDF
聋哑的遗传分析
20
作者 李国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2-64,共3页
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过遗传分析发现,减少或防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聋哑人的出生.
关键词 聋哑人 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近亲结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