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列切角方柱风致干扰效应的大涡模拟研究
1
作者 李方慧 张智博 +2 位作者 张特 范佳红 尚靖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9-606,共8页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 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 针对并列切角高层建筑间的干扰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雷诺数22 000的均匀流场下并列切角(切角率10%)方柱的干扰效应。基于模型的网格收敛性分析及模型准确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同间距比下并列切角方柱的气动干扰效应和流场分布,并探寻风压干扰效应的影响规律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并列切角方柱,平均阻力系数主要呈放大效应,脉动升力系数主要呈减小效应。在并列切角方柱处于小间距(B/L=1.2)时,由于风与壁面的相互作用,产生风压力,风压力与方柱表面力叠加,对正压区域产生加强效果,表现为放大效应,对负压区域进行削弱,出现减小效应;当B/L=1.5时,结构干扰最剧烈,其中相邻立面后流场的切角处放大效明显,干扰因子最大值为2.58;当B/L≥4.0时,除相邻立面外的其他立面与切角干扰效应趋于消失;当B/L=8.0时,相邻立面仍然存在28%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切角方柱 大涡模拟 均匀流场 气动干扰效应 流场分布 风压干扰效应 阻力系数 放大效应
下载PDF
串列圆角三角形双塔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2
作者 ABDIRAZAK FOZI 陈水福 +1 位作者 缪海悦 陈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探讨处于串列布置的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相对间距及风向偏转对受扰建筑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及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脉动弯矩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游建筑的存在使受扰建筑... 为探讨处于串列布置的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相对间距及风向偏转对受扰建筑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及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脉动弯矩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游建筑的存在使受扰建筑的平均阻力和升力系数都小于单体建筑,且随双塔间距减小更为显著,较小的风向偏转对其影响不大。上游施扰建筑会使受扰建筑的基底弯矩谱能量由低频向高频转移,并产生新的谱峰,对横风向弯矩其谱峰在相对间距为3时最大;当风向偏移至接近弧面迎风时,能量转移基本消失。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建筑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双塔建筑 圆角弧边三角形 干扰效应
下载PDF
高层建筑间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研究
3
作者 刘俏琳 李永贵 +1 位作者 刘玥 刘鹏 《土木工程》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通过对方型截面高层建筑进行一系列单自由度气弹模型测振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间距比下相邻建筑对目标建筑的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干扰效应与间距比成反比,随着间距比增加,干扰效应减弱。在串列布置时,施扰建筑增大了目标建... 通过对方型截面高层建筑进行一系列单自由度气弹模型测振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间距比下相邻建筑对目标建筑的顺风向动力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干扰效应与间距比成反比,随着间距比增加,干扰效应减弱。在串列布置时,施扰建筑增大了目标建筑的来流风速和湍流度,导致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放大效应,在施扰建筑的高速尾流边界时,放大效应达到50%;在并列布置时,干扰效应随间距比增大,从抑制效应转变为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动力干扰效应 单自由度气弹模型试验
下载PDF
内隐空间词汇加工中的空间促进和干扰效应
4
作者 贾丽娜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66-473,共8页
语言理解是人类所特有的认知方式,研究发现,个体在加工具有空间意义的内隐空间词汇时会表现出空间干扰效应或空间促进效应。具身认知观、极性一致原则以及事件编码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干扰效应和空间促进效应进行了解释。实证研... 语言理解是人类所特有的认知方式,研究发现,个体在加工具有空间意义的内隐空间词汇时会表现出空间干扰效应或空间促进效应。具身认知观、极性一致原则以及事件编码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干扰效应和空间促进效应进行了解释。实证研究还发现,启动线索与目标间的时间间隔、任务类型、不同类别的空间词汇、知识经验和社会因素等都可能对空间效应产生影响,并发现词汇–空间效应可能与空间注意转移有关。在系统介绍空间效应的理论假设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三个理论假设的适用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和适度推测,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空间词汇 空间促进效应 空间干扰效应 空间表征 空间联想
下载PDF
既有桥梁对新建斜拉桥主梁气动干扰效应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铖铖 丁德豪 朱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30,共6页
为研究既有桥梁对新建斜拉桥主梁的气动干扰效应,以京珠高速改扩建汉江特大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按1∶50缩尺比制作主梁节段缩尺模型,研究既有桥梁与新建斜拉桥相对位置关系、桥梁间距及风攻角对新建斜拉桥主梁三分力系... 为研究既有桥梁对新建斜拉桥主梁的气动干扰效应,以京珠高速改扩建汉江特大桥为背景,进行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按1∶50缩尺比制作主梁节段缩尺模型,研究既有桥梁与新建斜拉桥相对位置关系、桥梁间距及风攻角对新建斜拉桥主梁三分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既有桥梁对新建桥梁具有明显的气动干扰效应。既有桥梁在上游时,存在明显的遮挡效应,新建桥梁阻力系数整体显著减小;既有桥梁在下游时,新建桥梁阻力系数在正攻角范围内显著减小。升力系数受既有桥梁影响,绝对值整体减小,正攻角时既有桥梁在下游减小更显著。在正攻角范围内,既有桥梁在上游时新建桥梁升力矩系数增大,在下游时则整体减小;在负攻角范围内反之。桥梁间距对阻力系数气动干扰效应的影响突出,间距越大既有桥梁对新建桥梁阻力系数的气动干扰效应相对越小,对升力系数和升力矩系数气动干扰效应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三分力系数 气动干扰效应 既有桥梁 相对位置 桥梁间距 风攻角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交错布局轻型四坡房屋群风致干扰效应研究
6
作者 颜卫亨 王西凤 代鹏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为研究交错布局轻型四坡房屋群风致干扰效应,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结合TTU低矮建筑实测结果,分析与探讨网格数量、湍流模型、离散格式等技术参数。根据轻型四坡房屋使用情况,设计8个四坡房屋交错布局的布置方式,以反映群体布... 为研究交错布局轻型四坡房屋群风致干扰效应,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结合TTU低矮建筑实测结果,分析与探讨网格数量、湍流模型、离散格式等技术参数。根据轻型四坡房屋使用情况,设计8个四坡房屋交错布局的布置方式,以反映群体布置疏密程度的房屋间距与房屋平面对应尺寸之比的5种纵、横向疏密系数,3种风向角为参数,进行共75种工况的目标房屋表面风压分布规律数值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干扰因子量化交错布局目标房屋相对于单体房屋的受扰程度,得到适用于交错布局轻型四坡房屋群抗风设计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为轻型四坡房屋群规划布局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分析表明交错布局轻型四坡房屋群间距小于临界间距时,群体风致干扰效应不可忽略,实际设计布局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坡房屋群 交错布局 数值模拟 干扰效应 干扰因子 体型系数
下载PDF
3~8岁儿童站立姿势控制的干扰效应
7
作者 赵盼超 田佳鑫 +2 位作者 纪仲秋 姜桂萍 吴升扣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625,共10页
目的:利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内外部干扰范式对3~8岁儿童站立姿势控制的影响,旨在揭示儿童早期静态站姿稳定性的干扰效应和年龄特征,充实姿势控制研究的理论内容与框架。方法:共纳入受试者182人。运用Kistler测力台采集压力中心(cente... 目的:利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内外部干扰范式对3~8岁儿童站立姿势控制的影响,旨在揭示儿童早期静态站姿稳定性的干扰效应和年龄特征,充实姿势控制研究的理论内容与框架。方法:共纳入受试者182人。运用Kistler测力台采集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数据;运用BTS表面肌电测试系统采集肌电数据。设置内部干扰(快速举臂范式)和外部干扰(落球试验)范式进行研究,在不同干扰范式下,分别采用闭眼、振动脚踝及同时闭眼和振动脚踝的测试方式分别代表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为主导的感官条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感官条件和年龄对姿势控制的影响。结果:1)在内部干扰下,闭眼振动的COP位移大于其他3种感官条件(p<0.05);随年龄增长,三角肌、肱三头肌、腹肌和竖脊肌的预期性姿势调节(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强度呈线性增大趋势。2)在外部干扰范式下,闭眼条件下的COP位移出现最大值(p<0.05);随年龄增长,腹肌和外侧腓肠肌的APAs强度呈线性增大趋势。结论:3~8岁儿童的姿势控制能力受到不同干扰条件和年龄的影响;前庭觉对内部干扰的作用较大,而本体感觉的作用较小,在内部干扰下,姿势稳定需要动作肌和姿势肌的共同调节;视觉对外部干扰的作用较大,而前庭觉的作用较小;在外部干扰下,仅采用姿势肌进行姿势稳定调节,二者的内在肌肉调控方式出现差异;随年龄增长,姿势控制特征出现非线性上升的发展趋势,外部干扰范式下出现较成熟的肌肉预期和补偿调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 站立 姿势控制 干扰效应
下载PDF
串列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建筑气动干扰效应
8
作者 丁通 陈水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30,405,共9页
对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建筑在串列布置时的气动力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排布方式和相对间距对受扰建筑层阻力系数、层升力系数以及基底弯矩系数功率谱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的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遮挡效... 对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建筑在串列布置时的气动力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排布方式和相对间距对受扰建筑层阻力系数、层升力系数以及基底弯矩系数功率谱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的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遮挡效应,当施扰建筑弧面迎风时相对更强;平均层阻力系数随间距比减小而减小,当双塔均关于来流方向对称时,平均层升力系数接近0,此时间距影响很小;顶部绕流会减弱遮挡作用,使得顶部附近的平均和脉动层风力系数相对增大;施扰建筑弧面迎风时脱落在尾流的漩涡将显著影响受扰建筑,大幅增强小间距比时受扰建筑的脉动风荷载,并使其横风向基底弯矩系数功率谱的峰值频率受控于尾流漩涡脱落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串列 三角形截面
下载PDF
Y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及风效应的干扰效应研究
9
作者 洪海波 余先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4期56-59,64,共5页
通过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周围建筑对Y形建筑风荷载和风效应的干扰影响,分析了全风向峰值正压系数、峰值负压系数、不同风向角下结构顶部加速度及其干扰因子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扰效应对全风向最大峰值负压系数影响... 通过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周围建筑对Y形建筑风荷载和风效应的干扰影响,分析了全风向峰值正压系数、峰值负压系数、不同风向角下结构顶部加速度及其干扰因子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扰效应对全风向最大峰值负压系数影响程度要大于全风向最大峰值正压系数;干扰效应整体上会减少Y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全风向最大峰值正压值,增大全风向最大峰值负压绝对值,不利于工程设计,在实际工程时应引起重视;结构顶部最大峰值加速度受干扰效应影响会有所增加,最大峰值加速度为5.28 cm/s2,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对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Y形截面 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圆角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10
作者 缪海悦 陈水福 丁通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探索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文中以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为对象,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弧面迎风时受扰建筑脉动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双塔弧面对称迎风时受扰建筑层脉动阻力系数、脉动升力系数达到最... 为探索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文中以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为对象,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弧面迎风时受扰建筑脉动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双塔弧面对称迎风时受扰建筑层脉动阻力系数、脉动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当双塔相对间距比不超过2时,弧面不对称迎风时干扰效应会使受扰建筑基底脉动弯矩频谱在高频处出现显著共振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高层建筑 圆角弧边三角形 脉动风荷载 干扰效应
下载PDF
氨基脲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
11
作者 郭琳琳 梁萌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1-828,共8页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已在海洋、食品和人体尿液中检出,其对环境和生物体可能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采用1、10、100、1000μg/L的SEM急性暴露96h的成年雄性斑马鱼,对性腺指数、17β-雌二醇(E2)...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已在海洋、食品和人体尿液中检出,其对环境和生物体可能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采用1、10、100、1000μg/L的SEM急性暴露96h的成年雄性斑马鱼,对性腺指数、17β-雌二醇(E2)和睾酮(T)的含量、性激素合成酶以及HPG轴相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探究SEM急性暴露对雄性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低剂量1μg/LSEM急性暴露通过抑制下丘脑中HPG轴起始因子s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sGnRH)sGnRH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抑制促卵泡激素(FSH)FSHβ、促黄体激素(LH)LHβ、细胞色素P45019B(CYP19B)CYP19B基因相对表达量,中高剂量10、100、1000μg/L的SEM急性暴露下调下丘脑sGnRHmRNA的表达却上调c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GnRH)cGnRH、CYP19B的表达;而不同浓度的SEM暴露均会下调精巢内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3β-HSD、细胞色素P45017(CYP17)CYP17、细胞色素P45011A(CYP11A)CYP11A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细胞色素P45019A(CYP19A)CYP19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而抑制T的合成,降低E2的水平。综上,我们认为SEM通过干扰HPG轴抑制类固醇合成酶的表达,进而降低雄性斑马鱼的性激素水平,从而发挥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脲 性激素 HPG轴 内分泌干扰效应 斑马鱼
下载PDF
时空干扰效应: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解释
12
作者 余婕 陈有国 《心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 时空干扰效应是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信息干扰或空间知觉受时间信息干扰而出现错觉的现象。部分研究认为时空干扰是不对称的,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总是更大;还有研究认为时间和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受实验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空间对时间的干扰更大,但时间也能对空间产生同等程度甚至更大的干扰。在回顾隐喻理论和量值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后,重点分析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即拓展贝叶斯模型对时空干扰效应的解释范围,探明基于贝叶斯推断的时空干扰神经机制和探索时空干扰的调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干扰效应 贝叶斯模型 量值理论 隐喻理论
下载PDF
利用离体方法评价典型污染土壤的芳烃受体干扰效应和甲状腺受体干扰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莉 李娜 +1 位作者 周建国 饶凯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59-1764,共6页
利用大鼠肝癌细胞H4IIE离体生物测试(EROD测试)以及重组甲状腺受体基因酵母法分别评估了我国湖南省、四川省、辽宁省的典型污染土壤的芳烃受体干扰效应和甲状腺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3个土样的芳烃受体干扰物质的TEQ水平为4.2~23.9p... 利用大鼠肝癌细胞H4IIE离体生物测试(EROD测试)以及重组甲状腺受体基因酵母法分别评估了我国湖南省、四川省、辽宁省的典型污染土壤的芳烃受体干扰效应和甲状腺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3个土样的芳烃受体干扰物质的TEQ水平为4.2~23.9pg·g-1干土;13个土样均未检出甲状腺激素诱导效应,但有4个土样具有显著的甲状腺抑制效应(其污染水平值为51~183μgNH·3g-1干土)。据研究结果发现部分地区这两种污染可能同时存在,联合应用EROD测试和TR酵母测试可以对复杂环境样品进行有效的毒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受体干扰效应 甲状腺受体干扰效应 EROD测试 重组基因酵母测试
下载PDF
群体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张敏 楼文娟 +2 位作者 何鸽俊 沈国辉 陈水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5,共7页
采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处于B类地貌风场中由4栋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进行了静力风荷载和风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群楼周围的流场分布和建筑表面各测点的风压,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用... 采用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处于B类地貌风场中由4栋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进行了静力风荷载和风场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群楼周围的流场分布和建筑表面各测点的风压,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用于两个以上的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群楼的静力干扰研究。着重讨论了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物之间的静力干扰效应,结果表明:串列布置时,上游建筑对下游建筑的迎风面和侧风面都有影响;而并列布置时,静力干扰作用只发生在相邻建筑物的侧风面,对相邻建筑物的迎风面影响很小;静力干扰效应随高度有显著的变化,尤其对高低错落的建筑群,表现为明显的三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静力风荷载 数值模拟 干扰效应 复杂体型
下载PDF
激光对CCD固体摄象器的饱和干扰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德章 卿光弼 +4 位作者 张承铨 刘韵 刘光华 赵刚 高剑波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脉冲宽度的106μm和053μm脉冲激光对CCD固体摄象器的饱和干扰效应
关键词 CCD摄象机 脉冲激光 饱和干扰效应 电荷耦合器件
下载PDF
有机紫外防晒剂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立平 魏东斌 +3 位作者 李敏 肖铭 阴俊霞 杜宇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有机紫外防晒剂是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大量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紫外防晒剂能模拟生物体内多种激素的作用,干扰动物和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个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4个层... 有机紫外防晒剂是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大量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紫外防晒剂能模拟生物体内多种激素的作用,干扰动物和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个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4个层次,就有机紫外防晒剂对生殖系统、青春期发育、成活率、pS2蛋白、卵黄蛋白原及激素受体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加深对紫外防晒剂的认识,也为紫外防晒剂的正确使用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防晒剂 内分泌干扰效应 生殖 卵黄蛋白原 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大型冷却塔风致响应的干扰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沈国辉 余关鹏 +3 位作者 孙炳楠 楼文娟 李庆祥 杨仕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45,共7页
为了研究渡桥电厂冷却塔的群塔干扰效应,采用呈倒品字型布置的3个冷却塔进行简化分析.变化塔间距和风向角,进行180个工况的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风致响应的计算和干扰效应分析,将干扰计算结果作为渡桥电厂塔群干扰的参考.研究表明... 为了研究渡桥电厂冷却塔的群塔干扰效应,采用呈倒品字型布置的3个冷却塔进行简化分析.变化塔间距和风向角,进行180个工况的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风致响应的计算和干扰效应分析,将干扰计算结果作为渡桥电厂塔群干扰的参考.研究表明:在单塔情况下,冷却塔横风向底部剪力系数的平均值几乎为零,极大值较大;冷却塔壳体在风荷载作用下拉应力主要出现在迎风面的中下部;在三塔情况下环向薄膜应力的干扰系数均小于1,子午向薄膜应力极大值的干扰系数基本上均大于1,最大值达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风荷载 风致响应 干扰效应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双酚A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吴皓 孙东 +4 位作者 蔡卓平 刁盼盼 石健 陈琪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危害生物体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激素。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造纸行业、电子产品、食品包装等行业大量使用BPA,国内外主要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BPA的污染。BPA通过富集会影响人类激素的合成...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危害生物体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激素。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造纸行业、电子产品、食品包装等行业大量使用BPA,国内外主要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BPA的污染。BPA通过富集会影响人类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进而影响人的生殖和发育。BPA的毒性效应主要包括内分泌干扰物、神经毒素、免疫毒素等方面,这些致毒效应甚至会增加细胞癌变、畸变的可能性。此外BPA毒性替代物、BPA与其他物质结合的产物都增加了BPA毒性的多样性,逐渐成为了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又一大隐患。通过研究BPA毒性效应以及近年来BPA的替代品,了解双酚A的致毒机理,为研究预防控制BPA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内分泌 干扰效应 环境激素
下载PDF
拱形塑料大棚风致干扰效应及风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昆 王少杰 +3 位作者 张广鹏 魏珉 刘福胜 吕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65-174,共10页
群体布置的拱形塑料大棚(简称群棚)棚间存在风致干扰效应,为了探明群棚干扰效应并建立考虑干扰效应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采用经验证的数值风洞方法研究了拱形塑料大棚单棚及群棚模型在... 群体布置的拱形塑料大棚(简称群棚)棚间存在风致干扰效应,为了探明群棚干扰效应并建立考虑干扰效应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采用经验证的数值风洞方法研究了拱形塑料大棚单棚及群棚模型在不同风向角、不同棚间距下的表面风压特性。结果表明:拱棚群体布置引发干扰效应并改变风压特性,该效应具体表现为放大效应(群棚外围区域)和遮挡效应(群棚中间区域);干扰效应受风向角及棚间距的影响较明显,整体随棚间距增大而减弱,并大致在10 m棚间距时趋于稳定。干扰效应整体削弱棚区风压通风能力,从利于风压通风角度提出了群棚园区规划布局建议,即棚身长轴方向宜与群棚所处地域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并适当增加棚间距。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根据干扰效应分区域给出了群棚(矢跨比=3:8)便于设计使用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处于群棚外围区域的拱棚,其风荷载体型系数具体为:当风向角为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面、中间棚顶、背风面、两侧山墙分别为+0.41、-0.78、-0.26、-0.48;当风向角为9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山墙、棚面分别为+0.36、-0.44。处于群棚中间区域的拱棚,其风荷载体型系数具体为:当风向角为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面、中间棚顶、背风面、两侧山墙分别为+0.30、-0.71、-0.26、-0.48;当风向角为90°时,风荷载体型系数在迎风山墙、棚面分别为+0.34、-0.35。研究结论:群体布置的拱形塑料大棚存在风致干扰效应,设计时宜考虑风致干扰效应引起的棚面风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 模型 通风 拱形塑料大棚 数值风洞 干扰因子 风致干扰效应 风荷载体型系数
下载PDF
高层建筑风致静力干扰效应的试验和数值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伟 黄鹏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首先采用测力天平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2栋高层建筑间的静力干扰效应,得到2个相同的方形截面建筑在不同相对位置时的静力干扰因子Fm.然后基于Fluent 6平台采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重整化群理论)κ-ε湍流模型,计算了D类地貌风场中... 首先采用测力天平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2栋高层建筑间的静力干扰效应,得到2个相同的方形截面建筑在不同相对位置时的静力干扰因子Fm.然后基于Fluent 6平台采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重整化群理论)κ-ε湍流模型,计算了D类地貌风场中2栋高宽比均为6的方形高层建筑模型(10 cm×10 cm×60 cm)在串列、并列和偏置状态下的静态三维流场和风荷载;并与风洞试验得到的静力干扰因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建筑物静力干扰效应的一种有效途径,相对于试验方法,数值模拟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静风荷载 干扰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