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ansformer的时间序列插补技术研究
1
作者 谷小兵 牛少彰 +2 位作者 王茂森 安洪旭 史成洁 《图像与信号处理》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本文旨在解决多元时间序列数据中的缺失值插补问题,提升时间序列数据插补的效果。时间序列数据是反映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变量的结果,在物联网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数据缺失问题是时间序列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下游算法需... 本文旨在解决多元时间序列数据中的缺失值插补问题,提升时间序列数据插补的效果。时间序列数据是反映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变量的结果,在物联网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数据缺失问题是时间序列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因为大多数下游算法需要完整的数据进行训练。本文通过总结以往时间序列建模过程中采用的插补方法,改进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插补模型,并在多个数据集中验证了本文中插补模型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于物联网应用和其他领域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多元时间序列 缺失值插补 Transformer 模型 时间序列建模 数据完整性 自注意力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异构特征融合的多维时间序列分类算法
2
作者 乔帆 王鹏 汪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6,共11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传感器的发展,多维时间序列分类问题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问题。多维时间序列存在维度高、维度间关系复杂、数据形态多变的特点,从而生成巨大的特征空间。现有方法难以选取有区分力的特征,导致方法的准确度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传感器的发展,多维时间序列分类问题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问题。多维时间序列存在维度高、维度间关系复杂、数据形态多变的特点,从而生成巨大的特征空间。现有方法难以选取有区分力的特征,导致方法的准确度普遍较低。另一方面,现有方法的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构特征融合的多维时间序列分类算法。该算法融合了时域、频域和区间统计值这3种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聚类,从而找到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首先为每个维度提取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特征,再通过多维度特征转换的方法融合所有维度的不同类型的特征,形成特征向量,并基于此训练分类模型。为了提高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算法基于树结构生成不同类型的候选特征集合,然后通过聚合消除冗余和相似的特征,最终获得少量代表性特征。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公开的UEA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准确性、特征融合的合理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时间序列 时间序列分类 特征融合 可解释性 特征聚类
下载PDF
支持均匀缩放的不等长时间子序列查询方法
3
作者 熊浩然 何震瀛 《计算机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作为时序数据分析中的基础技术之一,时间序列的子序列查询旨在寻找与目标序列相似的子序列。现有的子序列查询方法大多仅支持查询与目标序列长度相同的子序列,因而均匀缩放技术常被用于解决子序列查询中的不等长问题。但现有支持均匀缩... 作为时序数据分析中的基础技术之一,时间序列的子序列查询旨在寻找与目标序列相似的子序列。现有的子序列查询方法大多仅支持查询与目标序列长度相同的子序列,因而均匀缩放技术常被用于解决子序列查询中的不等长问题。但现有支持均匀缩放的子序列查询技术大多未考虑子序列的Z-标准化,且对查询效率仍有改善的空间。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索引技术且支持均匀缩放的子序列查询方法。结合现有索引方法 ULISSE提供的树状数据结构,设计可保证非漏报的下界距离,为索引结构的剪枝提供理论保证,并利用索引中存储的元数据,提出精确K-近邻查询算法。所提方法适用于非归一化和归一化两种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较UCR-US和ULISSE基线方法,该基于索引的不等长子序列查询方法在CAP、GAP两个真实数据集以及随机游走人工合成数据集上均实现了查询效率的显著提升,针对在非归一化和归一化两种场景下的不等长子序列查询,该方法的平均效率提升分别为2.33和2.5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序列查询 均匀缩放 索引 下界距离 K-近邻
下载PDF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时空演化特征
4
作者 宫悦 龙锋 +5 位作者 赵敏 杨鹏 王宇玺 梁明剑 乔慧珍 王宇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91,共19页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 2022年6月10日马尔康M_(S)6.0震群序列发生在松岗断裂与龙日坝断裂交会处,呈震群型活动特征。本文以四川地震台网目录为基础,对马尔康地震序列的参数特征开展研究,取该序列三次M_(S)5.0地震之后各一个小时,作为Ⅰ,Ⅱ,Ⅲ共计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由于较大地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为增大研究所需的地震样本量,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法进行微小地震识别,以补充完备目录,并利用识别的地震目录及台网目录分别计算马尔康M_(S)6.0地震序列的b值、p值等参数。计算结果显示,相比于第Ⅱ和Ⅲ阶段,第Ⅰ阶段具有显著的低b值(0.59),随着时间的推移,序列b值逐渐上升,后两个阶段分别为0.84和0.86。第Ⅰ阶段低b值的结果反映了此阶段孕震区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第Ⅰ阶段序列的p值为0.76,明显低于后两个阶段的1.81和1.64,反映出第Ⅰ阶段序列频次衰减速度较慢,应力释放不充分,而后两个阶段刚好相反,表明不同阶段序列的时间演化特征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认为,M_(S)5.8地震是M_(S)6.0地震的前震。序列西支与东支的参数计算结果呈现不一样的特征,可能与M_(S)5.8前震序列发生在西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 M_(S)6.0 震群 松岗断裂 序列参数 前震
下载PDF
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AtARA6-A001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5
作者 孙星邈 侯云龙 +3 位作者 王英哲 关诗宇 邱红梅 张玲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事件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法获得,其受体为沈农9号,具有耐盐特性,目前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为明确该转基因大豆材料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基因检测方法,推进该转基因事件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A... 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事件采用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法获得,其受体为沈农9号,具有耐盐特性,目前已经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为明确该转基因大豆材料的分子特征及其转基因检测方法,推进该转基因事件生物安全评价工作。本研究以转基因大豆AtARA6-A001为研究对象,利用Southern杂交方法及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鉴定了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及插入位点的位置和方向。同时利用PCR扩增技术获得了外源T-DNA的左右侧翼序列,并基于左右旁侧序列,建立了转AtARA6基因耐盐大豆A001事件的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此方法能特异性检测转基因大豆植株AtARA6-A001根、茎、叶、花和种子样品,并且能够特异性识别转基因大豆事件的身份,这为后续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的检测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 侧翼序列 重测序 定性PCR检测
原文传递
联合微波与光学时间序列影像的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遥感识别
6
作者 童彤 林思美 +2 位作者 李林源 罗涛 黄华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2,共13页
【目的】大范围准确监测林区松材线虫病感染情况对森林疫情防治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往往采用单时相或少量时相数据,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易受森林背景和非寄主树木影响,导致监测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单一数据源往... 【目的】大范围准确监测林区松材线虫病感染情况对森林疫情防治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往往采用单时相或少量时相数据,松材线虫病遥感监测易受森林背景和非寄主树木影响,导致监测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单一数据源往往对病害特征刻画不足,例如被动光学数据侧重描述森林冠层水平结构信息,但易受云雨影响造成数据缺失,而主动微波数据对森林垂直结构和水分含量敏感,但存在噪声高、色素敏感性低以及地形影响大等问题。因此,联合主动微波与被动光学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有望在降低环境因素影响的同时追踪同一林分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而提升松材线虫病探测的准确性与鲁棒性。【方法】利用厘米级分辨率无人机影像标记样本,联合Sentinel-1 C波段微波和Sentinel-2光学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松材线虫病害监测模型。分别评估微波模型、光学模型和微波与光学联合模型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方面的性能,以及最优模型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表现。【结果】(1)联合了微波和光学的模型精度(总体精度为80.62%,Kappa系数为0.61)略高于单一光学模型的精度(总体精度为79.58%,Kappa系数为0.59),并明显高于单一微波模型的精度(总体精度为68.87%,Kappa系数为0.36),说明了微波与光学时间序列联合数据在松材线虫病害监测中具有优势;(2)模型通常在缓坡、阳坡、低海拔、高覆盖度条件下展现出更高精度。【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为松材线虫病大范围准确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监测 光学时间序列数据 微波时间序列数据 植被指数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川滇地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特征重要性研究
7
作者 赵小艳 蒋海昆 +2 位作者 孟令媛 苏有锦 贺素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35,共15页
基于1966—2021年川滇地区225次5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经验,构建了10个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定义,设置多震型、主... 基于1966—2021年川滇地区225次5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参考以往研究和震后趋势预测实践经验,构建了10个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机器学习序列类型判定特征样本数据集。基于地震序列分类定义,设置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样本“标签”。对样本进行不均衡处理、对特征参数进行缺失处理后,采用决策树模型对特征参数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特征参数重要性类别有一定差异,随着序列数据资料的增加,序列类型判断更倚重动态的序列数据资料;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和主震参数对序列分类有较高的贡献率,序列参数对序列分类贡献率不高。整体而言,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实际经验性预报方法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类型 机器学习 特征参数 决策树
下载PDF
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3型病例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8
作者 韩莹 焦海涛 +2 位作者 刘子薇 武晶晶 刘岚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对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获取全基因数据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济南市2例登革热疑似阳性病例的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对病毒进行分型检测。离心分离血清,用于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 目的对济南市两株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检测,获取全基因数据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济南市2例登革热疑似阳性病例的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对病毒进行分型检测。离心分离血清,用于胶体金法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IgM抗体和IgG抗体;同时扩增病毒全基因序列,将序列与国内外分离株序列进行比对,Mega 7.0软件构建进化树,RDP4软件进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2例病例核酸分型检测结果为DENV3型,胶体金检测结果显示NS1抗原均为阳性,IgG抗体结果均为阴性;测序后拼接序列长度分别为10707 nt和10706 nt,两条序列仅在末端有6个核苷酸的差异,经系统进化分析,这两例病毒株属于DENV3型基因1型,与2017年孟加拉国流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济南市登革热的防控依旧需要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全基因序列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性模糊信息粒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9
作者 杨昔阳 陈豪 +2 位作者 李志伟 张新军 颜星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目的]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和生态等多个领域中时间序列数据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其进行预测变得日益复杂,为了提高大规模时间序列的长期预测效率,探索构建模糊信息粒的创新方法,以准确反映数据集大小和趋势信息.[方法]首先,根据模糊拓展... [目的]由于经济、金融、环境和生态等多个领域中时间序列数据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其进行预测变得日益复杂,为了提高大规模时间序列的长期预测效率,探索构建模糊信息粒的创新方法,以准确反映数据集大小和趋势信息.[方法]首先,根据模糊拓展原理,研究各种模糊信息粒,包括区间型、三角型和高斯型模糊信息粒的距离定义.随后,结合时间序列片段的中心线段和离散程度信息,引入一类新颖的模糊信息粒.这些粒子可以有效捕捉指定时间范围内时间序列的趋势信息和离散程度,进一步地提出高斯型模糊信息粒距离的函数表达式和几何解释.为了将这些粒子用于时间序列预测,设计一类模糊推理预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构造模糊信息粒,并从高斯型模糊信息粒序列中提取模糊推理规则.[结果]高斯型模糊信息粒距离的函数表达式具有简洁的数学表示,可以合理地反映两个高斯模糊信息粒的中心线和离散程度的差异.模糊推理预测系统可以从高斯型模糊信息粒序列中提取有效的规则,实现时间序列的长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结合线性高斯模糊信息粒与模糊推理系统的预测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方面优于其他数值预测算法和其他模糊信息粒推理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自回归神经网络和回归向量机等.[结论]结合线性模糊信息粒和模糊推理系统的方法可以提高时间序列长期预测的效率.基于对数据集特征的合理抽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线性模糊信息粒,并简洁地推导出了它们的距离定义.时间序列预测的成功表明,通过巧妙地设计信息粒,能够准确捕捉数据集中的关键特征,从而提高其他数据挖掘任务的效率,例如更快的计算速度和更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糊信息粒 模糊推理系统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隐关系的时序事件预测
10
作者 郝志峰 刘俊 +1 位作者 温雯 蔡瑞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7,共9页
时序事件预测是指基于历史事件预测下一个事件,事件包括时间和类型两个属性。当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单方面(事件时间或事件类型)的预测,但这无法回答“何时发生何事”这类更精细的问题。此类问题的挑战主要是事件类型非常多样,而行为往往... 时序事件预测是指基于历史事件预测下一个事件,事件包括时间和类型两个属性。当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单方面(事件时间或事件类型)的预测,但这无法回答“何时发生何事”这类更精细的问题。此类问题的挑战主要是事件类型非常多样,而行为往往高度稀疏,给预测带来极大困难;需要预测的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型分属两个域,如何把这两个域的信息加以融合并形成互补也是一个挑战。针对上述挑战,从融合多序列隐信息的角度探索了一种解决方法。基于某些事件序列之间具有模式相似性这一观察,提出建模事件序列的隐关系图,利用邻居序列的信息解决行为稀疏性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神经网络模块,将事件的时间域和类型域的信息映射到共同的抽象空间,解决事件时间和事件类型信息的融合建模问题。通过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印证了多序列深度时序模型优于现有的一系列基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关系 事件预测 深度学习 时序 图方法
下载PDF
大白菜蜡质缺失突变体YW71的遗传及序列变异分析
11
作者 杨双娟 唐昊 +8 位作者 赵艳艳 魏小春 王志勇 苏贺楠 张文静 李林 王坐京 原玉香 张晓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以大白菜蜡质突变体YW71为对象,研究其亮绿无蜡粉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调控基因。通过遗传分析,表明YW71中的亮绿无蜡粉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等位基因互补实验证明YW71的亮绿性状是BrWAX2等位突变引起的。序列分析表明,在YW71中BrWAX... 以大白菜蜡质突变体YW71为对象,研究其亮绿无蜡粉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调控基因。通过遗传分析,表明YW71中的亮绿无蜡粉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等位基因互补实验证明YW71的亮绿性状是BrWAX2等位突变引起的。序列分析表明,在YW71中BrWAX2基因在第3个外显子末端发生了39 bp的缺失,进而引起转录水平的可变剪切和翻译水平的提前终止。表达模式分析表明,BrWAX2基因在YW71茎和叶中表达量显著下降。此外,研究针对39 bp的变异开发并验证了共显性标记BrWAX2-In Del1。研究结果丰富了白菜类蔬菜蜡质突变遗传资源,将为亮绿无蜡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亮绿突变体 等位基因互补实验 序列变异分析
下载PDF
海底节点同步源高效混叠采集随机延迟时间序列分布原则研究
12
作者 张鹏 陈磅 +3 位作者 吴旭光 王海昆 钟亚聪 张振波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近年来,海底节点(OBN)同步震源高效采集方法的研究成为地震勘探领域的热点之一。陆地可控震源数据分离激发参数的选择有时间延迟、相位、扫描长度等3种编码方式。但是,由于海上空气枪激发的特点,相位和扫描长度编码适用性差。只能采用... 近年来,海底节点(OBN)同步震源高效采集方法的研究成为地震勘探领域的热点之一。陆地可控震源数据分离激发参数的选择有时间延迟、相位、扫描长度等3种编码方式。但是,由于海上空气枪激发的特点,相位和扫描长度编码适用性差。只能采用时间延迟编码方式。海上混叠采集时间延迟序列的编码是影响数据分离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约束的均匀随机时间分布定量编码准则,通过目标函数约束构建最优时间序列,并对比分析了实际自然随机激发时间和其它2种理论模拟的随机时间分布方式在共检波点域的分布特征。利用频率波数波数(FKK)域迭代反演方法进行混叠数据分离,单炮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构建的最优时间序列比其它3种分布方式更能有效地分离混叠地震数据。海上三维工区高效混叠采集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最优准则构建的延迟时间序列,能够取得较好的数据分离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后续野外混叠采集的延迟激发时间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 同步激发 延迟时间序列 同步激发源间距
下载PDF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通过调控p33生长抑制因子1表达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体外转移活性
13
作者 汪洋 吴振华 +1 位作者 吕红博 罗洞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与p33生长抑制因子1(p33ING1)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T2和p33ING1的表达情况。将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与p33生长抑制因子1(p33ING1)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T2和p33ING1的表达情况。将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40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cDNA 3.1 NC)组、过表达组(pcDNA 3.1 ECT2)和抑制表达组(si ECT2)。采用MTT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研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研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ECT2对p33ING1蛋白的影响。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ECT2表达增加,p33ING1表达降低。过表达ECT2能够显著增加KYSE140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并能降低KYSE140细胞的凋亡率和p33ING1的表达;此外,抑制ECT2表达后能够逆转上述变化。结论ECT2高表达能够促进食管鳞癌KYSE140细胞的生长、转移,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ECT2能够抑制p33ING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 p33生长抑制因子1 食管鳞状细胞癌 转移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序列密码立方攻击研究进展综述
14
作者 田甜 戚文峰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8,共14页
立方攻击由Dinur和Shamir在2009年欧密会上首次提出,是一种高阶差分攻击和代数攻击.经过近十余年的研究,传统立方攻击不断发展,动态立方攻击、基于可分性的立方攻击、相关立方攻击相继提出,攻击思想不断丰富,攻击技术不断改进,逐渐成为... 立方攻击由Dinur和Shamir在2009年欧密会上首次提出,是一种高阶差分攻击和代数攻击.经过近十余年的研究,传统立方攻击不断发展,动态立方攻击、基于可分性的立方攻击、相关立方攻击相继提出,攻击思想不断丰富,攻击技术不断改进,逐渐成为针对基于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序列密码算法的重要攻击方法.特别地,立方攻击自2009年提出以来一直是国际轻量级序列密码标准Trivium最有效的密钥恢复攻击,动态立方攻击攻破了全轮Grain-128算法,Kreyvium、Grain-128AEAD、ACORN这些基于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序列密码算法都可以用立方攻击进行有效分析.本文介绍了立方攻击的基本原理和攻击方法,综述了实验立方攻击、基于可分性立方攻击、立方集构造、动态立方攻击、相关立方攻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攻击 可分性 MILP 序列密码 Trivium
下载PDF
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莹 金昭娣 赵韬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E向,倾伏角接近水平,表明此次地震事件主要受区域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场控制。3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均与序列其他地震的总体震源机制差异较小,说明序列震源机制较为一致。结合精定位结果综合分析认为:马尔康震群属于多断层面触发性震群,3次5级以上地震是不同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中5.8级和6.0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NW,为左旋走滑破裂事件;5.2级地震发震断层面走向为NE,为右旋走滑破裂事件,3个发震断层均以走滑错动为主,断层面近似直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康6.0级震群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反演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下载PDF
云南盐津地区两种地震序列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16
作者 张演 姜金钟 +3 位作者 王光明 张帅 何德强 周青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2020年9月—2021年1月,云南盐津地区出现了密集中小地震活动。为获取更完备的地震目录和更准确的震源参数,利用2020年1月—2021年2月云南及其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地震事件的观测报告和连续波形,采用匹配定位方法检测到了1340次地震事件... 2020年9月—2021年1月,云南盐津地区出现了密集中小地震活动。为获取更完备的地震目录和更准确的震源参数,利用2020年1月—2021年2月云南及其邻区地震台网记录到地震事件的观测报告和连续波形,采用匹配定位方法检测到了1340次地震事件。利用联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进行重定位,获得了检测目录中351次地震的精确位置,对精定位后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津地区发生的密集中小地震活动为先后发生的2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沿两条不同走向和倾角的断裂分布,其中2020年9—10月的M_(L)3.9震群型地震序列发生在NNW走向、倾角约为75°的盐津—筠连断裂;2021年1月的M_(L)5.2孤立型地震序列发生在近SN走向、断层线与盐津—筠连断裂呈约30°夹角且倾角约为50°的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津地区 地震检测 匹配定位方法 双差重定位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下载PDF
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
17
作者 王绪琴 林倩茹 +7 位作者 冯琬清 董原 郁晓磊 刘长河 宁镇 沈鑫 潘启超 林怡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69-375,共7页
目的 验证实验室自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评估HIV-1整合酶区段基因型耐药水平。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自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的建议,从20份HIV-1阳性样本中提取RNA,扩增HIV-1整合酶区基... 目的 验证实验室自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评估HIV-1整合酶区段基因型耐药水平。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自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验证的建议,从20份HIV-1阳性样本中提取RNA,扩增HIV-1整合酶区基因片段,并测序。通过与病毒质量保证(VQA)共识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自建的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案的准确性,通过扩增成功率评估其灵敏度,通过同一样本的重复检测结果评估其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 20份样本与VQA共识的核苷酸一致率均>98%;10个高病毒载量(>10 000拷贝·mL^(-1))样本和5个低病毒载量(1 000~5 000拷贝·mL^(-1))样本的扩增成功率均为100%;4个样本的同批次5复孔和5个样本5次检测的结果均符合90%的样本配对比较核苷酸一致率>98%的要求。结论 该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精密度和重现性均符合要求,适用于HIV-1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整合酶基因序列分析 基因型耐药检测
下载PDF
赤眼鳟LGP2序列结构、组织表达及与MDA5互作特征
18
作者 李耀国 廖依静 +1 位作者 王静安 肖调义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9,共14页
为探究赤眼鳟遗传学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LGP2)的功能特征及抗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育种参考潜力,实验克隆获得了2940 bp的赤眼鳟lgp2(Sclgp2)全长cDNA和721 bp的5′端上... 为探究赤眼鳟遗传学和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LGP2)的功能特征及抗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育种参考潜力,实验克隆获得了2940 bp的赤眼鳟lgp2(Sclgp2)全长cDNA和721 bp的5′端上游序列。Sclgp2 cDNA编码680个氨基酸,包含DEXDc(DExD/H-box helicase domain)、HELICc(helicase superfamily C-terminal domain)和CTD(C-terminal regulatory domain)结构域;其5′端上游序列含有MafB(muscle aponeurosis fibromatosis B)和IRF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不同物种LGP2的功能结构域、磷酸化修饰位点数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结构域排布位置及序列的差异。赤眼鳟和草鱼lgp2 cDNA序列比较初步发现2个位于RNA结合功能区的GCRV抗性关联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赤眼鳟LGP2先与草鱼、鲫和青鱼聚在一起,再与鲤科鱼类等聚为一大支。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显示,赤眼鳟脾脏中sclgp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心脏中表达量次之,而肠中表达量最低。GCRV感染后,肝脏中ifn1表达水平在24~72 h显著下降,其他组织sclgp2和ifn1表达水平未有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赤眼鳟肌肉sclgp2与ifn1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0.999)。酵母双杂交互作检测发现,赤眼鳟LGP2与MDA5存在弱相互作用,而其DEXDc(1~201 aa)、HELICc(390~476 aa)以及CTD(553~668 aa)结构域与MDA5无互作。该研究成功获得了sclgp2全长cDNA及5′端上游序列,明确了其序列结构、免疫表达及与MDA5的互作特征,为赤眼鳟LGP2免疫功能属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草鱼抗GCRV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鳟 生理学实验室蛋白2(LGP2) 序列结构 表达特征 蛋白互作 GCRV抗性
原文传递
基于情境感知和序列模式挖掘的气象学习资源推荐算法
19
作者 王帅 马景奕 +1 位作者 周远洋 王甫棣 《气象科技》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职工作为学习者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信息超载导致检索合适的在线学习资源时遇到了困难;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环境和序列访问模式上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现有的推荐系统,如基于内容的推荐和...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职工作为学习者可以获得的学习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信息超载导致检索合适的在线学习资源时遇到了困难;学习者在不同学习环境和序列访问模式上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但是,现有的推荐系统,如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协同过滤,没有结合学习者的情境和序列访问模式,推荐结果准确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情境感知、序列模式挖掘和协同过滤算法的混合推荐算法来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资源。混合推荐算法中,情境感知被用来整合学习者的情境信息,如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序列模式挖掘被用来对网络日志进行挖掘,发现学习者的序列访问模式;协同过滤被用来根据学习者的情境数据和序列访问模式为目标学习者计算预测并生成建议。实验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混合推荐算法推荐的质量和准确性方面优于其他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混合推荐 情境感知 协同过滤 序列模式挖掘
下载PDF
增强局部注意力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20
作者 李克文 柯翠虹 +2 位作者 张敏 王晓晖 耿文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7,共9页
现有时间序列分类方法普遍基于一种循环网络结构解决时间序列点值耦合问题,无法并行计算,导致计算资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增强局部注意力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该方法拟合混合距离信息以增加时间序列位置感知能力,将混合距离信息融入自注... 现有时间序列分类方法普遍基于一种循环网络结构解决时间序列点值耦合问题,无法并行计算,导致计算资源浪费,因此提出一种增强局部注意力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该方法拟合混合距离信息以增加时间序列位置感知能力,将混合距离信息融入自注意矩阵计算中,从而扩展自注意力机制;构造多尺度卷积注意力获取多尺度局部前向信息,以解决标准自注意力机制基于点值计算存在注意力混淆的问题;使用改进后的自注意力机制构造时序自注意分类模块,并行计算处理时间序列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相比,基于局部注意力增强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能够加速收敛,有效提高时序序列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类 自注意力机制 位置感知 多尺度卷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