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滤过与常规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溶质清除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岩 李星亮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202-1203,共2页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与常规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溶质清除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对1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透析前后评价(KT/V)、β2-M及PTH,计算其清除率的下降率。结果:治...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与常规透析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溶质清除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对1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透析前后评价(KT/V)、β2-M及PTH,计算其清除率的下降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β2-M的清除下降率为-21.12±12.32,对照组治疗前后β2-M的清除下降率为40.32±14.18,经过统计分析P<0.01即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PTH的清除率-19.9±13.67对照组治疗前后PTH的清除率41.53±6.12经过统计分析P<0.01即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其他的检测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相对于常规血液透析对β2-M和PTH的清除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常规透析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丽萍 卓金樟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4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73例患者纳入研究,将38例采用常规透析的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73例患者纳入研究,将38例采用常规透析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35例采用常规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通过回顾两组患者的资料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未见明显改变,而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随着治疗4、8、12周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ET-1、Lep未见明显改变,而观察组ET-1、Lep随着治疗4、8、12周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评分在治疗8周后(42.38±5.31)分、12周后(48.69±3.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6±5.24)分、(42.41±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2、6.299,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常规透析 维持性血液 高血压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临床观察与比较
3
作者 牛欣 《山西预防医学》 2002年第3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透析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高世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尿毒症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尿毒症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 目的 分析慢性尿毒症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慢性尿毒症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满意度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肌酐、尿素氮比对照组低,血红蛋白、白蛋白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尿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明显,可将肾功能各项指标维持在合理范围,减少不良反应对机体影响,增强治疗安全性,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慢性尿毒症 不良反应 肾功能指标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疗效
5
作者 尉晓明 周文超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对在慢性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及常规血液透析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2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每组51例。参考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析组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对在慢性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以及常规血液透析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2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分析组和参考组,每组51例。参考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析组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电解质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分析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参考组;治疗后,参考组患者肾功能相比于分析组较差;分析组患者电解质指标优于参考组;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分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尿毒症患者治疗而言,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能够改善肾功能和电解质指标,也有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毒症 常规血液 高通量血液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的临床比较
6
作者 贾海萍 沈建松 贾婧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4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在慢性尿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在慢性尿毒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营养状态评分以及并发症改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评分以及并发症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生化指标低于对照组,营养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皮肤瘙痒评分、睡眠障碍评分以及不宁腿综合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在慢性尿毒症患者中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清除血液毒素,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保护肾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高危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颖 毕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51-51,54,共2页
目的:比较3种透析模式在高危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15例,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低温、常温(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各透析12周,更换模式前检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记录超滤量和透析过程中低血压、... 目的:比较3种透析模式在高危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15例,进行自体对照研究,采用低温、常温(常规)、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各透析12周,更换模式前检测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记录超滤量和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低温可调钠血透模式低血压、疲倦乏力、肌肉痉挛发生率均低于低温和常规模式(P<0.05)。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低于常规血透模式(P<0.05)。低温模式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常规模式(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有利于超滤脱水,提高透析充分性,减低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高危透析患者的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模式 常规透析模式 低温可调钠模式 高危血液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康乐 张晓东 +2 位作者 刘晓冬 李瑛 李辉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690-1691,共2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HD...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HDL水平升高,CHOL、TG、LDL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的BUN、Scr、UA、β2M的下降率显著提高(P<0.05),但2组患者的透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可以更好地清除血尿毒素及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血脂代谢的紊乱,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尿毒症 血脂 代谢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9
作者 毕学青 姜埃利 +1 位作者 魏芳 庞海燕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44-145,151,共3页
随着透析技术的改进,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透析人群逐年增加,有关他们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常规血液透析由于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受限,致远期并发症增多;而血液透析滤过因费用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患者难于普遍接受... 随着透析技术的改进,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透析人群逐年增加,有关他们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常规血液透析由于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受限,致远期并发症增多;而血液透析滤过因费用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患者难于普遍接受。近年来高通量透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大分子物质
下载PDF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常规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维平 张玉强 +2 位作者 叶朝阳 张斌 梅长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常规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7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用30%枸橼酸钠抗凝常规透析,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凝血情况、不良反应和透析前后的血气、电解质浓度、血钙.与58例常规血液透... 目的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常规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7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用30%枸橼酸钠抗凝常规透析,观察患者透析充分性、凝血情况、不良反应和透析前后的血气、电解质浓度、血钙.与58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枸橼酸钠抗凝患者均能完成4小时~5小时的常规血液透析,透析效果充分,与普通肝素抗凝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枸橼酸钠抗凝组透析前后血HCO3浓度、离子Ca++、K+浓度和Na+浓度变化明显(P<0.01或P<O.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枸橼酸钠抗凝组发生透析器和管路凝血例次高于同期常规肝素透析组(P<0.05).结论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用于含钙透析液常规血液透析安全可行,是高危出血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透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血液 高危出血倾向患者 枸橼酸钠抗凝 常规血液 电解质浓度 HCO3^-浓度 血液患者 维持性血患者 前后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关毅标 黄胜 +1 位作者 李丽波 黄桂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5期193-196,共4页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比较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各炎性标志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HCY)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相比,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案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肾功能,使炎性反应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从而更好的提升疗效,且能够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肾功能 炎性标志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对比常规血液透析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红荣 史秀岩 +2 位作者 张莹 林雨 陈从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观... 目的:探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后磷离子量、钙离子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值、β2微球蛋白值则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法和常规血液透析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对于患者情况改善更加明显,同时并发症较少,故建议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7
13
作者 周长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9期1561-156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前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后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前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后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血磷的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的下降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尿毒症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下载PDF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与常规血液透析对β_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祝军 徐树人 +1 位作者 朱纯 纪培颖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9期685-68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Β2-微球蛋白 联机血液滤过 常规血液 维持性血液患者 血清Β2-MG 维持性患者 率比 骨关节病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的效果差异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周 陆恩峰 +2 位作者 褚烈朋 何建静 黄恩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42例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变化。... 目的: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42例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透析前P、β2-M、i PTH下降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UN、CRE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维持性血液
下载PDF
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8例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兆强 刘玉夏 +3 位作者 刘云启 王学彬 俎玉焕 张俊娥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3期172-172,共1页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早有报道,但血液透析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未见详细报道.我院肾内科自1996年3... 银屑病(牛皮癣)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定.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治疗银屑病早有报道,但血液透析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未见详细报道.我院肾内科自1996年3月至2002年9月对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银屑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后,银屑病的临床症状及皮肤损伤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血液治疗 银屑病 牛皮癣 慢性肾功能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宇 周静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对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方法选择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CHD)组与HFHD组,每组各20例。以3个月为观察期,测定和比较2组单次透析前与透析后即刻差值,单次与...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及对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方法选择4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CHD)组与HFHD组,每组各20例。以3个月为观察期,测定和比较2组单次透析前与透析后即刻差值,单次与3个月后透析前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3+)、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和比较单次透析前及3个月后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心脏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的数值。结果①单次透析前后hs-CRP、Scr、Hb水平差值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β2-MG水平无论是在单次透析前后还是和3个月后2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个月后HFHD组较CHD组hs-CRP、P3+水平与单次透析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Hb、LAD、IVST数值水平与单次透析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与CHD对Scr等小分子物质清除无显著差异,HFHD可以较好地清除β2-MG等中大分子物质,进而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常规血液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肌酐 大分子物质 血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学军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8期19-20,共2页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方法及透析器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CHD)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HPD组各项检测指标透析前后下降率为BUN值为(69.2±5.3)%,SCr值为(63.1±5.4)%,P值为(58.1±15.9)%,β2-MG值为(1.39±0.62)%,PTH值为(71.3±15.3)%;CHD组BUN值为(68.8±4.9)%,SCr值为(62.8±5.9)%,P值为(56.2±14.7)%,β2-MG值为(33.5±8.4)%,PTH值为(16.5±9.4)%;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BUN、SCr下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磷(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与常规血液透析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婷 《当代医学》 2018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50)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50)使...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遵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50)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n=50)使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等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8.0%,与对照组的86.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用于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肌酐等指标,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血清白蛋白 血清尿素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红红 杨峰 +4 位作者 王华 唐玉宁 王锋利 李楠 郭晓东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68-68,70,共2页
目的:比较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了解两种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针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所采用的透析器和透析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 目的:比较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的疗效,了解两种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作用.方法:针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所采用的透析器和透析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和常规血液透析(CHD),两组各20例患者,通过测定比较透析前、后两组患者的BUN(尿素氮),SCr(肌酐),P(磷),β2 - 微球蛋白(β2-MG)和甲状旁腺素( PTH)的下降率.结果:每周透析相同时间的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HPD组和CHD组的BUN,SCr等小分子物质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P、β2-MG和PTH等大、中分子物质的下降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D可减轻大、中分子毒素所致的症状,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既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高通量血液 常规血液 小分子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