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苗圃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1
作者 徐咸虎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0期46-47,50,共3页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其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决定其林业苗圃育苗必须结合地区的生态条件,才能保证良好的林业育苗效果。基于此,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例,分析了林...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其中,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其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决定其林业苗圃育苗必须结合地区的生态条件,才能保证良好的林业育苗效果。基于此,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例,分析了林业苗圃育苗现状及现代苗圃管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从选择及规划苗圃地、培育方式、选种及催芽、土壤改良方面,论述了现代苗圃管理技术要点,旨在不断提高林业苗圃育苗水平,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现代苗圃 管理技术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土壤的防渗节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湘浩 李秀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8-460,共3页
根据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凝胶化原理 ,以水乳液的形式 ,在土壤模拟柱上进行了防渗效果试验 ,得到了从粗沙到亚粘土各类土壤的渗漏量。通过发芽率试验证明材料本身对植物无毒副作用 ,为干旱。
关键词 节水技术 凝胶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质土壤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张军红 吴波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2期40-43,68,共4页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要总结土壤水分与植物关系、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关系、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土壤水分监测技术五个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干旱、...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要总结土壤水分与植物关系、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关系、生物土壤结皮对降水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土壤水分监测技术五个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研究在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作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的改进等几个领域还有待于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光合速率 土壤呼吸 生物土壤结皮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当前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整治与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汪久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Z1期400-405,共6页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辽阔,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青藏高原除外)。在这一广阔的地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太阳总辐射量高,达140—160千卡/年·厘米~2;各类草场总面积25亿亩,占全国总草场面积的近60%;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仅内...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辽阔,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青藏高原除外)。在这一广阔的地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太阳总辐射量高,达140—160千卡/年·厘米~2;各类草场总面积25亿亩,占全国总草场面积的近60%;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仅内蒙古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宜农荒地面积达31515万亩,占全国宜农荒地的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环境整治 资源开发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5
作者 田勇 陈仁宁 安留保 《新疆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
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红地球葡萄适宜栽植区.近五年来,我们先后在北方九个省、市、自治区设点进行了试验,并在栽植区域展开调研,就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优质栽培技术 栽植区域 干旱、半干旱地区 北方 试验 中国 自治区 西部 调研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旭光 庞伟 《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85-86,共2页
樟子松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长,为了提高樟子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成活率,就必须做好樟子松育苗技术的研究工作。但是如何提高其育苗成活率,成为了当今植树造林工作的难点。针对樟子松育苗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樟子松 育苗技术
下载PDF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高盐人工湿地适宜植物筛选 被引量:16
7
作者 褚润 陈年来 王巧芳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4-212,共9页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年降水量较少,年蒸发量较大,导致人工湿地土壤和水体含盐量较高,可供选择的适宜植物种类少,限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年降水量较少,年蒸发量较大,导致人工湿地土壤和水体含盐量较高,可供选择的适宜植物种类少,限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选择香蒲(Typha orientalis)、鸢尾(Iris tector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作为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构建模拟的潜流人工湿地,配置不同含盐量(NaCl含量分别为0%、0.5%和1%)、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为191.8-249.9mg/L)、总氮(质量浓度为27.5-33.5 mg/L)和总磷(质量浓度为4.5-5.9 mg/L)的污水,作为人工湿地的进水,研究不同盐度下植物外部形态、生理特性指标变化及其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筛选出适宜盐沼的植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含盐量的增加,3种植物的叶长、叶宽和生物量显著减小,比叶重显著增加;与对照处理相比,当水中NaCl含量为1%时,芦苇叶长的变短幅度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依次减小,鸢尾叶宽的变窄幅度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芦苇株高的变矮幅度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依次减小,鸢尾生物量的减少幅度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鸢尾比叶重的增加幅度相对最大,芦苇的、香蒲的依次减小。当水中NaCl含量为0.5%和1%时,都是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相对最大,香蒲的、鸢尾的依次减小;香蒲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相对最大,芦苇的、鸢尾的依次减小。当水中NaCl含量为0.5%和1%时,芦苇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相对最大,鸢尾的、香蒲的都依次减小;到实验结束时,在各种盐含量下,鸢尾叶片的丙二醛含量相对最大,香蒲的、芦苇的依次减小;芦苇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对最大,香蒲的、鸢尾的依次减小。在各种盐含量下,都是种植芦苇的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相对最大,种植香蒲、鸢尾的人工湿地湿地的去除率依次减小。综合考虑3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特性以及种植3种植物的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率,相对最适宜种植在高盐人工湿地的植物为芦苇,其它依次为香蒲、鸢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植物 高盐 人工湿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灌丛荒漠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被引量:19
8
作者 金钊 齐玉春 董云社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32,共10页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此种类型的植被变化将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过度放牧、区域...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木本植物入侵及其导致的草原灌丛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现象,是草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干旱生态系统中,此种类型的植被变化将对区域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过度放牧、区域气候干旱化和自然火过程是导致灌丛入侵和发展的主要控制因子。草原灌丛化过程中,草地生态系统分布较为均匀的土壤养分及相关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发生分异,关键生命元素C、N、P、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作用。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原灌丛荒漠化之间存在潜在的反馈机制,人类扰动的影响将使这种反馈作用变得更加迅速和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灌丛荒漠化 沃岛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变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结皮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红 李永华 姚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549-4550,4605,共3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生物结皮的发育,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粗糙度和理化性质,其较高的持水性和对降水入渗的阻碍作用,改变了降水在土壤中的再分配过程,这不但影响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组成和种子萌发,而且影响着上层植被的演替;生物结皮...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表层生物结皮的发育,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粗糙度和理化性质,其较高的持水性和对降水入渗的阻碍作用,改变了降水在土壤中的再分配过程,这不但影响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组成和种子萌发,而且影响着上层植被的演替;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发育,使降水再分配过程浅层化,提高了浅层土壤水分的含量;而生物结皮对降水入渗的阻碍作用使深层土壤水分状况日益恶化,久之将导致区域内深根系植物的衰退,浅根系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得到发展,从而引起植被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生物结皮 土壤水分 植被演替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元宝枫直播造林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彬彬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7期70-71,共2页
依据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文章从品种选择、播种准备、播种造林、抚育管理等4个方面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直播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发挥元宝枫树种荒山造林的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助力退耕还林... 依据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文章从品种选择、播种准备、播种造林、抚育管理等4个方面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直播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发挥元宝枫树种荒山造林的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助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Acer truncatum Bunge. 直播造林 干旱、半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干旱地区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以忻州市云中河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劳炳丽 曹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46,共6页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现实问题,以忻州云中河生态修复项目为例,探索在水资源稀缺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从宏观流域尺度到中微观河流尺度,通过流域生态、水文平衡、在地适应性等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现实问题,以忻州云中河生态修复项目为例,探索在水资源稀缺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从宏观流域尺度到中微观河流尺度,通过流域生态、水文平衡、在地适应性等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方法,整治干旱地区日趋恶化的水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环境系统,以期更好地维系干旱地区河流的生态平衡和健康的水文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河流生态修复 忻州云中河
下载PDF
中东亚旱区表土CaCO3含量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代宽 李心清 +2 位作者 赵彦龙 江伟 胡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544-545,共2页
  富含以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为主的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主要特征,对土壤碳酸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演化过程[1-2].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黄土古土壤系列、湖泊沉积物中的碳酸盐进行...   富含以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为主的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的主要特征,对土壤碳酸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演化过程[1-2].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黄土古土壤系列、湖泊沉积物中的碳酸盐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不同区域间的碳酸盐含量作为气候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却缺乏足够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H值 碳酸盐矿物 气候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西北农牧交错带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富铀 吴育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9-33,共5页
科学地制定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定位为:在干旱地区以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为主,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在半干旱及部分... 科学地制定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定位为:在干旱地区以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为主,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在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主,以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为辅。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牧交错带 养殖业 青贮饲料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西北农牧交错带优势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培民 刘富铀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10期48-51,共4页
为了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 为了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近几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许多做法仍不够科学合理。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位。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干旱、半干旱地区 农牧交错带 养殖业 青贮饲料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地下水“银行”
15
作者 曹文庚 南天 《地球》 2021年第5期77-80,共4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则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1/3为地下水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水资源的地下水极其重要,尤其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往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则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1/3为地下水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水资源的地下水极其重要,尤其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往往支撑着工业、农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世界各地已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地下水资源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地下水资源 过量开采 淡水资源总量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各地
原文传递
区域小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长庆桥工业集中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贵林 段渊古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238-239,共2页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笔者通过对本区域小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研究,发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生态景观建设为例,在分析其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笔者通过对本区域小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研究,发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生态景观建设为例,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小城镇 生态景观 树种规划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的生态特征与保护营造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霞 郭烨 杜红霞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1期40-41,共2页
驼绒藜属植物是旱生、超旱生植物,生态幅广耐旱、耐寒、耐瘠薄,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半荒漠、荒漠草原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植物类型。
关键词 植物类型 半荒漠 生态幅 生态特征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大连市农用塑料地膜应用研究
18
作者 曲长里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第8期26-27,共2页
农业生产塑料薄膜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对土壤保墒、保温的重要作用,可以加速农作物生长、防止低温冷害、延长农作物生长期,为农作物发芽、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一、大连市农用塑料地膜应用情况据初步统计,2020年大连市... 农业生产塑料薄膜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对土壤保墒、保温的重要作用,可以加速农作物生长、防止低温冷害、延长农作物生长期,为农作物发芽、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一、大连市农用塑料地膜应用情况据初步统计,2020年大连市农作物覆膜种植面积约56万亩,应用塑料地膜2700余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地膜 低温冷害 覆膜种植 农作物生长 塑料薄膜 大连市 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China 被引量:15
19
作者 WANG Hao LIU Guohua +3 位作者 LI Zongshan YE Xin WANG Meng GONG L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35-47,共13页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in the global climate, the effe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However, two opposing view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stant change in the global climate, the effe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However, two opposing views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research area: global NPP increases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global NPP decreases with global warming.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two opposite results are the tremendous differences among seasonal and annual climate variables, and the growth of pla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climate variables. Therefore, it will fail to fully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s by research that relies solely on annual data. With seasonal climate variables, we may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s more accurately. Our research examined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China(ASAC), which account for one quarter of the total area of China.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se areas is fragile and easi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W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s, especially the changes in seasonal climate variables, on NPP, with 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 climatic data and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satellite remote data, for the years 2000–201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annual climatic data, the percentage of the ASAC in which NPP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is 66.11%, and 91.47% of the ASAC demonstrat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PP and precipitation. Precipitation is mo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PP than temperature in the ASAC. For seasonal climatic data,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PP and spring temperature show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Positive correlation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ASAC, while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ASAC generally show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However, in summer, most areas in the ASAC show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PP and temperature. In autumn, precipitation is less important in the west, as opposed to the east, in which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emperatures in winter are a limiting factor for NPP throughout the reg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not only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seasonal climate variables for vegetation growth, but also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seasonal climate variables on NPP should be explored further in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nual/seasonal variability trend analysis arid/semiarid regions of China(ASAC)
下载PDF
Hydrological Services by Mountain Ecosystems in Qilian Mountain of China: A Review 被引量:6
20
作者 SUN Feixiang LYU Yihe +1 位作者 FU Bojie HU Ji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174-187,共14页
Hydrological service is a hot issue in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f ecosystem service, particularl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ountain rivers in dry land areas, where the Qilian Mountain is a representative one. The Qilian... Hydrological service is a hot issue in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f ecosystem service, particularl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ountain rivers in dry land areas, where the Qilian Mountain is a representative one. The Qilian Mountain, where forest, shrubland and grassland consist of its main ecosystems, can provide fresh water and many other ecosystem services, through a series of eco-hydrological process such as precipitation interception, soil water storage, and fresh water provision. Thus, monitoring water regulation and assessing the hydrological service of the Qilian Mountain are meaningful and helpful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recent 10 years, hydrological services have been widely researched in terms of scale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cluding water conservation, hydrological responses to afforestation and their ecological effects. This study, after analyzing lots of current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in hydrological services, gav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mountain ecosystem in eco-hydrological services, by employing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forefronts and contentious issues into the Qilian Mountain. Assessments of hydrological services at regional or larger scales are limited compared with studies within watershed scale in the Qilian Mountain. In our evaluation results of forest ecosystems, it is concluded that long-term observation and dynamic monitor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ecosystem are indispensable, and the hydrological services and the potential variation in water supplement on regional and large scales should be central issues in the future researc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logical service water regulation hydrological response Qilian Mounta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