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铲形逆断层和平行逆断层体系的破裂特征——以龙门山断裂带中段为例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连尉平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2期40-41,共2页
汶川地震是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首次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8级逆冲强震,给板内逆冲强震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近地表陡倾角铲形逆断层的破裂特征研究。基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动力学背景建立有... 汶川地震是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首次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8级逆冲强震,给板内逆冲强震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近地表陡倾角铲形逆断层的破裂特征研究。基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动力学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系统地研究近地表陡倾角铲形逆断层(本文所称近地表陡倾角铲形断层,要求近地表倾角至少≥65°)的破裂特征,并探讨了汶川地震逆冲滑动量随深度分布形态所可能蕴含的地壳信息。对于近地表陡倾角铲形断层,在断层倾向的高强度挤压下,断层近地表部分对逆冲破裂和滑动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铲形断层的近地表倾角越陡,陡倾角部分的深度范围越大,断层近地表部分对逆冲破裂和滑动的阻碍作用会越明显;近地表陡倾角的铲形断层形态和巴颜喀拉块体的高强度挤压很可能是形成汶川地震逆冲滑动量随深度分布形态的重要原因,无地表破裂的前期地震并不是造成汶川地震滑动量随深度分布特征的必要条件。(2)平行逆断层体系中断层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讨论了分布距离对平行逆断层地震活动规律的影响,并定量地评估了汶川地震中前山断裂同震逆冲破裂对中央断裂逆冲破裂释放的影响。同震破裂实验结果显示:在同震逆冲破裂中,前山断裂和中央断裂的破裂释放之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汶川地震中,由于前山断裂发生同震逆冲破裂,中央断裂相应段落逆冲破裂释放很可能降低了约10%,减少的标量地震矩约为9.54×1018 N·m。平行逆断层长期挤压破裂实验结果显示: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动力学环境和浅层构造背景下,当平行逆断层之间的距离在20km以下时,两条平行逆断层会在破裂释放上形成主次关系,距离越短,主次关系越显著;两条平行逆断层之间发生同步逆冲破裂的比例很低,受平行逆断层之间距离的影响也很小;两条平行逆断层之间发生同步地表逆冲破裂的比例更低,在龙门山动力学机制和浅层构造背景下,距离在10~20km左右时,平行逆断层之间最容易发生同步地表逆冲破裂。结合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实验结果显示:后山断裂的地震活动很可能相对独立;12km的距离使得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之间发生同步地表逆冲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这很可能是导致汶川地震中出现同震地表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MS8.0地震 铲形断层 平行逆断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平行逆断层格局和动力学背景的特征地震数值模拟实验
2
作者 连尉平 李丽 +2 位作者 唐方头 胡彬 李晓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0-1021,共12页
本文构建一种应用有限元开展特征地震数值模拟的新方法,并以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浅层构造和动力学机制为背景,研究了平行逆冲断层分布格局对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断层活动相互影响的角度看,包含3条平行逆断层的断裂带的整体... 本文构建一种应用有限元开展特征地震数值模拟的新方法,并以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浅层构造和动力学机制为背景,研究了平行逆冲断层分布格局对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断层活动相互影响的角度看,包含3条平行逆断层的断裂带的整体地震活动性并不适用严格周期的特征地震模型,当断层间距在20km以下时,随着断层间距的缩短,对单条断层应用特征地震模型的适用性会逐渐降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后山断裂的地震活动相对独立,区域活动性和中央断裂的断层活动很可能不适用严格周期的特征地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MS 8.0 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平行逆断层 地震活动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