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梅芳 林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28-130,145,共4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52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 目的比较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各52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小剂量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2组均用药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3个月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指标(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组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8%vs.94.23%,χ^(2)=0.260,P=0.610)。用药3个月后,2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小于用药前,血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及TGF-β1、IGF-1、VEGF、VEGFR-2水平低于用药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剂量组(1.92%vs.15.38%,χ^(2)=4.379,P=0.036)。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均可有效调节子宫肌瘤患者的性激素,抑制细胞生长因子,进而抑制子宫肌瘤增长,但与常规剂量相比,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曲普瑞林 剂量 常规剂量 性激素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刘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时采取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条件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检...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时采取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条件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不同剂量条件下的诊断情况,包括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与CT辐射。结果: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质量优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剂量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辐射方面,低剂量的CT剂量指数(30.84±5.35)mGy与剂量长度乘积(62.61±15.61)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的(44.61±5.61)mGy与(125.43±17.61)mGy·cm(P <0.05)。结论:临床以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采取低剂量参数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与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低剂量下对患者形成的辐射更小,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腹部创伤 多层螺旋CT 剂量 常规剂量 辐射剂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在肺磨玻璃影结节鉴别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3
作者 刘志敏 祁佩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在肺孤立性磨玻璃影结节(GGN)鉴别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孤立性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在GGN形态学... 目的探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在肺孤立性磨玻璃影结节(GGN)鉴别和浸润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孤立性G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在GGN形态学特征检出率、良恶性鉴别及浸润性诊断性能上的差异;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及扫描辐射剂量差异。结果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在GGN的形态学特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钙化、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检出率及图像质量等级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CT鉴别GGN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84.48%、90.32%和87.50%,略低于常规剂量CT的91.38%、93.55%和92.50%;低剂量CT诊断GGN浸润性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6.00%、75.76%和75.86%,低于常规剂量CT的92.00%、90.91%和91.38%。低剂量CT的剂量长度乘积,CT容积剂量指数、有效剂量及有效管球剂量均显著低于常规CT扫描(P<0.05)。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扫描鉴别肺孤立性GGN良恶性的性能相当,但常规剂量CT对GGN浸润性的诊断性能相对较高,而低剂量CT辐射剂量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CT 常规剂量CT 肺磨玻璃影结节 浸润性 诊断
下载PDF
常规剂量来曲唑对不同体质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新琳 林秀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35-38,共4页
目的 分析常规剂量来曲唑对不同体质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另根据BMI... 目的 分析常规剂量来曲唑对不同体质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方法 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300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另根据BMI将观察组患者分为Ⅰ亚组(BMI<18.5 kg/m^(2))25例、Ⅱ亚组(BMI为18.5~<23 kg/m^(2))40例、Ⅲ亚组(BMI为23~<25 kg/m^(2))50例、Ⅳ亚组(BMI≥25 kg/m^(2))35例。患者均于月经第3天起口服来曲唑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低剂量来曲唑片,即2.5 mg/d;观察组予以常规剂量,即5.0 mg/d。比较各组患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最大卵泡径线、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包括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PCOS不孕患者BMI与排卵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注射HCG日成熟卵泡数多于对照组,LH、E_(2)、SHBG水平及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Ⅲ亚组和Ⅳ亚组注射HCG日最大卵泡径线小于Ⅰ亚组、Ⅱ亚组、成熟卵泡数少于Ⅰ亚组、Ⅱ亚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Ⅰ亚组、Ⅱ亚组,LH、E_(2)、SHBG水平及排卵率、临床妊娠率低于Ⅰ亚组、Ⅱ亚组,T水平高于Ⅰ亚组、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不孕患者BMI与排卵率呈负相关(rs=-0.483,P=0.001)。结论 常规剂量来曲唑治疗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效果优于低剂量治疗,其能较好地通过促进SHBG与性激素分泌提高临床妊娠率,BMI正常者的治疗效果及促排卵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曲唑 常规剂量 体质指数 促排卵
原文传递
常规剂量和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方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96-0098,共3页
探究阿托伐他汀常规与高剂量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血小板活性、炎性因子造成的影响。方法 规定2020年4月-2023年4月开展研究,期间,病例选择我院100例STEMI患者,并加以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存有50例患者。参照组... 探究阿托伐他汀常规与高剂量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血小板活性、炎性因子造成的影响。方法 规定2020年4月-2023年4月开展研究,期间,病例选择我院100例STEMI患者,并加以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存有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口服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实验组患者口服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较分析对血小板活性及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 (1)治疗前,参照组与研究组的IL-6、TNF-α和hs-CRP水平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水平(13.26±1.24)ng/L、TNF-α水平(14.91±3.22)ng/L和hs-CRP水平(9.35±1.24)ng/L明显低于参照组的IL-6水平(16.24±1.22)ng/L、TNF-α水平(18.24±2.29)ng/L和hs-CRP水平(11.21±1.27)ng/L,P<0.05。(2)治疗后,血小板活性指标对比,研究组较优,P<0.05。结论 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STEMI,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使血小板活性指标处于正常范围,保障其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剂量 阿托伐他汀 剂量 STEMI 炎性因子 血小板活性
下载PDF
早期肺癌患者行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对比研究分析
6
作者 许奇伟 叶文卫 +1 位作者 郭天畅 伍彩云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6期26-2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首次接受检查应用低剂量CT、间隔2周后复查应用常规剂量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 目的对比分析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首次接受检查应用低剂量CT、间隔2周后复查应用常规剂量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辐射相关指标、CT扫描图像质量等指标。结果患者低剂量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剂量CT检查,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检查的辐射相关指标均低于常规剂量(P<0.05);低剂量CT检查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常规剂量,但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患者实施检查诊断,应用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在诊断准确率以及图像质量方面较为接近,均可达到有效的诊断效果。但低剂量CT检查对患者的辐射伤害性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CT检查 剂量 常规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果观察及安全性
7
作者 王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探究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早期肺癌诊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2015年1月16日至2022年12月16日医院影像科接收5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开展病例分析,抓阄25例一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CT扫描检查,所选... 探究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早期肺癌诊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2015年1月16日至2022年12月16日医院影像科接收5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开展病例分析,抓阄25例一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剂量CT扫描检查,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CT扫描检查,所选受检者均采用病理活检,计算两组CT诊断结果、图像质量及有效放射剂量。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常规组检出早期肺癌真阳性20例,假阳性1例,诊断准确性92.0%,低剂量组检出早期肺癌真阳性20例,假阳性2例,诊断准确性88.0%,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图像质量存在一致性,低剂量组有效放射剂量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扫描图像质量、诊断准确性与常规剂量CT具有一致性,有效放射剂量降低,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剂量CT 常规剂量CT 诊断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在早期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对比
8
作者 张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比较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使用不同剂量CT(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实验范围:早期肺癌患者,样本量:46例,选例时间及选例地点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岳阳市中心医院,将其划分为对照/观察组,划分依据为C... 分析比较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使用不同剂量CT(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检查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实验范围:早期肺癌患者,样本量:46例,选例时间及选例地点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岳阳市中心医院,将其划分为对照/观察组,划分依据为CT诊断扫描剂量,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CT诊断时使用常规剂量,2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CT诊断时使用的低剂量,金标准为手术病理检查,对二组的期肺癌检出率、CT征象及CT放射检查等数据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在早期肺癌检出率方面,经比较得出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空泡症”征占比为39.13%,“毛刺”征占比为43.48%,“分叶”征占比为95.65%;对照组“空泡症”征占比为30.43%,“毛刺”征占比为34.78%,“分叶”征占比为86.96%,比较两组CT征象数据得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无显著性差异;二组CT放射测量指标水平数值经对比,观察组更低,得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剂量CT(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二者在检出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CT征象方面也较为相似,但低剂量CT扫描在减少机体辐射损伤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常规剂量CT 剂量CT 诊断价值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肺结节经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检查的应用结果观察
9
作者 郭运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58-0060,共3页
研究在肺结节中不同剂量CT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在我院检查确诊的102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CT扫描检查,分别定义为A组(常规剂量)和B组(低剂量),分析两种不同剂量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疾病... 研究在肺结节中不同剂量CT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在我院检查确诊的102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CT扫描检查,分别定义为A组(常规剂量)和B组(低剂量),分析两种不同剂量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疾病类型、肺结节性质及辐射剂量等指标。结果:两种检查在剂量使用上对诊断效能无显著影响,但低剂量CT扫描产生的辐射剂量小,图像噪声比较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筛查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一些难以被察觉或者不愿接受放射性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常规剂量 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好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52-0054,共3页
研究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甄选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98例进行肺结节筛查的患者,所有行肺结节筛查患者均接受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从而完成肺结节筛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肺结节检... 研究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甄选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98例进行肺结节筛查的患者,所有行肺结节筛查患者均接受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检查,从而完成肺结节筛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肺结节检查结果、图像质量以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对比分析得知,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在肺结节的筛查过程中,关于肺结节检出率与最大结节径检出个数和结节性质均没有显著差别,但是低剂量CT图像扫描质量评分却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且低剂量CT的剂量长度乘积等相关参数指标都显著的低于常规剂量CT。结论 在肺结节的临床筛查过程中,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的肺结节检出率相差无几,而低剂量CT图像扫描质量评分却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并且,低剂量CT能够显著的降低受检者在诊断过程中的辐射剂量,为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免收损害奠定了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CT 常规剂量CT 肺结节筛查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价值观察
11
作者 郭运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45-0048,共4页
研究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测肺部疾病方面的价值,以及与常规检查的差异。方法 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共收治了43例肺磨玻璃结节病例,其中有一些病例已经出现了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两... 研究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在检测肺部疾病方面的价值,以及与常规检查的差异。方法 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共收治了43例肺磨玻璃结节病例,其中有一些病例已经出现了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肺结节时的准确度,并且可以更好地识别肺结节的良恶性。结果 经过低剂量治疗,肺磨玻璃结节的检测结果显示,与常规剂量相比,其良恶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低剂量辐射的影响更小,与常规剂量相比,显著性差异显而易见(P<0.05)。结论 采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的多层螺旋CT技术,能够获得更加精细的图像,进一步提升诊断的精度,而且,较低剂量的CT扫描能够减少辐射的影响,诊断有效率也不会受到影响,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损伤,有必要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多层螺旋CT 剂量 常规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放射剂量评估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李真林 杨志刚 +2 位作者 余建群 陈宪 郭应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 ,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普查早期肺癌提供剂量参数。资料与方法 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 5 4例。其中 ,低剂量扫描 2 4例 ,扫描参数为 :12 0kV ,2 0mAs,准直器 ...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X线辐射剂量 ,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普查早期肺癌提供剂量参数。资料与方法 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共 5 4例。其中 ,低剂量扫描 2 4例 ,扫描参数为 :12 0kV ,2 0mAs,准直器 4× 5mm ,重建层厚 8mm ,床速 30mm/周 ,螺距为 7,扫描时间 0 .5s/周 ;常规剂量扫描 30例 ,扫描参数为 :12 0kV ,90mAs ,准直器 4× 5mm ,重建层厚 8mm ,床速 30mm/周 ,螺距为 7,扫描时间 0 .5s/周。观察并计算两种扫描剂量的权重CT剂量指数 (CTDIw) ,有效mAs,总mAs ,剂量长度乘积 (DLP)及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肺部低剂量扫描的CTDIw为 1.38mGy ,是常规剂量扫描 (6 .2 1mGy)的 2 2 .2 % ;低剂量扫描的DLP为4 4mGy·cm ,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 189mGy·cm(P <0 .0 1) ;低剂量扫描的总mAs为 4 5 9,是常规剂量扫描 (130 8)的 35 .1% ;低剂量扫描的X线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 0 .9mSv,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的 4 .2mSv(P <0 .0 1)。结论 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 (2 0mAs)的有效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扫描的 2 1.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部检查 剂量 常规剂量 放射剂量 肺癌
下载PDF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化疗药物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胡道予 李震 +2 位作者 王南 张玉琴 黄艳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 目的 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中化疗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生存期与肝功能、术后副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341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A、B两组 ,分别行TACE术。化疗药物 :A组小剂量组 (16 8例 ) ,丝裂霉素10mg与碘油乳化栓塞。B组常规剂量组 (173例 ) ,给予丝裂霉素 10mg ,5 氟尿嘧啶 10 0 0mg ,表阿霉素 4 0mg ,羟基喜树碱 4 0mg中的 3种联用后碘油与化疗药物乳化剂栓塞 ,随后用明胶海绵粒或聚乙烯醇 (PVA)微球栓塞。TACE术前、术后 3d、7d、2 8d分别行肝功能检查 ,比较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比值 )以及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状况 ,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两组 1年内平均生存率无明显差异。A、B两组术后 4周内肝功能ALT、AST和A/G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4周 ,A、B两组间比较 ,B组TBIL和DBIL高于A组 ,ALB低于A组 (P <0 .0 5 )。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消化道出血等副反应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TACE与常规剂量TACE组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常规剂量 化疗药物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 肝癌 对照研究
下载PDF
超常规剂量碘油超选择栓塞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福全 岳振东 +3 位作者 徐建国 漆德芳 蔺武 杜伟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常规剂量碘油超选择栓塞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87年8月~1999年12月12年间167例原发性肝癌,应用常规导管或球囊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阻断其血流,使注射碘油时不产生逆流。将全部动脉肿瘤血管、... 目的:探讨应用超常规剂量碘油超选择栓塞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87年8月~1999年12月12年间167例原发性肝癌,应用常规导管或球囊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阻断其血流,使注射碘油时不产生逆流。将全部动脉肿瘤血管、病变周围正常的小动脉及肝实质和门静脉分支栓塞。结果:栓塞全部动脉肿瘤血管、病变周围正常的小动脉及肝实质167例,门静脉分支栓塞109例。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8.8%(165/167)、79.9%(107/134)、48.0%(47/98)、36.6%(26/71)、25.5%(12/47)。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超常规剂量碘油超选择栓塞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良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栓塞治疗 常规剂量碘油
下载PDF
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永 崔书君 朱月香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3期575-577,57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于我院进行诊治的13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肺癌。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分析以上两种扫描...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于我院进行诊治的13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肺癌。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CT扫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分析以上两种扫描方式的肺癌检出率,图像质量、放射剂量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低剂量扫描组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90.3%,常规剂量扫描组对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91.8%,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均全部合格,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6±0.7)分,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3.7±0.8)分,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大于常规剂量组(P<0.05),但并不影响对图像的分析诊断。两组对肺部病灶各种不同征象的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分别为(1.6±0.4)m Gy和(7.1±1.2)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42±9)mGy·cm,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87±15)mGy·cm(P<0.01);低剂量组的最大有效辐射剂量为(0.78±0.13)mSv,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4.15±0.81)mSv(P<0.01)。结论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早期肺癌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者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而低剂量CT扫描可明显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CT扫描 常规剂量CT 早期肺癌 诊断价值 图像质量 肺癌患者 CT剂量指数 临床推广应用
下载PDF
含大剂量阿莫西林二联方案与含常规剂量阿莫西林四联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初次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玲琳 李亚芳 +2 位作者 楚俊红 任慧燕 霍丽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954-956,共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的初次治疗方案中,经典三联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克拉霉素),但其根除率逐渐下降,根除失败的患者可能达到20%^30%^([1])。最新Maastricht V共识及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的初次治疗方案中,经典三联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克拉霉素),但其根除率逐渐下降,根除失败的患者可能达到20%^30%^([1])。最新Maastricht V共识及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均推荐将含铋剂的四联方案(PPI+铋剂+两种抗菌药物)作为根除H1]的一线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除 阿莫西林 初次治疗 四联方案 疗效分析 常规剂量 MAASTRICHT 剂量
下载PDF
常规剂量比卡鲁胺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忠全 钱伟庆 +6 位作者 吴惠兴 谢旦生 徐骏 盛璐 周俊 林兴 宋建达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2000年1月~2000年10月用比卡鲁胺(BicaIutamide)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4例,有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常规剂量 比卡鲁胺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常规剂量与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童小文 周吴刚 +1 位作者 潘佳琪 朱健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组、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组,每组80例.服用瑞舒伐他汀7、30、60 d后采用流式...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与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组、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组,每组80例.服用瑞舒伐他汀7、30、60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识别和量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服药7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CD45^(-)/CD133^(+)/CD34^(+)细胞、CD45^(-)/CD34^(+)/KDR+细胞水平明显低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服药30、60 d时,瑞舒伐他汀10 m g组CD45^(-)/CD133^(+)/CD34^(+)细胞、CD45^(-)/CD34^(+)/KDR+细胞水平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7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SIRT1、CXCR4、bFGF、VEGF水平明显低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0、60 d时,瑞舒伐他汀10 mg组SIRT1、CXCR4、bFGF、VEGF水平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20 m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20 mg/d瑞舒伐他汀对机体修复功能的提升作用明显优于10 mg/d;但长期应用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方面明显优于20 mg/d瑞舒伐他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常规剂量 负荷剂量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长春新碱常规剂量化疗引起严重神经毒性反应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 曾纪权 陈黎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2,共2页
长春新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常易引发感觉运动性(混合性)多发性神经病。我们临床治疗1例扁桃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使用常规剂量长春新碱首次治疗即发生严重神经毒性反应,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长春新碱 常规剂量化疗 神经毒性反应
下载PDF
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兴国 王锋 +2 位作者 刘杰 罗群 吴玉超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价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依折麦布10mg/d,n=60)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40mg/d,n=60... 目的评价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依折麦布10mg/d,n=60)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40mg/d,n=60)。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观察8周内心血管事件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8周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ALT、CK水平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NSTE—ACS较强化他汀治疗可同等程度地降低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强化他汀治疗者相似,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常规剂量 他汀 依折麦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