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氧化钨对序批式反应器活性污泥脱氮性能和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1
作者 边少晨 邱程 +4 位作者 汪华 储意轩 郑磊 宋亚丽 方程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钨(WO_(3))纳米颗粒(NPs)对SBR中活性污泥脱氮性能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 WO_(3) NPs(WO10)对SBR脱氮性能没有影响,而100 mg/L的WO_(3) NPs(WO100)降低了比硝酸盐和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最终导致出水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WO10对EPS含量和组成无显著影响,但是WO100显著增加了松散结合型EPS(LB-EPS)和EPS中多糖的含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显示,WO10仅对LB-EPS中官能团有影响,而WO100对LB-EPS和紧密结合型EPS(TB-EPS)的官能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OH、C=O以及C—O—C等官能团参与EPS和WO_(3)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也发现,WO_(3) NPs改变了EPS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组成,进而影响了活性污泥的絮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纳米氧化钨 脱氮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改良工艺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和磺胺嘧啶去除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2
作者 彭秋瑜 刘如玲 +3 位作者 李萌 陈进进 刘健 佘宗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154,共9页
本研究利用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改良工艺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究了污染物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未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SBR比较,SBR改良工艺COD、NH_(4)^(+)-N和NO_(3)^(-)-... 本研究利用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改良工艺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究了污染物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未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SBR比较,SBR改良工艺COD、NH_(4)^(+)-N和NO_(3)^(-)-N的去除性能变化较小,平均去除率均保持在97.0%以上;SBR改良工艺NO_(2)^(-)-N和总无机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的去除率高于未投加吸附剂的SBR,SBR改良工艺的NO_(2)^(-)-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8.56%和90.88%以上;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均促进了磺胺嘧啶去除,投加粉末活性炭SBR的磺胺嘧啶去除效果最好(95.88%),说明粉末活性炭是磺胺嘧啶去除的有效吸附剂。反硝化菌Pseudoalteromonas是3个SBR的优势菌属,投加磁粉时丰度最高(43.5%)。氨氧化菌(Ammonia oxidation bacteria,AOB)和总反硝化菌(Denitrifying bacteria,DNB)在投加磁粉的SBR中相对丰度最高,这与投加磁粉SBR的TIN去除率最高相对应。改良工艺促进磺胺嘧啶降解菌Geobacter富集。3个SBR的主要脱氮途径为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未投加吸附剂SBR的磺胺嘧啶去除依赖生物降解,SBR改良工艺中磺胺嘧啶的去除途径为吸附和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SBR)改良工艺 磁粉 粉末活性炭 海水养殖废水 脱氮 磺胺嘧啶
下载PDF
短程硝化-强化生物除磷序批式反应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
3
作者 王莉 秦璐 +3 位作者 黄梦博 曹瑞 郑兴 王东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60,68,共10页
畜禽养殖废水有机物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氨氮与磷的浓度较高,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环境。通过构建厌氧-好氧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预酸化畜禽养殖废水,分析了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 畜禽养殖废水有机物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氨氮与磷的浓度较高,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环境。通过构建厌氧-好氧序批式反应器(SBR)处理预酸化畜禽养殖废水,分析了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对高负荷进水中TN、PO_(4)^(3-)—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4.5%、97.5%和94.5%。反应器出现NH_(4)^(+)—N和NO_(2)^(—)-N亚硝酸同时积累的短程硝化现象,这可能与高进水负荷对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活性和种群的影响有关。与乙酸盐相比,以丙酸盐作碳源时污泥的强化生物除磷活性更高。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大,聚糖菌(GAOs)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四联球状菌(Tetrasphaera)为反应器中始终占优势的聚磷菌(PAOs),对反应器除磷性能有重要贡献。在高有机负荷条件下,SBR内PAOs与GAOs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底物竞争关系,系统脱氮除磷性能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水 短程硝化 强化生物除磷 序批式反应器 聚糖菌 聚磷菌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及产甲烷特性研究
4
作者 董建新 孙根行 +3 位作者 王先宝 田利强 桑向伟 刘欣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为研究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与机制,依次考察了不同进水浓度下ASBR运行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甲烷转化和污泥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浓度的提升,ASBR表现出较高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效能,当进水COD为13000 mg/L... 为研究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与机制,依次考察了不同进水浓度下ASBR运行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甲烷转化和污泥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浓度的提升,ASBR表现出较高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效能,当进水COD为13000 mg/L,运行周期为12 h时,ASBR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甲烷转化率可达到0.352 L/gCOD。垃圾渗滤液在厌氧消化过程由于氨氮的作用能产生一定的碱度,ASBR出水pH高于进水,稳定在7.0~7.2,且可抵消挥发性脂肪酸积累导致的酸化,增加系统的缓冲能力。ASBR预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实现较高的甲烷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垃圾渗滤液 甲烷转化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特征与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朱珂 郭静 刘学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9,共4页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污泥持留量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单独或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有效的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家畜饲养废水、屠宰场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还可以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污泥持留量高、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单独或与其他工艺相结合有效的处理食品加工废水、家畜饲养废水、屠宰场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还可以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低浓度工业废水。介绍ASBR的工艺特点,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ASBR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ASBR反应器在我国的废水处理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污水起始pH值对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增强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弘 陈银广 +2 位作者 杨殿海 刘燕 顾国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2-516,共5页
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增强生物除磷的影响(SBR1:pH=6.8;SBR2:pH=7.6).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SBR2释磷量高于SBR1;在好氧阶段,SBR2降解的聚羟基烷酸(PHA)量低于SBR1,并且糖原合成量/PHA降解量的比例... 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增强生物除磷的影响(SBR1:pH=6.8;SBR2:pH=7.6).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SBR2释磷量高于SBR1;在好氧阶段,SBR2降解的聚羟基烷酸(PHA)量低于SBR1,并且糖原合成量/PHA降解量的比例要远远低于SBR1.但是,SBR2反而比SBR1吸收更多的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SBR2比SBR1合成的糖原少,因此其低PHA降解量并没有导致低吸磷量.推测SBR2中的聚磷菌(PAO)量高于SBR1,从而导致SBR2有着更高的吸磷量以及PHA利用率.在好氧末,SBR2中的可溶解性正磷酸盐(SOP)浓度远远低于SBR1,SBR2的除磷效果达到93.67%,但SBR1仅为65.06%.因此,通过控制污水起始pH值的方法可以达到显著提高增强生物除磷效果的目的,比控制整个污水生物处理过程pH的方法要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生物除磷 PH值 序批式反应器 聚磷菌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的好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栋华 岳钦艳 +3 位作者 王曙光 姜栋 孙飞云 李久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序批式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形成过程、处理性能和颗粒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操作条件下产生了结构形态不同的颗粒污泥,沉降时间是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机负荷对颗粒污泥的结构有一定影响。颗粒污泥反应器对... 对序批式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形成过程、处理性能和颗粒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操作条件下产生了结构形态不同的颗粒污泥,沉降时间是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机负荷对颗粒污泥的结构有一定影响。颗粒污泥反应器对溶解性COD的去除率可达90%,对氨氮的去除率为24%。颗粒污泥在反应器中分布不均匀,反应器底部MLSS高达8 g/L,SVI为34 mL/g,随着反应器高度的增加则MLSS值降低、SVI值提高;此外较大的颗粒污泥聚集在反应器的底部,较小的颗粒污泥和絮体分布在反应器的中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形态结构 颗粒分布
下载PDF
强化生物脱氮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 被引量:9
8
作者 韩志英 朱军 +2 位作者 丁颖 吴伟祥 陈英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
介绍了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SFSBR)工艺的运行方式、工艺特点、关键参数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与传统SBR工艺相比,SFSBR反应阶段包含多个缺氧/厌氧—好氧子循环,并在各缺氧阶段始端进水,使进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 介绍了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SFSBR)工艺的运行方式、工艺特点、关键参数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与传统SBR工艺相比,SFSBR反应阶段包含多个缺氧/厌氧—好氧子循环,并在各缺氧阶段始端进水,使进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细菌碳源转化前一好氧阶段产生的硝态氮,提高了反硝化碳源补给率,强化了整个系统的生物脱氮能力。SFSBR工艺不仅适用于新建污水处理厂,而且适用于传统SBR工艺的改造和功能扩展,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 生物脱氮强化工艺 碳源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廖鑫凯 张昊然 +2 位作者 陈文谋 邓旭 李清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7,共6页
回顾了序批式反应器(SBR)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外SBR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发展,着重分析了其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和不足之处,指出SBR技术是一项极具竞争力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活性污泥 生物处理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硝基苯降解菌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曾苏 赵珏 傅大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6-580,共5页
通过接种硝基苯降解菌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ASBR) ,研究静态试验条件下和厌氧序批式工艺对硝基苯的降解规律 .研究表明 ,应用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硝基苯废水 。
关键词 硝基苯降解菌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废水处理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勇有 梁辉强 雒怀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97,共5页
为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采用含氮模拟废水,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d、总氮容积负... 为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对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培养进行了研究.采用含氮模拟废水,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2d、总氮容积负荷(以N计) 为0.4318kg/(m3·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平均为80.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3.9%和99.8%,平均为81.2%和85.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摩尔比)为1:(1.387±0.024),反应器内主要发生厌养氨氧化反应,说明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是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一条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生物脱氮 污泥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彩霞 席晓晶 +1 位作者 彭党聪 施万胜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41-2244,共4页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 小试规模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通过人工配水,研究了启动3个月时间以及一个运行周期内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积累情况,并通过分析期间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说明了控制VFA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近120 d的运行,乙酸和丙酸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8和2.2倍,说明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即是微生物群落的优化和选择的过程,ASBR的抗冲击的能力较强说明随启动的进行和种群的优化,活性污泥凝聚性能增强,对VFA的降解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 挥发性脂肪酸(VFA) 积累 比产甲烷活性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建模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樊立萍 于海斌 袁德成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7,共6页
近年来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工艺进行生化污水处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在工艺流程设计、模型建立、操作优化、控制器设计等都取得大量的成果 .本文综述了这个领域一些最新的、与未来应用有关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污水处理工艺 建模 序批式反应器 生化处理 工业污水 城市污水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运行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辉强 胡勇有 雒怀庆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5年第5期39-44,共6页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进行了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研究。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内的污泥量(以VSS计)由原来的9.90g/L增加到18.99g/L,水力停留时间...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接种好氧硝化污泥,进行了培养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研究。在进水pH值为7.2~7.8,温度为30±1℃的条件下运行142d,成功培养出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内的污泥量(以VSS计)由原来的9.90g/L增加到18.99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0d,总氮容积负荷为0.4318kg/(m·3d)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平均为80.5%,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3.9%和99.8%,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2%和85.7%,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比例为1∶1.387±0.024。对该工艺优化实验研究表明,适宜pH值为7.2~7.8,最适宜温度为35℃;且适度强化反硝化作用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生物脱氮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中反硝化除磷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艳萍 马姣 +1 位作者 张兰河 贾心倩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为了提高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研究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厌氧、好氧和缺氧(AOA)的运行方式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在好氧段投加甲醇作为碳源(25—40 mg/L)可有效抑制好氧吸磷,对硝化反应影响较小,能够... 为了提高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研究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厌氧、好氧和缺氧(AOA)的运行方式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在好氧段投加甲醇作为碳源(25—40 mg/L)可有效抑制好氧吸磷,对硝化反应影响较小,能够在缺氧段实现同时反硝化脱氮除磷。SBR反应器稳定运行10个月,当进水NH4+-N、PO43--P分别为30,15 mg/L时,总氮(TN)和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5%和92.1%。聚磷菌能够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DPB占总聚磷菌的比例达到44.8%。与A2O运行方式相比,AOA运行方式更有利于实现DPB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外加碳源 反硝化除磷
下载PDF
序批式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标 顾国维 刘鸿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1,共4页
根据液龄分布函数是二元函数的观点 ,推导出了当进、出水流量是时间的函数时 ,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的通用积分式和离散式 ;然后得出了序批式反应器 (SBR)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具体表达式 ,并分析了用现有方法计算其水力停留时间所产生... 根据液龄分布函数是二元函数的观点 ,推导出了当进、出水流量是时间的函数时 ,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的通用积分式和离散式 ;然后得出了序批式反应器 (SBR)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具体表达式 ,并分析了用现有方法计算其水力停留时间所产生的误差 .结果表明 ,最大相对误差rmax仅与充水比λ有关 ,且呈正相关关系 .取典型值λ =0 4时 ,rmax高达 2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液龄分布函数 相对误差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平 杜军 +1 位作者 谭洪新 罗国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0,共5页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反应过程中pH稳定在7.01~7.45,反应器内活性污泥VSS/SS由接种时的29.28%增加至反应结束时的44.12%。在第117天系统开始产气,TCOD产气量为0.013~0.022 L.g-1。该类固体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后有效体积减少了93.75%,有机物含量减少了41.61%,取得了一定的减量化、稳定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固体有机物 厌氧消化
原文传递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工艺特性初探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亚新 田扬捷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3-26,共4页
以蔗糖为基质 ,小试规模对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工艺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有机负荷、冲击负荷、进水时间 /出水时间以及搅拌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厌气消化 有机负荷 冲击负荷 活性污泥性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的六大优点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亚新 岳秀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0,共4页
分析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的六大优点,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ASBR构造简单、投资省,生物絮凝和固液分离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动力费用低,生化反应推动力大,可形成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对碱度的... 分析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的六大优点,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ASBR构造简单、投资省,生物絮凝和固液分离效果好,水头损失小、动力费用低,生化反应推动力大,可形成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对碱度的需求量少,运行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 甲烷八叠球菌 A型颗粒污泥 碱度需求
下载PDF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初期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端允 岳秀萍 +1 位作者 李亚新 马启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在pH为6.8~7.2、温度(35±2)℃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中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对吸附期有机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监测,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生物气,... 在pH为6.8~7.2、温度(35±2)℃条件下,研究了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B-ASBR)中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7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对吸附期有机物和挥发性脂肪酸的监测,利用生物自身产生的生物气,分别采用不搅拌、间歇搅拌和连续搅拌的方式,在5 min内均可达到最大吸附量,连续搅拌可在进水结束即达到最佳吸附效果。闲置时间的长短也影响到颗粒污泥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 h为最佳闲置时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反应器内生物相的观测显示,吸附柱内主要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降解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颗粒污泥 搅拌频率 吸附 闲置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