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茄烟叶烟灰白度与其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林林 王荣浩 +3 位作者 施友志 潘勇 刘利平 王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雪茄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与烟灰白度的关系。[方法]对国内外77个雪茄烟样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及其烟灰白度进行测试,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外不同产区雪茄烟叶常规化学... [目的]研究雪茄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与烟灰白度的关系。[方法]对国内外77个雪茄烟样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及其烟灰白度进行测试,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外不同产区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烟灰白度差异明显,雪茄烟叶烟灰白度与烟叶中的钾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对提高雪茄燃烧质量和烟灰白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烟灰白度 常规化学成分 相关性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关键性差异指标研究
2
作者 赵亮 王硕立 +5 位作者 赵曦 王以慧 侯冰清 金一骁 王骏 时向东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 为了解国内外典型茄衣烟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测定了中国、巴西、多米尼加、印度尼西亚这4个国家共40份茄衣烟叶样品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关键性差异指标筛选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茄衣烟叶总糖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烟碱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氮碱比显著低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巴西和多米尼加茄衣烟叶;国内茄衣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高于国外茄衣烟叶,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与巴西、多米尼加和印度尼西亚茄衣烟叶均较为接近,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国外茄衣烟叶;国内外茄衣烟叶关键性差异指标共有16种,其中β-大马酮含量、愈创木酚含量等11种指标表现为国内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苯甲醛含量、总氮质量分数、氮碱比等5种指标表现为国外茄衣烟叶中数值相对较高;16种指标中总氮质量分数和氮碱比与二氢猕猴桃内酯含量、2-乙酰基吡咯含量和苯甲醛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巨豆三烯酮2含量、β-大马酮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总糖、还原糖和烟碱质量分数与上述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则均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衣烟叶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 偏最小二法乘判别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外源GA3和ABA对烤烟内源激素调控效应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
作者 李波 陈小翔 +4 位作者 张文军 翟争光 刘化冰 江智敏 徐志强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81-189,共9页
本文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田间施用外源激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材料为中烟100(ZY100)和NC71,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ABA,测定不同时... 本文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外源激素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田间施用外源激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材料为中烟100(ZY100)和NC71,喷施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ABA,测定不同时期烟株的农艺性状、基因表达量、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未喷施GA3处理相比,喷施GA3后ZY100株高升高20%,NC71株高升高31%;喷施ABA后ZY100株高降低17%,NC71株高降低10%。喷施GA3后ZY100和NC71内源赤霉素含量分别升高20%和30%;喷施外源GA3后ZY100和NC71烟株内CPS、GA20ox和PSY的基因表达量均上调,GA2ox基因表达量下调。喷施GA3提高了ZY100和NC71烟株体内叶绿素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提高了烤后烟叶总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降低了烟碱含量和氯含量,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脱落酸 烤烟 基因表达 生理特性 常规化学成分
下载PDF
清甜香型产区烤烟物理特性及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系
4
作者 王桂瑶 王建伟 +2 位作者 周汉平 王广山 蔡宪杰 《江西农业》 2024年第6期172-174,共3页
【目的】为明确清甜香型烤烟物理特性及其常规化学成分与其内在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以来清甜香型产区B2F和C3F等级烟叶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580个样品的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 【目的】为明确清甜香型烤烟物理特性及其常规化学成分与其内在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以来清甜香型产区B2F和C3F等级烟叶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580个样品的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①与清甜香型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相关性较强的物理指标为厚度、单叶质量和平衡含水率;②与清甜香型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相关性较强的化学指标为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结论】厚度、单叶质量和平衡含水率是影响清甜香型烟叶感官质量的关键物理特性指标,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是影响清甜香型烟叶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成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甜香型烤烟 物理特性 常规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下载PDF
南阳市2018年至2021年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5
作者 徐曼 段金霞 +1 位作者 胡天喜 杜伟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S02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南阳市各县区临床检验实验室常规化学的上报结果和成绩,了解不同实验室之间常规化学项目的差异和可比性。方法收集2018—2021年全市各参评实验室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上报实验室的通过率,统计20个项目的合格率及变异系数... 目的分析南阳市各县区临床检验实验室常规化学的上报结果和成绩,了解不同实验室之间常规化学项目的差异和可比性。方法收集2018—2021年全市各参评实验室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结果,分析上报实验室的通过率,统计20个项目的合格率及变异系数。结果参加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量每年都有增加,且实验室通过率在逐年提升,通过率较高的项目有肌酐,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通过率较低的是氯和钙的,其中氯和钙的平均CV值高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结论随着各实验室参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各项目PT通过率稳定,由于方法学限制,钙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CV值较大,通过率较低,各实验室上报数据要选择相应的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评 常规化学
下载PDF
烟草种质资源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及聚类评价
6
作者 孙焕 李雪君 +2 位作者 孙计平 平文丽 马浩波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烟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选取38个烟草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比较其常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变异系数较大,而总糖、还原糖、总氮和氮碱比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8个烟草种质聚为三类,第1... 为烟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选取38个烟草种质资源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比较其常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变异系数较大,而总糖、还原糖、总氮和氮碱比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8个烟草种质聚为三类,第1类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中等适宜、协调性好;第2类总氮、氯含量适宜,烟碱高,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低;第3类总氮、烟碱和氯含量适宜,总糖、还原糖、钾含量稍低。从38个烟草种质中筛选出高烟碱种质8个,含钾量高的种质1个,钾氯比大的种质18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种质资源 常规化学成分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凯 卢绍浩 +6 位作者 雷云康 陈勇 张路 邹宇航 叶小辛 徐昊 向欢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62-64,68,共4页
为研究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探究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内在品质。以四川省什邡市主栽雪茄品种德雪1号、德雪3号和多米尼加长芯为材料,对3个雪茄品种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德雪3... 为研究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探究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内在品质。以四川省什邡市主栽雪茄品种德雪1号、德雪3号和多米尼加长芯为材料,对3个雪茄品种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德雪3号最高(1.92%,0.84%);烟碱和总氮含量以多米尼加长芯最高;各品种烟叶的钾氯比均大于4,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多米尼加长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含量较高,新植二烯、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均以多米尼加长芯最高;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总含量以德雪3号最高。通过研究各类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可确定各类烟叶的特点,提高工业对原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品种 常规化学成分 中性致香成分
下载PDF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在常规化学检测项目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8
作者 肖亚玲 王薇 +4 位作者 赵海建 张传宝 何法霖 钟堃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59-162,共4页
目的 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某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性能。方法 选择某一家既参加了全国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又上报了常规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实验室,将实验室的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 目的 用西格玛性能验证图评价某实验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性能。方法 选择某一家既参加了全国常规生化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又上报了常规生化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实验室,将实验室的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的估计值,将该实验室在室间质评计划中的百分差值作为该实验室的偏倚估计,采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和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的允许总误差作为质量规范,用专业软件绘制该实验室常规化学所有项目的西格玛性能验证图。结果 当使用国家标准时,只有钾、钠、血糖、尿素和三酰甘油5个项目σ〈3,钙、磷、清蛋白、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铁6个项目3≤σ〈4,氯和肌酐4≤σ〈5,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和镁5≤σ〈6,σ≥6的项目有尿酸、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乳酸脱氢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6项; 当使用卫生行业标准时,有钾、钠、钙、磷、血糖、尿素、总蛋白、清蛋白、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铁13项的σ〈3,σ≥6的项目仅有淀粉酶。该实验室常规化学项目的检测性能有待提高。结论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允许总误差不相同的多个不同检测项目的检测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玛性能验证图 常规化学 变异系数 偏倚
下载PDF
全国常规化学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变异系数的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白玉 王治国 +2 位作者 王薇 李少男 钟堃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医发[2006]73号)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6]32号)对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计划、分析区间、质控品、
关键词 室内质量控制 常规化学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晒红烟常规化学指标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跑 马雁军 +2 位作者 马莉 杨玉清 杜国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了138个晒红烟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去除7个异常值,运用K–S算法,将131个晒红烟样品分为校正集样品和预测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把烟叶光谱值与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常规化学指标值...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了138个晒红烟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去除7个异常值,运用K–S算法,将131个晒红烟样品分为校正集样品和预测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把烟叶光谱值与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常规化学指标值建立定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晒红烟的总氯、总氮、总植物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运用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变量筛选方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近红外法测定的结果与常规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可快速测定晒红烟样品的常规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红烟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化学计量学 常规化学指标
下载PDF
常规化学检测项目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新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海建 张传宝 +4 位作者 何法霖 马嵘 汪静 张江涛 王治国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定量检测项目室间质评数据统计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结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在目前室间质评的基础上增加标准差、传统的Z比分数和稳健的Z比分数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定量检测项目室间质评数据统计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结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在目前室间质评的基础上增加标准差、传统的Z比分数和稳健的Z比分数评价指标,同时还增加结果与中位数的相对差值,表达为允许差值的百分数,并将多次结果进行标准化后绘制在一张图上。结果传统的Z比分数和稳健的Z比分数更能反应结果的一致性;使用百分比相对差(D%)代替现有的偏差(%)。另外,将多次的结果绘制在一张图上,采用标准化的方式来显示每次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可比性。结论新的数据统计方法更科学、合理,有利于室间质评工作及参加实验室的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量评价 Z比分数 常规化学
下载PDF
烤烟调制后单叶中4种常规化学成分的区域分布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建安 刘国顺 +4 位作者 申洪涛 田涛 刘学芝 王富华 史宏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8-422,共5页
当前烤烟的配方加工利用整片烟叶并按照烟叶的等级和部位进行的,这样就会忽略叶片内部的化学物质的区域分布。采用自制的带孔薄木板把烤烟单片烟叶划成48个点取样,测量4种常规化学成分(烟碱、糖、K+和Cl-)含量,运用地统工具、SPSS、Mana... 当前烤烟的配方加工利用整片烟叶并按照烟叶的等级和部位进行的,这样就会忽略叶片内部的化学物质的区域分布。采用自制的带孔薄木板把烤烟单片烟叶划成48个点取样,测量4种常规化学成分(烟碱、糖、K+和Cl-)含量,运用地统工具、SPSS、Management zone analyst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碱、糖、K+和Cl-含量块金效应大于75%,具有较弱空间相关性,从克里金插值图上看具有大的空间变异性;4类物质只有主成分特征值2.864大于1,占总变量的71.64%;整个单叶片可以精确地划分成4个区域。本研究能够为打叶复烤和卷烟配方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信息 常规化学成分 区域
下载PDF
烟叶不同区位常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殷全玉 许希希 +5 位作者 张玉兰 李梦匣 任月盼 陆霜 赵世民 刘国顺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了给工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利用烟叶进行叶组配方提供数据支撑,研究了一片烟叶不同区位之间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及其在地域间的差异。分别取建水(云烟87)、襄县(中烟100)的烤后C_3F、B_2F烟叶作为供试样品,对供试样品进行分区、切... 为了给工业企业有针对性地利用烟叶进行叶组配方提供数据支撑,研究了一片烟叶不同区位之间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趋势及其在地域间的差异。分别取建水(云烟87)、襄县(中烟100)的烤后C_3F、B_2F烟叶作为供试样品,对供试样品进行分区、切割、烘干、粉碎、研磨和过筛处理以备用,之后按照烟草行业标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总氮、烟碱和氮碱比从近脉到近缘均呈递增趋势,但总氮从叶基处开始先降低,在接近叶尖处开始升高;钾含量变化在中、上部烟叶中有不同趋势,中部叶从叶基到叶尖递减,上部叶从叶基到叶尖递增;氯含量从近主脉到近缘、从叶基到叶尖均为递减,钾氯比与之相反;总糖和还原糖从叶基到叶尖均有先升后降趋势;河南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云南烟叶,云南烟叶的总氮、烟碱、钾含量以及钾氯比均高于河南烟叶,而河南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氮碱比高于云南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常规化学成分 区位分析
下载PDF
丽江烟区烤烟烟叶致香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小曼 李佛琳 +4 位作者 杨焕文 方志存 杨悦章 李成杰 陈茂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41-4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丽江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合理科学使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对2009~2010年丽江4县1区生产的云烟87、云烟85和云烟97等3个主栽品种的优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检的75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42... 为了进一步明确丽江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合理科学使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对2009~2010年丽江4县1区生产的云烟87、云烟85和云烟97等3个主栽品种的优质烟叶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检的75种致香物质中,新植二烯含量最高,为427.19μg/g,占73.82%;醛酮类共39种,51.68μg/g,占8.93%;醇类9种,49.75μg/g,占8.60%;酯类及内酯类7种,15.58μg/g,占2.69%;酸类4种,21.77μg/g,占3.67%;酚类3种,1.87μg/g,占0.32%;氮杂环类9种,2.00μg/g,占0.35%;芳香烃类3种,8.83μg/g,占1.53%。(2)3个主栽品种中,云烟87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为638.30μg/g,其次是云烟97,为535.09μg/g,最低是云烟85,为510.00μg/g。烟叶致香物质含量高原平坝区最高,湿润河谷区最低,分别为659.55μg/g,533.25μg/g,3个生态区变异系数分别为0.20,0.18,0.11。(3)致香物质随海拔的升高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规律,含量集中在500~650μg/g范围内。(4)丽江烟区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钾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偏低,各类致香物质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与化学成分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致香物质 常规化学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澳大利亚室间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法霖 胡丽涛 +2 位作者 王薇 钟堃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全国常规化学室问质评,对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目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 目的探讨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在我国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组织全国常规化学室问质评,对所检测的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目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铁、镁、酸性磷酸酶和卜谷氨酰基转移酶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澳大利亚质量评价限作为室间质量评价限。评价项目除了碱性磷酸酶、钙、铁和酸性磷酸酶以外,钾、钠、氯、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淀粉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镁和卜谷氨酰基转移酶评价项目有80%以上实验室能通过评价限。结论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评价项目有80%的实验室都能够达到澳大利亚室问质量的评价限,所以澳大利亚评价限适用于我国常规化学的室间质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规范 生物学变异 评价限 常规化学
下载PDF
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评价指标非线性关系解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胡建军 李广才 +3 位作者 李耀光 冯晓民 周冀衡 柳昕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2,共7页
为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非线性关系识别方法,并以国内主产烟区烤烟中部烟叶(8~12叶位)49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烤烟烟叶总氮、烟碱、总糖和还原糖4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评价指... 为分析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非线性关系识别方法,并以国内主产烟区烤烟中部烟叶(8~12叶位)49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烤烟烟叶总氮、烟碱、总糖和还原糖4种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与感官评价指标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在样品烟叶化学成分的分布范围内和5%显著水平下,总氮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烟碱与香气量、余味分别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总糖、还原糖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2总氮与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和余味之间,烟碱、总糖、还原糖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且均表现为明显的“∩”型曲线关系,而总氮与香气量的非线性关系在5%显著水平下不显著;3烤烟烟叶总氮、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适宜区间分别为1.5%~2.8%,2.0%~3.5%,15%~28%和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常规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广义可加模型 非线性关系
下载PDF
叶面分泌物和中性香气物质在不同烤烟品种(系)和地区间的变化及其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17
17
作者 殷全玉 王霞 +1 位作者 杨铁钊 王新法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2006~2007年连续2年研究了8306等8个烤烟品种(系)叶面分泌物、中性香气物质组成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烟草叶面分泌物在不同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其变化范围在0.28~0.85mg/cm2之间,平均0.47mg/cm2。...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2006~2007年连续2年研究了8306等8个烤烟品种(系)叶面分泌物、中性香气物质组成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烟草叶面分泌物在不同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其变化范围在0.28~0.85mg/cm2之间,平均0.47mg/cm2。8个烤烟品种(系)的平均叶面分泌物在地区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平顶山地区比郑州地区高28%;(2)高香气烤烟新品系"8306"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和重要致香物质含量(如茄酮,β-大马酮和新植二烯等)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并且在地区间年份间保持稳定,不同地区中性香气物质组成相同,但是存在量的差异;(3)烟草水溶性总糖和总氮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品种(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8306"在化学成分含量上具有高糖低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面分泌物 中性香气物质 常规化学成分 地区
下载PDF
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线性检验的实验室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琦 李少男 +2 位作者 李小鹏 王薇 王治国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对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作线性检验,评价实验室对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试图提高实验室对该检测项目的检测质量。方法按照Kroll对EP6-A补充的方法对检测数据作精确度检验;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6-A... 目的对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作线性检验,评价实验室对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试图提高实验室对该检测项目的检测质量。方法按照Kroll对EP6-A补充的方法对检测数据作精确度检验;利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6-A线性判定指南推荐的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判断统计学标准的线性和非线性;利用Kroll对EP6-A补充的方法,对统计学标准的非线性作程度判断。结果测量数据的不精确度范围为0.17%~5.76%。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实验室C、E、G、H、I和J通过了全部检测项目的线性检验;实验室A和F未通过葡萄糖检测项目的线性检验;实验室B和D分别未通过白蛋白和镁检测项目的线性检验。结论参加线性调查的10家实验室测量数据的不精确度低于设定值(9%),因此测量数据符合作线性检验的要求。10家实验室已具备了对常规化学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检验 多项式回归分析 检测能力 检测质量 常规化学检测项目
下载PDF
蒸汽压片玉米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粉碎玉米对鲁西阉黄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亚伟 魏曼琳 +2 位作者 吴浩 周振明 孟庆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7-117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粉碎玉米对鲁西阉黄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选取48头21月龄左右的鲁西阉黄牛[体重(459.6±10.3)k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牛,分别分配至3个围栏...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粉碎玉米对鲁西阉黄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选取48头21月龄左右的鲁西阉黄牛[体重(459.6±10.3)k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牛,分别分配至3个围栏中进行饲养,每个围栏4头牛。4组试验牛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分别为SFC0、SFC33、SFC67、SFC100,代表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粉碎玉米的比例分别为0、33%、67%和100%,饲粮中玉米含量为35.85%。试验期共180 d,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共84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70 d的正试期,试验结束后对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第2阶段共96 d,对肉牛进行育肥,试验结束后对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FC100组的平均日增重(ADG)较SFC67、SFC33和SFC0组分别提高了14.95%、25.77%和38.20%,且SFC100、SFC67和SFC0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与SFC0组相比,SFC33、SFC67和SFC100组的料重比分别降低了7.73%、17.01%和25.34%,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SFC100组的眼肌面积显著大于SFC0组(P<0.05)外,蒸汽压片玉米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粉碎玉米未对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与常规化学成分产生显著影响(P>0.05)。此外,随着饲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替代比例的增加,肉牛的终末体重、ADG、眼肌面积和大理石花纹等级呈线性增加(P<0.05),而料重比和屠宰率则呈线性降低(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使用蒸汽压片玉米全部替代粉碎玉米可以在不影响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鲁西阉黄牛的ADG和饲料转化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优质牛肉切块的质量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压片玉米 粉碎玉米 鲁西阉黄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常规化学成分
下载PDF
定色后期稳温点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越立 李旭华 +3 位作者 潘义宏 李绍峰 张晓龙 资文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9-94,共6页
以普洱市景东县烟区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部位最佳采收成熟度烟叶定色阶段后期稳温点的研究,分析了定色后期不同稳温处理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黄期采用"低温慢变黄"处理,上部成熟烟叶54℃稳温16 ... 以普洱市景东县烟区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部位最佳采收成熟度烟叶定色阶段后期稳温点的研究,分析了定色后期不同稳温处理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黄期采用"低温慢变黄"处理,上部成熟烟叶54℃稳温16 h、中部成熟烟叶稳温8 h、下部适熟烟叶稳温16 h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较适宜范围,糖碱比、氮碱比较为适宜,钾氯比均大于4,接近或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及各类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由此表明通过优化烟叶烘烤工艺能使各部位烟叶品质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烤 定色 常规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