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6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脑白质高信号对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丽慧 郝永岗 +3 位作者 宋玲华 郭四平 王瑞 董万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头部MRI等检查诊断的PAD型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非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早期(发病7 d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收缩压、脑梗死部位(前、后循环供血区)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单抗、双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MPV、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根据头部MRI影像,按照改良Fazekas分级,将两组患者的WMH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0~1级)和重度负荷(改良Fazekas分级2~3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和WMH程度与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相关性。结果共16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ND组40例,非END组127例,END发生率2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MPV以及WMH负荷程度均高于非END组,而血小板计数低于非END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460、2.549,95%CI值分别为1.066~2.000、1.161~5.595,P值分别为0.018、0.02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PV水平及重度负荷WMH程度对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均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15~0.793,P=0.001)、0.616(95%CI:0.516~0.716,P=0.028)。结论MPV水平升高和重度负荷WMH是PAD型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且MPV的预测价值较重度负荷WMH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果
2
作者 陈俊 程静 +2 位作者 袁应美 王琦 冷开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GDM并住院分娩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39例)和... 目的分析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GDM并住院分娩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39例)和正常组(148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晚期WMR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结局不良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WMR均高于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后,WMR仍然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95%CI:0.646~0.82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以WMR≥1.205为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准,孕晚期WMR值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72.97%,kappa=0.386,表明WMR虽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与GDM患者妊娠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差,预测效果不理想。结论GDM患者孕晚期WMR升高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虽然WMR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的价值不高,但因其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情况,对临床尽早预测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白细胞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
3
作者 李斌 王锦春 +3 位作者 王志斌 张斌 毛亚兰 张亚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1-685,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78例老年NVA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判断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血栓组(28例)和非血栓组(15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计算MPVL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对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栓组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95%CI:0.764~0.882)、0.771(95%CI:0.714~0.842)、0.901(95%CI:0.861~0.949)。血栓组病程长于非血栓组,有慢性心力衰竭者比例、有脑卒中者比例、CHA2DS2-VASc评分、LAEF、LAD、LVEDV、MPVLR、血尿酸、MPV、淋巴细胞比例、MPVLR均高于非血栓组,LVEF低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1.93年(OR=3.050,95%CI:1.928~4.824)、慢性心力衰竭(OR=3.333,95%CI:1.808~6.144)、MPVLR≥3.10(OR=3.873,95%CI:1.734~8.650)是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PVLR升高与老年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存在关联,可作为预测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 非瓣膜性房颤 左心房血栓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血栓弹力图预测全膝关节置换后血栓形成的价值
4
作者 陈家浩 冯硕 +2 位作者 王虎 张强 陈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34-3338,共5页
背景:血栓弹力图对于识别人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与血栓有一定相关性,那么血栓弹力图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联合诊断对血栓预测是否更加准确。目的:通过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血栓弹力图来... 背景:血栓弹力图对于识别人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平均血小板体积升高与血栓有一定相关性,那么血栓弹力图与平均血小板体积的联合诊断对血栓预测是否更加准确。目的:通过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血栓弹力图来预测全膝关节置换后血液的状态及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22年3月间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20例,根据术后第7天的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天和第7天进行全血细胞和血栓弹力图检查,采用多因素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测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结果与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最大振幅的相关性最强,凝固角其次;术后第1天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凝固角是血栓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血栓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血栓的最佳临界值是10.73 f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65(95%CI:0.568-0.762,P<0.05);而采用平均血小板体积联合凝固角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5(95%CI:0.750-0.879,P<0.05);此外,血栓组术后的最大振幅、凝固角、综合凝血指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平均血小板体积可以反映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全膝关节置换后第1天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凝固角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对血栓形成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深静脉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门贺伟 刘倩 +2 位作者 李霞 谢晓梅 王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HELLP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并发HELLP综合征将其分为HELLP组(42例)和非HELLP组(118例),收集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LMR、MPV及PDW对HELLP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结果 HELLP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LMR、MPV及PDW高于非HEL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R、MPV、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01、1.894、1.593,P<0.05)。LMR、MPV、PDW联合预测HELLP综合征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LMR、MPV及PDW是HELLP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HELLP综合征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早期预测有助于正确处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齐建钢 柳锡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WM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铜川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WM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铜川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6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2)及预后不良组(n=12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指标与急性STE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临床指标预测急性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R、cTnI、MPV、LVEF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其优势比(OR)分别为3.41、5.18、1.18、0.91。ROC曲线分析显示,cTnI预测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最高,显著高于WMR、MPV及LVEF(P<0.01);WMR预测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MPV及LVEF(P<0.05);WMR最佳诊断界值为0.6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WMR组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生存时间显著少于低WMR组(P=0.033)。【结论】WMR是潜在预测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白细胞 平均血小板体积 预后
原文传递
血清胱抑素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鲍子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ysC与MPV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改良Ran...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ysC与MPV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随访结束,5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共发生12例,发生率为23.08%(预后不良组),未发生预后不良40例,占比76.92%(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CysC与MPV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ysC与MPV水平升高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ysC与MPV水平异常,血清CysC和MPV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平均血小板体积 老年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菲菲 黄荣 +1 位作者 蒋军 毛晓帆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SBRT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患...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SBRT治疗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患者血清中平均血小板体积和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MPVLR。根据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PVLR最佳截点值,根据MPVLR截点值将患者分为低MPVLR组(≤5.51,31例)和高MPVLR组(>5.51,47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VLR预测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预后的AUC(95%CI)为0.873(0.764~0.921),截点值为5.51。高MPVLR组低分化、肿瘤直径>5.0 cm、有门静脉癌栓、甲胎蛋白(AFP)≥400 ng/mL占比均高于低MPVLR组(P<0.05)。低MPVLR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MPVLR组(P<0.05)。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AFP、MPVLR的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LR>5.51(HR=2.82,95%CI:1.43~5.55)是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PVLR能够作为预测原发性肝癌SBRT治疗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且MPVLR低的患者预后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原发性肝癌 立体定向放疗 预后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孝军 舒仲文 +4 位作者 郭红根 郑智淼 杨立馨 陈刘炜 李茂全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511-518,共8页
目的探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小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了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88例患者共42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初次发病入院时检测MPV... 目的探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小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了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88例患者共42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初次发病入院时检测MPV数值。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动脉瘤分成两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MPV与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MPV对于动脉瘤复发的预测能力。结果有79例(18.6%)动脉瘤出现了复发。根据有无复发将所有的动脉瘤分成两组。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年龄、破裂动脉瘤比例、术前改良Fisher分级、栓塞方式、栓塞即刻Raymond-Roy分级和入院MPV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即刻栓塞结果(OR=4.464,95%CI:2.2428.890,P<0.001)和入院MPV数值(OR=0.238,95%CI:0.1620.350,P<0.001)是动脉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890.863,P<0.001)。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9.9 fL。MPV≤9.9 fL对于预测动脉瘤复发具有78.5%的灵敏度和80.0%的特异度。结论MPV水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后复发具有预测潜力,入院MPV越低的患者,其复发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动脉瘤复发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10
作者 马琳 张晓萍 +1 位作者 周桂玲 牛少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32-435,44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住院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54例。术前采取静脉血标本检测MPV,根据中位MPV值分为低MPV组(MPV<...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住院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54例。术前采取静脉血标本检测MPV,根据中位MPV值分为低MPV组(MPV<9.5 fl)和高MPV组(MPV≥9.5fl)。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绘制出研究对象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PV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高MPV组PLT明显低于低MPV组,而PDW、P-LCR均高于低MPV组(P<0.05)。术后随访1年,高MPV组总MACE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V组(P<0.05);患者术前MPV与PDW、P-LCR存在正相关,与PLT存在负相关(r=0.612、0.913、-0.306,均P<0.05)。高MPV是冠心病PCI手术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95%CI:1.097~2.179)。血浆中MPV预测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年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4641~0.869;P<0.05),敏感度为79%,特异度为68%。结论在接受PCI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MPV是1年随访期MACE的预测因子,有助于PCI术前进行风险分层以及辅助冠心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eta分析
11
作者 郝绍文 于园园 马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699-705,721,共8页
目的 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分析符合标准的队列研究,探索MPV对经皮冠状... 目的 评价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等,分析符合标准的队列研究,探索MPV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测STEMI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效应。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10项研究包含9 409例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结果显示,MPV水平较高组与较低组的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8项研究报道全因死亡,合并效应值RR=2.51,95%CI:1.38~4.57,P=0.003(I^(2)=43.8%,P=0.086);4项研究报道MACEs,合并效应RR=2.41,95%CI:1.34~4.32,P=0.003(I^(2)=74.9%,P=0.007);6项研究报道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合并效应值RR=2.01,95%CI:1.40~2.88,P<0.05(I^(2)=0%,P=0.954);5项研究报道了非计划性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合并效应值RR=1.42,95%CI:0.76~2.68,P=0.274(I^(2)=72.6%,P=0.006);8项研究报道了院外总MACEs的预测价值,合并效应RR=1.63,95%CI:1.11~2.41,P=0.01(I^(2)=81.3%,P<0.05)。结论 与低MPV水平的STEMI患者相比,MPV升高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s、院外总MACEs、全因死亡及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META分析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预测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任洁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4例,依据临床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MPS>评分0-2分,n=...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4例,依据临床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改良Rankin量表<MPS>评分0-2分,n=74)、预后不良组(MPS评分3-5分,n=6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温、血压、NIHSS评分、INR、血糖、血脂指标水平、血小板指标、脑卒中分型。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房颤比例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服用阿司匹林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NIHSS评分、INR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糖、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MPV、PDW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CT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穿支动脉疾病型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心源性卒中型比例显著低于预后不良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服用阿司匹林、NIHSS评分、血糖、LDL-C、MPV、PDW、穿支动脉型、心源性卒中型(P<0.05)。以MPS评分为金标准,MPV预测的敏感度为90.0%(54/60),特异度为87.8%(65/74),准确度为88.8%(119/134),阳性预测值为85.7%(54/63),阴性预测值为91.5%(65/71)。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平均血小板体积 影响因素 价值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骞 张雪鹤 +6 位作者 刘芬 赵倩 罗俊一 刘畅 张志扬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0.8)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9例)...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0.8)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99例)。根据MPVLR中位数水平将其分为高MPVLR组(98例)与低MPVLR组(101例),对其进行12月的随访,分析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结果高MPVLR组(98例)与低MPVLR组(101例)在性别、BMI、既往史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高MPVLR(n=98)组中,患者的年龄更高(P=0.024)、Gesini评分更高(P=0.006)。进一步完善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PVLR是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PVLR与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独立相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 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鹏 周吉 +1 位作者 吴衡 陈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13-117,123,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43例... 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9例和死亡组43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休克指数、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D-二聚体等临床资料和入院24 h内NLR、MPV/PL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NLR-MPV/PLT评分与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休克指数、氧合指数、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LR、MPV/PLT、WBC、PCT、Lac、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当最佳截断值为12.49时,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68.1%;MPV/PLT预测患者死亡风险的AUC为0.731,当最佳截断值为0.10时,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69.6%。NLR、MPV/PLT、WBC、PCT、Lac、D-二聚体是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NLR-MPV/PLT评分将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其28 d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2%、70.2%、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LR、MPV/PL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有效而简便的评估指标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玮 王永 +1 位作者 湛长青 胡保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联合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8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3例及重度组28例,分析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及MHR、MPV值与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AMI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及MHR、MPV值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HDL-C水平随病情的加重呈下降趋势(P<0.05);MHR及MPV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联合检测评估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大于MHR、MPV单独检测(P<0.05);AMI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及MHR、MPV值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大呈升高趋势,HDL-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P<0.05);MHR及MPV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MHR、MPV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支数相关,且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严重程度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蜀吴 姜伟民 +4 位作者 张佳乐 薛哲哲 王文娜 王耀献 孙卫卫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MPV、PDW水...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与MPV、PDW水平。结果:(1)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均升高,eGFR下降;(2)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MPV、PDW均升高;(3)MPV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DW与血肌酐、尿酸呈正相关;(4)血瘀证与MPV、PDW呈正相关,随着血瘀程度的加重,MPV、PDW水平升高的回归系数逐渐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与非血瘀证患者相比,肾功能更差,MPV、PDW更高;MPV、PDW与早期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成为辅助预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新型标志物;血瘀证是MPV、PDW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临床从瘀论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瘀证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翠杰 李闯 +1 位作者 李震 曹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 血小板大小反映了血小板的活性,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确定MPV和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公开数据库中筛... 目的 血小板大小反映了血小板的活性,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确定MPV和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公开数据库中筛选出与MPV相关的(P<5×10^(-8))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作为工具变量。研究结局主要包括冠心病(CAD)、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脑卒中(IS)。逆方差加权法(IVW)为评估因果效应的主要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主要包括水平多效性、异质性检验、逐个剔除敏感性检验等。结果 IVW结果表明MPV与IS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2.493,95%CI:1.092~5.694,P=0.030),MPV与CAD(OR=1.003,95%CI:0.985~1.022,P=0.707)、MI(OR=0.999,95%CI:0.983~1.014,P=0.853)不存在因果关系。MPV与IS、CAD和MI相应的MR-Egger结果表明水平多效性不会对MR分析结果造成偏倚(P_(IS)=0.867;P_(CAD)=0.364;P_(MI)=0.188)。结论 MR分析结果表明,MPV水平与IS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与CAD和MI无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心脑血管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愈合斑块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泽宁 陈清杰 +1 位作者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18-524,共7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处愈合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造影后即刻对冠状动脉罪...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处愈合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造影后即刻对冠状动脉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扫描(OCT)的UAP患者110例。根据OCT图像斑块特征,将患者分为愈合斑块组(50例)和非愈合斑块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愈合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水平变化对愈合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 愈合斑块组尿酸、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病变长度[(361.20±91.34)mmol/L比(325.73±75.70)mmol/L、(10.71±0.81)fL比(9.95±0.86)fL、(11.88±1.84)%比(11.14±17.01)%、11.38(8,15)mm比8.98(8,10)mm]高于非愈合斑块组(P<0.05),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42.23±3.09)g/L比(43.94±3.55)g/L、(0.91±0.25)mmol/L比(1.01±0.21)mmol/L]低于非愈合斑块组(P<0.05)。OCT斑块特征分析得出,愈合斑块组巨噬细胞分级更高、钙化小结比例[(50.0)%比(30.0)%、(22.0)%比(5.0)%]高于非愈合斑块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PV与易损斑块(TCFA)呈正相关性(r=0.68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白蛋白是UAP患者罪犯血管处愈合斑块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当MPV=10.05 fL时对愈合斑块的诊断效能较高,用于预测愈合斑块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 0.659~0.842,P<0.001)。结论 在UAP患者的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处,愈合斑块与斑块易损性相关,MPV水平变化对愈合斑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平均血小板体积 愈合斑块 光学相关断层成像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评估肾动脉血流变化与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博 陈日超 +3 位作者 易莉娜 雷芳 黄宝华 范先英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评估肾动脉血流变化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1例2型糖...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评估肾动脉血流变化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将其分别纳入单纯糖尿病(DM)组(43例,UACR<30 mg/g)、早期2型DKD组(40例,UACR30~300 mg/g)和2型DKD组(38例,UACR>300 mg/g);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2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对比4组肾动脉血流指标、MPV、PDW、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和胱抑素C(Cys-C);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2DM患者并发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MPV、PDW和5项联合早期诊断T2DK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4组在肾主动脉(MRA)、肾段动脉(SRA)及叶间肾动脉(IRA)等部位的PSV、EDV及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MRA=8.051,F=58.578,F=9.814;FSRA=7.773,F=52.292,F=7.745;FIRA=11.891,F=87.970,F=9.669;P<0.05)。4组的MPV、PDW、Hcy、Fib和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39,F=21.078,F=16.179,F=46.443,F=42.1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SV、EDV、RI、MPV、PDW、Hcy、Fib和CysC是T2DM患者并发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57,OR=0.703,OR=19.164,OR=1.345,OR=1.287,OR=1.146,OR=3.988,OR=822.068;P<0.05)。ROC曲线分析中,PSV、EDV、RI、MPV、PDW和5项联合诊断2型DKD的AUC分别为0.698、0.859、0.729、0.794、0.759和0.944。结论:超声参数与MPV、PDW在早期2型DK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可为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肾动脉血流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2型糖尿病肾病(DKD)
下载PDF
血清Lp-PLA2、血小板聚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张翥 祁建成 +2 位作者 陶亮亮 范修才 吴景盛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248-12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聚集率(PAG)、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62...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聚集率(PAG)、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MPV/PLT)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62例老年CH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并接受1年随访,记录患者1年内出现MACE情况,根据是否出现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0例)和未发生组(132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血清Lp-PLA2、PAG、MPV/PLT,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老年CHD患者MACE的关系,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患者入院时血清Lp-PLA2、PAG、MPV/PLT及3项联合预测1年内出现MACE的价值。结果发生组年龄≥75岁占比、合并高血压占比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患者血清Lp-PLA2、PAG、MPV/PLT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Lp-PLA2、PAG、MPV/PLT是影响老年CHD患者MACE发生的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Lp-PLA2、PAG、MPV/PLT、3项联合预测老年CHD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817、0.841、0.939。结论Lp-PLA2、PAG、MPV/PLT过表达与老年CHD患者发生MACE有紧密联系,住院期间可通过检测Lp-PLA2、PAG、MPV/PLT水平评估MACE发生风险,及时进行临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小板聚集率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 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