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5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进展及穿刺并发症 被引量:1
1
作者 于亮 赵刘军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也在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背部疼痛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发病率也在上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背部疼痛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治疗OVCFs患者的常用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微创、有效、简便,能迅速改善腰背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罗斯曼指数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后非计划再入院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思睿 黄坤 +2 位作者 柏帆 刘利 周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35-2839,共5页
背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老年群体中有广泛应用,但临床中缺乏对患者非计划再次入院和术后并发症的准确预测方法。目的:探讨罗斯曼(Rothman)指数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非计划再入院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背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老年群体中有广泛应用,但临床中缺乏对患者非计划再次入院和术后并发症的准确预测方法。目的:探讨罗斯曼(Rothman)指数对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非计划再入院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择期髋、膝关节手术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90 d内是否非计划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n=21)和非再入院组(n=132)。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统计所有患者一般性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手术关节类型等,参照文献评估Rothman指数,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①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关节类型、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病数量、年龄、Rothman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数量、年龄和Rothman得分均是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患者术后90 d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othman指数预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90 d再入院曲线下面积为0.824,敏感度为80.85%,特异度为78.85%,最大youden指数为0.597,最佳截断值为46分;④Rothman<46分的老年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othman≥46分的老年患者(P<0.05);⑤提示Rothman指数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老年髋、膝关节疾病患者术后非计划再入院,同时Rothman指数低于46分者发生并发症总体风险较高,关节恢复较差,可用于临床中改善患者术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hman指数 老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 非计划再入院 并发症
下载PDF
朱永康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经验
3
作者 陈晨 王高元 +4 位作者 朱宏 成汇 潘超 黄凯歌 陈德轩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
介绍朱永康教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认为DTC术后的中医治疗分为早期和远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在治“虚”,远期治疗除缓解其他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外,将“伏邪”理论引入治疗中,同时注重既病防变、已病防传和病愈... 介绍朱永康教授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认为DTC术后的中医治疗分为早期和远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在治“虚”,远期治疗除缓解其他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外,将“伏邪”理论引入治疗中,同时注重既病防变、已病防传和病愈防复。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并发症 肿瘤转移 中医药疗法 专家经验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术后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苏鹏 田子强 +3 位作者 徐延昭 吕会来 李振华 温士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2017年06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复发为终点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之间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在纳入的102例患者中,我们发现,患者年龄(OR=4.009,95%CI:1.209~13.299,P=0.023)、糖尿病(OR=3.515,95%CI:1.045~11.819,P=0.042)、手术时间(OR=1.014,95%CI:1.002~1.026,P=0.020)、术中出血量(OR=1.016,95%CI:1.008~1.025,P<0.001)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同时,手术时间(OR=1.123,95%CI:1.008~1.252,P=0.036)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较无并发症组明显延长(P<0.001)。无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有并发症患者(HR=1.43,95%CI:1.03~1.99,P=0.033),无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严重并发症患者(HR=1.61,95%CI:1.15~2.24,P=0.005)。结论:对于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术后并发症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并发症 糖尿病 预后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7例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的观察
5
作者 马光 李红阳 +4 位作者 宋殿宾 马红亮 李俊鹏 辛立升 王志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04-80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94例高危NMIBC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观...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94例高危NMIBC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膀胱肿瘤抗原(BTA)、糖链抗原19-9(CA19-9)]、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10±4.12)mL、(18.65±6.74)min、(19.57±3.48)h、(8.01±1.69)d,均优于对照组的(43.25±6.78)mL、(24.78±8.12)min、(35.24±5.12)h、(15.32±2.89)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3%高于对照组68.09%(P<0.05);术后72 h观察组外周血CTCs计数为5.47±2.00,低于对照组的8.96±3.12(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血清BTA、CEA、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3例)低于对照组23.40%(11例)(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病人1年无复发生存率97.83%(45/46)与对照组90.91%(4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可提高高危NMIBC病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并可减少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钬激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证据总结
6
作者 张彬彬 魏丽丽 +3 位作者 崔莉 郭菁 郝小磊 徐向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1,共7页
目的 :检索、评价及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 目的 :检索、评价及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美国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站、PubMed、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脉通、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与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相关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由专业循证护理人员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汇总。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7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队列研究1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结合临床专业人员意见汇总了5个主题,包括围手术期管理、监测与筛查、使用与维护、人员与培训及健康教育,共33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为临床医护人员规范移植物动静脉内瘘的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透析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7
作者 曾凯宁 杨卿 +7 位作者 姚嘉 唐晖 傅斌生 冯啸 吕海金 易慧敏 易述红 杨扬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 目的探讨劈离式供肝儿童肝移植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劈离式肝移植的88例儿童受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受者门静脉内径、发育情况,利用门静脉左右分支处进行吻合或间置供者髂静脉搭桥吻合,围手术期采用规范化的门静脉血流监测,术后按肝素钠桥接华法林的方案进行抗凝治疗。经增强CT或门静脉造影确诊门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后,予切开取栓、全身抗凝、介入下取栓、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等处理。结果88例受者中共10例患儿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其中4例门静脉狭窄,确诊时间分别为术后1 d、2个月、8个月、11个月,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确诊时间分别为术中、术后2 d、术后3 d(2例)、术后6 d、术后11个月。1例门静脉狭窄者和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者于围手术期死亡,门静脉并发症相关病死率为2%(2/88)。其余8例患者中,1例行全身抗凝治疗、2例行门静脉切开取栓术、1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4例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均长期随访,未再出现门静脉相关症状,复查门静脉血流参数正常。结论规范化的术中及术后门静脉血流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门静脉并发症,及时采取术中门静脉切开取栓,术后介入下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手段可有效治疗门静脉并发症,减少门静脉并发症导致的移植物丢失和受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劈离式肝移植 门静脉并发症 门静脉狭窄 门静脉血栓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
下载PDF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8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郭高锋 阮孝国 +1 位作者 王洋洋 张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 目的评估床旁膈肌超声在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记录一般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3、5 d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DE1d、DE3d、DE5d)。根据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将单变量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筛选PPCs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膈肌超声预测PPCs的效能。结果共纳入患者934例,其中537例发生PPCs(5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PPCs组比较,PPCs组糖尿病患者占比、术后24 h活动VAS评分增加;胸管拔除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PPCs组患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DE5d手术侧DE值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术后(DE1d、3d)手术侧、健侧和DE5d手术侧DE值降低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后DE1d、3d的手术侧、健侧预测PPCs的效能较高(AUC分别为0.797、0.821、0.933、0.929);术后DE5d手术侧、健测预测PPCs效能较弱(AUC分别为0.703、0.512)。结论术后相应时间DE降低、单肺通气时间延长、糖尿病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3 d应用床旁超声评价DE对PPC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肺叶切除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虚拟仿真教学在医学生麻醉并发症见习中的应用
10
作者 马艳辉 薛纪秀 +5 位作者 陈超 常慧 黄珂 谭菲菲 吴洁 王亚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93-195,85,共4页
目的 虚拟仿真教学在医学生麻醉并发症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2016级及2017级长学制五年级医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2016级为对照组,2017级为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 目的 虚拟仿真教学在医学生麻醉并发症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系2016级及2017级长学制五年级医学生60名为研究对象,2016级为对照组,2017级为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评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医学生临床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91.1±3.3分vs 83.1±3.1分,P<0.05);试验组医学生对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提高、理论知识记忆效果提高、培养临床思维及临床操作能力提高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学生对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真实性及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易操作性认可度分别为76.7%(23/30)、83.3%(25/30),100.0%(30/30)的医学生认为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有必要,但86.7%(26/30)的医学生认为虚拟仿真实验目前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方式。结论 将虚拟仿真教学用于医学生麻醉并发症的见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医学生对麻醉并发症发生原因、机制及处理的理解,提高麻醉并发症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麻醉并发症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郭鸣 李冰洁 +2 位作者 梅利平 赵军 周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低级别组(86例),Ⅳ~Ⅴ级纳入高级别组(10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评分、并发症及主要功能障碍,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与脑积水(OR 2.850、95%CI 1.560~5.206),运动功能障碍(OR 3.522、95%CI 2.026~6.121),语言功能障碍(OR 1.928、95%CI 1.062~3.500),意识障碍(OR 3.662、95%CI 1.558~8.607),吞咽障碍(OR 2.383、95%CI 1.248~4.550)呈正相关;与年龄(OR 0.970、95%CI 0.945~0.996),继发脑梗死(OR 0.414、95%CI 0.227~0.754),Fugl-Meyer平衡评分(OR 0.890、95%CI 0.818~0.968),ADL评分(OR 0.983、95%CI 0.971~0.994)呈负相关。结论:Hunt-Hess高级别组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比率更高,整体功能障碍更重,年轻患者的存活率更高;但Hunt-Hess级别高低,患者均有认知障碍的风险,应注意及时筛查并进行个体化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并发症 功能障碍 脑积水
下载PDF
终末期心力衰竭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李志朋 王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是除心脏移植外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术后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常见。本文综述常见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并总结其危险因素,提出早期预防及管理策略,为终末期心力...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是除心脏移植外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术后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常见。本文综述常见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并总结其危险因素,提出早期预防及管理策略,为终末期心力衰竭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围手术期和长期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 心脏辅助装置 手术后并发症 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13
作者 李蕊 门英英 +1 位作者 余洁 张茜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生化指标,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生化指标,统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根据微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将患者分为4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107)、糖尿病肾病组(n=81)、周围神经病变组(n=169)及非并发症组(n=138)。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共357例发生微血管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2.12%,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21.62%(107/495),糖尿病肾病占16.36%(81/495),周围神经病变占34.14%(169/495)。与非并发症组患者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收缩压(SB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更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甘油三酯(TG)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更高;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SBP、舒张压(DBP)、HbA1c、总胆固醇(TC)和TG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OR=3.013,95%CI 1.206~7.526;P=0.019)、高SBP(OR=2.445,95%CI 1.105~5.408;P=0.028)和高HbA1c(OR=3.093,95%CI 1.112~8.606;P=0.031)是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长(OR=2.404,95%CI 1.185~4.877;P=0.016)、高TG(OR=2.654,95%CI 1.241~5.677;P=0.012)和高UAER(OR=3.432,95%CI 1.303~9.036;P=0.013)是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SBP(OR=2.020,95%CI 1.228~3.323;P=0.006)、高DBP(OR=2.560,95%CI 1.109~5.912;P=0.028)、高HbA1c(OR=2.382,95%CI 1.321~4.297;P=0.004)、高TC(OR=2.779,95%CI 1.057~7.303;P=0.039)和高TG(OR=2.266,95%CI 1.237~4.152;P=0.008)是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病程长及SBP、DBP、HbA1c、TC、TG、UAER高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机械并发症1例
14
作者 马如超 陈刚 +4 位作者 王炜 宋瑞霞 魏涛涛 冯英 林欣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4-24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间断胸痛3 d,加重12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呈闷痛、位于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余无不适,上述症状每次持续数min后自行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于入院前12 h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性质同...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间断胸痛3 d,加重12 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呈闷痛、位于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余无不适,上述症状每次持续数min后自行缓解,当时未予以重视。于入院前12 h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性质同前,程度加重,伴全身乏力,伴胸闷气短,就诊于当地县级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准备溶栓治疗时患者突发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及血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机械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葛艳 王丽丽 吐尔逊阿依·买买提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施行VATS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116例VAT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 目的:探讨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施行VATS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将116例VAT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康复质量[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及术后72 h观察组静息及咳嗽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两组QoR-15评分均高于术后24 h(P<0.05),且观察组术后24、72 h QoR-1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61%vs.22.41%,P<0.05)。结论:多学科围术期疼痛干预可降低VATS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进程,提升康复质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术 疼痛管理 多学科 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黄炜超 李递通 +2 位作者 陈锦俭 冯伟明 邓鹏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50例患者完成检查后共2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并发症的分布主要为皮下血肿或瘀斑12例、脑血管痉挛4例、脑栓塞2例、造影剂肾病3例、其他7例;单因素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为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与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关系密切,临床应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完善针对性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高龄 造影剂
下载PDF
即穿型人工血管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17
作者 刘城 温玉 +2 位作者 杨雪 林泽洪 张振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研究即穿型人工血管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从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流出道静脉直径>4mm分为即穿型人工血管组(n=41),流出道静脉直径3~4 mm分... 目的 研究即穿型人工血管在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从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资阳市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流出道静脉直径>4mm分为即穿型人工血管组(n=41),流出道静脉直径3~4 mm分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人工血管组(n=42),分别选用即穿型人工血管、ePTFE人工血管进行造瘘手术。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18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手术后通畅率,治疗效果,手术后并发症,手术后生存率。结果 即穿型人工血管组与e PTFE人工血管组手术后6、12、18个月初级通畅率(t=1.437、0.609、0.595,P=0.231、0.435、0.441)及次级通畅率(t=2.108、0.149、0.310,P=0.147、0.699、0.578)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即穿型人工血管组首次穿刺时间、手术后透析导管移除时间均短于ePTFE人工血管组(t=78.386、21.491,均P<0.001);2组手术后透析血流量及人工血管使用率对比均不明显(t/χ^(2)=0.214、0.988,P=0.831、0.320)。即穿型人工血管组手术后肿胀、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ePTFE人工血管组(χ^(2)=24.418、7.540,P<0.001、0.006)。2组手术后6、12、18个月患者生存率对比均不明显(χ^(2)=1.037、0.239、0.183,P=0.309、0.625、0.668)。结论 即穿型人工血管应用于血管通路中可实现早期穿刺,通畅率高,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即穿型人工血管 应用效果 并发症 生存率
下载PDF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18
作者 张云 蒋翠翠 +2 位作者 杨磊 李亚 赵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或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相比,2组患者术后测量值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测量值更低(P<0.05)。术前PFDI-20、PFIQ-7评分2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治疗POP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盆底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立强 高喜翔 郭连瑞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3期73-75,99,共4页
目的探讨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以下简称双M会议)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的双M会议内容,以PPT汇报形式组织医护人员参与,通过对发生不良事件病例... 目的探讨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以下简称双M会议)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的双M会议内容,以PPT汇报形式组织医护人员参与,通过对发生不良事件病例的回顾、分析,查找问题,总结解决办法。比较参与双M会议和未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相关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通过开展双M会议,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和整改措施,可提升住院医师诊治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和业务水平,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未参与者[(80.60±12.10)分vs.(73.75±10.00)分,t=2.036,P=0.048],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参与者[(4.16±0.90)分vs.(3.35±1.18)分,t=2.613,P=0.012]。结论双M会议是提高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的良好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血管外科 临床教学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20
作者 于芳 翟晓娜 +1 位作者 张连英 刘弘扬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271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8)和未发生组(n=243)。采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271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8)和未发生组(n=24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NRI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年龄、术中输血例数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白细胞、肌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均高于未发生组,GNRI、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高、GNRI低、手术时间长及血红蛋白水平低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结论GNRI是影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 营养状况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