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2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INA:一种高效的解决IoT互操作性的应用层协议转换方案
1
作者 王丽娜 赖坤豪 杨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5,共8页
为了解决物联网设备众多、协议众多,以及协议架构和应用场景不同引发的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问题,针对应用层使用广泛的HTTP等4种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包解析和关键方法映射的高效可扩展的应用层协议转换方案。考虑到4种协议的基础架... 为了解决物联网设备众多、协议众多,以及协议架构和应用场景不同引发的物联网设备互操作性问题,针对应用层使用广泛的HTTP等4种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议包解析和关键方法映射的高效可扩展的应用层协议转换方案。考虑到4种协议的基础架构、消息格式、通信模式以及应用场景具有较大差异,该方案通过对协议原始数据包进行解析和关键信息提取,然后统一以键值对的形式进行信息存储,解决了不同协议信息存储的统一性问题。通过构造关键方法映射表,将不同协议的方法进行映射,实现了不同协议之间的互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方案实现的协议转换系统能很好地完成4种协议之间的消息转换。相比同类型的Ponte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所提方案的转换速度都优于Ponte,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了将近10倍的速度差距,同时支持多出一倍的转换类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可扩展性和转换时间等效率方面相比同类型的协议转换算法具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应用层协议 协议转换 互操作性
下载PDF
一种应用层数据加密设计
2
作者 郭洪波 张磊 《中国科技信息》 2023年第14期83-87,共5页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各行各业普遍采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来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多个环节。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往往存储有大量的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各行各业普遍采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来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多个环节。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往往存储有大量的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应用系统的安全挑战也越来越大,数据安全日益成为应用系统的重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系统 数据加密 数据安全 个人身份 数据处理 敏感数据 信息化建设 应用层
下载PDF
基于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谢柏林 余顺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它用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时间间隔构成观测序列,用隐半马尔可夫模型来刻画正常用户在使用每种应用层协议时的行为.该方法可分为模型训练和异常检测两个阶段:在模型训... 提出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方法.它用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时间间隔构成观测序列,用隐半马尔可夫模型来刻画正常用户在使用每种应用层协议时的行为.该方法可分为模型训练和异常检测两个阶段:在模型训练阶段,利用前后向算法训练得到正常用户在使用每种应用层协议时其行为的隐半马尔可夫模型;在异常检测阶段,在线统计每个观测序列相对于模型的平均对数或然概率,当发现某个用户在使用某种应用层协议的过程中其行为出现异常时,采取调整该用户数据流的优先级或者带宽的方式来对该用户的异常行为进行控制,从而可以自动纠正用户的异常行为.使用包括DARPA测试数据集在内的一些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描述正常用户在使用应用层协议时的行为,并且在检测用户异常行为时具有很高的检测率和很低的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异常检测 应用层协议关键词序列 隐半马尔可夫模型 平均对数或然概率 异常行为
下载PDF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在多应用层CIMS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孝保 杜平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为了管理多应用层系统中的资源权限,充分利用RBAC在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将RBAC融于多应用层的安全模型——Multi-RBAC。它将RBAC合理实施到系统的各个应用层,管理位于不同应用层的系统资源权限。由于角色由各应用层的资源访问... 为了管理多应用层系统中的资源权限,充分利用RBAC在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将RBAC融于多应用层的安全模型——Multi-RBAC。它将RBAC合理实施到系统的各个应用层,管理位于不同应用层的系统资源权限。由于角色由各应用层的资源访问权限来定义,使角色划分更加合理、粒度更小,也更容易实现权限最小原则。同时,可充分结合各种先进的RBAC模型,满足多应用层下各种安全需求。在实现上,应用Multi-RBAC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套CIMS安全管理系统,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安全模型 应用层 应用层CIMS系统
下载PDF
IPTV业务中的应用层差错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宏飞 吕晓鹏 刘峰 《中兴通讯技术》 2009年第6期49-52,共4页
在IP网络上提供网络电视(IPTV)业务要面对传输带宽、传输延时和抖动、丢包等困难。以终端为中心的实现方案通过在接收终端以及信源编码中加入一定的控制策略如拥塞控制策略、差错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改善图像质量。在IP网络上采用端到... 在IP网络上提供网络电视(IPTV)业务要面对传输带宽、传输延时和抖动、丢包等困难。以终端为中心的实现方案通过在接收终端以及信源编码中加入一定的控制策略如拥塞控制策略、差错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改善图像质量。在IP网络上采用端到端的应用层可靠性解决方案,能很好的提供IPTV业务。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技术解决网络丢包问题,从而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网络电视 应用层差错控制 应用层前向纠错
下载PDF
基于双层组合试件承载能力分析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层位研究
6
作者 彭飞 孟会林 +1 位作者 何煦 冯琦 《交通科技》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合理应用层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比不同材料与厚度组合的双层试件的承载力,并基于承载力分析确定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适用层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承载特性与其应用层位密切相关,高模量沥青... 为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合理应用层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比不同材料与厚度组合的双层试件的承载力,并基于承载力分析确定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适用层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承载特性与其应用层位密切相关,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下面层或中下面层,可更有效地发挥提升结构承载力的作用,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上面层或中面层,可显著改善结构的延性;厚度为1 cm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提升承载力方面的效果相当于约1.7 cm SBS改性沥青或2.2 cm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 组合试件 承载能力 应用层
下载PDF
基于端云一体化的可重构物联网系统平台应用层软件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苗安影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13期129-131,共3页
物联网拥有海量的终端,在物联网终端重构过程中,要保证终端连接的稳定性、代码包存储的安全性、高速率的上传与下发。因此,针对物联网终端重构问题,研究了基于端云一体化的可重构物联网系统平台应用层软件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平台设计方... 物联网拥有海量的终端,在物联网终端重构过程中,要保证终端连接的稳定性、代码包存储的安全性、高速率的上传与下发。因此,针对物联网终端重构问题,研究了基于端云一体化的可重构物联网系统平台应用层软件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平台设计方案、应用层软件设计与实现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一体化 物联网系统 应用层软件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存在的故障及排除对策探究
8
作者 汤冰伟 许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7期0037-0040,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普及,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计算机网络应用层方面的故障,经常会使人们的生产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目标的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普及,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计算机网络应用层方面的故障,经常会使人们的生产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就需要及时发现和排除计算机网络应用层面的故障。这点也正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一线从业人员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文章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存在的故障及排除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应用层 故障及排除对策
下载PDF
基于关键事件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柏林 余顺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前网络攻击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应用层,而传统的网络防护技术主要针对网络层、传输层的防护.虽然目前有些网络防护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应用层攻击,但这些技术主要针对应用层一些已知攻击的防范,对于应用层未知攻击或新出现的攻击就显得无... 目前网络攻击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应用层,而传统的网络防护技术主要针对网络层、传输层的防护.虽然目前有些网络防护技术可以检测出一些应用层攻击,但这些技术主要针对应用层一些已知攻击的防范,对于应用层未知攻击或新出现的攻击就显得无能为力.理论上而言,应用层异常检测能识别应用层上的所有攻击,因此应用层异常检测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层异常检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关键事件序列的应用层异常检测机制,该机制是通过跟踪用户的应用层协议行为来发现用户的应用层异常操作,从而达到识别应用层攻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 应用层异常检测 应用跟踪 网络安全
下载PDF
基于应用层主动网络的组播模型
10
作者 孔华锋 鲁宏伟 赵贻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100,共3页
分析传统应用层组播模型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应用层主动网络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应用层组播模型。在网络边缘部署主动式超级节点、普通节点和主动式备用节点,在广域网中生成组播共享树,在局域网上构造多维Mesh,依靠组播共享树与多维Mesh进... 分析传统应用层组播模型的优点和不足,结合应用层主动网络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应用层组播模型。在网络边缘部署主动式超级节点、普通节点和主动式备用节点,在广域网中生成组播共享树,在局域网上构造多维Mesh,依靠组播共享树与多维Mesh进行组播。利用PeerSim对Scribe,CAN Multicast和该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它们的Link Stress和RMD,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优势随网络规模的变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模型 应用层组播 应用层主动网络
下载PDF
智能火灾监控系统应用层协议设计
11
作者 欧阳红晋 成巍 +3 位作者 刘广敏 赵志鹏 刘建翔 刘楷锋 《科学与管理》 2009年第1期83-85,共3页
针对火灾监控的通信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火灾监控系统通信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多CPU并行处理方式,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系统各组件间的联网和信息传输。实践验证,系统中通讯协议设计灵活轻巧,可靠性和扩展... 针对火灾监控的通信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分布式智能火灾监控系统通信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多CPU并行处理方式,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系统各组件间的联网和信息传输。实践验证,系统中通讯协议设计灵活轻巧,可靠性和扩展性都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监控 CAN应用层协议 ES-485应用层协议
下载PDF
一种基于Web群体外联行为的应用层DDoS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风宇 曹首峰 +2 位作者 肖军 云晓春 龚斌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3-1273,共11页
由于攻击者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隐藏攻击行为,DDoS攻击变得越发难以发现,应用层DDoS成为Web服务器所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从通信群体的层面分析Web通信的外联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并提出了一种应用层DDoS检测方法.该方法用CUSUM算法检测Web... 由于攻击者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隐藏攻击行为,DDoS攻击变得越发难以发现,应用层DDoS成为Web服务器所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从通信群体的层面分析Web通信的外联行为特征的稳定性,并提出了一种应用层DDoS检测方法.该方法用CUSUM算法检测Web群体外联行为参数的偏移,据此来判断DDoS攻击行为的发生.由于外联行为模型刻画的是Web通信群体与外界的交互,并非用户个体行为,所以攻击者难以通过模仿正常访问行为规避检测.该方法不仅能够发现用户群体访问行为的异常,而且能够有效区分突发访问和应用层DDoS攻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检测针对Web服务器的不同类型的DDoS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DDoS Web群体 外联行为 CUSUM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3
作者 章淼 徐明伟 吴建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22-25,共4页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的研究发现IP组播方案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性质和应用的特点 ,在IP组播模型、OverlayNetwork和Peer to Peer等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应用层组播技术 .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层组播领域的主要算法 ,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主要研究问题 ,概括了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中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 ,并对应用层组播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应用层 OVERLAY 互联网
下载PDF
列车用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苏敬 王立德 +2 位作者 申萍 刘彪 王永翔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铁路行业总线应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出现面向铁路专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本文以TCN(IEC61375-1)为参考,结合CAN总线自身的底层协议特点,借鉴了其他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优点,设计出面向列车总线应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 铁路行业总线应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目前还没有出现面向铁路专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本文以TCN(IEC61375-1)为参考,结合CAN总线自身的底层协议特点,借鉴了其他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优点,设计出面向列车总线应用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Train-CAN协议.该文主要从该协议的报文分配、报文传输机制描述和网络管理方法3方面加以研究,并分析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分布式车载故障检测记录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Train-CAN协议应用于铁路机车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应用层协议 列车通信网络 故障检测
下载PDF
基于会话异常度模型的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过滤 被引量:21
15
作者 肖军 云晓春 张永铮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3-1724,共12页
大量的网络攻击手段和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大大增加了抵御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DDoS)攻击的难度.应用层DDoS建立在正常的网络层行为之上,当前网络层安全设备无法有效抵御攻击.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层DDoS攻击过滤模... 大量的网络攻击手段和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大大增加了抵御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DDoS)攻击的难度.应用层DDoS建立在正常的网络层行为之上,当前网络层安全设备无法有效抵御攻击.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层DDoS攻击过滤模型.基于攻击请求的生成方式,文中将应用层DDoS攻击分为5类,分析了应用层DDoS攻击与正常访问行为的不同,提出了访问行为异常属性和session异常度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有效区分正常访问session和应用层DDoS攻击session.将First-Come First-Serve(FCFS)、Low Suspicion First(LSF)和Round Robin3种转发策略与session异常度模型结合,采用真实网络日志,模拟分析合法请求返回时延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转发速率为合法请求最大速率就可获得较好的转发性能,此外,FCFS和Round Robin比LSF具有更低的合法请求返回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S 过滤 异常度 应用层 转发策略
下载PDF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 被引量:32
16
作者 陈亮 龚俭 徐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5,共3页
能够标识出Internet上每个流所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化和协议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算法已经不够准确,因此各种新的协议识别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协议识别问题... 能够标识出Internet上每个流所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化和协议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算法已经不够准确,因此各种新的协议识别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协议识别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将目前正在使用或研究的协议识别算法总结为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和难点,最后指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流量 识别 应用层协议 算法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综述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珺晟 余镇危 +3 位作者 潘耘 李霞 曹建华 武浦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7,共4页
为了加速组播的应用,解决现有组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将组播的功能从路由器转移到终端,不需要路由器维护组播组的路由表,且不用改变现有网络设施,方便实现组播功能。论述了现有的应用层组播,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价,... 为了加速组播的应用,解决现有组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层组播。将组播的功能从路由器转移到终端,不需要路由器维护组播组的路由表,且不用改变现有网络设施,方便实现组播功能。论述了现有的应用层组播,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评价,最后提出发展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组通信 组播路由 覆盖拓扑
下载PDF
XL纯电动轿车CAN总线系统及应用层协议的开发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谢辉 周能辉 +2 位作者 肖斌 李捷 高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0-664,669,共6页
为了满足XL纯电动轿车控制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开发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包括通信内容、ID编码、数据编码、数据格式、消息调度以及底层接口定义等6部分。文中还介绍了所开发的基于CAN总线... 为了满足XL纯电动轿车控制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开发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包括通信内容、ID编码、数据编码、数据格式、消息调度以及底层接口定义等6部分。文中还介绍了所开发的基于CAN总线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通过硬件在环测试、台架联合调试和道路试验对CAN总线系统进行综合实测和评价。实际运行表明,纯电动汽车CAN总线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CAN总线 应用层协议 硬件在环测试
下载PDF
采棉机智能监控系统CAN应用层协议设计 被引量:26
19
作者 苗中华 褚剑钢 +3 位作者 刘成良 韩增德 甘邦兴 郝付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4,共5页
以4MZ-6A型六行采棉机为应用对象,搭建了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以CAN2.0B协议帧结构为基础,解析扩展帧ID报文标识符的组成和含义,研究了基于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制定原则、方法及其实现。该协议在六行采棉机样机上应用试验... 以4MZ-6A型六行采棉机为应用对象,搭建了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化智能监控系统。以CAN2.0B协议帧结构为基础,解析扩展帧ID报文标识符的组成和含义,研究了基于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制定原则、方法及其实现。该协议在六行采棉机样机上应用试验表明:该应用层协议不仅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移植性、扩展性,在其他大型农业机械或工程机械的监控系统中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监控系统 CAN总线 应用层协议
下载PDF
基于特征串的应用层协议识别 被引量:43
20
作者 陈亮 龚俭 徐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6-19,86,共5页
随着各种P2P协议的广泛应用以及逃避防火墙检测的需要,传统的基于常用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方法已经出现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可用的文档和实际报文TRACE,分别为七种应用层协议找出其实际交互过程中必须出现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固定字段,并... 随着各种P2P协议的广泛应用以及逃避防火墙检测的需要,传统的基于常用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方法已经出现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可用的文档和实际报文TRACE,分别为七种应用层协议找出其实际交互过程中必须出现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固定字段,并将这些固定字段作为协议的特征串来识别这七种协议。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端口方法,使用特征串方法识别这七种应用层协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并且时间消耗的增长不会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 应用层协议识别 特征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