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装甲对金属射流的干扰作用研究
1
作者 严晨 郁红陶 +2 位作者 雷若奇 王贺 张晓婧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基于爆炸反应装甲与聚能射流的作用机理,研究某新型反应装甲对金属射流的干扰作用,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运用控制变量法,针对特定结构反应装甲进行不同法线角条件下... 基于爆炸反应装甲与聚能射流的作用机理,研究某新型反应装甲对金属射流的干扰作用,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运用控制变量法,针对特定结构反应装甲进行不同法线角条件下的侵彻模拟,并进行侵彻过程分析,得到不同法线角条件下反应装甲对金属射流的有效切割长度、金属射流的剩余侵彻速度、反应装甲面板和背板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等干扰作用变化数据,能够观察到反应装甲面板和背板的飞行状态和干扰后的射流形状。根据所得数据、曲线图及侵彻结果图并结合相关干扰作用理论进行分析。得到面板和背板对射流有效干扰长度、面板和背板最大速度、射流剩余侵彻速度等干扰性参数变化规律。对比分析表明,随法线角的增大,面板和背板有效干扰长度逐渐增大,法线角70°工况条件相比于法线角0°,背板有效切割金属射流的长度范围提高了368%;射流剩余侵彻速度随法线角的增大呈减小趋势,法线角在50°~70°范围,射流剩余侵彻速度降低幅度最大;且随法线角的增大,射流受反应装甲干扰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装甲 干扰作用 金属射流 剩余侵彻速度
下载PDF
异嗜性抗体对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的干扰作用
2
作者 张峰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异嗜性抗体(HAb)对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的干扰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80例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不当递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为疑似HAb增多症。采用放射免疫性鉴定法(RIA)... 目的分析异嗜性抗体(HAb)对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的干扰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80例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不当递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为疑似HAb增多症。采用放射免疫性鉴定法(RIA)和放射免疫分析模式(IRMA)检测TSH,排除血清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后,检测血清标本的HAb水平;采用固相放免分析检测两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结果采用RIA和IRMA方法检测疑似HAb增多症患者的TSH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TSH不适当递增患者[m U/L:RIA法5.52±0.65比16.08±3.10;IRMA法4.02±0.42比16.03±2.96;均P<0.05]。疑似HAb增多症患者的FT3、FT4水平与其他TSH不当递增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T3(ng/L):3.25±0.85比3.21±0.66;FT4(ng/L):1.38±0.22比1.14±0.10;均P>0.05]。结论HAb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尽量减少或排除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干扰作用 异嗜性抗体
下载PDF
菊花粕在饲料中的添加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金霉素的干扰作用
3
作者 陈海燕 马春芳 +4 位作者 张慧宁 陈娟 杨俊华 李永琴 杨奇 《饲料博览》 CAS 2023年第6期20-27,共8页
为了确认菊花粕在饲料中的添加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的金霉素具有干扰作用,本研究采用饲料中金霉素测定(GB/T 19684-2005)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来源于不同饲料生产厂家配方中含有菊花粕的配合饲料2批,菊花粕原料3批,配方中不含有菊... 为了确认菊花粕在饲料中的添加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饲料中的金霉素具有干扰作用,本研究采用饲料中金霉素测定(GB/T 19684-2005)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来源于不同饲料生产厂家配方中含有菊花粕的配合饲料2批,菊花粕原料3批,配方中不含有菊花粕的配合饲料3批为研究对象。验证金霉素阳性添加样品的回收率,不同样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不同稀释倍数与含量之间的关系等。由研究结果看出:金霉素标准品保留时间为7.193 min,金霉素阳性添加回收率在95.9%~104.2%之间;不含菊花粕的样品及空白样品在金霉素的保留时间未出现色谱峰,含菊花粕的样品及菊花粕原料该时间均有色谱峰,峰形良好,根据保留时间被认定为金霉素,且保留时间允许误差不超过2%;该色谱峰所代表的未知物质的含量与稀释倍数呈负相关,研究测得菊花粕原料中该未知物含量在97.8~105.4 g·kg^(-1)之间。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9684-2005)测定饲料中金霉素时,饲料配方中如果含有菊花粕,会对金霉素的检测具有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菊花粕 干扰作用
下载PDF
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冰 李克斌 +4 位作者 尹姣 杜桂林 郭萧 王玉卿 曹雅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17-4324,共8页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给我国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经过2006~2008年的系统观测结果表明,风雨气象因素对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突出的关键制约因子。一次6~7级大风(平均...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给我国的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经过2006~2008年的系统观测结果表明,风雨气象因素对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突出的关键制约因子。一次6~7级大风(平均风速10 m/s左右)可以显著压制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趋势,其种群数量下降65%;在小麦灌浆期的一次强风天气(极大风速达到18.8 m/s),使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小麦成熟期未能恢复其种群密度。一次持续10 h的降雨(日降雨量32.2 mm)导致麦长管蚜种群数量骤降80%,并需要7d才恢复到雨前的种群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种群发展 干扰作用
下载PDF
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对七星瓢虫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邹运鼎 孟庆雷 +2 位作者 陈高潮 耿继光 王公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6,共5页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1)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雌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2)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Harmonisaxyridis)捕食过程中的种间... 通过系统研究,得出:1)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雌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捕食作用率越低;2)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Harmonisaxyridis)捕食过程中的种间干扰作用大于两种瓢虫的种内干扰作用;3)异色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瓢虫数P的关系为I=00012+14072lgP;异色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P的关系为I=00058+13942lgP;七星瓢虫(♀)种内竞争强度I与P的关系为I=-00072+07234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天敌数量(P)关系的模型为I=00539+11167lgP,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的种间竞争强度I与P的模型为I=00018+11944l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作用 空间异质性 七星瓢虫 捕食作用
下载PDF
干扰作用及空间异质性对大草蛉雄成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桂亭 邹运鼎 +1 位作者 周夏芝 刘同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33-434,共2页
大草蛉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空间异质性越复杂,捕食作用率越低;大草蛉雄成虫种内干扰作用系数为0.9390,大草蛉雄成虫与龟纹瓢虫幼虫之间的种间干扰作用系数为0.8722,前者大于后者;竞争强度I与天敌P之间的关系为I... 大草蛉雄成虫在捕食过程中,麦秆数越多,环境阻力越大,空间异质性越复杂,捕食作用率越低;大草蛉雄成虫种内干扰作用系数为0.9390,大草蛉雄成虫与龟纹瓢虫幼虫之间的种间干扰作用系数为0.8722,前者大于后者;竞争强度I与天敌P之间的关系为I=0.0640+1.1127l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作用 雄成虫 空间异质性 大草蛉 捕食作用 天敌 麦类害虫
下载PDF
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土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田洪艳 周道玮 +4 位作者 李质馨 侯瑜 鲁质博 刘晓冬 徐冶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以松嫩羊草草原为对象,选取草原土壤裂缝边的土壤及植被,测试其理化性质。研究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土壤及植被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开裂,加剧了水分蒸发,对植被根系产生撕裂作用,引起种群波动,使植被总密度和总生物量降低;而裂缝对... 以松嫩羊草草原为对象,选取草原土壤裂缝边的土壤及植被,测试其理化性质。研究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土壤及植被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土壤开裂,加剧了水分蒸发,对植被根系产生撕裂作用,引起种群波动,使植被总密度和总生物量降低;而裂缝对物质的贮存作用及淋溶作用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缝内有机质含量,降低了pH值、电导率及含盐量,增大了翌年植被的总密度和总生物理。因此,土壤胀缩运动对草原能产生短期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胀缩运动 自然干扰因子 草原土地裂缝 干扰作用
下载PDF
RNA干扰作用(RNAi)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忠斌 于乐成 王升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528,共4页
RNA干扰作用 (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 ,是基因转录后沉默作用 (PTGS)的重要机制之一 .RNAi主要通过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 2 1~ 2 5nt的干扰性小RNA即siRNA ,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 .... RNA干扰作用 (RNAi)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 ,是基因转录后沉默作用 (PTGS)的重要机制之一 .RNAi主要通过dsRNA被核酸酶切割成 2 1~ 2 5nt的干扰性小RNA即siRNA ,由siRNA介导识别并靶向切割同源性靶mRNA分子而实现 .RNAi要有多种蛋白因子以及ATP参与 ,而且具有生物催化反应特征 .RNAi是新发现的一种通过dsRNA介导的特异性高效抑制基因表达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作用 RNAI 研究进展 基因转录后沉默 干扰性小RNA 沉默复合体 反义药物
下载PDF
华南毛蕨挥发油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行为干扰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立云 曾玲 +1 位作者 张茂新 许益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对华南毛蕨Cyclosorusparasiticus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毛蕨挥发油中含有38种化学成分,酯类物质占21 961%,酸类占17 199%,烯醇类占16 161%,酚类物质占14 263%,醛酮类占11 026%,其中,对昆虫具有驱...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对华南毛蕨Cyclosorusparasiticus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毛蕨挥发油中含有38种化学成分,酯类物质占21 961%,酸类占17 199%,烯醇类占16 161%,酚类物质占14 263%,醛酮类占11 026%,其中,对昆虫具有驱避作用的糠醛占2 943%,香豆素占1 327%,丁二酸二异丁酯占1 126%.对挥发油进行生物测定的试验结果表明,2 5、5 0、7 5、10 0μL用量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在施用24h有驱避作用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拒食作用,其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的大小随施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施用48h后仅10 0μL有产卵驱避作用和拒食作用.采用四臂嗅觉仪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行为反应测定结果也表明,其对这种挥发油具有同样的行为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毛蕨挥发油 美洲斑潜蝇 成虫 行为干扰作用 拒食作用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繁殖机能的干扰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解美娜 张才乔 +1 位作者 曾卫东 赵翀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 动物 繁殖机能 干扰作用 激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法筛检酚类物质的内分泌干扰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国红 胡建英 +2 位作者 李功 马兴杰 刘国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4种天然和合成的雌激素,4种植物性激素以及14种常用于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筛检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作用强度与其结构有很大的关系.14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中,有8种显示出b-半乳...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4种天然和合成的雌激素,4种植物性激素以及14种常用于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筛检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作用强度与其结构有很大的关系.14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中,有8种显示出b-半乳糖甘酶诱导活性.从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推测,没有显示出b-半乳糖甘酶诱导活性的物质可能具有抗雌激素(antagonist)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双杂交法 筛检 酚类物质 内分泌干扰作用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干扰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琼琼 杨燕 +1 位作者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645-2651,共7页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准确检出的影响。方法在无菌奶粉样品中人工污染不同浓度的沙门氏菌(1-100 CFU/10 g)和铜绿假单胞菌(0-10-6 CFU/10 g),参照GB4789.4-2010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系统...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准确检出的影响。方法在无菌奶粉样品中人工污染不同浓度的沙门氏菌(1-100 CFU/10 g)和铜绿假单胞菌(0-10-6 CFU/10 g),参照GB4789.4-2010进行检测,同时利用全自动酶联免疫检测系统(VIDAS30)和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BAX Q7 System)对样品进行快速筛查,以此综合评价铜绿假单胞菌作为干扰菌对沙门氏菌检测过程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干扰下,VIDAS和BAX系统均能够准确筛查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使用的3种选择性平板对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效果存在差异,XLD平板优于BS平板和科玛嘉CAS平板,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和沙门氏菌在科玛嘉CAS平板上具有相似的显色情况,直接影响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BPW前增菌8 h沙门氏菌的平板分离效果优于前增菌18 h。结论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选择性平板分离步骤时对沙门氏菌具有干扰作用。联合使用2种以上沙门氏菌选择培养基,才能保证沙门氏菌的准确检出。VIDAS和BAX可作为沙门氏菌快速筛查的可靠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干扰作用
原文传递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549-0.6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一...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549-0.6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了干扰作用与使用次数、使用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Y=0.2527—0.046 1X1-0.023 0X2。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Ⅰ降至1.00以下,使用浓度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 褐稻虱 干扰作用
下载PDF
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生命表技术,评价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强烈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300~0.5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较好的...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生命表技术,评价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强烈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300~0.5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干扰效果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其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降至1.00以下,使用次数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苷菊乙醇提取物 褐稻虱 干扰作用
下载PDF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评价了3种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控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非嗜食植物薇甘菊、飞机草(浓度均为0.01gDW/mL)和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增长起着明...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the 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IIPC)评价了3种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控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非嗜食植物薇甘菊、飞机草(浓度均为0.01gDW/mL)和苦楝油(200倍)对褐稻虱种群的增长起着明显的干扰作用,其中对成虫产卵驱避的IIPC分别为0.4383、0.4308、0.4795,对褐稻虱种群的防治效果可达73.89%、76.07%和81.34%。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成虫的产卵驱避,对若虫的毒杀作用较弱,对褐稻虱种群的IIPC分别为0.2611、0.2393和0.1966;此外表明对褐稻虱种群的寄生性天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稻虱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 干扰作用
下载PDF
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和棉蚜的功能反应及种内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春玲 孙爱香 +2 位作者 冯惠琴 王士伟 刘元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龟纹瓢虫(Propylaeapponica(Thunbery))成虫对麦长管蚜(Macrosighumavenae(Fabridu))和棉蚜(AghisgossypijGlove)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功能... 龟纹瓢虫(Propylaeapponica(Thunbery))成虫对麦长管蚜(Macrosighumavenae(Fabridu))和棉蚜(AghisgossypijGlove)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分别为和。在两种不同蚜虫的猎物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寻找效率和自身密度的关系分别可用E=0.4350P-0.8364和E=0.4928P-0.7637模型进行描述,表明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并随猎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瓢虫成虫个体间存在明显的干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麦长管蚜 棉蚜 功能反应 干扰作用
下载PDF
拟长毛钝绥螨与硃砂叶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干扰作用和搜寻效率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爱农 张孝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猎物卵不同密度下,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随其种群密度的增加(不超过10头/叶片),个体之间不存在干扰作用;捕食螨的搜寻活动和产卵分布对猎物分布的变动有一定的时滞性;聚集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生境中猎物被消... 在猎物卵不同密度下,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随其种群密度的增加(不超过10头/叶片),个体之间不存在干扰作用;捕食螨的搜寻活动和产卵分布对猎物分布的变动有一定的时滞性;聚集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生境中猎物被消耗殆尽后引起的,这与捕食螨在猎物卵不同密度下的扩散作用和干扰作用较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绥螨 叶螨 干扰作用 收寻效率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新城疫病毒的干扰作用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利霞 崔保安 +4 位作者 李新生 程亚辉 李双亮 高文明 康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为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N99株对新城疫病毒(NDV)增殖的干扰作用,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BV标准株M41和地方株HN99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按不同接种顺序同胚增殖,利用病毒血凝试验(HA)测定NDV的效价,观察IBV对NDV的干扰作用,... 为观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N99株对新城疫病毒(NDV)增殖的干扰作用,该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BV标准株M41和地方株HN99与鸡新城疫病毒(NDV)分别按不同接种顺序同胚增殖,利用病毒血凝试验(HA)测定NDV的效价,观察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从而为检测IBV地方株HN99提供方法,也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一系列的数据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株HN99对NDV的干扰作用与其浓度和接种顺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新城疫病毒 同胚增殖 干扰作用
下载PDF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性诱芯田间合用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利琳 司越 +2 位作者 望勇 丛晓平 司升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073,共3页
研究了"并列使用"和"复合使用"方式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性诱芯在田间合用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性诱芯联合使用对各自诱捕效果均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研究了"并列使用"和"复合使用"方式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性诱芯在田间合用时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性诱芯联合使用对各自诱捕效果均有明显的干扰作用,相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受干扰程度较小。甜菜夜蛾单控点处理9月上、中、下旬平均诱蛾量较并列双控点处理分别增加了62.66倍、155.33倍、84.47倍;斜纹夜蛾单控点处理则分别增加了22.40倍、4.05倍、0.36倍,差异极显著;相对复合双控点处理,两单控点的增幅均相对较大。同一监测点上安装两种诱芯,在同一诱捕器中的干扰作用强于分装在不同诱捕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性引诱剂 并列使用 复合使用 干扰作用
下载PDF
肝素钠注射液对鲎试验干扰作用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冠时 魏纪鲁 +1 位作者 贡立青 赵海山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肝素钠注射液对鲎试验生化反应干扰程度的量变关系。方法 将肝素钠注射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并加入已知的标准内毒素 ,用动态浊度标准曲线法定量检测所加内毒素的回收率 ,测绘稀释 -回收率曲线 ,计算不同浓度肝素钠的...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肝素钠注射液对鲎试验生化反应干扰程度的量变关系。方法 将肝素钠注射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并加入已知的标准内毒素 ,用动态浊度标准曲线法定量检测所加内毒素的回收率 ,测绘稀释 -回收率曲线 ,计算不同浓度肝素钠的干扰作用。结果 标准曲线方程Y =- 0 .4 0 85X +2 .878,r =- 0 .996 2 ,平均回收率为 (1 0 2 .4± 1 0 .1 4 ) %。精密度测定日间差为 8.0 %~ 1 5 .0 %。肝素钠注射液的稀释 -回收率曲线呈两个时相 ,快速相和慢速相。结论 内毒素的回收率随着肝素浓度的减少而增加 ,当肝素钠注射液稀释 4倍时 (1 5 6 2 .5u·ml-1 ) ,回收率已达到 7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注射液 鲎试验 干扰作用 内毒素 生化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