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60合金热变形行为与应变补偿型本构模型
1
作者 叶玉刚 信灿尧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确定Ti60合金在高温下的应变行为,促进材料性能的优化和工程应用的发展。方法在变形温度为900、950、990、1020、1050℃,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5 s^(-1),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Ti60试样... 目的确定Ti60合金在高温下的应变行为,促进材料性能的优化和工程应用的发展。方法在变形温度为900、950、990、1020、1050℃,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5 s^(-1),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Ti60试样进行不同应变速率的热压缩实验。结果Ti60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应变规律如下:当温度一定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峰值应力上升,当温度和应变速率一定时,随着应变的升高,应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1020℃、0.01 s^(-1)条件下,表现反常,这可能与第二相的动态析出有关。不同真应变下的变形激活能Q=838.9962019 kJ/mol,相应的本构方程相关系数n=2.889582,α=0.013182009,A=1.3357×10^(33),建立了Ti60合金热变形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Z=εexp(838.996×10^(3))=1.3357×10^(3)[sinh(1.3182×10^(-2)σ_(p))]^(2.889582),用于预测和优化Ti60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峰值应力。采用应变补偿方法计算了五次多项式的各个系数和其他应变对应的应力。通过比较由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变应力结果和实际热模拟实验数据,发现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不仅验证了应变补偿方法的合理性,而且为数值模拟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结论通过实验和模拟,对Ti60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有了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合金 热压缩 本构方程 应变补偿 软化效应 高温变形
下载PDF
基于Arrinus方程的GH4706高温合金应变补偿高温流变应力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白应生 张森峰 杨伟 《大型铸锻件》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GH4706高温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模型对指导GH4706锻件生产、预测设备吨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推导了Arrinus方程的高温合金应变补偿高温流变应力的模型,归纳总结了相关流程,成功将该流程自动化,将必要的数学工具模块化。并由此建立了Pytho... GH4706高温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模型对指导GH4706锻件生产、预测设备吨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推导了Arrinus方程的高温合金应变补偿高温流变应力的模型,归纳总结了相关流程,成功将该流程自动化,将必要的数学工具模块化。并由此建立了Python综合性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该模块由六大模块组成,可以自动实现高温流变应力曲线的导入、数据处理、自动拟合材料参数、拟合精度的评估等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操作。最终使用该模块建立了GH4706高温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只有8.316,且计算速度极快,这对加快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06高温合金 高温流变应力模型 应变补偿 自动化计算
下载PDF
油气井用26CrMo7S钢的热变形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
3
作者 蒋何苗 李红英 +5 位作者 黄电源 刘吉文 冯少波 周文浩 赵映辉 熊祥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65-3874,共10页
以26CrMo7S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研究实验钢在温度为850~1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流变应力特征,建立相应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考虑热变形过程中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结合应变... 以26CrMo7S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模拟研究实验钢在温度为850~12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最大变形量为7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流变应力特征,建立相应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考虑热变形过程中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结合应变补偿进一步修正本构模型,并进行准确性验证和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CrMo7S钢的热变形行为受到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相互作用的影响,在高应变速率下以动态回复为主,而在中低应变速率下受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者共同作用;应变补偿修正后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六次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对不同应变下26CrMo7S钢的流变行为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相关系数为0.99406,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0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行为 Arrhenius本构方程 应变补偿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AlGaInN/InGaN应变补偿DBR结构设计
4
作者 张君华 贾志刚 +3 位作者 董海亮 臧茂荣 梁建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2-459,共8页
设计了中心波长为520 nm的AlGaInN/InGaN应变补偿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通过调节组分参数实现应变补偿,使DBR整体应变为0,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Al_(0.7)Ga_(0.3-x)In x N/InGaN DBR、Al_(0.8)Ga_(0.2-x)In x N/InGaN DBR、Al_(0.9... 设计了中心波长为520 nm的AlGaInN/InGaN应变补偿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通过调节组分参数实现应变补偿,使DBR整体应变为0,采用传输矩阵法,计算了Al_(0.7)Ga_(0.3-x)In x N/InGaN DBR、Al_(0.8)Ga_(0.2-x)In x N/InGaN DBR、Al_(0.9)Ga_(0.1-x)In x N/InGaN DBR的反射光谱。通过对DBR结构参数进行对比,优化了其结构和反射性能。首先对比高低折射率层生长顺序,发现对于Al_(0.8)Ga_(0.14)In_(0.06)N/In_(0.123)Ga_(0.877)N DBR,先生长高折射率层时,反射率高达99.61%,而先生长低折射率层时,反射率仅为97.73%;然后对比奇数层DBR和偶数层DBR,发现两者的反射谱几乎重合,没有显著区别;通过研究DBR对数对反射率的影响,发现对数在20~30对时,反射率随着对数的增加明显上升,30~40对时反射率增长缓慢;最后研究了材料组分对反射谱的影响,发现Al组分高的DBR折射率差大,反射性能更优,而相同Al组分的AlGaInN中In含量越低反射率越高。考虑到DBR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厚度和组分偏差,模拟了厚度和组分出现偏差时反射谱的变化,发现高低折射率层厚度每增加或减少1 nm,反射谱红移或蓝移4~5 nm;而组分的偏差使高反射带带宽和中心波长处反射率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的研究为AlGaInN/InGaN DBR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InN INGAN 应变补偿 分布布拉格反射镜 厚度偏差 组分偏差
下载PDF
1060 nm锑化物应变补偿有源区激光二极管仿真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梁财安 董海亮 +3 位作者 贾志刚 贾伟 梁建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4-1634,共11页
本文设计了GaAs基1060 nm高性能激光二极管的有源区结构,通过在有源区中引入锑化物的应变补偿结构GaAsP/InGaAs/GaAsSb/InGaAsSb/GaAsP,改变了有源区的能带结构,解决了禁带宽度对发光波长的限制,将弱Ⅱ型的量子阱能带结构变为Ⅰ型,增大... 本文设计了GaAs基1060 nm高性能激光二极管的有源区结构,通过在有源区中引入锑化物的应变补偿结构GaAsP/InGaAs/GaAsSb/InGaAsSb/GaAsP,改变了有源区的能带结构,解决了禁带宽度对发光波长的限制,将弱Ⅱ型的量子阱能带结构变为Ⅰ型,增大了电子空穴的波函数重叠,提高了激光二极管跃迁概率和辐射复合概率及内量子效率,降低了非辐射复合,有效增强了器件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同时,设计了非对称异质双窄波导结构,p侧采用导带差大、价带差小的AlGaAs作为内、外波导层,有利于价带空穴注入有源区且对导带中的电子形成良好的限制。n侧采用导带差小、价带差大的GaInAsP作为内、外波导层,有利于导带电子的注入且对价带中的空穴形成更高的势垒。电子注入势垒和空穴注入势垒分别由原先的218、172 meV降低到148、155 meV,提高了激光二极管的载流子注入效率;电子泄漏势垒和空穴泄漏势垒分别由252、287 meV上升到289、310 meV,增强了载流子限制能力。最后获得的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6.27 W和85.39%,为制备高性能GaAs基1060 nm激光二极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化物 应变补偿量子阱结构 非对称异质双窄波导 输出功率 电光转换效率 1060 nm激光二极管 大功率
下载PDF
应变补偿InGaAs/InAlAs量子级联激光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峰奇 张永照 +1 位作者 张权生 王占国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利用应变补偿的方法研制出激射波长 λ≈ 3.5— 3.7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 .条宽 2 0 μm,腔长 1 .6mm的 Inx Ga1- x As/Iny Al1- y As量子级联激光器已实现室温准连续激射 .在最大输出功率处的准连续激射可持续 30 min以上 .
关键词 量子级联激光器 应变补偿 INGAAS/INALAS
下载PDF
基于应变补偿和PSO-BP神经网络的Ti-2.7Cu合金本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万鹏 王克鲁 +2 位作者 鲁世强 陈虚怀 周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i-2.7Cu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740~890℃,应变速率0.001~10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并在Arrhenius型双曲正弦函数方程基础上引入应变量构建了基于应变补偿的本构模型,...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Ti-2.7Cu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740~890℃,应变速率0.001~10s^(-1)范围内的热变形行为;并在Arrhenius型双曲正弦函数方程基础上引入应变量构建了基于应变补偿的本构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较为敏感,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减小都会使流变应力降低;在高温和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流变曲线大多呈现稳态流动特征。经过误差计算得出,基于应变补偿的本构模型,预测值偏差在15%以内的数据点占85.28%;采用PSO-BP神经网络建立的本构模型,预测值偏差在15%以内的数据点占96.67%,PSO-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准确预测Ti-2.7Cu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7Cu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应变补偿 PSO-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1.3μm无致冷AlGaInAs/InP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宏 易新建 +2 位作者 金锦炎 杨新民 李同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基于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的基本理论 ,设计了合理的 1 .3 μm无致冷 Al Ga In As/ In P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结构 ,通过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外延 ( LP-MOVPE)工艺在国内首次生长出了高质量的 Al Ga In As/ In P应变补偿量子阱结构材料 ... 基于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的基本理论 ,设计了合理的 1 .3 μm无致冷 Al Ga In As/ In P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结构 ,通过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外延 ( LP-MOVPE)工艺在国内首次生长出了高质量的 Al Ga In As/ In P应变补偿量子阱结构材料 ,用此材料制作的器件指标为激射波长 :1 2 80 nm≤λ≤ 1 3 2 0 nm,阈值电流 :Ith( 2 5℃ )≤ 1 5m A,Ith( 85℃ )≤ 3 0 m A,量子效率变化 :Δηex( 2 5℃~ 85℃ )≤ 1 .0 d B,线性功率 :P0 ≥ 1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INAS 应变补偿 量子阱 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外延 半导体激光器 设计 制作 致冷器 铝镓铟砷化合物
下载PDF
B在SiGe中的应变补偿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成步文 姚飞 +6 位作者 薛春来 张建国 李传波 毛容伟 左玉华 罗丽萍 王启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9-41,共3页
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方法生长出不同硼(B)掺杂浓度的应变SiGe合金材料,研究了B对SiGe合金的应变补偿作用.结果表明,B的掺入使SiGe的应变减小,B对Ge的应变补偿率为7.3,即平均掺入1个B原子可以补偿7.3个Ge原子引起的应变.同时获得B的... 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方法生长出不同硼(B)掺杂浓度的应变SiGe合金材料,研究了B对SiGe合金的应变补偿作用.结果表明,B的掺入使SiGe的应变减小,B对Ge的应变补偿率为7.3,即平均掺入1个B原子可以补偿7.3个Ge原子引起的应变.同时获得B的晶格收缩系数为6.23×10-24cm3/a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 应变补偿 掺杂
下载PDF
Si_(1-x-y)Ge_xC_y三元系材料的应变补偿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卓 李代宗 +5 位作者 成步文 黄昌俊 雷震霖 余金中 王启明 梁骏吾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研究了 Si1 - x- y Gex Cy 三元系材料的应变补偿特性 ,分析了固相外延方法制备的样品中注入离子的分布对应变补偿效果的影响 ,指出由于 Ge和 C的投影射程及标准偏差不同 ,二者在各处的组分比并不恒定 ,存在着纵向分布 ,因此各处的应变... 研究了 Si1 - x- y Gex Cy 三元系材料的应变补偿特性 ,分析了固相外延方法制备的样品中注入离子的分布对应变补偿效果的影响 ,指出由于 Ge和 C的投影射程及标准偏差不同 ,二者在各处的组分比并不恒定 ,存在着纵向分布 ,因此各处的应变补偿情况也不尽相同 .利用高斯公式对不同位置的应变补偿效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外延层中存在应变完全补偿区域时 Ge、C的峰值浓度比 NGe/ NC应满足一定的取值范围 .通过制备不同 C组分的样品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补偿 半导体材料 SIGEC 三元化合物
下载PDF
粉末冶金铝钨合金热变形行为与应变补偿型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勇 张治民 +1 位作者 王倩倩 王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2-137,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在变形温度450-570℃、应变速率0.001-1s-1、最大变形量60%的变形条件下,对铝钨合金粉末冷、热压制备的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了该粉末合金的高温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应变补偿的材料热...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在变形温度450-570℃、应变速率0.001-1s-1、最大变形量60%的变形条件下,对铝钨合金粉末冷、热压制备的试样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试验,研究了该粉末合金的高温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应变补偿的材料热变形Arrhenius本构关系模型,并将经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动应力结果与热模拟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比较吻合。考虑应变对流动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峰值应力、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了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中材料常数随应变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钨合金 粉末冶金 热模拟 本构模型 应变补偿
下载PDF
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唯象本构方程材料常数应变补偿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刚 马力 +3 位作者 郭安振 陈伟 张治民 郑顺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89,共5页
基于热模拟试验,在获得变形温度为523~723 K(间隔50 K),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 s-1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数据的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唯象本构方程计算出真应变为0.1、0.2和0.3时的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 基于热模拟试验,在获得变形温度为523~723 K(间隔50 K),应变速率为0.001、0.01、0.1、1 s-1喷射沉积超高强铝合金真应力-真应变数据的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唯象本构方程计算出真应变为0.1、0.2和0.3时的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3)。结果表明,不同真实应变下的材料常数不同。根据真应变为0.1~0.6(间隔0.1)下的材料常数计算结果,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材料常数应变补偿回归分析。材料常数n、β、α、Q和ln A3回归分析的可决系数为0.993 62、0.963 27、0.986 82、0.986 92和0.985 29,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高,很好地反映出材料常数随真应变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材料常数的应变补偿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补偿 Arrhenius本构方程 材料常数 回归分析 可决系数
原文传递
InP基应变补偿多量子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景志 王新强 +1 位作者 杜国同 杨树人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5-87,共3页
介绍了InP基应变补偿MQW的研究进展 ,对应变补偿和非应变补偿MQW的特性做了对比。讨论了InP基应变补偿MQW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优化InP基应变补偿MQW的生长条件。
关键词 应变补偿 磷化铟 量子阱
下载PDF
基于应变补偿的Al-Zn-Mg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全应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春鹏 汤贞涛 +1 位作者 李辉 陈丽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158,共6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Zn-Mg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获得其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热变形曲线进行摩擦修正,并基于Arrhenius方程建立全应变本构模型,以预测热变形力学行为。结...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Al-Zn-Mg合金进行单道次热压缩试验,获得其在变形温度350~50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热变形曲线进行摩擦修正,并基于Arrhenius方程建立全应变本构模型,以预测热变形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热变形力学行为有重要影响,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及应变速率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位错运动主导的动态回复软化及材料内部晶粒动态再结晶主导的再结晶软化的启动,是抵消加工硬化的主要机制。所建立的全应变本构模型的流变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3.75%,相关系数为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应变补偿 本构方程 热变形
原文传递
InP基应变补偿结构偏振不灵敏半导体光放大器制作的研究
15
作者 殷景志 杜国同 +3 位作者 龙北红 杨树人 许武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为了制备偏振不灵敏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 ,将有源区设计为由 4个压应变、3个张应变阱层及晶格匹配的垒层InGaAsP交替组合而成的应变补偿结构。器件做成带有倾角的扇形脊形波导结构 ,避免了常规制作SOA的复杂工艺。对样品 3在 80~ 12... 为了制备偏振不灵敏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SOA) ,将有源区设计为由 4个压应变、3个张应变阱层及晶格匹配的垒层InGaAsP交替组合而成的应变补偿结构。器件做成带有倾角的扇形脊形波导结构 ,避免了常规制作SOA的复杂工艺。对样品 3在 80~ 12 5mA电流范围内 ,获得了偏振灵敏度≤ 0 .6dB ,最小可达 0 .1dB ;较大的电流范围内FWHM值为 4 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放大器 磷化铟 应变补偿结构 晶格匹配 偏振灵敏度 量子阱结构
下载PDF
1.3μm InAsP/InGaAsP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
16
作者 张永刚 陈建新 +2 位作者 陈意桥 齐鸣 李爱珍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方法及应变补偿生长工艺生长了InAsP/InGaAsP应变补偿多量子阱激光器材料,采用选择刻蚀和聚酰亚胺隔离工艺制作成了脊波导型1.3μm激光器芯片并对芯片性能进行了统计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此种激光器芯片在室温下的... 采用气态源分子束外延方法及应变补偿生长工艺生长了InAsP/InGaAsP应变补偿多量子阱激光器材料,采用选择刻蚀和聚酰亚胺隔离工艺制作成了脊波导型1.3μm激光器芯片并对芯片性能进行了统计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此种激光器芯片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可小于10mA,在25oC至90oC温度范围内特征温度大于90K,并表现出较好的单纵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补偿 量子阱激光器 INASP/INGAASP
下载PDF
应变补偿InGaN/AlGaN超晶格改善近紫外LED性能
17
作者 尹以安 章勇 +1 位作者 范广涵 李述体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8期42-46,共5页
通过应变平衡理论设计出应变补偿的In0.1Ga0.9N/Al0.2Ga0.8N超晶格结构。为了验证该结构具有低的应变,实验生长了相应的样品,并通过双晶衍射(XRD)和拉曼(Raman)光谱实验证实其具有低应力。最后把该结构用于近紫外LED的两处构建,一是替... 通过应变平衡理论设计出应变补偿的In0.1Ga0.9N/Al0.2Ga0.8N超晶格结构。为了验证该结构具有低的应变,实验生长了相应的样品,并通过双晶衍射(XRD)和拉曼(Raman)光谱实验证实其具有低应力。最后把该结构用于近紫外LED的两处构建,一是替代量子阱中的Ga N垒层,二是作p型层的接触层。实验发现,该结构的应用不但可以减弱量子阱的Stark效应和抑制电子泄露,而且降低p型接触层的欧姆接触电阻。且发现不用电子阻挡层情况下,其输出功率、PL光谱和I-V特性等都得到极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平衡 InGaN/AlGaN超晶格 应变补偿 极化效应 p型欧姆接触电阻 近紫外LED
下载PDF
基于应变补偿和BP神经网络的BT25钛合金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瑞 王克鲁 +4 位作者 鲁世强 李鑫 欧阳德来 周璇 钟明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BT25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50~11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和最大压下率为60%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BT25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分别建立了α+β两相区和β单相区的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BT25钛合金在变形温度为950~11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和最大压下率为60%条件下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BT25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并分别建立了α+β两相区和β单相区的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同时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合金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较为敏感,其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在α+β两相区,基于应变补偿的本构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81;在β单相区,其相关系数R为0.98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相关系数R达到0.996,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更好地预测BT25钛合金的高温流变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25钛合金 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应变补偿 BP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应变补偿系统研究
19
作者 樊晓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提出采用D-S证据理论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来解决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应变补偿问题,即改善光纤光栅的交叉敏感现象。通过程序仿真和实验证实,此方法可以实现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应变补偿,达到光纤光栅温度传... 提出采用D-S证据理论融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来解决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应变补偿问题,即改善光纤光栅的交叉敏感现象。通过程序仿真和实验证实,此方法可以实现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应变补偿,达到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温度和应变的精确分离,其测量温度误差约为10-2,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光纤光栅传感器非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应变补偿系统 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InGaAs/InGaAlAs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及其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可 王健华 彭吉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0-52,共3页
实现了InGaAs/InGaAlAs应变补偿量子阱激光器的室温脉冲激射,激射波长为156μm,阈值电流密度小于185kA/cm2,脊波导结构的激光器最低阈值电流为35mA。
关键词 应变补偿 激光器 量子阱 温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