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变硬化指数取值模型及其对钢质管道失效压力影响分析 |
孙明明
方宏远
王念念
薛冰寒
李斌
|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应变的应变硬化指数演化行为研究 |
崔学习
关铂镔
周兵营
吴向东
万敏
韩非
|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球形压痕法评价材料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的有限元分析 |
崔航
陈怀宁
陈静
黄春玲
吴昌忠
|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4
|
拉伸变形应变硬化指数的理论和实验规范 |
宋玉泉
管志平
马品奎
宋家旺
|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5
|
岩土应变硬化指数理论及其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基础 |
殷德顺
和成亮
陈文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6
|
热处理工艺对冷卷用弹簧钢应变硬化指数的影响 |
姜云
梁益龙
徐军
易艳良
严振
|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Ti_(2)AlNb合金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和应变硬化指数与变形参数和晶粒尺寸关系研究 |
朱艳春
邵珠彩
罗媛媛
黄志权
牛勇
秦建平
|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8
|
IF钢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优化研究 |
李春光
蒋光锐
李晓刚
刘立现
|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9
|
汽车车身用6016铝合金薄板应变硬化指数研究 |
孙黎明
田妮
丛福官
王凤春
|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0
|
应变硬化指数(n值)公式的探讨 |
苏洪英
吕丹
李阳
陈洪凯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
2006 |
7
|
|
11
|
应变硬化指数模型及其在汽车前纵梁成形和回弹仿真中的应用 |
余海燕
周辰晓
沈嘉怡
|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2
|
304应变硬化指数及塑性应变比的测量准确性研究 |
刘益民
|
《山西冶金》
CAS
|
2015 |
3
|
|
13
|
一种测量金属薄板拉伸应变硬化指数的方法 |
田晨超
许飞
焦磊
张娟
|
《焊管》
|
2016 |
3
|
|
14
|
关于应变硬化指数影响因素的探讨 |
杨尚林
马嘉谟
马茂元
姚永奎
|
《物理测试》
CAS
|
1996 |
9
|
|
15
|
微载荷连续球压痕法评价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指数 |
金桩
赵建平
|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6
|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
高生龙
|
《甘肃冶金》
|
2009 |
2
|
|
17
|
连续球压痕试验检测金属材料应变硬化指数方法的修正 |
张云涛
邓小伟
吴益文
于洪洁
余征跃
|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8
|
测定金属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探讨 |
高扬昌
|
《现代机械》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19
|
LY12、H62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对应变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的影响 |
冷广军
|
《稀有金属》
EI
CAS
|
1986 |
0 |
|
20
|
金属薄板带应变硬化指数和厚向异性指数测定方法 |
孙红玫
|
《河北冶金》
|
200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