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1
作者 程玉菲 刘德地 +2 位作者 陈文 周婉 邢姝颖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 干旱半干旱区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和脆弱区,研究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成灾机理分析。甘肃省河东地区是我国典型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维持农业生产,旱灾尤为突出。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标准化径流指数探讨河东地区气象-水文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象干旱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及陇东地区,较少发生季节型以上气象干旱;(2)水文干旱较气象干旱历时更长,多年尺度干旱时有发生;(3)不同季节气象-水文干旱滞时不同,春夏两季几乎无滞后,秋季约滞后1个月,冬季约滞后4个月;(4)陇中和陇东地区历史受灾/成灾面积较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区的旱灾预警评估和旱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历史干旱灾害 干旱干旱
下载PDF
基于CWDI蒙冀半干旱区近60a谷子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2
作者 赵凌暄 王靖 +7 位作者 李扬 王孝贤 赵熙玲 陈仁伟 胡琦 张佳莹 王慧烨 赵庚云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4期419-430,共12页
谷子是半干旱区的特色作物,具有耐旱稳产的特点。蒙冀半干旱区是谷子的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干旱严重威胁着该区谷子生产。为揭示干旱对谷子生长过程的影响,提高谷子生产应对干旱风险的能力,选取研究区内27个气象站... 谷子是半干旱区的特色作物,具有耐旱稳产的特点。蒙冀半干旱区是谷子的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干旱严重威胁着该区谷子生产。为揭示干旱对谷子生长过程的影响,提高谷子生产应对干旱风险的能力,选取研究区内27个气象站点1961-2019年谷子生长季(5-9月)逐日气象数据,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作为干旱指标,结合干旱强度、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分析谷子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60a,蒙冀半干旱区谷子干旱强度呈下降趋势。干旱的发生频率和站次比均随干旱等级的升高而降低。(2)在谷子各生育阶段,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表现为拔节期>苗期>成熟期>灌浆期>抽穗期。(3)空间分布上,研究区内谷子干旱强度和干旱频率均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其中中旱、重旱和特旱的发生范围均减小。干旱强度和频率的降低有利于蒙冀半干旱区的谷子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CWDI干旱指数 谷子 生育阶段 干旱强度与频率
下载PDF
基于有效干旱指数的锡林郭勒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3
作者 王思楠 王文君 +3 位作者 吴英杰 李玮 张伟杰 陈泽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目的]识别锡林郭勒草原干旱事件、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明确锡林郭勒气象干旱场,进而为锡林郭勒减轻干旱引发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方法]选取1969—2018年锡林郭勒地区9个气象站点逐月观测数据,计算有效干旱指数(effective drought index,... [目的]识别锡林郭勒草原干旱事件、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明确锡林郭勒气象干旱场,进而为锡林郭勒减轻干旱引发的环境和经济问题。[方法]选取1969—2018年锡林郭勒地区9个气象站点逐月观测数据,计算有效干旱指数(effective drought index,EDI),结合Mann-Kendall检验、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干旱定量表征等方法,分析了60年来锡林郭勒干旱时空格局特征。[结果]锡林郭勒地区的年平均EDI指数以0.029/10 a的速度下降,干旱趋势明显增强,平均每年发生0.5次干旱事件。锡林郭勒正常发生的频率为67.17%~72.65%,发生重旱的频率为0.02%~0.99%,发生不同干旱的频率差异性较大,西南部、中部是干旱强度较高的区域。锡林郭勒前2个主要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达52.75%和14.38%,空间模态表现为一致型和东南—西北反位相型。[结论]考虑有效降水的EDI指数在揭示草原干旱时空变化趋势方面更有优势,可以用来识别气象干旱时空模态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干旱指数 干旱 草地 干旱事件 锡林郭勒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朋 唐汉 +3 位作者 瞿思敏 闻童 赵兰兰 李琼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了解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特征,采用西南地区1968—2017年101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8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计算了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椎化径流指数(SRI),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确定了干旱响应时间并结合游程理... 为了解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特征,采用西南地区1968—2017年101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和8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计算了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和标椎化径流指数(SRI),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PCC)确定了干旱响应时间并结合游程理论识别、融合和剔除干旱事件,构建了线性干旱传播模型并确定了西南地区部分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触发阈值。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干旱响应时间为2~7月;水文干旱敏感度分布与气象干旱传播率分布较为一致;干旱烈度传播阈值较小的流域,水文干旱事件历时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干旱特征 干旱传播 干旱响应时间 传播阈值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SPI-RRV指数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5
作者 杨肖丽 罗定 +4 位作者 叶周兵 谢灵枫 任立良 江善虎 袁山水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我国多维气象干旱特征,耦合气象干旱指数(SPI)和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RRV)指数,提出了一种基于SPI-RRV指数的干旱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SPI-RRV指数具有特征稳定... 为全面揭示变化环境下我国多维气象干旱特征,耦合气象干旱指数(SPI)和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RRV)指数,提出了一种基于SPI-RRV指数的干旱风险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中国气象干旱及其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SPI-RRV指数具有特征稳定和时空可比性强的特点,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气象干旱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南方平均干旱栅格比、干旱月占比和频次大于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干旱历时短、烈度大,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干旱历时长、烈度相对较小;干旱高风险区转移具有显著年代际变化规律,空间上从西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指数 干旱风险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山西省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
6
作者 姚宁 蒋昆昊 +3 位作者 谢文馨 张东彦 杨晓娟 于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0-281,共12页
干旱频发对生态资源、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山西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基于1971—2020年山西省2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方法检验各气象因子的年变化趋势,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 干旱频发对生态资源、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山西省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基于1971—2020年山西省2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象资料,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方法检验各气象因子的年变化趋势,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析单个气象因子变化情况下ET0的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比较各时间尺度(月、季、年尺度)不同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山西省干旱灾害监测能力。结果表明:ET0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气象因子对ET0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日最高气温、2 m处风速、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ET0呈波动下降趋势。SPEI能够在多时间尺度上有效反映山西省干旱状况,是该地区干旱监测的有效工具。在月、季、年尺度下,比较3个干旱指数,Pa检测效果较差,SPI和SPEI在某些地理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而言,SPEI在多数地区检测干旱的性能更好;SPEI-1尺度下,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轻旱(14.8%)、中旱(10.6%)、重旱(5.6%)、特旱(1.9%),3月干旱发生率最高(34%),12月发生率最低(31.8%),吕梁市、晋中市、大同市干旱情况较为严重;SPEI-3尺度下,季节发生干旱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秋季(33.5%)、夏季(32.5%)、春季(31.9%)、冬季(31.4%),大同市、长治市特旱发生频率最高,旱情最为严重,忻州市轻旱频率、朔州市中旱频率、吕梁市重旱频率最高;SPEI-12尺度下,轻、中、重、特旱频率分别为14.8%、10.5%、5.4%、2.3%,SPEI-12相较SPEI-1和SPEI-3识别重旱、特旱的站点更多,并基于游程理论得出,山西省南部干旱频次更多,东部干旱历时更长、干旱严重程度更大,干旱峰值主要出现在山西省南北部,由于年均降水呈波动性下降,年均气温整体上升,山西省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南北部旱情将有所加重,中部地区旱情有所减缓,全域性干旱仍有很大发生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干旱特征 参考作物腾发量 游程理论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甘肃省农业干旱监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沙莎 王丽娟 +2 位作者 王小平 胡蝶 张良 《干旱气象》 2024年第1期27-38,共12页
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并明确TVDI的农业干旱等级阈值,对提高TVDI指数监测农业干旱能力有重要意义。利用近19 a的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数据,... 改进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并明确TVDI的农业干旱等级阈值,对提高TVDI指数监测农业干旱能力有重要意义。利用近19 a的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数据,基于单时次和多时次方法构建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LST、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LST、SAVI(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LST等几种特征空间,讨论TVDI计算方法,分析TVDI在甘肃省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并明确甘肃省夏季TVDI农业干旱分级标准。结果表明:(1)基于多时次方法构建的SAVI-LST特征空间TVDI更适合甘肃省农业干旱监测,其对土壤相对湿度(Relative Soil Moisture,RSM)拟合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比NDVI-LST特征空间TVDI对RSM拟合的RMSE和MAE下降1%~5%;(2)TVDI适用于夏季甘肃省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等非干旱区浅层10、20 cm土壤深度的农业干旱监测,RMSE和MAE约15.6%和12.6%,拟合误差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3)利用TVDI与RSM线性关系确定的TVDI农业干旱等级更有利于提高TVDI监测农业干旱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 多时次方法 土壤相对湿度
下载PDF
基于植被遥感干旱指数的河南省干旱监测研究
8
作者 米喜红 《测绘技术装备》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前,基于遥感的植被干旱监测指数繁多,但是,这些指数具有空间异质性,需要考虑其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本文基于2000―2018年河南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计算了4种基于植被指数的干旱监测模型,并分别与自校准帕默尔干旱指数(sc... 目前,基于遥感的植被干旱监测指数繁多,但是,这些指数具有空间异质性,需要考虑其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本文基于2000―2018年河南省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计算了4种基于植被指数的干旱监测模型,并分别与自校准帕默尔干旱指数(sc-PDSI)进行相关性研究,以评价其在河南省的适用性,为中原粮仓的高效干旱监测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模型均表现出整体增加的干旱化趋势,作物水分指数(CWSI)和植被供水指数(VSWI)表现更为突出;在空间上,河南省易旱区重心呈现整体向西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植被遥感 干旱指数 干旱重心迁移
下载PDF
基于SPEI指数的淮北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9
作者 陈雨 章启兵 +4 位作者 吕海深 陈小凤 李杰 蒋鑫平 王振龙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1961—2022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方法】采用淮北地区21个站点1961—2022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月、季、年尺度各站点及区域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该区干旱发生频次、干旱趋势及干旱发生强度时空变化特...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1961—2022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方法】采用淮北地区21个站点1961—2022年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月、季、年尺度各站点及区域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该区干旱发生频次、干旱趋势及干旱发生强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61—2022年淮北地区月、季、年尺度SPEI呈下降趋势。(2)月尺度干旱场次及干旱平均持续时间呈逐年上升趋势,淮北站年均干旱场次最多(0.73次/年),泗县站干旱平均持续时间最长(4.61月/次),淮北站月尺度干旱风险最高。(3)春季、秋季呈不显著干旱化趋势,夏季、冬季呈不显著湿润化趋势;冬季干旱频率和干旱发生强度最高,分别为34.43%、21.86%;夏季局域性及其以上干旱频率最高;冬季全域性及其以上干旱频率最高;中东部及西南部春季干旱频率较高,东南部夏季干旱频率较低,东部和北部秋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和东北部、东南部边缘地区冬季干旱频率较高。(4)年尺度淮北地区呈不显著干旱化趋势(-0.01/10 a),干旱站次比逐年增加(1.4%/10 a);北部干旱化倾向较高,西部及东南部干旱发生强度较高,东北部及西南部干旱频率较高。【结论】淮北地区整体呈干旱化趋势,区域间干旱频率、干旱发生强度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气象干旱 干旱特征 淮北地区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联青 白青月 刘远洪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2,72,共7页
为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规律,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分析了气象、水文干旱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源流区气象、水文干... 为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的规律,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分析了气象、水文干旱的变化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源流区气象、水文干旱均呈减弱趋势,干流气象干旱呈减弱趋势,水文干旱与之相反;随时间尺度增大,干旱历时延长;源流区气象、水文干旱以及干流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受人类活动影响后(1993年后)均降低,仅干流水文干旱的发生频率升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后,源流区不同季节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的传播时间均变长,干流干旱传播时间除春季外均缩短;源流区干旱传播时间延长与气候变化有关,而干流干旱传播时间缩短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干旱传播时间 标准化降水指数 径流干旱指数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神东矿区干旱空间异质性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11
作者 邵天意 李文华 +3 位作者 包斯琴 王楠 马雅婷 申丛林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5-51,93,共8页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干旱空间异质性及其环境驱动机制,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温度干旱植被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 TVDI)分析神东矿区2002—2018年植被生长季的地表干旱状况,利用...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干旱空间异质性及其环境驱动机制,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温度干旱植被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Drought Index, TVDI)分析神东矿区2002—2018年植被生长季的地表干旱状况,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干旱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2002—2018年,空间平均TVDI呈持续下降趋势,2018年空间平均TVDI最低,为0.561。年内干旱程度最严重时期集中在5—8月,研究区西南部干旱程度大于东北部。降水、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类型的地理探测器q>10%,以上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增强单因子对干旱空间异质性的解释性能。塌陷区年平均TVDI高于非塌陷区。【结论】TVDI可有效表征矿区干旱状况,降水、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类型为影响研究区干旱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温度干旱植被指数 时空变化 空间异质性 神东矿区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马铃薯叶片光合特征对叶室温度的响应
12
作者 杨阳 赵鸿 +1 位作者 杜昊霖 王鹤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3期308-317,共10页
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设置叶室温度分别为22、25、28、31和34℃,模拟叶片局部温度,测定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保持80%田间持水量,对照处理)和干旱(土壤含水量在65%田间持水量时开始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光合特征的光响... 通过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设置叶室温度分别为22、25、28、31和34℃,模拟叶片局部温度,测定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保持80%田间持水量,对照处理)和干旱(土壤含水量在65%田间持水量时开始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光合特征的光响应曲线,研究干旱条件下马铃薯叶片光合特征对叶室温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充足灌溉条件下马铃薯在25℃时具有较大的光合潜能,且对弱光的利用最强,22℃条件下马铃薯叶片对光环境适应最强,28℃条件下马铃薯叶片活性最好,而干旱胁迫处理明显降低了马铃薯的最大光合能力、弱光的利用能力和叶片活性。随着温度升高,充足灌溉条件下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先升后降,在25℃达到最大,此时蒸腾速率最小,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说明此温度条件下马铃薯表现出较强的水、气调节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25℃下马铃薯光合作用较为适宜,其次是22℃,而干旱胁迫马铃薯叶片在22℃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蒸腾速率最小、气孔导度较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此温度条件为干旱胁迫下马铃薯适应能力最适温度。温度高于31℃对马铃薯光合作用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光合作用 干旱胁迫 温度效应 干旱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13
作者 鹿翔 韩芙蓉 +3 位作者 高昕瑜 舒素芳 陆德彪 金志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浙江省茶叶生产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发生频率高于秋季,且均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中西部尤其金衢盆地的干旱强度和频率为全省最强,浙北地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小。茶叶夏季干旱站次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秋季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0年以后夏秋两季出现极端大范围茶叶气象干旱的年份增多。茶叶夏季和秋季干旱强度的正交经验函数第一模态表现为全省变化一致性,第二模态中沿海局部地区和内陆呈反相位变化,夏秋两季干旱强度的主模态时间序列分别存在2-6、2-4、6-10 a的振荡周期。【结论】浙江省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茶叶气象干旱的频率在下降,但出现极端干旱的概率在增加,应重点加强茶叶主产区干旱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防旱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干旱 相对湿润指数 干旱强度 正交经验函数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干旱形成机制与预测理论方法及其灾害风险特征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作者 张强 李栋梁 +1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芝兰 王莺 王静 王劲松 王素萍 岳平 王慧 韩兰英 司东 李清泉 曾刚 王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共21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影响不断加重,干旱发生规律的异常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也更为突出,对干旱形成机制、预测理论方法及灾害风险变化规律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制约了当前干旱预测、预警及其灾害防控...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影响不断加重,干旱发生规律的异常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也更为突出,对干旱形成机制、预测理论方法及灾害风险变化规律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制约了当前干旱预测、预警及其灾害防控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等多个国家级项目支持下,已在干旱灾害形成机制与预测理论方法及其风险特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通过动力诊断、数值模拟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开展了干旱形成的多因子协同作用和多尺度叠加机制、干旱致灾过程的逐阶递进特征,以及干旱灾害风险分布演化的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对如下几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1)厘清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热力、海温、夏季风、遥相关等多因子对干旱形成的作用机制。(2)发现了降水亏缺时间尺度和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干旱敏感性规律。(3)揭示了变暖背景下典型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分布及其变异的新特征;构建了干旱灾害风险新概念模型。(4)研发了东亚季风区的季节和次季节干旱集成预测系统。在总结归纳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干旱形成机制及其灾害风险科学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5个重点研究方向:(1)多因子联动及其多尺度叠加效应对干旱形成的影响;(2)系统整合人类活动和决策以及相关反馈的气候模式研究;(3)揭示陆-气耦合和大气环流协同作用对干旱的影响;(4)认识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关键过程;(5)提高不同气候情景下干旱预估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形成机制 预测理论 风险特征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陆地棉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抗旱等级划分
15
作者 郑巨云 王仲辉 +5 位作者 王俊铎 龚照龙 梁亚军 张娜拉 郭江平 李雪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探索花铃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品种进行等级划分,以前期鉴定的30份陆地棉品种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品种干旱胁迫组和对照组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等。通过含水量的差异性分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抗旱系... 为了探索花铃期干旱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对品种进行等级划分,以前期鉴定的30份陆地棉品种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品种干旱胁迫组和对照组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等。通过含水量的差异性分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抗旱系数分析、3种综合评价值(D、CDC、WDC)相关性分析,证明3种评价值的评价结果一致。通过各性状与D值和WDC值的关联度分析,明确伸长率、单株产量、比强度和整齐度4个指标可作为品种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以D值进行聚类分析,对30份品种进行了抗旱等级分类,共分为4大类。第I大类,共有DG219、DG168、DG186等3份材料,属于强抗旱类别;第Ⅱ大类,共有DG270、DG228等12份材料,属于抗旱类别;第Ⅲ大类,仅有1份材料(DG248),属于较敏感类别;第Ⅳ大类,共有DG43、DG42等14份材料,属于敏旱类别。研究结果为品种的鉴定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花铃期 干旱胁迫 抗旱等级划分
下载PDF
曼谷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16
作者 江净泓 陈报章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9,共15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符合“北高南低”的规律。高脆弱性地区集中在曼谷都市区中部、佛统府西北部和沙没巴干府西部,与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分布以及城市活动有关。曼谷干旱风险较高,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土地占总面积的41.64%,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具有最高风险,同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危险性。2)曼谷的风险性、脆弱性和危险性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巴吞他尼府和佛统府的危险性,佛统府西北部和曼谷中部城乡居民用地的脆弱性,以及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和曼谷都市区中部的干旱风险程度上升较快。3)M-K检验结果显示,曼谷危险性和风险均呈现“东升西降”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曼谷的脆弱性在大部分地区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沙没沙空府的脆弱性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达到71.23%。4)曼谷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由危险性和脆弱性共同决定,一元线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M-K检验分析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表明需采取措施降低脆弱性以降低城市干旱灾害风险。利用精细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反映该地区的资源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为节点城市的灾害风险管理和风险分布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干旱风险空间分布 变化趋势 曼谷
下载PDF
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光合速率、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黄明 姜沛沛 +2 位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李友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为了探讨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2019—2021年度在池栽全生育期遮雨条件下设置包括重度(W1)、中度(W2)、轻度(W3)干旱和适墒(W4)的4个水分处理,在灌浆前期、中期的14:00—16:00测... 为了探讨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2019—2021年度在池栽全生育期遮雨条件下设置包括重度(W1)、中度(W2)、轻度(W3)干旱和适墒(W4)的4个水分处理,在灌浆前期、中期的14:00—16:00测定了强抗旱性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品种偃展4110(YZ4110)的旗叶Pn、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ATP合成酶(AT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活性以及成熟期的产量。结果表明,干旱使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Pn、多数光合酶活性以及产量降低,总体表现为干旱胁迫程度越大,上述指标的降幅也越大,但其影响效应存在品种和年际差异。W1、W2和W3与W4相比,旗叶下午Pn, JM47分别降低33.6%~40.6%,12.0%~30.5%和5.0%~13.5%,YZ4110分别降低44.0%~52.0%,22.5%~38.1%和11.5%~20.5%;旗叶下午Rubisco活性,JM47灌浆前期降低、灌浆中期增加,而YZ4110分别降低13.3%~25.6%,7.1%~14.0%和11.2%~11.6%;旗叶下午RCA活性,灌浆前期多显著降低,灌浆中期JM47在W2和W3下增加,而YZ4110在W1和W2下降低;旗叶下午ATPase活性,JM47在W1下降低、W3下提高,而YZ4110分别降低19.3%~48.7%,7.2%~24.2%和0.1%~8.9%。不同水分处理的旗叶下午PEPC活性因生长季和品种而异,但W1与W4相比,JM47和YZ4110的旗叶下午PPDK活性分别降低12.4%~18.8%和16.7%~18.2%。与YZ4110相比,JM47旗叶下午Pn和光合酶活性在适墒下多无显著差异,但干旱下多表现为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旗叶下午Pn与灌浆期旗叶下午ATPase活性和灌浆前期旗叶下午PEPC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而在灌浆期下午保持较高的旗叶ATPase和PEPC活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旗叶下午Pn和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品种 灌浆期 旗叶 光合酶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包红光 闫晓云 +3 位作者 王波 侯秀娟 贾雨龙 秦嘉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对象,于2020—2021年,每个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 d,同步监测07:00—19:00时段,5种不同结构绿地(乔草型、乔灌型、乔木型、灌草型、乔灌草型)及对照区(CK)空气负离子浓度及PM10、PM2.5、温度、湿度、风速、大气压强、噪声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季节日变化有所差异;同一季节,复杂结构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较高,不同结构绿地之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差异不显著;同一结构绿地,夏、秋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显著高于春、冬季;不同结构绿地空气清洁度夏、秋季较高,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均值分别为0.58~0.78、0.52~0.80。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为主效应,绿地结构×季节对空气负离子浓度交互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相对湿度、PM10、PM2.5是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干旱地区 城市公园绿地 空气负离子浓度 空气清洁度评价指数
下载PDF
干旱对热带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伟光 周海霞 +3 位作者 张京红 陈小敏 邹海平 白蕤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相关学者在热带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大小及其驱动机制方面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干旱是影响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最主要胁迫因子。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干旱对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气象环境对植被活动及固碳能力影响的研究方... 相关学者在热带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大小及其驱动机制方面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干旱是影响植被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最主要胁迫因子。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干旱对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气象环境对植被活动及固碳能力影响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最后就海南如何开展热带地区植被固碳能力研究提出了建议,建议选择与植被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监测指标,从干/湿季节和极端干旱事件两个方面研究干旱对热带植被固碳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固碳 热带 植被
下载PDF
4个北美冬青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应激反应及耐旱性比较
20
作者 李雪霞 钟颂正 +2 位作者 陈茜 狄晶晶 陈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 为研究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品种的耐旱性,以4个北美冬青品种‘Red Sprite’(Rp)、‘Gray’(Gr),‘Oosterwijk’(Os)、‘Winter Gold’(Gd) 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干旱处理6 d(轻度干旱)和12 d(重度干旱),研究北美冬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反应及抗氧化机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4个北美冬青品种的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分数均逐渐增加。干旱强度大,这些指标的变化幅度也大,其中,Os的相对电导率、Gd的丙二醛质量分数的增幅最大。干旱胁迫也导致了活性氧的激增,特别是重度干旱情况时,4个品种体内的活性氧质量分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H_(2)O_(2))显著增加,其中,Gr的H_(2)O_(2)与Os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质量分数增幅最大。干旱情况,各品种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强,抗氧化物(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质量分数也都出现显著增加,其中,Gr的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质量分数3个指标在严重干旱情况时,上升幅度更加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5.4%、274.3%、174.8%,说明Gr的AsA-GSH循环在抗氧化系统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其体内的应激反应与活性氧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而,Gr更加耐旱些。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4个品种的耐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Gr、Rp、Os、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冬青品种 干旱胁迫 胁迫应激 耐旱性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