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预性治疗大鼠心肌梗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运贤 欧瑞明 +5 位作者 钟雪云 钟立业 赵洪云 管慧红 彭龙云 张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53-1155,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干预性治疗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干预性治疗组和心肌梗塞对照组。干预性治疗组予G -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 5d ,并于第 3d用盐酸异丙肾上腺... 目的 :探讨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干预性治疗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 :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干预性治疗组和心肌梗塞对照组。干预性治疗组予G -CSF 10 μg·kg-1·d-1皮下注射 5d ,并于第 3d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ISO) 5mg/kg腹腔注射复制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d ,也于第 3d用ISO复制心肌梗塞模型。两组均于注射ISO后 2周、4周将动物处死 ,取出心脏 ,病理检查大鼠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注射ISO后 2周、4周 ,干预性治疗组心室肌疤痕组织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可见到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结论 :G -CSF能促进梗死后心肌组织再生 ,明显减少心肌梗塞后疤痕组织范围 ,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 心肌梗塞 组织再生 动物实验 干预性治疗
下载PDF
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性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爱宗 陈飞虎 +1 位作者 汪光宝 张震巍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381-384,共4页
阐述影响肾病发展的 1 8种危险因素以及如控制血压、ACEI治疗、控制糖尿病血糖、饮食措施等相应的干预疗法 ,每种疗法按照其对肾脏保护作用大小而被赋与一个推荐水平。
关键词 肾病 危险因素 干预性治疗 血压 ACEI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的干预性治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玉华 朱尚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住院病人的干预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血栓后遗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口服银杏叶片0.25 g,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单用注射用...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住院病人的干预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血栓后遗症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口服银杏叶片0.25 g,每日3次;对照组(42例)单用注射用血塞通0.4 g,每日2次,平均疗程14 d,分别对两组治疗后脑血栓后遗症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栓后遗症症状、血脂血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基本生活自理;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注射血塞通联合银杏叶片对脑血栓后遗症的干预性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塞通 银杏叶片 脑血管疾病 干预性治疗
下载PDF
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凤珍 周沫 +2 位作者 闻安民 边旭明 杨剑秋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760-760,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 干预方法
下载PDF
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预后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阳 杨茵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干预性治疗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母婴死 亡率。方法:对近8年本院收治的71例患者依据分娩前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 对比分析产妇与新生儿的预后。结果...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干预性治疗进行对比研究,以期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母婴死 亡率。方法:对近8年本院收治的71例患者依据分娩前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 对比分析产妇与新生儿的预后。结果:对照组孕期并发症、围生儿不良预后及因难产行剖宫产率均明 显高于观察组;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可于首次产前检查时行糖筛查试 验;饮食疗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使用胰岛素可获理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干预性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预后 对照组 对比研究 并发症 分娩前 难产 试验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月霞 李薇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574-575,共2页
目的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给予干预性治疗措施,观察其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来自本院的7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宫腔填塞纱布(塞纱)、盆腔动脉结扎、经导管动... 目的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给予干预性治疗措施,观察其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来自本院的7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宫腔填塞纱布(塞纱)、盆腔动脉结扎、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等措施。结果经采取及时的干预性措施,76例患者均得到成功抢救,其中有26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措施治疗后,有16例抢救成功,余10例患者采用盆腔动脉结扎措施后,有3例患者抢救成功,余7例患者均采用TAE措施后抢救成功;有10例患者直接采用TAE措施抢救成功;有3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30例患者得到成功抢救;有5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塞纱治疗,4例患者得到成功抢救;余失败病例均采用TAE得到成功抢救。结论宫腔塞纱是压迫止血的有效手段,可作为首选方法,在可以不行子宫切除术的前提下,TAE可替代子宫切除术,若子宫影响血凝功能障碍,则可行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治疗 宫腔填塞 盆腔动脉结扎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改善树突状细胞功能干预性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曲冰杰 王宏伟 +1 位作者 陆江阳 冀文茹 《感染.炎症.修复》 2009年第4期239-242,共4页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的棘手问题。临床大量抗炎治疗最终并未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目前普遍认为,脓毒症时机体为清除致病原而发生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还通...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的棘手问题。临床大量抗炎治疗最终并未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目前普遍认为,脓毒症时机体为清除致病原而发生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还通过内在机制减轻这种过高的炎症反应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反向调节所形成的抗炎状态即免疫抑制将会引发多种免疫功能障碍,形成无法避免的持续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干预性治疗 细胞功能 树突状 炎症反应状态 临床综合征 免疫功能障碍 抗炎治疗
下载PDF
环宁安冲汤干预性治疗节育器副反应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丽仙 张睿 胡春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环宁安冲汤进行干预性治疗节育器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自愿上节育器者按顺序随机分成中药组(环宁安冲汤)、对照组(经带宁)和空白组(不给药),每组30例,两个用药组于放置节育器当日开始给药连服7 d。分别于术后经来当月... 目的:观察环宁安冲汤进行干预性治疗节育器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自愿上节育器者按顺序随机分成中药组(环宁安冲汤)、对照组(经带宁)和空白组(不给药),每组30例,两个用药组于放置节育器当日开始给药连服7 d。分别于术后经来当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中药组发病率最低,经带宁组次之,空白组发病率最高;(2)当月随访3组节育器副反应发生率最高,术后6个月最低;(3)6个后月随访3组之间节育器副反应发生无统计学差异,3组情况趋于稳定。结论:环宁安冲汤干预性治疗节育器副反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宁安冲汤 干预性治疗 节育器副反应
下载PDF
萆薢渗湿汤干预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丽仙 孟昱琼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古方萆薢渗湿汤,对反复发作顽固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VVC)治疗效果。方法对VVC病程6个月以上,3~6月内复发3次以上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用萆薢渗湿汤水煎服,连服2个月经周期,追踪半年... 目的观察古方萆薢渗湿汤,对反复发作顽固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VVC)治疗效果。方法对VVC病程6个月以上,3~6月内复发3次以上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用萆薢渗湿汤水煎服,连服2个月经周期,追踪半年,观察两组平均复发天数和次数,平均复发率。结果用萆薢渗湿汤组治疗前后平均复发率分别为10.6%和3.1%,治疗组干预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干预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平均复发次数和平均复发天数,干预治疗前后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萆薢渗湿汤干预性治疗反复发作顽固性VVC能够减少平均复发次数和延长平均复发天数,明显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萆薢渗湿汤 干预性治疗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金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干预性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妇产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采取不同的的干预性措施,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进行宫腔纱布填塞,B组进行B-Lynch子宫外科缝合,C组进...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干预性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妇产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采取不同的的干预性措施,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进行宫腔纱布填塞,B组进行B-Lynch子宫外科缝合,C组进行填塞纱条联合改良子宫Cho缝合术,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不同的干预性治疗,三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各不相同,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B组总有效率为62.5%,C组总有效率为92.5%,可得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采取子宫填塞纱条联合改良Cho方形缝合术进行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其具有更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产后出血 不同干预性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绍涛 陈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4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以饮食控制为主的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对改善孕产妇病情及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1月诊断为GDM孕妇并在本院分娩患者11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为经饮食控制为主并辅以... 目的:探讨以饮食控制为主的产前干预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对改善孕产妇病情及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1月诊断为GDM孕妇并在本院分娩患者11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为经饮食控制为主并辅以药物治疗的孕妇,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者;对照组(40例)为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或未经治疗者。观察两组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分娩时体重指数(BMI)较观察组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的新生儿体重(3.3604-0.595Kg)比观察组高。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巨大儿及因新生儿病理转科与观察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GDM患者早期诊断及时予饮食控制为主的治疗,能明显改善孕产妇病情及降低围产儿病率,更有利于优生优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干预性治疗 产前 显著差异 新生儿体重 饮食控制 分娩情况 母儿 血糖水平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瑜琼 《医学文选》 2006年第4期912-915,共4页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剖宫产作为处理难产及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本身也能引起一系列母儿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尤其是术中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往往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剖宫产作为处理难产及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本身也能引起一系列母儿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尤其是术中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往往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方法达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现就剖宫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 孕产妇死亡 严重并发症 母儿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高危妊娠 术中出血
下载PDF
中医干预性治疗急性癌性结肠梗阻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勃 《北京中医》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干预性治疗 结肠梗阻 辨证分型 通下疗法 结肠癌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毅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3期162-163,共2页
目的通过采用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并将不同干预方法的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比较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4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 目的通过采用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并将不同干预方法的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比较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4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干预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髂内动脉结扎、官腔填塞、髂内动脉填塞和子宫摘除法。结果采用宫腔填塞法进行治疗其达标率为86.7%,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法进行治疗其达标率为83.3%,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法进行治疗其达标率为100.0%,说明髂内动脉栓塞法疗效最为显著,而髂内动脉结扎法疗效最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法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疗效肯定,应大力推广使用,鉴于髂内动脉结扎法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有更好疗效,在临床工作中也可适当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 对比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慧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7期133-134,共2页
目的采取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比较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的3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主要采用髂内动脉结扎、宫腔填塞、... 目的采取多种干预性治疗方法对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对治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比较各种干预性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的3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主要采用髂内动脉结扎、宫腔填塞、髂内动脉填塞和子宫摘除法的方式进行救治。结果髂内动脉填塞的方式救治率最高,而髂内动脉结扎的救治率最低。结论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干预性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及时的采用干预性治疗需要就患者的情况进行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产后出血 宫腔填塞法 髂内动脉栓塞法 干预性治疗
下载PDF
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孙月霞 李薇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414-415,共2页
目的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给予干预性治疗措施,观察其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来自本院的7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宫腔填塞纱布(塞纱)、盆腔动脉结扎、经导管动... 目的针对难治性产后出血,给予干预性治疗措施,观察其在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07年6月至2013年3月来自本院的76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所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宫腔填塞纱布(塞纱)、盆腔动脉结扎、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等措施。结果经采取及时的干预性措施,76例患者均得到成功抢救,其中有26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措施治疗后,有16例抢救成功,余10例患者采用盆腔动脉结扎措施后,有3例患者抢救成功,余7例患者均采用TAE措施后抢救成功;有10例患者直接采用TAE措施抢救成功;有3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30例患者得到成功抢救;有5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塞纱治疗,4例患者得到成功抢救;余失败病例均采用TAE得到成功抢救。结论宫腔塞纱是压迫止血的有效手段,可作为首选方法,在可以不行子宫切除术的前提下,TAE可替代子宫切除术,若子宫影响血凝功能障碍,则可行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治疗 宫腔填塞 盆腔动脉结扎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概况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爱玲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干预性治疗 催产素 麦角新硷 前列腺素制剂 中药 子宫动脉结扎术 子宫切除术 髂内动脉结扎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中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性治疗分析
18
作者 胡连锋 刘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7期1073-1074,共2页
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是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但联合应用,尤其是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联用易引起肝脏损害,其发生率15%~30%,而在某些特殊人群,如年老者、病毒性肝炎患者、脂肪肝患者、酗酒者等人群中,肝脏... 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是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但联合应用,尤其是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联用易引起肝脏损害,其发生率15%~30%,而在某些特殊人群,如年老者、病毒性肝炎患者、脂肪肝患者、酗酒者等人群中,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可达74.5%。我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治疗方案.在上述肝损害易感人群中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干预性治疗 联合应用 抗结核治疗 病毒肝炎患者 易感人群 肝脏损害 抗结核药物
下载PDF
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代凤莲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5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教育 2型糖尿病 干预性治疗 DM
下载PDF
IGT的干预性治疗(附60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唐晓初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IGT 干预性治疗 临床观察 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