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劳动者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认知信任与算法管理的影响
1
作者 杨学成 杨东晓 郭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7,共15页
针对313名平台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和认知信任均正向影响就业稳定性;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起中介效应;算法管理能够正向调节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且平台... 针对313名平台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工作满意度和认知信任均正向影响就业稳定性;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起中介效应;算法管理能够正向调节认知信任在工作满意度与就业稳定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且平台企业良好的算法管理能够促进平台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提高。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平台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促进就业稳定性提高的作用机制,开发了平台算法管理的测量工具,为该领域进一步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也有利于推动平台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劳动者 工作满意度 认知信任 就业稳定性 算法管理
下载PDF
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形成过程中羊群效应探讨——来自演化博弈模型及数值仿真实验的证据
2
作者 刘苹 张一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30,共11页
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有其自身形成及演化机制。笔者基于羊群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了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逆算法行为”的形成及其演化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实:羊群效... 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有其自身形成及演化机制。笔者基于羊群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构建了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逆算法行为”的形成及其演化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实:羊群效应在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平台劳动者生理与心理收益水平的提高正向影响“逆算法行为”的发生;增强平台惩罚力度不能有效抑制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提高负外部性水平能够正向影响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的出现。本研究尝试性地将羊群效应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拓展到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形成及其演化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实验中,揭示了“羊群效应”下平台劳动者“逆算法行为”形成及其演化机制,丰富了有关“逆算法行为”学术探究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平台有效防治“逆算法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算法行为 平台劳动者 羊群效应 演化博弈模型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平台劳动者过劳问题的法律规制
3
作者 梁栋 《地方立法研究》 2023年第6期75-94,共20页
平台劳动者面临严重的过劳问题.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平台劳动者在订单任务当中受到了来自平台的用工役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平台劳动者自身具有通过多接订单获取更多收入的内驱动力.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权,应当冲破休息权依... 平台劳动者面临严重的过劳问题.究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平台劳动者在订单任务当中受到了来自平台的用工役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平台劳动者自身具有通过多接订单获取更多收入的内驱动力.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权,应当冲破休息权依托劳动关系存在的认知桎梏,肯定平台劳动者同样享有休息的权利.可以从强制休息、劳动限额和配套保障三个方面规制平台劳动者过劳问题,保护其休息权;其中,强制休息制度具体包含短休制度、日休制度和周休制度三部分内容;劳动限额制度具体包含订单时长限制制度、同时接单限制制度、周期性限单制度、特殊时期限单制度四个层面的内容;配套保障制度则要求,在辨明休息权保障与薪资收入保障之间并非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平台劳动者的工会组织,开展有效的集体谈判制度,确定不同行业及用工场景中平台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劳动密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劳动者 过劳 休息权 劳动关系 强制休息 劳动限额
下载PDF
平台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过程理论:挑战与新议程
4
作者 魏海涛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劳动过程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是探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及其动态机制的重要视角。平台经济的新形态改变了传统劳动过程理论兴起与适用的背景条件,对该理论构成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扩展机会。虽然平台经济创造了资本与劳动互动的新场景,... 劳动过程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是探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及其动态机制的重要视角。平台经济的新形态改变了传统劳动过程理论兴起与适用的背景条件,对该理论构成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扩展机会。虽然平台经济创造了资本与劳动互动的新场景,但劳动力如何转化为劳动这一劳动过程理论的内核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平台经济背景下劳动过程理论的多元化议程,并对传统的核心概念赋予新的含义,以此为拓展劳动过程的理论边界和中国平台劳动者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过程理论 平台经济 平台劳动者 挑战 新议程
下载PDF
数字平台劳动者就业身份认定及社会保障权益实现路径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桂莲 《国际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30,7,共18页
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事非标准就业的劳动者占比不断上升。平台劳动者的自我雇佣、劳务合作或多平台就业的形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型“雇主—雇员”模式。平台劳动者兼具自雇劳动和劳动控制的性质,其就业身... 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事非标准就业的劳动者占比不断上升。平台劳动者的自我雇佣、劳务合作或多平台就业的形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型“雇主—雇员”模式。平台劳动者兼具自雇劳动和劳动控制的性质,其就业身份认定备受争议,由此引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关注的核心议题。本文在对平台工作类型化的基础上,探讨平台劳动者不稳定风险加剧脆弱性和真假自雇辨识的困境,并分析其对社会保障制度充足性和财务可持续性的挑战,通过合理借鉴国外平台劳动者就业身份认定和社会保障适应性调整的经验,最后从明晰雇佣关系、创新社保制度设计、分类分层次保障和优化经办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劳动者 劳动关系认定 社会保障权益 灵活就业人员
原文传递
平台劳动者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海涛 李国卉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81,共23页
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平台劳动者群体。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平台劳动者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劳资关系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将平台劳动者研究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劳动控制... 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平台劳动者群体。与其他劳动者相比,平台劳动者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劳资关系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取向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将平台劳动者研究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劳动控制研究、劳动自由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和劳动主体性研究。文章在回顾和评述四种基本研究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劳动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当前中国平台经济发展的现实经验,提出平台劳动者研究的新方向,以期推动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劳动者 劳动控制 劳动自由 劳动关系 劳动主体性 中国经验
原文传递
我国互联网平台多元劳动关系研究
7
作者 陈维政 李红黎 +1 位作者 胡冬梅 陈玉玲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18,共10页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对平台的劳动关系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界定平台与平台劳动者的关系?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如何承担平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责任?文章梳理了平台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系统...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对平台的劳动关系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界定平台与平台劳动者的关系?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台如何承担平台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责任?文章梳理了平台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系统分析了平台劳动者在社会保障权、组织保护权、职业健康权和公平报酬权等方面的缺失;讨论了如何保护平台劳动者的以上权益,以及平台对不同类型平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此外,文章以典型的平台公司为案例,证明了互联网平台广泛存在着的多种用工方式和多元劳动关系,且相当部分平台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最后,文章提出了对我国互联网平台多元劳动关系的分类治理思路和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平台劳动者 多元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
下载PDF
在灵活性与保障性之间:平台劳动者的社会政策保护 被引量:13
8
作者 于萌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83,共8页
随着新业态下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劳动者权益缺失和保障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平台劳动力市场"灵活失衡"而"保障不足"是造成当下平台劳动者保障困境的主要症结。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提升我... 随着新业态下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劳动者权益缺失和保障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平台劳动力市场"灵活失衡"而"保障不足"是造成当下平台劳动者保障困境的主要症结。为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提升我国平台劳动者社会保护政策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应当确保平台经济所固有的灵活性特征,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保障性制度建设,尤其需要规范平台灵活用工与平等对话协商机制,重视积极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人力资本投资,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包容性、保障性与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劳动者 社会保险 社会保护 新业态
原文传递
平台经济下劳动关系认定的经济现实标准探究——基于英国优步判例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萌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4,共10页
2021年2月,优步公司针对2018年败诉之判决向英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辩称司机应该被认定为自雇者或者独立承包商,企业只是起着“代理机构”的作用,因此司机并不属于优步公司员工。英国最高法院在优步公司案的判决中采用“经济现实标准”... 2021年2月,优步公司针对2018年败诉之判决向英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辩称司机应该被认定为自雇者或者独立承包商,企业只是起着“代理机构”的作用,因此司机并不属于优步公司员工。英国最高法院在优步公司案的判决中采用“经济现实标准”认定方式,以工人(worker)概念将网约工归入第三类劳动者,在事实认定未变的情况下,改变了数年来网约车乃至平台经济模式下对劳动者身份和劳动关系认定不明的僵局,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对于平台经济中劳动关系的认定与保护,应满足其特殊经济形态的需求,注重双方现实合意,尊重事实的认定。在价值判断与事实认定层面引入“经济现实标准”,对平台经济视域下劳动关系的认定和权益保护的实现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现实标准 平台经济 平台劳动者
下载PDF
零工经济中的工作关系研究与政策优化 被引量:37
10
作者 魏巍 冯喜良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144,共16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在保持社会安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互联网快速匹配劳动力供需方的“零工经济”也得以加速进化,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本研究在明确零工经济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在保持社会安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互联网快速匹配劳动力供需方的“零工经济”也得以加速进化,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本研究在明确零工经济及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学科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用扎根理论深入分析零工经济中工作关系的新变化;同时,结合邓洛普的系统理论构建零工经济工作关系系统静态模型,并通过有序回归方法进行量化,弹性计算各个要素对于工作关系评估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影响,消费者的主体作用,劳动者对于安全健康、收入的重视,对于工作乐趣、灵活性、话语权的偏向等都会对在线零工对于工作关系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未来应通过明确平台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提升外部政策环境的正向体验;设立“平台职业互助金”,推动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措施落地;成立平台企业行业协会,加强三方机制的调节作用等,从而优化工作关系,保障零工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工作关系 平台劳动者 平台企业 政策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