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SH方法在辐射事故评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明明 陈英 +3 位作者 段志凯 郑斯英 张淑贤 徐洪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7-242,共6页
为研究辐射远后危害效应,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用于剂量重建的可行性。同时,用FISH、常规染色体畸变、G显带、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m B,CB)微核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 为研究辐射远后危害效应,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用于剂量重建的可行性。同时,用FISH、常规染色体畸变、G显带、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m B,CB)微核和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基因位点突变分析方法对3名事故受照射者(F、S、Y)进行了照射后7年半的生物学终点检测,并对宫内受照射者S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测量。FISH方法检测易位的结果显示,在观察足够数量细胞时用易位率估算的生物剂量与照射后模拟的物理剂量非常吻合,证明该方法可用于剂量回顾和剂量重建。从FISH、常规染色体畸变及G显带分析结果发现,受照射7年半后受检者体内仍有明显的染色体畸变,且与受照射剂量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还表明,宫内受照射者S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状况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常规染色体畸变 事故受照射者 剂量估算
下载PDF
O~20 Gy X射线照射后用花萼海绵诱癌素A提前获取染色体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马娅 侯殿俊 +4 位作者 孙洪强 李洁清 乔建维 贾喜明 李卫国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6-517,共2页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较为可靠的生物学方法.常规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剂量上限一般是5 Gy,解决大于5 Gy的剂量-效应关系,以扩大剂量-效应曲线的适用范围,对于受大剂量照...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证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较为可靠的生物学方法.常规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估算的剂量上限一般是5 Gy,解决大于5 Gy的剂量-效应关系,以扩大剂量-效应曲线的适用范围,对于受大剂量照射者的早期剂量诊断和临床救治非常重要.超大剂量照射以后,由于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用常规染色体培养方法在需要延长培养时间到70 h左右才能勉强收获到足够的中期分裂相以备分析.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可以克服常规染色体培养方法的不足,诱导间期染色体提前凝集,使可以用于分析的细胞数大大增加,从而易于染色体畸变分析.本研究拟在探索用花萼海绵诱癌素A(Calyculin A,CA)联合秋水仙素提前获取畸变染色体的可行性,并建立0 ~20 Gy X射线照射后的剂量-效应曲线,为超大剂量照射后剂量的快速准确估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染色体畸变 花萼海绵诱癌素 X射线照射 剂量-效应曲线 染色体畸变分析 外周血淋巴细胞 早熟染色体凝集 大剂量照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