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0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126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马文文 曹晖 +5 位作者 陈茜松 于倩 冬国友 易建平 高淑凤 郭颖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目的研究miRNA-126在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其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NA-126在ULMS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 目的研究miRNA-126在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其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NA-126在ULMS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NA-126表达与ULM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常规培养ULMS细胞SK-UT-1,随机分为NC对照组和miRNA-126 mimics实验组,分别转染NC mimics和miRNA-126 mimics,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126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转移能力;TOP/FOP Flash实验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子宫平滑肌瘤组织相比,miRNA-126在ULMS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miRNA-126在肿瘤直径大和存在转移的ULMS患者中表达显著减少(P<0.05),miRNA-126表达对ULMS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NC组相比,miRNA-126 mimics组SK-UT-1细胞中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SK-UT-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126在ULMS组织中表达降低,miRNA-126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miRNA-126 增殖 转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影像表现1例
2
作者 蒋贤平 陈丽羽 时开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3-173,共1页
患者女,40岁。1年余前体检发现肝内结节,定期随访呈进行性增大。无明显症状,无其余肝脏疾病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指标糖类抗原12535.81 U/ml略有升高,余阴性。超声显示肝内见多枚低回声结节,最大一枚位于S2段,... 患者女,40岁。1年余前体检发现肝内结节,定期随访呈进行性增大。无明显症状,无其余肝脏疾病病史。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指标糖类抗原12535.81 U/ml略有升高,余阴性。超声显示肝内见多枚低回声结节,最大一枚位于S2段,大小约4.4 cm×3.1 cm,边界清,内回声欠均,局部呈稍强回声,CDFI血流信号1级,较小的位于S6、S7段,大小分别约1.0 cm×0.9 cm、0.5 cm、1.6 cm×1.2 cm,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血流信号不明显。提示倾向良性。经肘静脉注入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1.6 ml 4次,分别观察上述结节,S2段结节动脉期离心性高增强(图1A),门脉期等增强,延迟期稍低增强。余结节动脉期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稍低增强。提示肝多发局灶性结节性增生。MRI:肝内结节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界清,延迟期明显持续强化(S2段结节内可见坏死囊变区),DWI呈高信号(图1B)、ADC呈低信号(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3
作者 杨如玉 韦雅婧 梁炎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恶变极其罕见,其恶变类型主要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比例约3%,而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子宫肉瘤的40%^([1])。子宫平滑肌肉瘤主要症状表...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恶变极其罕见,其恶变类型主要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肉瘤占所有子宫恶性肿瘤的比例约3%,而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子宫肉瘤的40%^([1])。子宫平滑肌肉瘤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疾病晚期患者同时伴有发热、贫血、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全身衰竭等症状。子宫平滑肌肉瘤具有恶性度高、转移早、复发率高等特点,其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诊疗中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肉瘤 子宫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腹部包块 盆腔包块 盆壁 恶性度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术后影响生存期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邹博远 高海成 +3 位作者 李文杰 陈小兵 黄梅 苗成利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后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67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其他相关因...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后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并了解其临床特征。方法搜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67例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其生存期进行统计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7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8.25±2.41)个月,病理证实肿瘤类型均为平滑肌肉瘤。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差、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显微镜下切缘看到肿瘤细胞(R1切除)、肿瘤最大径≥10 cm、肿瘤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差分化、肿瘤累及其他脏器均是影响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初次手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准确评估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平滑肌肉瘤 外科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回肠系膜平滑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尹兴瑞 李云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放射线、有毒的化学物质、免疫力低下等[1]。该病好发部位为子宫、胃肠道、腹膜后、皮下软组织及腹部大血管等,比较罕见的发病部位为大网膜、肠系膜等。本例患者发病部位为回... 平滑肌肉瘤是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放射线、有毒的化学物质、免疫力低下等[1]。该病好发部位为子宫、胃肠道、腹膜后、皮下软组织及腹部大血管等,比较罕见的发病部位为大网膜、肠系膜等。本例患者发病部位为回肠系膜,临床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350 000[2-4],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汉族,37岁。因查体行腹部CT发现腹腔肿瘤1 d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发热、寒战、腹痛、腹胀、腹泻、黑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恶性肿瘤 平滑肌肉瘤 皮下软组织 免疫力低下 腹腔肿瘤 回肠系膜 腹部CT 化学物质
下载PDF
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1例
6
作者 彭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myxoid leiomyosarcoma, ML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本院MLMS患者1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MLMS。结论 MLMS是一种罕... 目的 探讨子宫黏液样平滑肌肉瘤(myxoid leiomyosarcoma, ML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本院MLMS患者1例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MLMS。结论 MLMS是一种罕见的平滑肌肉瘤亚型,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黏液样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亚军 胡伟杰 吴超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病人与2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病人的术前MRI影像,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 目的 探讨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参数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病人与20例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病人的术前MRI影像,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常规MRI特征。采用Firevoxel软件在DWI上逐层勾画兴趣区(ROI)并生成全病变ADC直方图,记录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mean)、ADC最大值(ADCmax),不均匀性、偏度、峰度、熵,ADC第1、5、10、25、50、75、90百分位数(ADC1st、ADC5th、ADC10th、ADC25th、ADC50th、ADC75th、ADC90th)。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间常规MRI特征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DC直方图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较子宫平滑肌肉瘤更多表现为边缘光滑,但更少出现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或低信号、DWI高信号或信号不均(均P<0.05)。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不均匀性高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而ADC1st、ADC5th、ADC10th和ADC25th小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均P<0.05)。不均匀性鉴别两者的AUC值最高(0.782),当不均匀性取0.226作为最佳诊断阈值时鉴别两者的敏感度最高(78.57%),而特异度较低(80.0%)。结论 全病变ADC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下载PDF
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诊疗策略
8
作者 刘磊 唐世英 +6 位作者 张启鸣 王凯 王国良 张洪宪 侯小飞 肖若陶 马潞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总结临床上少见的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23年4月,纳入12例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病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5.2(32.0,69.0)岁。全部为右侧。临床症状包括腰腹部不适、下肢麻木... 目的:总结临床上少见的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自2018年7月至2023年4月,纳入12例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病例,男性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5.2(32.0,69.0)岁。全部为右侧。临床症状包括腰腹部不适、下肢麻木、下肢水肿及腹水。术前误诊为肾上腺皮质癌或副神经节瘤4例,1例未手术行穿刺病理明确。11例手术病例中,后腹腔镜手术4例,其中1例中转为开放;开放手术5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2例。所有病例术中均需进行下腔静脉相关操作,包括夹闭下腔静脉完成右肾静脉修补1例;下腔静脉单纯缝合3例;下腔静脉壁部分切除后单纯修补2例;下腔静脉壁生物补片修补2例;下腔静脉切断再吻合1例;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2例。结果:肿瘤平均大小10.6(4.2,22.0) cm,平均手术时间268(151,467) min,平均出血量715(20,1 550) mL,术中输血8例,5例同时切除右肾,1例切缘阳性,术后延迟腹膜后出血2例。最终证实,1例平滑肌肉瘤来源于肾上腺中央静脉,2例来源于肾静脉,9例来源于下腔静脉。6例形成下腔静脉内瘤栓。病理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所有病例SMA阳性;8例Desmin阳性;Ki-67阳性表达率为20%~80%。平均随访21.6(1.0,54.0)个月。死亡3例;术后复发转移并生存4例;5例无复发,其中3例随访超过2年。结论:腹膜后血管源性平滑肌肉瘤术前容易误诊,术中需处理下腔静脉。手术难度大,应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手术方式,开放手术首选,后腹腔手术镜选择需谨慎。肿瘤恶性度高,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 平滑肌肉瘤 血管源性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睾丸旁平滑肌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9
作者 展瑞 陆夏良 +2 位作者 赵光明 巩婵婵 张永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2-154,161,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4岁及59岁。临床常以睾丸... 目的探讨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4岁及59岁。临床常以睾丸肿块、坠胀不适就诊。大体均为灰白色结节状肿物,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肿瘤界限清楚,局灶可见凝固性坏死,肿瘤细胞由平行或交织条索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瘤细胞核大,深染,常见形状不规则的瘤巨细胞,细胞核呈杆状、圆形或椭圆形或泡状,染色质粗而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in、H-Caldesmon、Desmin及SMA均(+),CK、S-100等均为(-),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10%~35%。结论原发性睾丸旁平滑肌肉瘤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确诊需病理检查,术后易复发和远处转移,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旁 平滑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乙状结肠起源的平滑肌肉瘤1例
10
作者 王祖飞 肖扬锐 李永宝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674-676,共3页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非常罕见,而起源于乙状结肠的平滑肌肉瘤更是罕见。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率较低,术后易复发,病死率较高。笔者报告一例罕见的原发于乙状结肠的LMS,肠镜和腹部CT均误诊为结肠癌,其诊治情况...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非常罕见,而起源于乙状结肠的平滑肌肉瘤更是罕见。该病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率较低,术后易复发,病死率较高。笔者报告一例罕见的原发于乙状结肠的LMS,肠镜和腹部CT均误诊为结肠癌,其诊治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肠道肿瘤 乙状结肠
下载PDF
术前鉴别子宫平滑肌肉瘤与子宫平滑肌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文(综述) 李玲(审校) +2 位作者 马杏(审校) 黄吾男(审校) 刘畅(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44-749,共6页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s,ULMS)是术后意外诊断出的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其术前诊断会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包括手术方式。因此,现在很多研究者都在尝试寻找新的方法在术前鉴别子宫良恶性病变。在特定诊断量表中使用...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s,ULMS)是术后意外诊断出的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其术前诊断会影响治疗方法的选择,包括手术方式。因此,现在很多研究者都在尝试寻找新的方法在术前鉴别子宫良恶性病变。在特定诊断量表中使用多个参数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外,机器学习模型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充满希望的方向,可能有助于术前区分ULMS和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s,U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平滑肌 子宫肌瘤 术前鉴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剜除术治疗膀胱平滑肌肉瘤1例
12
作者 曾忠义 吴枭 +3 位作者 彭凯 任达 朱煊 张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2-788,共7页
膀胱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rinary bladder,LMS-UB)是一种高度恶性间叶来源性肿瘤,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0.5%,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现报告低级别LMS-UB1例,患者为44岁男性,因“尿痛2周”入院。患者盆腔CT提示膀胱右侧... 膀胱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rinary bladder,LMS-UB)是一种高度恶性间叶来源性肿瘤,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比例不足0.5%,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现报告低级别LMS-UB1例,患者为44岁男性,因“尿痛2周”入院。患者盆腔CT提示膀胱右侧壁肿物,初步诊断为膀胱肿瘤,予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低级别LMS-UB,予5个周期辅助化学治疗。随访19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此前国内外暂无微创行剜除术治疗LMS-UB的相关报道,本病例为早期低级别LMS-UB提供了一种新的外科手术联合辅助化学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有望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平滑肌肉瘤 机器人手术 化学治疗
下载PDF
老年女性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临床特征及诊断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嫱 张京顺 郑连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0-1263,共4页
原发性卵巢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不到3%,其中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占比不到1%。卵巢平滑肌肉瘤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多为单侧,并且体积通常较大,其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 原发性卵巢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不到3%,其中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占比不到1%。卵巢平滑肌肉瘤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多为单侧,并且体积通常较大,其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排尿困难等。由于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且无特异性,此病确诊时多为晚期或已发生转移,临床预后差^([1,2])。但随着医学水平不断进步,对于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也有进一步全面了解,故本文将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医学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平滑肌肉瘤 超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肠道平滑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田亮 王春楼 +3 位作者 苗志刚 王素玲 刘晓庆 党万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05-1006,1012,共3页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占软组织肉瘤的10%~20%,多发生于子宫、腹膜后、躯干等软组织^([1]),胃肠道原发LMS非常少见,肠道部位较为罕见,占所有结肠恶性肿瘤不足0.1%^([2])。由于发病率低,报道较少。本研究收集4例原发于肠道平滑...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占软组织肉瘤的10%~20%,多发生于子宫、腹膜后、躯干等软组织^([1]),胃肠道原发LMS非常少见,肠道部位较为罕见,占所有结肠恶性肿瘤不足0.1%^([2])。由于发病率低,报道较少。本研究收集4例原发于肠道平滑肌肉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9-02—2022-014例肠道原发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核异型性、核分裂象数目(50HPF)和坏死。所有病例均为手术标本,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肿瘤 平滑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早期子宫平滑肌肉瘤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舒雅 王建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61-1765,共5页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 uLMS)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uLMS通常在术中或术后经组织病理得以诊断。由于uLMS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即便确诊时尚处临床早期,疾病复发转移率及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预后不容乐...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 uLMS)临床罕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uLMS通常在术中或术后经组织病理得以诊断。由于uLMS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即便确诊时尚处临床早期,疾病复发转移率及患者死亡率仍然较高,预后不容乐观。现有循证医学数据表明,FIGO分期是其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子。因此,在这个讲求精准医学与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应予不同期别uLMS以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I期uLMS而言,手术仍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在全子宫切除的同时是否应切除双侧卵巢及是否应行淋巴结清扫仍尚存争议;而其他疗法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亦对I期uLMS作用不一。本文将综述I期uLMS的治疗方式,分析其临床应用现状与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全子宫切除术 化学治疗 激素治疗 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肾脏巨大平滑肌肉瘤2例
16
作者 靳国伟 张靖 任俊羽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18-19,共2页
1临床资料病例一:女,52岁,反复左侧腰腹疼痛2年,伴尿频及全身乏力,无尿急、尿痛、发热、血尿等,既往史无特殊。CT检查提示:左肾巨大实性肿块,最大横截面11.4cm×12.0cm,同时向肾内外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左侧腰大肌受侵,未见钙... 1临床资料病例一:女,52岁,反复左侧腰腹疼痛2年,伴尿频及全身乏力,无尿急、尿痛、发热、血尿等,既往史无特殊。CT检查提示:左肾巨大实性肿块,最大横截面11.4cm×12.0cm,同时向肾内外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左侧腰大肌受侵,未见钙化,CT值平扫30-41HU,动脉期37-67HU,静脉期37~102HU,延时期46-98HU,动脉期可见左肾动脉分支伸入肿瘤供血。患者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病理结果:左肾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CK(pan)(-)、Vim(+)、Actin(+)、Des灶性(+)、S-100(-)、CD117(-)、CD34血管(+)。患者术后未进行进步治疗。术后第1年零1个月发现左侧腹膜后1枚淋巴结肿大,术后4年零3个月发现多脏器转移,第4年零11个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肾脏 影像表现
下载PDF
复发巨大腹腔平滑肌肉瘤1例
17
作者 潘书鸿 汪东树 王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80-580,共1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农民。因“中下腹痛伴腹胀半月余”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侧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肌软,腹部可触及一包块,上界位于左侧肋下1指,下界未触及,质韧,活动度差,无触痛,肠鸣音正常。患者... 1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农民。因“中下腹痛伴腹胀半月余”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侧锁骨上无肿大淋巴结,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肌软,腹部可触及一包块,上界位于左侧肋下1指,下界未触及,质韧,活动度差,无触痛,肠鸣音正常。患者既往有两次手术病史,2016年7月行经腹全子宫+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平滑肌瘤,2018年7月行复发肿瘤切除+右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富细胞性平滑肌瘤,倾向恶性。入院后完善肿瘤指标CA12574.27 U/mL,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感染性疾病筛查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 平滑肌肉瘤 肿大淋巴结 子宫肌瘤切除术 附件切除术 术后病理 手术病史 肿瘤指标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平滑肌肉瘤1例
18
作者 魏博 潘馨梦 +2 位作者 尹娇 刘思佳 杨亚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759-1759,1764,共2页
患者男,46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2月余”入院。查体:左颈中下部触及质韧肿块,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化验无异常。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巨大囊实混合性包块,形态尚规则,边界欠清,颈动脉受压推移... 患者男,46岁。因“发现颈部包块1年,进行性增大2月余”入院。查体:左颈中下部触及质韧肿块,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化验无异常。超声检查:甲状腺左侧叶巨大囊实混合性包块,形态尚规则,边界欠清,颈动脉受压推移。颈部CT扫描:甲状腺左侧叶稍低密度肿块,大小约8.0 cm×7.0 cm×5.7cm,平扫CT值37 HU,其内可见点状钙化(图1),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片状无强化区,实性部分动脉期CT值49 HU(图2),静脉期CT值63 HU,延迟期CT值130 HU,邻近食管、气管受压向右侧移位(图3),双侧颈部Ⅰ~Ⅲ、Ⅵ、Ⅶ区多发小淋巴结,Ⅵ区淋巴结肿大轻度强化。CT诊断:甲状腺左侧叶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平滑肌肉瘤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景竹春 罗焕超 +2 位作者 陈宁 徐静 王淑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7期97-9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组织活检及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进行病理特征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51~77岁,中位年龄63岁,有阴道不规则...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组织活检及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进行病理特征分析,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年龄51~77岁,中位年龄63岁,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盆腔肿块,腹痛及压迫症状;行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单发多见,肿瘤最大径均>10 cm。巨检,肿瘤最大者直径17 cm,最小者10.5 cm,切面张力小,无隆起,灰白灰红灰褐色,质地中等硬,部分质软,可见出血及坏死区,1例呈胶胨样外观。镜下表现3例为经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为上皮样平滑肌肉瘤,1例为黏液样平滑肌肉瘤;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浸润肌层,其中3例经典型平滑肌肉瘤见凝固性坏死及出血区;多数肿瘤细胞密集丰富,细胞核有中~重度非典型性,核分裂象>10个/10HPF,黏液样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细胞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稀少。免疫组化:3例P53弥散强阳性表达(TP错义突变),1例表现为全阴模式的阳性表达(TP无义突变),其余1例强弱不等阳性(TP53野生型),1例CD117阳性表达,3例P16弥散强阳性。术后随访,1例由于合并其他脏器疾病而死亡,其余均健在。结论子宫平滑肌肉瘤是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呈侵袭性生长,预后差,明确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形态、影像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组织病理 影像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复发为盆腔平滑肌肉瘤1例报道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静雅 向宇恒 韩庆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4期2503-2506,共4页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较为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预后差,易被误诊为良性子宫肌瘤治疗而被误治。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类组织学上不能明确诊断为良、恶性的特殊类型,首选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的选择现无确切定论,放、化疗对减...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较为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预后差,易被误诊为良性子宫肌瘤治疗而被误治。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类组织学上不能明确诊断为良、恶性的特殊类型,首选手术治疗,而手术方式的选择现无确切定论,放、化疗对减少其术后复发的疗效欠佳。该院收治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复发为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总结其的临床资料,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肿瘤 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 平滑肌肉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