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抑郁心理、幸灾乐祸与共情的困难——以芥川龙之介《母亲》为例 |
王玉华
赵海涛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群际威胁对幸灾乐祸的作用 |
陈泉宇
赵玉芳
|
《心理学进展》
|
2024 |
0 |
|
3
|
责任归因、幸灾乐祸与帮助意愿的关系 |
张爱卿
周方莲
刘华山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4
|
幸灾乐祸:人性“底部”的邪恶快感 |
曹红蓓
许燕
辛霞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5
|
幸灾乐祸的重新审视和互动过程模型的构想 |
张衍
王俊秀
席居哲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6
|
幸灾乐祸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 |
高红梅
李萌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8 |
1
|
|
7
|
抑郁、幸灾乐祸和同喜同乐三者间关系研究 |
陈抗
|
《宿州学院学报》
|
2017 |
1
|
|
8
|
试谈“幸灾乐祸说” |
史笑添
|
《文教资料》
|
2019 |
0 |
|
9
|
顾客不文明行为对旁观者同事的影响:幸灾乐祸还是情绪支持 |
占小军
王涛
|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内群体认同对外群体幸灾乐祸的影响 |
王沛
陶爱华
冯夏影
王逸博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1
|
拔刀相助还是视若无睹?同伴辱虐管理对旁观者行为影响的双路径机制 |
王晓辰
夏冰楠
张俊琦
李清
凌斌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铭铭在幸灾乐祸地笑 |
龚晓颖
|
《家庭教育(幼儿版)》
|
2005 |
0 |
|
13
|
“善良”还是“软弱”——道德责任归因的经验证据与人际差异 |
郭喨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9 |
2
|
|
14
|
西安事变期间日本态度之探析 |
李云峰
叶扬兵
|
《党史博采(上)》
|
1996 |
1
|
|
15
|
新释《诗经》诗句三则 |
刘运兴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96 |
0 |
|
16
|
儿童“告状”心理分析 |
奔放
|
《当代教育科学》
|
1994 |
1
|
|
17
|
《金瓶梅》中的妒妇潘金莲 |
屈侠侠
刘建华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1998 |
1
|
|
18
|
再见,淑女 |
冯慧颖
|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2007 |
0 |
|
19
|
同桌,你在哪里 |
周雅雯
|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2007 |
0 |
|
20
|
电脑争夺战 |
徐美子
叶瑛
|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