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阿不都外力·艾力 孙慧萍 布阿米娜·买吐松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535-3542,共8页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在应激反应或危重疾病时血糖相对升高的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均有关。但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最佳衡量指标、最佳临界值、损伤的潜在机制及严格控制血糖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应激性高...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在应激反应或危重疾病时血糖相对升高的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均有关。但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最佳衡量指标、最佳临界值、损伤的潜在机制及严格控制血糖能否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尚未明确定论。本文章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管理 预后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肖仕艳 高茂凤 +3 位作者 胡守娣 滕丽婷 曹思敏 谢小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7-31,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AIS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根据患者有无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AIS患者临床资料和血液生化指标,根据患者有无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EN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HR是否为AIS患者EN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HR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77例患者,发生END者48例(17.33%)。非END组SHR水平低于END组[0.87(0.15)vs 0.98(0.2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较低SHR组相比,高SHR组患者END发生风险增加[调整后OR=4.487,95%CI(1.167,20.127),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组中,以上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03,95%CI(1.320,18.206),P=0.018],而在糖尿病患者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93,95%CI(0.056,11.242),P=0.084]。SHR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95%CI(0.570,0.740),P=0.001],SHR的约登指数为0.275,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54.6%。结论:HR升高与AIS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增加有关,可预测AIS患者EN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sRAGE联合ES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郭云霞 范奋飞 +2 位作者 张梅荣 房云岗 祁夏夏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s-1,ES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s-1,ES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5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对症治疗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66例)。分析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RAGE联合ESM-1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61例、女44例;年龄22~69岁,平均(47.6±8.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个器官功能障碍(OR=4.845,95%CI:2.166~8.130,P=0.030)、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得分越高(OR=1.872,95%CI:1.207~2.902,P=0.005)、24 h随机空腹血糖越高(OR=1.381,95%CI:1.094~1.743,P=0.007)、sRAGE水平越高(OR=1.017,95%CI:1.007~1.027,P=0.001)、ESM-1水平越高(OR=1.074,95%CI:1.027~1.123,P=0.002)的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更容易死亡。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RAGE联合ESM-1检测预测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死亡的AUC为0.882(95%CI:0.804~0.936,P<0.001),血清sRAGE和ESM-1单独预测的AUC分别为0.784(95%CI:0.693~0.859,P<0.001)和0.780(95%CI:0.689~0.855,P<0.001)。结论 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清sRAGE、ESM-1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血清sRAGE联合ESM-1检测对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激性高血糖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预后
原文传递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
4
作者 杨南华 杜垒 +4 位作者 杨胜勇 黄晖 张剑锋 李冬来 霍欣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索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 目的:探索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诊断为STEMI并且行PCI术的437例患者。根据SHR水平分为两组:低SHR组:SHR<0.83(n=214)和高SHR组:SHR≥0.83(n=223)。SHR由以下公式确定:入院血糖/[(28.7×HbA1c%)-46.7]。主要终点是30天NOAF及3年NOAF。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SHR与30天NOAF和3年NOAF的相关性。绘制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locally weigh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wess)曲线评估SHR水平对NOAF结局的影响。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HR对3年NOAF的预测效能。结果:高SHR组的患者血糖水平、hs-CRP水平、口服降糖药比例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SHR与STEMI患者的3年NOAF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HR=2.24,95%CI:1.06~4.74,P=0.034)。Lowess曲线表明:SHR作为连续变量,与3年NOAF风险呈“J”型相关。ROC曲线表明:SHR对于3年NOAF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711,95%CI:0.666~0.754)。结论:作为一项较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在临床中SHR可作为STEMI患者的3年NOAF发生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型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新发房颤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5
作者 窦银娜 王冰 杜阳红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建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3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模组(230例)与验证组(110例),收集患... 目的建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34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模组(230例)与验证组(110例),收集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情况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及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有焦虑、有抑郁、C反应蛋白>8 mg/L、糖化血红蛋白>6%、有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方式为肠外营养、手术持续时间>15 h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200~13322、1156~3792、1205~4375、1849~9444、4507~22929、1135~3496、1058~3084、2282~21737,P=0024、P=0014、P=0011、P=0001、P<0001、P=0016、P=0030、P=0001);得出预测模型公式为P=1/[1+exp[-(-3857+危险因素总分×0591)]];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1,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49%,P<001;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5235,P=0601。结论预测模型能够预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风险,且具有较高的拟合校正性能以及良好的预测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应激性高血糖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比率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
6
作者 翟文亮 邢绣荣 +1 位作者 何婧瑜 王晶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0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率(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755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率(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755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是否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676例)和死亡组(79例)。比较分析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SHR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以最佳截断值(SHR=1.23)为分界线,将研究对象分为高SHR组(SHR≥1.23,337例)和低SHR组(SHR<1.23,41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结局。比较分析高SHR组和低SHR组患者出院后30d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cerebrovascularevents,MACCE)发生情况。结果 死亡组患者合并糖尿病、端坐呼吸、心源性休克比例以及肌钙蛋白I、血乳酸、空腹血糖、SHR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心源性休克、空腹血糖、血乳酸、SHR是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1.23为最佳截断值,SHR预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90.6%。高SHR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端坐呼吸、心源性休克、下肢水肿、呼吸衰竭、需有创或无创呼吸机支持、院内死亡比例以及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I、血乳酸、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低SHR组(P<0.05),血红蛋白显著低于低SHR组(P<0.05)。高SHR组患者出院后30d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SHR组(χ2=16.775,P<0.001)。结论 SHR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高SHR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内死亡比例以及出院后30d的MACCE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比率 应激性高血糖 老年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管理流程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波 黄润 吴芳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优化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HG)管理流程中的效果。方法对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SHG管理流程应用HFMEA进行分析,绘制...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优化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HG)管理流程中的效果。方法对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SHG管理流程应用HFMEA进行分析,绘制流程图,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并落实更为细化的SHG管理流程、SHG管理流程核查图等改进措施,比较HFMEA实施前(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和实施后(2021年1月—2022年3月)SHG管理风险值、血糖管理情况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HFMEA实施后未落实分层培训、护士未充分认知监测血糖必要性、未判断患者术前血糖基数及有无高血糖病史、管理方案制定不合理、目标血糖值设置不合理、肠内及静脉营养患者SHG管理方案未制定、胰岛素冲配过程不规范、胰岛素使用后,血糖监测不及时、给药护理措施不到位、管理评价不及时等10项失效模式的风险值均比实施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HFMEA后血糖管理情况明显好转、患者预后情况明显好转,且各项监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HFMEA优化体外循环术后SHG管理流程,可降低SHG管理风险,改善血糖管理效果,促进患者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 体外循环 流程优化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雯 朱佳佳 +3 位作者 康云鹏 任燕龙 李江 刘文娴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对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STEMI的非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对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STEMI的非糖尿病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计算SHR,根据患者院内死亡及MACCE事件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MACCE组及非MACCE组,其中MACCE的定义为全因死亡、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心源性休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死亡及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164例,死亡组年龄、心率、多支病变比例、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使用率、谷草转氨酶、肌酐、入院即刻血糖、SHR、hs-CRP、BNP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男性比例、急诊血运重建率、HGB、白蛋白、LVEF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MACCE组年龄、心率、IABP使用率、WBC、AST、肌酐、即刻血糖、SHR、hs-CRP、BNP、cTnI显著高于非MACCE(P<0.05),收缩压、白蛋白、TG、LVEF显著低于非MACCE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SHR水平升高是非糖尿病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67,95%CI:3.30~260.78,P=0.003),同时也是院内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8,95%CI:1.58~7.22,P=0.002),均较入院即刻血糖有更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HR(AUC=0.895,95%CI:0.821~0.970),(P<0.001)对非糖尿病STEMI患者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最佳cut-off值为1.18;SHR(AUC=0.724,95%CI:0.661~0.786,P<0.001)预测非糖尿病STEMI患者院内MAC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SHR是非糖尿病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及MAC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死亡及发生MACCE事件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型心肌梗死 非糖尿病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 院内结局
下载PDF
缓释淀粉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泓 李磊 +1 位作者 吴璟奕 黄洁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变异性,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9例随机血糖>11.1 mmol/L的...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糖变异性,营养状况、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9例随机血糖>11.1 mmol/L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营养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异性,营养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糖变异性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血糖从治疗前(15.36±2.35) mmol/L下降至(9.76±1.79) mmol/L,血糖标准差从治疗前3.64±1.32下降至2.23±1.08,血糖变异系数从治疗前22.4±7.23下降至15.4±6.01,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从治疗前(7.9±3.5) mmol/L下降到(5.2±3.1) mmol/L;而对照组血糖变异性均呈不同程度上升,平均血糖从治疗前(12.3±2.0) mmol/L上升至(14.3±1.86) mmol/L,血糖标准差从治疗前1.72±0.98上升至3.52±1.1,血糖变异系数从治疗前18.3±6.9上升至20.1±7.6,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从治疗前(4.1±2.1) mmol/L上升至(7.2±2.3) mmol/L。治疗后两组组间血糖变异指标(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指标:除了血红蛋白外,两组治疗后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提升(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ICU天数和总住院时间,观察组也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30.1±5.61) d,(45.7±7.39) d;观察组:(36.9±5.23) d,(56.1±9.83) d;P<0.05]。60、90 d死亡率,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1.4%vs 2.6%,4.1%vs 7.8%,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应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不仅可以迅速提升营养指标,还可以显著降低血糖变异度,同时减少住ICU和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应激性高血糖 缓释淀粉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儿童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武洁 王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6-410,共5页
重症患儿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SHG)。目前认为SHG的发病机制与危重症时的内分泌激素调节异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血糖水平持续增高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途径激活和氧化应激。近年来,虽然SHG与不良... 重症患儿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应激性高血糖(SHG)。目前认为SHG的发病机制与危重症时的内分泌激素调节异常、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血糖水平持续增高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途径激活和氧化应激。近年来,虽然SHG与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但严格控制血糖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策略似乎并不能让重症儿童获益,总体而言,血糖不超过180 mg/dL(10.0 mmol/L)为宜。文章梳理SHG的定义、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危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危重病 儿童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肖丽 夏振伟 +1 位作者 郑剑朦 王贺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68)。比...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FBG)水平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68)。比较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心脏治疗有效性的强化反馈(EFFECT)评分及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SB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空腹血糖(FBG)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 d、1年的EFFECT评分分别为(73.40±9.89)分、(86.52±13.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2±12.73)分、(75.64±1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3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LVEF、NT-proBNP、NYHA分级均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可对早期危险分层进行预警,且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应激性高血糖 危险分层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控制方案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万娜萨 陶子瑜 +1 位作者 陈斌 路飞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胰岛素控制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在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血肿清除术之后发生了应激性高血糖的64例...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实施胰岛素控制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在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加血肿清除术之后发生了应激性高血糖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分实验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实验组实施胰岛素控制方案治疗,以患者血糖控制在7.8~9.9 mmol/L为目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 2种方案治疗后,实验组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总量较少、实验组低血糖和高渗糖救援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予以胰岛素控制方案治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缩短控制血糖至目标水平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高血糖 胰岛素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瑞聪 丁彦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均有关,但应激性高血糖的最佳衡量方法、最佳临界值的定义、潜在机制以及降糖治疗能否改善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现对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短期及长期不良预后均有关,但应激性高血糖的最佳衡量方法、最佳临界值的定义、潜在机制以及降糖治疗能否改善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现对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管理
下载PDF
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海平 黄炎 《上海护理》 2023年第5期25-29,共5页
本研究归纳了应激性高血糖诊断标准与重症疾病的关系,总结了目前针对应激性高血糖采取的血糖管理、合理营养及心理支持的护理措施,为优化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重症患者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联合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凯文 孟令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IH)联合早期血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对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型TBI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 目的探究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IH)联合早期血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对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型TBI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SIH发生情况及早期LC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根据ROC曲线分析SIH联合早期LCR对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81例重型TBI患者,28 d内生存36例,死亡45例,病死率为55.56%。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氧饱和度、早期LCR低于预后良好组,脑疝发生率、SIH发生率、持续昏迷时间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脑疝发生情况、SIH、血氧饱和度、持续昏迷时间、早期LCR为重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早期LCR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64,SIH预测重型TBI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61,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00,联合预测的AUC值高于早期LCR、SIH单独预测。结论SIH、早期LCR与重型TBI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二者联合对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应激性高血糖 乳酸清除率
下载PDF
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因素模式的潜在类别及与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乔梦圆 秦梦真 王海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37,共5页
目的了解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因素模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生存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急诊ICU住院的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疾病相关资料及28 d内死亡和院内死亡情况。采用潜在类别... 目的了解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因素模式的潜在类别,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为改善患者生存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急诊ICU住院的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疾病相关资料及28 d内死亡和院内死亡情况。采用潜在类别分析将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危险因素模式进行归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危险因素模式与预后结局的关系。结果共纳入621例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中院内死亡38例(6.1%),28 d内死亡54例(8.7%)。基于潜在类别分析将其分为血糖稳定-低危(26.9%)、血糖波动-治疗(27.4%)、老年共病(21.6%)、高危感染(24.1%)4种危险因素模式;血糖波动-治疗模式、老年共病模式、高危感染模式的患者28 d内死亡风险和院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血糖稳定-低危模式(均P<0.05)。结论ICU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险因素模式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提高对高危感染模式、老年共病模式和血糖波动-治疗模式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关注度,通过识别危险因素模式的潜在类型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应激性高血糖 危险因素 死亡 感染 共病 潜在类别分析 护理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与前循环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陈柳静 朱凯淇 蔡学礼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10-417,共8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急诊取栓并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再通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依据应激性高血糖...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急诊取栓并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再通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依据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HR组和高SHR组,主要结局为出院功能预后不良(mRS评分4~6分),次要结局为术后72 h内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cerebral edema,MCE)。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SHR与出院mRS评分增加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SHR与出院功能预后不良、MCE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最终纳入312例患者,低SHR组与高SHR组各156(50%)例,SHR为0.953(0.817~1.100),静脉溶栓率为48.1%,NIHSS评分为14(11~18)分,72 h内发生MCE的有74例,出院功能预后不良的有196例。与低SHR组相比,高SHR组入院NIHSS评分更高(16分vs.14分,P=0.031),72 h内MCE发生率更高(33.3%vs.14.1%,P<0.001),出院功能预后不良比例更高(72.4%vs.5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SHR是脑梗死取栓再通后出院mRS评分增加(OR 1.910,95%CI 1.257~2.904,P=0.002)、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2.064,95%CI 1.223~3.482,P=0.007)、72 h内发生M CE(OR 2.746,95%CI 1.532~4.922,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有无基础糖尿病及长期血糖控制水平进行亚组分析显示,高SHR与非糖尿病患者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2.132,95%CI 1.175~3.868,P=0.013)、72 h内发生MCE(OR 3.079,95%CI 1.540~6.155,P=0.001)显著相关,高SHR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6.5%、患者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1.925,95%CI 1.082~3.424,P=0.026)、72 h内发生MCE(OR 2.869,95%CI 1.459~5.642,P=0.002)显著相关。交互作用检验及亚组分析显示,年龄≤80岁(OR 2.074,95%CI 1.165~3.690,P=0.013)、TC>3.81 mmol/L(OR 2.763,95%CI 1.267~6.026,P=0.011)、ASPECTS评分8~10分(OR 1.865,95%CI 1.023~3.401,P=0.042)、入院NIHSS评分≤14分(OR 2.926,95%CI 1.400~6.115,P=0.004)、发病至再通时间6~12 h(OR 2.088,95%CI 1.062~4.103,P=0.033)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OR 4.151,95%CI 1.880~9.169,P<0.001)患者中,高SHR与出院不良功能预后风险增加相关。结论高SHR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72 h内发生MCE、出院功能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应激性高血糖 预后 危险因素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蒋晓鸣 苏楠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8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短期静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和短期皮下胰岛素泵...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在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18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短期静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和短期皮下胰岛素泵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低钾发生率、继发感染率、多脏器衰竭发生率、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P<0.05),显著降低重症病毒性肺炎的APACHEⅡ评分(P<0.05)、多脏器衰竭发生率(P<0.05)、继发感染率(P<0.05)和总住院时间(P<0.05),而在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短期静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可以快速平稳地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多脏器衰竭及继发感染发生率,降低总住院时间,且操作方便,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重症肺炎 应激性高血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